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443章 火光滔天的芦田县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443章 火光滔天的芦田县

    码头上,后头的人都拼了命的往前挤。

    一时间,马匹的嘶鸣声混合着人们慌乱的的惊呼声,现场彻底乱了。

    前排的马车不受控制的,被后边的马车推着向前。

    最前排的那辆马车,已经撞上了拒马。

    马儿被拒马刺伤,哀戚地嘶鸣着。

    它想往后退,可完全抵抗不住后头的力道。

    护卫们眼见局势要乱,忙提起旁边备用的拒马,想把入口处拦严实。

    这时,最前头那户准备上船的人家,刚将手里的银子交到船头手上。

    还不等往船上走,就发生了这变故。

    眼见护卫们要将拒马拦严实,下意识驾着马车撞开护卫们提着的拒马,快速往船上冲。

    他后头的那户人家见状,有样学样的开始往船上冲!

    护卫们见局势失控,一边手持长刀护身,一边招呼着弟兄们往船上撤。

    此时,另外两艘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胡老三见势不妙,忙躲到跳板边缘,避开了这辆冲过来的马车。

    而后,跟着一群护卫往船上跑去。

    护卫们跑到船上时,还有源源不断地马车在往船上涌。

    另外两条船上的船头,不顾已经踏上跳板的马车,指挥着船工撤掉跳板。

    那些已经踏上跳板的人家,见状哭喊着求饶。

    有船工心软之下停下了动作,但紧接着就被身边的船头一脚踹开。

    船头一边厉声喝骂着,一边自己上手撤跳板。

    在人们凄厉的惊呼声中,马车连带着上头的人一块掉到了江里。

    那两艘船上的船头,无视水里起起伏伏呼救的人,指挥着船工开船。

    大船启动时,巨大的水流将几个还在船旁边苦苦挣扎的人带进了水里。

    随着船开远,江里只有一人浮出了水面。

    他在江面上四处寻找亲人的身影,可水面上除了杂物,再没了亲人的人影。

    另一条大船上,胡老三身旁的护卫们也在跑回大船后,第一时间动手撤跳板。

    这时候,踏板上已经上了一辆马车。

    那辆马车上驾车的人一边拼命赶车,一边哀求护卫们放过他们。

    胡老三有些于心不忍,可他也知道,若是不撤,后头的马车一块涌上来,他们的船决计装不下剩下的马车。

    就在他准备狠心动手撤跳板时,却听到了车厢里传来小孩子的哭声。

    他几乎是下意识的拦住旁边护卫的动作,不顾护卫的阻拦,让那辆马车上了船。

    此时,码头上的人见只有这条船的跳板还在,拼了命要往这条船上挤。

    谁都知道,这会只有上船才能保住全家的性命,都不想让其他人抢先,互相牵绊着。

    这就导致入口处越挤,前头的马车越挤出不来。

    胡老三见状,趁机快速撤掉了跳板。

    码头上的人家见状,高声哭喊着哀求,希望大船能带上他们。

    那些人里,有高声喊着自己有钱的,有说着自己家里有什么亲戚的。

    可这会的形势,不管他们有什么依仗,都不会再有船停下来。

    大船在一片哭喊、谩骂声中,缓缓离去。

    码头上那些互相使绊子,不肯让对方先上船的人家,开始打了起来。

    这会,他们把对方看成了,害了自己全家性命的仇人。

    就在他们下狠手打人时,远处县城方位的号角声再次响起。

    远远的,能看到县城处已经火光滔天。

    在号角声响起没多久,震天的冲杀声传来。

    那种成千上万人同时发出的喊杀声,震得人心尖发颤。

    这种战争爆发出的巨响,彻底震醒了码头上剩余的人家。

    他们再也顾不上咒骂、厮打,快速驾着马车朝远处逃去。

    一行人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一幕,心情沉重的同时,又为自己能离开而松了口气。

    好在,他们成功逃离了!

    夜色中,大船渐渐远去。

    大船上,陆天明在所有人上船后,重新点了一遍人数。

    在确定没人落下后,才带着陆青青和大壮一块去找张婶。

    大壮在这艘船生活了一段时间,很是熟悉。

    他在之前那间熟悉的小屋找到张婶时,屋子里除了张婶,还有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汉子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张婶见到大壮过来,笑着起身一把将他揽进怀里,跟自己丈夫介绍道:

    “孩他爹,看,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大壮,是个好孩子!”

    李福生看着自家婆娘怀里那个眼神清明的孩子,不由点点头。

    他给孙家家主做事,虽不是什么大人物,却也实实在在见了不少人。

    对于看人,他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张婶介绍完大壮,看着后头跟进来的陆青青和陆天明,忙起身打招呼。

    双方互相见礼之后,陆天明递上谢礼后道明来意。

    他对于救了自己队伍的张婶夫妇,很是感激。

    这会除了来问清船费外,更是想过来表达谢意。

    李福生在跟陆天明打招呼时,就觉得这人不简单。

    他之前也被孙家家主派出去过,直觉陆天明这人身上的气派,跟那些有钱有势的大老爷有些像。

    双方都有意交好,不多时便聊得热络。

    张婶见两个汉子聊得投机,给两人上了茶后,就拉着大壮、陆青青和自己儿子去了灶间。

    张婶的儿子被他娘拽着,不情不愿地跟过去。

    他平日里跟着孙家小公子出入各种场合,这会已经颇有些先敬罗裳后敬人的意思。

    看陆青青和大壮穿着最普通的棉麻衣裳,身上又连一件值钱点的配饰都无,已然对两人没了兴趣。

    对于他娘介绍双方认识,更是兴致平平。

    陆青青和大壮都看出他的意思,也只是拉着张婶说话。

    张婶见儿子这样,先是气恼他不懂事,可他毕竟十二岁了,不好当面训他。

    眼见他挑着眼角看大壮,气得骂道:

    “成业,你既在这灶间待不惯,就出去!

    对了,别回房间扰了你爹同陆伯父谈话!”

    李成业听着他娘赶他的话,不屑地撇撇嘴。

    几个泥腿子罢了,好像谁稀得跟他们待一块似得。

    张婶见他走得吊儿郎当,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可看着怀里的大壮,又看看对面安静坐着的陆青青,到底叹口气不再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