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514章 挖水渠捐善款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514章 挖水渠捐善款

    程掌柜笑着摇摇头:

    “这么少哪儿行!

    怀王府这举动,本就是为了咱们宜宁县老百姓的安全才做的!

    再说那刻着籍贯姓名的石碑,可是要流传几百年的。

    这回啊,城里的富户都抢着捐钱,就想在石碑上留个名字。

    我早就打听过了,县里最多的那户,捐了三千两。

    至于县里的其他大户,我也都打听了下,基本都在五百到一千两。

    因此,我这回足足捐了一千五百两,名字肯定在前头。

    小陆啊,等石碑建起来,你可得去看一看。”

    陆青青看程掌柜得意的神情,顺势夸夸了一波。

    程掌柜对此,自然很满意。

    人啊,最怕自己的付出不被别人看到。

    这回花了这老鼻子钱,程掌柜几乎是见人就要说几遍。

    人家若是不顺势夸几句,他都得拉脸。

    陆青青又与程掌柜聊了几句,便说起了想给弟弟找学堂的事。

    程掌柜在得知大壮之前没上过学堂时,想了想,才道:

    “小陆啊,如今城里适合你弟弟上的学堂有两种。

    这第一种呢,就是最常见的私塾。

    一般就是秀才公开办的,在识字之后,教授的是四书五经和经义。

    这第二种呢,是怀王在各县开办的学校,咱们宜宁县的就叫宜宁学校。

    这学堂今年刚办起来,怀王府派人下来宣讲过。

    我闲着没事,也去听了一耳朵。

    这里边除了教授最基本的四书五经、经义,还会教授算学、天文、地理、体育等等。

    听说,这些都要进行考试的。

    好像什么学分不够,是会被退学的。

    不过,就是这一点,让城里不少人家都不敢把孩子送过去。

    你也知道,如今主流就是学四书五经。

    这朝廷考试,根本不会考算学、天文地理、体育这些。

    要是孩子们把精力都耗费在这上头,长此以往,又如何跟其他学堂的学子比。

    你要是能接受这一点,我就继续跟你说剩下的。”

    陆青青闻言,忙点头。

    程掌柜见她感兴趣,继续道:

    “这宜宁学校分为三个班,小班、中班和大班。

    这三个班都是每半年测试一次,合格者自动升入上一级的班。

    若是从宜宁学校的大班毕业,就可以去府城的学校上学了。

    不过那时的学校再怎么划分,我就不太清楚了。”

    陆青青听完,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同时,她对这个老乡,也越来越好奇了。

    与程掌柜结算完这次的绸缎后,她直奔陈记布庄。

    将品质稍差些的绸缎交与王掌柜,验收完毕后告辞离开。

    这一回,陆青青驾车直奔宜宁学校。

    这宜宁学校建在城东,离商业街位置稍远些。

    陆青青赶到时,看着有些熟悉的布局,心中有些感慨。

    怀王命人建的这所宜宁学校,从门口路过时,就能看到里头高高的旗子。

    只不过,上边的图案,变成了‘怀’字。

    升旗台周边,是个大大的操场。

    而操场上的橡胶跑道,变成了水泥跑道。

    除此之外,操场边缘,还有简易版的健身器材区。

    就在她朝里头张望时,旁边的护学岗走出了两个身形壮硕的汉子。

    其中一人看见她后头的秦朗,热情地上前几步,问道:

    “后生, 你可是来上学堂的?”

    秦朗见他朝着自己说话,连连摇头。

    陆青青见这两个汉子衣裳上有‘宜宁学校’的字样,便开口问道:

    “两位大哥,是我弟弟想来上学。

    不知道咱这边的入学条件是什么?”

    那汉子见真有要上学的,热情道:

    “来来来,咱们去里头坐着聊。

    我是这所学校的夫子,你喊我李夫子就行。”

    说着,让旁边的汉子去开门,要引着两人去学校里头。

    陆青青看着大门上方古朴大气的牌匾上,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格外显眼---宜宁学校。

    李夫子见她盯着这字,开口介绍道:

    “这四个字,是怀王亲笔题字的!

    看看这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由此可见,咱们怀王的水平!”

    陆青青看看那四个大字,默默感叹这李夫子拍马屁的功力。

    对此,她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怀王之笔墨,壮似鸡爪,形若鬼爬!

    她之前看过陆天明的字,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着眼前的李夫子一副,我家怀王最牛掰的表情。

    陆青青只抿嘴笑笑,不多做评价。

    李夫子一边引着两人往里走,一边介绍起入学条件。

    总结下来,就是只要智力正常,都可以入学。

    这边的难度,在于入学后的升学考试。

    这边是按一整年,来计算学分的。

    一年过后,若是学分不够,就会被退学。

    李夫子只简单说了下这一块,又开始介绍起学校里的配套设施。

    不得不说,这怀王建这所学校,是真的用心了。

    除了那些技术水平不够,实在没法配套的。

    其余的,连课堂里的书桌椅子,都像是一比一复刻过来的。

    李夫子介绍起来,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

    可唯独到了学堂时,他自信的光芒收敛了许多。

    陆青青看着里边的十几个学生,年龄有大有小,大的在十几岁,小的也不过五六岁,便问道:

    “李夫子,这个班是小班还是中班?”

    李夫子尴尬地笑了两声,解释道:

    “如今学校里就这么多学生,暂时还没分班。

    不过你别担心,咱们学校刚开始,招生工作还在继续。

    这不,开办到现在才几个月时间,就已经招了这么多学生了。”

    陆青青没想到这么大的学校,就只有这么十几个学生,沉默一瞬,才问道:

    “不知,这学堂里如今有几位夫子?

    我听说咱们这儿除了四书五经,还教算学、天文、地理、体育等课程。”

    李夫子听她打听的这么细致,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些。

    “如今学校里总共有五位夫子,分别教授一门学科。

    我负责的,正是体育!”

    陆青青看看这李夫子壮硕的身材,默默给豆芽菜一般的大壮点柱香。

    以后跟着这位李夫子,怕是有的练了。

    她看向屋里头坐的稀疏的学生,默默算了算。

    老师与学生的比例,在一比三左右。

    等大壮来上学,得天天被老师盯着,那学习效率,肯定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