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512章 学堂
老村长看着这一幕,深深叹口气。
这小的小,傻的傻,以后日子可咋过啊!
等转头看向躲在远处的陆老头时,眼里的厌恶更深了些。
而大壮将陆老大哄回自己家后,又忙着去自家盖房子的地方打下手。
是的,陆老大昏迷的这几日,经过老村长和陆青青的帮衬。
不仅盖房要用的各类材料定好了,连工匠和过来帮工的人,也找好了。
如今,已经开始动工了!
大壮对于房子的要求不高,能给他和爹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
因此,在开始建造之前,他就打定主意,这房子只盖两间半砖半泥房。
剩下的区域,他打算用土坯砖围起来,在院子里多种上些地瓜。
之前他在城里转悠时看到过,城里是有摊子卖烤地瓜的。
他还打听过,那摊主告诉他,这地瓜就是他在附近村子收来的。
他都想好了,地瓜种出来后,若是能卖给摊子就卖。
若是人家不收,他就研究着,自己烤着卖。
那烤地瓜的炉子并不难,他可以试着做一做。
就算是最坏的打算,他连烤地瓜也卖不出去,还可以当粮食,留着自己吃。
这些日子,大壮除了照顾爹和忙活建房子的事,还要经常去地里浇水。
再加上经常琢磨事,根本睡不好。
本就不大的孩子,越发黑瘦。
陆青青劝过几次,大壮只当面应下,却依旧不改。
这日,陆青青看着他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叫住了他,严肃道:
“大壮,姐姐知道你如今想撑起这个家。
但你看看你现在,若是再这么累下去,别说撑起这个家了,你自己也得倒下!”
大壮头一次被大姐这么严厉的训话,低着头有些害怕。
陆青青见状,只得柔声道:
“可是我之前给你的银钱不够?”
大壮忙摇头:“不,你给的太多了,那一百两我如今才只花了八九两。”
陆青青点点头。
“既然还有钱,为何事事都要逼着自己做呢?
你看,这盖房子你尚且知道要花钱请人。
怎么地里的活,就不知道找人帮工了。”
大壮脸上有些纠结,迟疑道:
“大姐,地里的活,我多费些力气就能做的。
花钱请人,是不是太浪费银钱了。”
陆青青看着他,叹口气道:
“哎,你今年不过才八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每日这么累,又怎么行?
况且,你如今手里有银钱,合该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你可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了?”
大壮听到这话,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那天扒着学堂后窗,看到的那些学子。
可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爹和家里的地。
脸上那些兴奋的神色,慢慢变成了失落。
陆青青看出来后,抓住他的手,认真道:
“大壮,大姐可害过你?”
大壮猛地抬起头,一个劲摇头。
“没,大姐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怎么会害我!”
陆青青继续道:“那你为何不与我说实话?”
大壮有些急,说道:
“大姐,不是我不想说。
只是,只是...我听村里人说过,读书是很费钱的。
挣钱不容易,我不敢乱花的。
况且,爹如今又这样,我得照顾他。
还有家里在盖的房子,地里的玉米,都得由我干。”
陆青青叹口气,揽过他。
“你也不过是个孩子,这么替别人想,以后会过得很难的!”
说着,继续道:
“读书是件很好的事,你若是想读,大姐支持你!
至于你说的这些事情,都可以解决。
两亩地可以直接包出去,你只管收租子。
至于房子,可以由工匠干着。
平日里,我也会帮你盯着。
至于他,这些日子我看着,他只是少了记忆,动手能力还是不差的。
你好好教一教,简单的做饭吃饭,他还是能做到的。”
大壮闻言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大姐会支持他去读书。
要知道,以前村里人大都不会让自家孩子去读书。
若是开明些的家长,顶多送自家孩子去附近学堂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很好了。
至于原因,除了读书费钱外,更多的则是读了多年的书,却没什么出路。
那种幸运点的,能寻个路子,去镇上的铺子做个账房。
还有些连账房都寻不到,偏又因着多年不干农活,连地都种不明白。
大壮听到大姐的话,只觉浑身上下都激动起来了。
想想自己能在学堂里听着先生教书,能跟着学那些书本上的知识,他声音都有些颤抖。
“大姐,真的能行吗?”
陆青青笑着道:
“当然能行!
你看天明叔,不就是因为读书,才能走出村子!
咱们逃荒这一路,不也是靠着天明叔指挥,才能活着到这儿!”
大壮想到陆天明,心里的崇拜之情翻涌,连带着想读书的念头都更强烈了些。
好一会,大壮才强行压下这些兴奋的情绪,朝陆青青道:
“大姐,我这些日子好好教爹做饭、洗衣服。
等家里的房子盖起来,我就去学堂认字!”
陆青青见他想明白了,也笑着点点头。
“行,那我再去宜宁县的时候,找程掌柜打听下,看有没有合适的学堂。”
两姐弟又聊了一会,大壮离开时,眼睛因为兴奋,亮晶晶的。
时间一晃,过了数日,又到了陆青青约定好的交绸缎的时候了。
这些日子,天气虽依旧炎热,但整个宝山镇的村民,都在有序的忙碌着。
汉子们除了晚上去地里浇水,白日里照旧在山脚处帮工。
妇人们则除了养蚕缫丝织绸缎,还得忙活着家里的活计。
至于陆青青所在的营地,最重要的盖房工作也进展顺利。
昨日,那些半砖半泥房已经上梁了。
如今,就剩下房顶和一些收尾工作了。
至于陆青青这几户青砖大瓦房,房子的整体框架也基本快结束了。
据三庆班领队说,再有半月左右,这几间青砖大瓦房也能建好了。
这小的小,傻的傻,以后日子可咋过啊!
等转头看向躲在远处的陆老头时,眼里的厌恶更深了些。
而大壮将陆老大哄回自己家后,又忙着去自家盖房子的地方打下手。
是的,陆老大昏迷的这几日,经过老村长和陆青青的帮衬。
不仅盖房要用的各类材料定好了,连工匠和过来帮工的人,也找好了。
如今,已经开始动工了!
大壮对于房子的要求不高,能给他和爹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
因此,在开始建造之前,他就打定主意,这房子只盖两间半砖半泥房。
剩下的区域,他打算用土坯砖围起来,在院子里多种上些地瓜。
之前他在城里转悠时看到过,城里是有摊子卖烤地瓜的。
他还打听过,那摊主告诉他,这地瓜就是他在附近村子收来的。
他都想好了,地瓜种出来后,若是能卖给摊子就卖。
若是人家不收,他就研究着,自己烤着卖。
那烤地瓜的炉子并不难,他可以试着做一做。
就算是最坏的打算,他连烤地瓜也卖不出去,还可以当粮食,留着自己吃。
这些日子,大壮除了照顾爹和忙活建房子的事,还要经常去地里浇水。
再加上经常琢磨事,根本睡不好。
本就不大的孩子,越发黑瘦。
陆青青劝过几次,大壮只当面应下,却依旧不改。
这日,陆青青看着他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叫住了他,严肃道:
“大壮,姐姐知道你如今想撑起这个家。
但你看看你现在,若是再这么累下去,别说撑起这个家了,你自己也得倒下!”
大壮头一次被大姐这么严厉的训话,低着头有些害怕。
陆青青见状,只得柔声道:
“可是我之前给你的银钱不够?”
大壮忙摇头:“不,你给的太多了,那一百两我如今才只花了八九两。”
陆青青点点头。
“既然还有钱,为何事事都要逼着自己做呢?
你看,这盖房子你尚且知道要花钱请人。
怎么地里的活,就不知道找人帮工了。”
大壮脸上有些纠结,迟疑道:
“大姐,地里的活,我多费些力气就能做的。
花钱请人,是不是太浪费银钱了。”
陆青青看着他,叹口气道:
“哎,你今年不过才八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每日这么累,又怎么行?
况且,你如今手里有银钱,合该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你可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了?”
大壮听到这话,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那天扒着学堂后窗,看到的那些学子。
可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爹和家里的地。
脸上那些兴奋的神色,慢慢变成了失落。
陆青青看出来后,抓住他的手,认真道:
“大壮,大姐可害过你?”
大壮猛地抬起头,一个劲摇头。
“没,大姐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怎么会害我!”
陆青青继续道:“那你为何不与我说实话?”
大壮有些急,说道:
“大姐,不是我不想说。
只是,只是...我听村里人说过,读书是很费钱的。
挣钱不容易,我不敢乱花的。
况且,爹如今又这样,我得照顾他。
还有家里在盖的房子,地里的玉米,都得由我干。”
陆青青叹口气,揽过他。
“你也不过是个孩子,这么替别人想,以后会过得很难的!”
说着,继续道:
“读书是件很好的事,你若是想读,大姐支持你!
至于你说的这些事情,都可以解决。
两亩地可以直接包出去,你只管收租子。
至于房子,可以由工匠干着。
平日里,我也会帮你盯着。
至于他,这些日子我看着,他只是少了记忆,动手能力还是不差的。
你好好教一教,简单的做饭吃饭,他还是能做到的。”
大壮闻言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大姐会支持他去读书。
要知道,以前村里人大都不会让自家孩子去读书。
若是开明些的家长,顶多送自家孩子去附近学堂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很好了。
至于原因,除了读书费钱外,更多的则是读了多年的书,却没什么出路。
那种幸运点的,能寻个路子,去镇上的铺子做个账房。
还有些连账房都寻不到,偏又因着多年不干农活,连地都种不明白。
大壮听到大姐的话,只觉浑身上下都激动起来了。
想想自己能在学堂里听着先生教书,能跟着学那些书本上的知识,他声音都有些颤抖。
“大姐,真的能行吗?”
陆青青笑着道:
“当然能行!
你看天明叔,不就是因为读书,才能走出村子!
咱们逃荒这一路,不也是靠着天明叔指挥,才能活着到这儿!”
大壮想到陆天明,心里的崇拜之情翻涌,连带着想读书的念头都更强烈了些。
好一会,大壮才强行压下这些兴奋的情绪,朝陆青青道:
“大姐,我这些日子好好教爹做饭、洗衣服。
等家里的房子盖起来,我就去学堂认字!”
陆青青见他想明白了,也笑着点点头。
“行,那我再去宜宁县的时候,找程掌柜打听下,看有没有合适的学堂。”
两姐弟又聊了一会,大壮离开时,眼睛因为兴奋,亮晶晶的。
时间一晃,过了数日,又到了陆青青约定好的交绸缎的时候了。
这些日子,天气虽依旧炎热,但整个宝山镇的村民,都在有序的忙碌着。
汉子们除了晚上去地里浇水,白日里照旧在山脚处帮工。
妇人们则除了养蚕缫丝织绸缎,还得忙活着家里的活计。
至于陆青青所在的营地,最重要的盖房工作也进展顺利。
昨日,那些半砖半泥房已经上梁了。
如今,就剩下房顶和一些收尾工作了。
至于陆青青这几户青砖大瓦房,房子的整体框架也基本快结束了。
据三庆班领队说,再有半月左右,这几间青砖大瓦房也能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