下书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93章 离谱但又合理的言论

刷视频:震惊古人 第393章 离谱但又合理的言论

    【#蒙古风沙#】

    【近日,蒙古风沙席卷北方。

    有人在一位内蒙古博主的视频评论,让他治理一下风沙。

    内蒙博主一脸无奈的用塑料口袋,按在沙堆上。】

    . . . . . .

    评论区:

    〖网友的意思是去让你治理一下蒙古国,修理修理他们。〗

    〖今年沙尘暴都刮到浙江啦!真的崩溃了。〗

    〖都刮到海南了,浙江算什么。〗

    〖云南也有!〗

    〖北伐!必须北伐!我活这么多年第一次在桂林见到重度污染!〗

    〖我有个馊主意,在内蒙古边境安装超大功率风扇,把黄沙吹回蒙古,有没有搞头?〗

    〖知道为什么很少看到内蒙人发言么,因为嘴里全是沙子,根本发不出声。〗

    〖忽必烈:我就说蒙古国危害大吧!没人比我更懂蒙古国有多缺德!〗

    〖内蒙古:治沙不断治到厌倦。

    外蒙古:放牧不断放到厌倦。〗

    忽必烈:(¬_¬)

    有完没完?

    提到蒙古,就离不开朕了吗?

    朕又不是故意的。

    朕拿他们当兄弟,但他们既不愿意称呼朕一句皇帝陛下,也不愿意称为朕一句大汗,还嚷嚷着要分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是正义的。

    刘秉忠:? ? ?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终于悟到了儒家精髓。

    忽必烈微微颔首,承下恭维,便埋头继续研究《魏书》。

    魏书记载的是北魏,不是曹魏。

    二十四史中,记载曹魏的是《三国志》。

    忽必烈研究魏书,是为了学习拓跋氏如何汉化的。

    不汉化不行啊,从定下大元国号开始算,大元才传承了九十八年。

    若是从灭掉宋国开始算,则只有八十九年。

    这和二世而亡有多大区别?

    始皇:你什么意思?

    杨坚:蛮夷,打开麦克风交流!

    但汉化又不是自己一句话,说汉化就能汉化的。

    要拉拢汉族士绅,要让蒙古贵族理解。

    这需要时间,忽必烈当然可以慢慢做,北魏就是前车之鉴。

    吸取他的教训,总结他的经验,至少有八成胜率。

    但忽必烈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只有自己能勉强压制住汉蒙矛盾,等自己死了,没有任何一个儿孙有能力压制。

    所以,就要快刀斩乱麻。

    但太快了,又会逼的某一方造反。

    难,难,难,难于蜀道,难于登天。

    . . . . . .

    清朝,光绪年间。

    “联姻数百年,蒙古居然还能独立?”

    光绪不解,蒙古分内外已经多年,但整体上可以算做一块。

    大清现在这么弱,蒙古名义上还是大清的属地,怎么后世反而分开了?

    慈禧:“沙俄!”

    “罗刹鬼子觊觎北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圣祖爷开始,就不断南下,占我大清土地。”

    “大清灭亡到后世新国建立,中间有几十年,是军阀混战、外敌入侵。”

    “历来中原战乱,边疆都是保不住的。”

    “李渊建唐之时,也与突厥签订盟约,将边疆之地许了出去。”

    “强如太宗,亦有城下之盟。”

    “后来励精图治、强兵富国才将边疆收了回来。”

    光绪问道:“后世武功之盛,远迈汉唐,为何不收回来呢?”

    “可还记得后世地图与五常之说?”

    其实不用后世地图,光绪想起了挂在御书房的地图,记起外蒙的位置,便瞬间明悟。

    外蒙,苦寒之地。

    不考虑外部势力的干涉下,华夏想收回来很简单。

    然后呢?

    整个北方完全和罗刹接壤,绵延数千里的边境线,想想就头疼。

    不派兵吧,两国交流,总不能指望另一方讲良心吧?

    派兵吧,海对面还有一个阿美,要强大海军,还要陆军防守海岸线,预防海军被全歼了。

    北方边疆线,加上海岸线,需要的军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真这样做,那和穷兵黩武也没区别了。

    索性将外蒙留着,当一个缓冲,缓解压力。

    想到此处,光绪脸上露出笑容。

    大清虽然亡了,但蛰伏下来,后世亦有出世之机。

    蒙古,虽然名义上是个国家,但绝对不如爱新觉罗的后人过得好。

    从历史角度来说,华夏与罗刹,都被蒙元占领,自然谈不上什么好态度。

    从现实来说,两国绝不会允许自家边疆上冒出一个强国。

    想起后世地图,蒙古被夹在两国中间,只与两国接壤。

    五常中的两个大国,伺候一个蒙古,这得是多大的福分。

    后世的蒙古,想必除了放牧、采矿,便没有其他产业了。

    怪不得连浙江都有从蒙古飘来的沙尘暴,当真是惨。

    光绪评价道:“虽然穷了点,但他们获得了自由。”

    文华殿之南,内阁办事处所。

    “呦,满蒙八旗世代联姻,没想到最后,蒙八旗抛弃了满八旗。”

    按制,清朝内阁大学士满、汉各2人。

    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6人、汉4人。

    典籍满、汉、汉八旗各2人。

    侍读学士满4人,蒙、汉各2人。

    侍讲满10人,蒙、汉、汉军各2人。

    中书满70人,蒙16人,汉30人,汉八旗8人,帖写中书满40人,蒙古6人。

    高级职位,满汉对半开,夹杂汉八旗,蒙八旗只占小部分基层职位。

    汉臣们开口嘲讽蒙八旗的人。

    蒙八旗辩解道:“我们是内蒙的!”

    “嘿,如今距后世还有百余年,谁知道……”

    一名蒙八旗侍读学士抄起桌边的砚台,抛了出去,“我上早八!”

    “爷心情好,叫你一声老公祖!”

    “爷心情不好,你就是个老不死的。”

    老公祖,明清时期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tэдhnnг ?xэлд x?pгэx。”

    “汉人欺主啦!弄死他们!”

    “一汉当五胡,打死这群蛮夷,有什么罪责我担着!”汉人阁老怒吼道。

    汉八旗的人缩在墙角边,不敢动,一动不敢动。

    帮汉臣吧,自己是八旗的,帮八旗吧,自己又是汉八旗的。

    两面不讨好。

    还是静观其变,莫要惹祸上身。

    自从光绪表露出要立汉人女子为后的想法,各派已经开始不分场合、不分尊卑的吵架。

    管你是多大的官,一言不合直接开打。

    内阁办事处,乱成一锅粥,书籍、砚台、毛笔满天飞。

    门外的侍卫只当没看见,充耳不闻,不敢进去。

    进去就要参战,不管帮谁都要得罪另一方。

    阁老们互相弄不死,但弄自己一个小侍卫,手拿把掐。

    于是连忙命人去请光绪帝。

    ……

    【#离谱但又合理的言论#】

    视频里,一个短发男子,双手环抱撑在桌案边,脸颊微红,像是喝了酒微醺的模样。

    【我很小的时候就出生了,一生下来就给别人当孙子。

    我出生的时候一件衣服都没有,光腚。

    出生不到一分钟,我就经受了人生中第一次暴力。

    有个穿白大褂的,过来“啪”给我一下子,当时我就哭了。

    那时候我没法走路,不管去哪儿我都是爬着。

    就这样,一岁之前我没有说过一个苦字,我连苦字是什么都不知道。】

    . . . . . .

    评论区:

    〖我更惨,我从小就没有老公。〗

    〖我比你还惨,2岁就断奶了,30岁才续上。〗

    〖我出生的时候,老公当时已经五岁了,他竟然没来看我,每每想起这个我就不想过了。〗

    〖我更惨,出生那天一个朋友都没来看我。〗

    画面一转,一个女子,短发齐肩,身穿白色短袖,坐在地上,手里捧着一个白色玻璃杯。

    【我从小就没有老公,出生那天甚至没有一个朋友来看我。

    出生不到一分钟,就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暴力。

    一个穿白大褂的人,倒挂金钩加一个大逼兜,当场我就崩溃大哭。

    身边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那种无助你懂吗?

    你能想象一个人像瘫痪一样躺着,大小便失禁,没有不是睁眼就是闭眼的日子有多难熬吗?

    我甚至都不敢回忆那二百多天,被泡在水里,暗无天日,连肉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饿的只有几斤。】

    . . . . . .

    评论区:

    〖你们都笑这是段子,但这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这要不是你亲身经历,我真该研究研究你了。〗

    〖我妈甚至在第一次知道我的存在时吐了。〗

    〖泡在水里还喝着自己的尿。〗

    〖我每天都在呼吸,就没休息过!〗

    . . . . . .

    大明,永乐年间。

    北直隶,百姓村。

    儿童是感性的,也是很能共情人的。

    夏柳抹着眼泪,抬头委屈巴巴的看着柳氏,“娘亲,他们两个好惨啊。”

    柳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刚想给儿子解释,旁人却早已哄笑出声。

    “婶婶,你们没有同情心!”

    闻言,众人笑的更开心了。

    “小夏柳,他们哪里惨了?”

    “刚出生就被打,还不惨吗?”夏柳质问道。

    “哈哈,你刚出生也被打了,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也要被打,孩子出生若是没有哭声,都是要被打的,要让孩子哭出声。”尤炳知的妻子笑着解释道。

    除了刚出娘胎就哭声震天的孩子,谁没挨过打?

    为的就是让孩子哭出声,大口喘气。

    哭不出来的孩子,是死孩子。

    夏柳知自己闹了个笑话,但还是有些不解,又问道:“那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衣服穿?”

    “谁刚出生的时候不是赤条条的来?”杜子腾的妻子指着夏柳的衣服,“难不成你这衣服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

    “那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

    “柳娃子,你现在还尿床吗?”庞光的妻子打趣道。

    “才没有!”夏柳眼神飘忽,却语气坚定的回答道。

    庞光妻子也不揭穿,解释道:“你还记得小时候穿的尿布巾吗?”

    “小娃娃一岁的时候,又不会动,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被娘亲背在背上,可不就是瘫痪吗?”

    不等夏柳张口,庞光妻子便将他想问的问题全回答了。

    “不是睁眼就是闭眼的日子,便是一两岁的时候,除了吃奶,就是睁着眼睛东张西望,累了便闭眼睡觉。”

    “去哪儿都是爬着,更好理解,你想想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走路的?”

    夏柳知自己闹了个大笑话,将头埋入母亲怀中。

    “哈哈,你想不想知道你是怎么来的?”何马的妻子问道。

    柳氏连忙捂住儿子的耳朵,“他婶子,娃儿还小,不要讲这些不该讲的。”

    女人耍起流氓,男人望尘莫及。

    柳氏可不敢让儿子听。

    乡下人老娘们讲起这些事,可真是采花贼看了都的摇头。

    “哈哈,不讲,不讲。”

    “等柳娃子大了,自然懂了。”

    . . . . . .

    【#请照顾好自己#】

    【早餐,给你放在早餐店了,你去买,就有了。

    奶茶,给你放在奶茶店了,你去买,就有了。

    照顾好自己,没钱就去银行取点。

    好好照顾自己,我还给你办了一张红绿灯卡,看到红绿灯就可以过了。】

    . . . . . .

    评论区:

    〖工资我给你放公司了,去上一个月班就有了。〗

    〖分给你放试卷上了,去考就有了。〗

    〖我在厕所给你充了会员,以后不用擦屁股,提裤子直接走就行。〗

    〖我给你怀了个孩子,在别人肚子里,你到时候去认就行了。〗

    〖公司给你开好了,你直接去做牛马就行了。〗

    〖早八我给你放教室了,去上就行了。〗

    〖女朋友我给你放在丈母娘家了,你直接去娶就可以了。〗

    〖我给你留了两个嘴巴子,你脸伸过来就行了!〗

    大明,永乐年间。

    北直隶,涌泉村。

    涌泉村,因地缝有个泉水喷涌而出得名。

    村中有两大姓,一姓刘,一姓李。

    李姓族谱记载,祖上乃是李建成后裔。

    刘姓嘛……族谱自然记载的是中山靖王之后。

    两姓互相通婚,大矛盾没有,小矛盾不断。

    有时候是为了水源,有时候是为了柴火。

    其他村,为了水源柴火,动辄纠集族人提着棍棒、拿着镰刀斧头斗殴。

    涌泉村和他们相比,有上古遗风。

    挑选青壮男子打擂台赛,谁赢谁有理。

    两姓最大的矛盾,在于族谱。

    刘姓骂李姓不要脸,李建成六个儿子,一个早夭,其余五人玄武门之变后,皆被处死,哪来的后代?

    李姓说自家族谱记载,钜鹿王李承义没死,仆人带他逃出生天,李世民掩盖了事实真相。

    李姓反过来嘲讽刘姓,中山靖王还真是累,只要是个姓刘的,找不到祖宗,就往他身上套。

    谁知道你们是姓刘,还是姓牛?

    由于双方昨天才刚吵完架,互相指责族谱是伪造的。

    所以今天观看天幕,双方泾渭分明。

    刘姓站一边,李姓站一边,中间有个楚河汉界,连影子都不能跨过。

    “上嘴皮碰下嘴皮,什么都没付出,还要人感恩戴德。”

    “哈哈,按这个理论,那粮食给你放地里了,你去种就有了。”刘三看向扎推的李姓人,话有深意的笑道。

    两姓什么都要比,每年粮食收获,刘姓族人加起来总比李姓多一点点。

    “状元公给你放皇帝的大殿上了,你去答题就有了。”李景东不经意的打量着刘牧,语气略带讽刺的说道。

    刘李两家,皆有读书人。

    李景东是廪膳生员。

    而刘牧是增广生员。

    两者区别可以理解为定招和扩招的区别。

    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

    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

    朝廷对招收学员有固定人数,在之内的称为廪膳生。

    但就像现代一样,人口不断增长,报考的人多了,就需要扩招,超出规定的称之为增广生。

    刚开始,两者都由朝廷供给钱粮,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少,保证饿不死就行,相当于公费读书。

    不过后来,朝廷对增广生不再供给。

    两者之下,还有一个附学生。

    类比到现代,相当于中考,你没达到高中录取线,但分数差的不太多,就可以花高价,以每差一分需要交多少钱的标准,花钱进入高中。

    有的地方称之为“高价生”,有的地方称之为“借读生”。

    不过附学生,朝廷并不供给钱粮,相当于自费读书。

    一般选择当附学生的,要么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考不上,但觉得进入县学或许还有机会后来居上的寒门子弟。

    要么是有钱人,一路用钱开路,也不求什么状元、探花,只求能混个举人功名在身。

    所以,李景东瞧不上刘牧,在他眼里,刘牧这个增广生和附生没多大区别。

    要不是扩招,他一辈子都考不上。

    “李家小子,你找打不是?”活动着筋骨,按压关节,咔咔作响,刘三威胁道。

    刘牧,是如今刘姓族人中,最有希望高中功名的。

    这是刘姓人的希望,只要有一人入仕,家族就有机会蜕变。

    谁和刘牧过不去,就是和整个家族过不去!

    “是又如何!”李景东的二叔站起身来,冷眼望着刘三,怒喝道。

    说是二叔,其实年龄大不了几岁,幺房出长辈。

    李二叔生得铁塔般魁梧,环眼怒睁,络腮胡根根似戟,往人堆里一戳,活脱脱就是个喝断当阳桥的猛张飞。

    曾经一人与野猪搏斗取得完胜,还真的得了个猛张飞的诨号。

    “哈哈,三弟,哥哥在这呢,怎么不来拜拜?”

    刘三自知打不过,但言语不饶人。

    你诨号猛张飞,我姓刘,四舍五入,我是你大哥。

    天幕视频滑动,接着播放。

    【#填空#】

    【问题:土也是地,————】

    【工人是天。】

    【入口是史。】

    【人更是便。】

    【少女真妙。】

    . . . . . .

    评论区:

    〖女子虽好,但少女更妙。〗

    〖回是口中口,骑是马加奇。〗

    〖此木为柴,因火为烟。〗

    〖土也是地,水可成河。〗

    〖不正是歪。〗

    〖不好是孬。〗

    〖不要是嫑。〗

    〖不用是甭。〗

    〖大力是夯。〗

    〖人言则信,山石成岩。〗

    〖山亦为峦。〗

    “刘三,别说爷爷欺负你,咱们今天不武斗,试试文斗,你能接上天幕这句话吗?”

    李二叔右手成拳,伸出食指,用逗狗的神态,挑逗着刘三。

    不就四个字嘛,刘三手作剑指,比向猛张飞,“你也是狗。”

    刘三哈哈大笑,不仅接上了,还过了嘴瘾。

    “哈哈哈哈。”李景东捂着肚子大笑,李姓族人虽不解其意,但族中最聪明的人都笑了,那大家也要跟着笑,为他壮壮声势。

    “安世,怪不得你是增广,原来是遗传了你家三叔的脑子。”

    刘牧,字安世。

    刘三瞬间气急攻心。

    特么的,后人说遗传是父母给孩子的。

    我虽然没读过书,但我难道听不明白,你这是变着法骂我和嫂嫂有染?

    嫂嫂可忍,叔不可忍!

    我弄死你。

    刘牧见三叔面色变换,便知他想歪了,连忙拦住,小声解释道。

    “三叔,前两个字组在一起是尾字。”

    这边,李景东也在给自己二叔解释。

    “哈哈,刘三,武的你不行,文的你也不行。”

    “爷爷教你个乖,咱们村叫涌泉村,白水是泉。”

    “咱们国号是大明,日月是明。”

    “咱们都是娘生的,女也是她。”

    不止是涌泉村,许多地方都在接龙。

    尤其是聚会的士子,将行酒令改为用前两字为尾字的接龙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