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40章 东南亚如何看待华夏

刷视频:震惊古人 第440章 东南亚如何看待华夏

    【#在如今的东南亚人眼里,华夏是什么样的?#】

    【郑和下西洋的,看见一些土匪顺手给灭了,然后东南亚某些地区记载了我国灭了他们xx王朝。】

    ~~~~~~

    评论区:

    〖很好笑,但是又很真实。〗

    〖史官都嫌烦,就写仨字旋灭之。〗

    〖郑和想了半天,没想出来这群人的主力部队在哪里!〗

    〖误把主力当流寇。〗

    〖哪有王朝?全是海贼!〗

    〖毕竟老郑带了上万精兵出海,那些小国能凑出来两千身上带铁的就很厉害了,可不就是土匪么。〗

    〖郑和还是太心善了,要是把土匪彻底消灭了,不就没什么人写史书了。〗

    〖大多土着本来也没有什么史书,是今天这些民族找不到祖宗,看到华夏史书有记录,乱哭坟。〗

    ~~~~~~

    大明,永乐年间。

    海船上,郑和屹立船头,伸手就要捋胡须思考自己到底灭了什么国,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胡须,又将手放下。

    负手而立,郑和喃喃自语道:“我真的没灭国啊。”

    锡兰是因为他们国王想要劫掠船队,我才带兵破袭王城,将他们国王捉回大明,也没灭他们的国呀。

    亚烈苦奈儿:我人都被你们捉回大明了,还不算灭国?

    朱棣:朕难道没放你回去?

    陈祖义确确实实是海盗,而且他还玩诈降,灭他,没毛病啊。

    我也没灭他的国啊。

    陈祖义,着名海盗,活跃在洪武、永乐年间。

    朱元璋悬赏五十万两捉拿,朱棣悬赏数百万两捉拿。

    逃到三佛齐的渤林邦国,陈祖义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永乐四年,他派遣儿子陈士良前往明朝朝贡,但背地里仍然从事海盗活动,不仅抢劫西洋诸小国的船,还抢明朝使船、实行三光政策。

    永乐五年,朱棣派郑和对他进行招抚,他准备玩一出诈降计,被郑和识破,生擒之后送往大明,当着各国使臣的面斩首。

    陈祖义:所以灭我不算灭国?

    郑和:当然,史书对你的记载是海寇,顶多算旧港头目,没有称呼国王,自然算不上灭国。

    苏干刺:我呢?

    郑和:你是个傻子。

    ~~~~~~~

    【看过一个采访老挝女高中生的视频,采访者是中国人,问女生将来想去哪里读大学?

    回答:越南。

    采访者就很尴尬啊:为什么不是中国?

    回答:不敢想。】

    ~~~~~~

    评论区:

    〖虽然网上总说华夏大学来者不拒,但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来的,起码得是当地的卷王才行。〗

    〖浦东某高校遇到过柬埔寨的留学生,超级卷王,中文也好,第一次见面还以为是西南少民,卷得同系同学都自愧弗如。〗

    〖应该是负担不起,还有可能没渠道。〗

    〖和九零年代出国留学很像,除公派外,没拿到奖学金几乎不可能去老美,当时只有极小一部分家庭能支付美元学费。〗

    〖当地贵族富豪的儿女来镀金、卷王、公派,来华留学的大抵就这三种。〗

    〖我还以为她会回答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太高了,所以不敢来。〗

    〖这是老挝的,不是柬埔寨的!〗

    〖地狱笑话!〗

    ~~~~~~

    大明,永乐年间。

    金承武……不对,现在是大明从九品官员,鸿胪寺序班金维汉看见评论,鼻子猛抽几下,泪水止不住的就要流出来。

    天可怜见,怎么几百年的后人,还和自己一样?

    别说去大明的太学院读书了,即便想去大明看一眼,最少也要符合三个标准之一。

    有时候除了贵族后人,大多数人还要同时符合两条。

    就像自己一样,卷,不停的卷,成为卷王,突出自己的能力。

    但即便是这样,还要机缘巧合,才有去大明的机会。

    说难听一点,想去大明当太监,都需要有门路。

    金维汉想起北京皇城里,和自己同姓的诸位太监婢女们,无一不是机缘巧合的卷王。

    有了机会,还得会卷,女的要卷样貌,男的要卷体力、才识,要么能说会道、要么有一技之长,再差再差也得是能干活。

    否则想当大明的太监宫女,做梦去吧!

    别以为当大明的太监宫女很丢人,至少在吃和住这两方面,已经比九成以上的朝鲜人要好了。

    甚至唐时,大多数新罗婢不是被骗去贩卖的,反而是自己主动卖身给奴隶贩子,让他们将自己卖去大唐。

    有的家里还要凑点钱,讨好奴隶贩子,让他们将自己买到脾气好一些、家产多一些、待人好一些的大唐贵族之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常用来形容修仙。

    但对唐时的新罗婢来说,如果被卖到一个好的主家,对她远在半岛的亲人来说,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因为唐朝的开放政策,新罗婢多存些钱,是可以把家人接到大唐生活的。

    唐朝有许多半岛籍官员、士兵、百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入境,在大唐安家。

    想到此处,金维汉不禁就要潸然泪下,却突然想起自己现在是大明官员,正儿八经的从九品鸿胪寺序班。

    家人已经随海船返回大明,未来的儿孙也是大明人,他们努力读书考科举,金家未来也能称一声士绅之家。

    自己有什么好哭的?

    利益面前,许多人不仅能背叛阶级,还能背叛民族。

    听见门外传来朝鲜民众的哭啼、羡慕的话语,金维汉嗤之以鼻。

    人啊,选择大于努力。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地里骂我是大明的狗。

    可我这个狗住的比你们好、吃的比你们好。

    你们是因为我背叛了国王而骂我吗?

    不!你们是因为当狗的不是你们!

    笑了笑,金维汉晃晃脑袋,起身整理衣冠,准备去赴朝鲜国王的宴会。

    以前我需要仰望的国王,现在却在我一个从九品的官员面前摇尾乞怜。

    只为了讨好我,让我帮他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谁让未来的朝鲜后人对那时的天朝上国不尊敬呢!

    还好,本官现在是大明人!

    ~~~~~~

    【突然想起来个笑话:英法美欺负了你们一百多年,为什么还要跟他们混啊?

    因为他们只欺负了我们一百多年啊。】

    . . . . . .

    评论区:

    〖东南亚:你太爷爷一奋斗,我太爷爷就挨揍。〗

    〖为了国际观瞻都不好意思点赞。〗

    〖你太爷爷拿我太爷爷刷战功。〗

    〖你祖宗一启山林,我祖宗就筚路蓝缕。〗

    〖捞翔,啊不,捞表,我欲借汝一物,汝千万不可吝惜。〗

    〖东南亚:你祖宗拿我祖宗当野怪刷,如今你说你要恢复祖上荣光,我能怎么办?〗

    〖中南半岛最古老的孟-高棉语族人群也是3000年前才从云贵高原南下的,你猜他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南下?〗

    〖东南亚祖宗在山里找食的时候突然听见一个疑问句:“怎么帝国边疆老是刷新蛮族呢?”〗

    〖你怎么能随便就把家门口修在我家的池子边上的?〗

    〖帝国会扩张到不能扩张为止!〗

    〖玩过文明的都知道,蛮族到处都是,随便扩几下,开几个分城,都能遇上。〗

    〖我也是在你过来之后,才知道原来我是蛮族。〗

    〖奇了怪了,我们打算去种的地上,怎么老有蛮族?〗

    〖小学还没学历史,真的思考过为什么我们国家边上老是刷新蛮夷,并且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国土是老百姓拿锄头开垦出来,然后不知道哪个深山老林跑出一堆蛮夷,居然要抢我们辛辛苦苦开出来的地!〗

    〖蛮族就在那里,边疆会动。〗

    〖如果帝国边疆刷不出蛮族,要么帝国不够大,周围还有势均力敌的国家,要么……你就是蛮族!〗

    〖我这儿就是因为有矿,然后矿里长出来了明军。 Ip:云南。〗

    〖胡说,书本上明明说的是,云南同胞世代被压迫,所以才求着朝廷王师来扫灭不臣的!〗

    〖“来者不善啊。”

    “你才是来者!”〗

    〖“这土地是你的?那你叫它,它答应吗?”

    “它一死东西,它能答应嘛?”

    “那要是不答应,那就是我的。”

    “这上边建着我的房子呢?”

    “你凭什么要在我的土地上建着你的房子呀?!”〗

    〖可以参考一下俄国老哥对棒子的嘲讽。

    棒子: 长城是我们的祖先修的。

    毛子: 他们的皇帝抓你们祖先去修的。〗

    〖棒子能在北京找到祖先的头盖骨吗?〗

    〖明陵里应该有不少半岛妃子婢女殉葬的。〗

    〖唐朝的陵墓里应该也有,毕竟新罗婢是贵人标配。〗

    〖你口口声声说是防老美,可老美在海的那一边,而我,在你旁边。〗

    〖那你留着美国的基地干嘛?这是原罪!〗

    〖我留着,你可能不过来,万一没有了,可能你就真过来了。〗

    〖如果我们想过去,你留不留都没用。〗

    〖对欧洲国家来说,罗马只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但对东亚国家来说,华夏一直都在,2000年来他从未离开。〗

    〖华夏:我在,我一直都在。〗

    〖完美世界,石昊,荒天帝。〗

    〖罗马死之前,周围全是蛮族,大家都以不服罗马为政治卖点,罗马死了之后,大家都以罗马正统自居,全是罗马的孝子贤孙。〗

    〖岂止罗马周边,连远在东欧的基辅罗斯都自称是罗马的正统传承,以至于俄罗斯的皇帝自称“凯撒”,世人称为“沙皇”。〗

    〖要是华夏突然没了,周边国家就要抢传承人的名号了,倭国抢大唐正统,棒子抢大明正统,交趾抢大汉正统。〗

    〖华夏:年龄五千岁,爱好和平,喜欢种地,你踩我地了!〗

    〖不对,应该是你怎么种我的地呢?〗

    〖你怎么把粮食种我家地里?〗

    〖耕地会引来秦军,马场会引来汉军,矿场会引来明军。〗

    〖白银也会引来明军。〗

    〖商路和奴隶会引来唐军,唐朝玩掠夺人口和把控丝路小国税收,富得流油。〗

    〖我就是个种地的怎么了?(快速靠近)〗

    〖我种地,带点刀、剑、长矛、骑着马,很合理吧?〗

    〖防止野猪拱庄稼,跑不过所以骑马,打不过所以拿刀,非常合理!〗

    〖哪什么会引来宋军呢?〗

    〖茶和桑。〗

    ~~~~~~

    北宋,汴梁。

    赵匡胤长出一口气。

    朕还以为后人又要嘲讽大宋。

    赵匡胤以为后人会说打不过、要岁币的国家会引来宋军。

    还好,还好,后人没有嘲讽。

    茶叶、丝绸,还有瓷器是大宋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

    茶和桑会引来宋军,倒也算合情合理。

    ————

    大汉,长安。

    刘彻对后人的说法嗤之以鼻。

    什么叫马场会引来汉军?

    明明是匈奴从太祖高皇帝时期,一直欺负我大汉。

    朕被逼无奈、自卫反击。

    什么抢马场!胡说!朕是去宣扬王化的!

    霍去病:姨夫,船上的白银和奴隶还要不要?

    刘彻:当然要,后人又没有说朕抢白银和奴隶,那是李老二和朱老四的事。

    ——————

    大唐,贞观年间。

    御路上。

    李渊一屁股坐在天墀上。

    “二郎,这是你使用的政策?”

    “儿臣还没用。”

    “朕想开家奴隶公司。”

    李世民面露难色,“阿耶,太上皇贩卖奴隶,记在史书上不好听。”

    “不行?那朕就睡男人。”

    李世民:……

    好男风和奴隶贩子之间,李世民深思熟虑,选择让李渊当奴隶贩子。

    ~~~~~~

    大明,永乐年间。

    “胡说八道!”朱棣对后人的说法如是评价道。

    朕与父皇,征伐各国、出兵平乱、远征塞外,皆是师出有名。

    什么矿场、白银会引来明军,简直是瞎说。

    刘邦:所以,你为了打蒙古人,翻史书把乃公都用上了,这也叫师出有名?

    朱棣:这怎么不叫师出有名?

    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祖宗,他们姓朱的不要脸啊,朱八八派人劝降,可谁家劝降的时候会说“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龙骧鹢舻,会战昆明,悔无及矣”这种话?

    刘邦:你哪位?别乱叫祖宗!

    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祖宗,我是世祖五子后裔,天幕都说了,世祖是您的后人,叫刘必烈。

    刘邦:……

    忽必烈:言之有理,蒙古大汗没有什么不好,但刘姓后裔更加海阔天空嘛。

    朱元璋:倒打一耙!朕派人劝降,你居然把使者杀了!朕不收拾你收拾谁?

    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不是我杀的,脱脱杀的,这也能怪我吗?我还给他风光大葬了!

    脱脱:我怀疑使臣是效仿汉使,见了面就骂我!这谁受的了?

    王祎:胡说,我连你的面都没见,就被你派人杀了,史书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脱脱:特么的!史书是你们写的,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史官:蛮夷!不知教化、胡言乱语,我们有节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