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479章 万事俱备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479章 万事俱备

    因此吴里长的两个儿子回来时,带回来的消息就是:

    整个宝山镇吴氏家族的男子,上到四五十岁,下到十二三岁,几乎都愿意去干。

    也因此,仅这些人就几乎够陆天明当时委托的人数了。

    算到最后,只剩了三个名额可以分给外姓人,他还没想好给谁家。

    这会陆天明问起来,他自然不能这么说。

    话在嘴里转了转,才开口道:

    “陆老弟,昨儿你刚离开,我就让元明和仲明去村里问了。

    这不,人已经找的差不多了。

    剩下还有几个缺着的,中午前就能找好。

    你就放心吧,保准耽误不了你的事。”

    陆天明听到人快齐了,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些。

    “吴老哥,真是多谢你了。

    昨儿我们已经请好了鄌郚镇的赵家班子,等明日就会动工。

    等房子建好,那场入宅酒你这个大功臣可得来,到时候我把上座的位置给你留出来!”

    吴里长听着这话,笑呵呵应下。

    看着陆天明聊起了别的话题,他嘴上应和着,心里却是暗暗得意。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些人还是请的鄌郚镇的赵家班子。

    那赵家班子他之前建房时就打听过,只能盖半砖半泥房。

    这就说明,事情还是按照他原本猜想的那样进行了。

    吴里长自以为想清楚了,也没再开口问。

    而陆天明更没注意到他的神色,这会村里帮工的定好了,就要开始筹划其他事项了。

    今日应当会送一部分材料过来,同时砖瓦铺子里的人会跟车过来,帮着测算下实际使用的砖瓦数量。

    如今队伍里那些建半砖半泥的人家,算是万事俱备了。

    只等明日赵班主领着人过来,就可以叫着村里帮工的人动工了!

    而他们打算建青砖瓦房的几家,还需要等齐大人的信。

    当时齐大人应承下时,并没承诺具体时间。

    而他们又实在着急建房,因此最多只能再等两日。

    若是两日还没信,他就得去宜宁县问问。

    若是齐大人谈不成,他们就约上三庆班两月后的工期。

    至于家里,就先建着茅草屋住着。

    这事,他回去后还得跟建青砖瓦房的几家说说。

    因着心里有事,陆天明又简单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结果他回去后没多久,就有人骑马到了南边的村里,说要找陆天明。

    村民们本还不知道谁是陆天明,待听那人说起是要建房子的人家。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给那人指了北边山脚的路。

    那人赶到山脚处时,村里的妇人们正在准备明日干活的人的二合面饼子。

    那人急匆匆上来,气喘吁吁地询问道:

    “诸位,我来找陆天明陆大人,请问哪位是陆大人?”

    陆天明站起,应声道:

    “我就是,小兄弟找我何事?”

    那人见到陆天明,尽量压制住急促的喘息,恭敬道:

    “陆大人,我奉齐大人之命来传话。

    他已经与三庆班班主说好,明日一早会有一班人过来建房,还请陆大人提前准备。”

    陆天明没想到这齐大人效率这么高,忙朝着传话的小哥道谢。

    旁边,崔氏已经备好了一个荷包,递给了陆天明。

    陆天明将荷包递给小哥,说道:

    “劳烦小哥跑一趟,还请小哥回去替我传话。

    陆某在此多谢齐兄了,改日必定亲自登门道谢!”

    那传话的小哥捏了捏手里的荷包,感觉到里头硬邦邦的银稞子,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些。

    不枉他天刚亮就往这处赶,跑了这么久的路,也算值了。

    “陆大人放心,我定将话带到!”

    陆天明送走传话小哥后,陆天明家、姚县丞家、陆青青家以及严师傅一行人全都欢呼起来。

    明日,他们的青砖瓦房也可以直接建了!

    好消息不止这一个。

    半上午时,昨日去铺子里定的那些砖瓦材料也送来了。

    一车车的材料,流水一般穿过村子,朝着宝山镇山脚处赶来。

    这阵仗,可把宝山镇不少村民都看呆了。

    村民们聚在一起,看着过去的板车,羡慕道:

    “新来的这些人,可真有钱啊!

    买这么多青砖瓦片,那得多少钱啊!”

    旁边一个吴氏族人见了,脸上也满是羡慕的神色。

    但想到里长家的两个儿子过去找他时说的,又有些不屑地开口道:

    “那队伍人多,咱这会看着送的砖瓦多。

    其实,就是建跟咱一样的半砖半泥房。

    我估计啊,这些人也就是那马车看着唬人。

    其实,也没多少钱。

    要是真有钱,咋会建半砖半泥房呢?

    就应该跟里长家一般,建青砖大瓦房才是。

    你说说,里长家的房子多气派。

    不说别的,咱们要是有那么个房子,啥样的媳妇娶不了!”

    旁边一个与他关系不错的汉子听了,笑道:

    “吴老九,你敢在外头说这话,不怕你家那母老虎活撕了你啊!

    哎呦,老九媳妇,你咋来了呀!”

    吴老九听到这家伙提自家婆娘,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待转头四顾没见到人影,这才意识到这家伙在戏弄自己,啐道:

    “呸!你以为你又好到哪儿去了!

    还不是跟我一样,得顾忌着婆娘。

    唉,说起来这养蚕虽给家里挣了钱。

    但咱们爷们挣得不如家里的婆娘多,说起话来,腰杆子都没那么硬了!”

    这话引起了旁边一众汉子的赞同声,话题不知不觉偏离了陆青青一行人。

    此时,北边山脚位置。

    陆天明见砖瓦等材料送到,派人将地里忙活的汉子们喊了回来。

    那些青砖还好些,将板车上的青砖卸下大半,剩下的便能赶着车上坡了。

    但运送瓦片的板车,就停在了一处坡前,只能靠着汉子们往上搬。

    队伍里除了小孩,其余所有人同时上阵。

    用各种工具装上瓦片,开始往上搬。

    期间,陆天明全程在旁跟着店家数数量,防止出错。

    队伍里的人也不是不知感恩的,多多少少都帮着他家搬了些。

    忙活了许久,才将所有材料全部运上去。

    陆天明又陪着店家派来的人,查看了场地,测算好材料用量。

    一直到送走店家派来的人之前,队伍里各家的人还在数自家的材料。

    有实在不会数这么多数的,就请了队伍里其他人家的人帮忙。

    到最后,每家都最少数了两遍,生怕少分给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