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523章 要挖十五年的矿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523章 要挖十五年的矿

    如今,队伍里各家的汉子频繁上山,挑选合适的木材,用以制作简易的家具。

    正逢干旱时节,山上有不少树木枯死。

    如此,倒是更方便了各家伐木。

    这日,队伍里最忙的人,非老村长莫属了。

    各家的汉子担心做出来的家具不对,怕浪费了木材。

    都是拿着木料,直接去老村长家门口做。

    若是做到哪里不会了,可以直接请教。

    秦朗看着好玩,也跟着其他人一块,去山上选了木材。

    他不知听谁说的,越粗的木头做出来的家具越好,竟去山上选了根干枯的老树。

    这老树够粗,却弯扭得厉害,实在不适合做家具。

    也正是因此,才被村里人挑剩了下来。

    秦朗将粗壮的树干从山上拖下来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孩子,力气真大!

    严师傅见了,默默决定,等房子建好了以后,这孩子的训练力度,得再加两成。

    合着之前的训练力度,离他的极限还差得远着呢!

    秦朗还不知道自己马上要迎来残酷的训练,这会兴冲冲将粗树干拖过来后,凑到老村长旁边,眼巴巴地想让他教自己做箱子。

    他还记得奶奶有两个陪嫁的箱子,那箱子上雕刻的花鸟都可好看了。

    但大丫却没有自己的箱子!

    因此,这回他想给大丫做一个好看的箱子。

    老村长在知道他想做箱子后,笑盈盈应下了。

    对老兄弟留下的孩子,他一直很喜欢。

    见他想学木匠手艺,教起来很是细致。

    但很快,秦朗就从满脸兴奋,到一脸茫然,再到抓耳挠腮。

    不得不说,每个人都有短板。

    秦朗的短板,就体现在了木匠活上。

    一直到正午时,秦朗已经将那根粗壮的木头,锯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

    这场景,连老村长都拯救不了了。

    陆青青过来喊他吃饭时,见到他沮丧又可怜的模样,觉得他又好笑又可怜。

    秦朗还不死心,继续抱着那几块木头研究。

    一直到半下午,连陆天礼几人都回来时,他才彻底放弃。

    至于他锯成小段的木头,被陆青青废物利用,做成了木墩子凳子,打算以后放在院子里。

    在对于新房子院子的规划中,有一段葡萄架。

    这木墩子放在葡萄架下,正合适。

    秦朗得知自己做的东西被用起来,沮丧的情绪一扫而空。

    而陆天礼带人回来后,也带来了对吴元明三兄弟的判决结果。

    三兄弟属于杀人未遂,这属于重刑了。

    按例该流放的,但怀王上任后,改了法条。

    他大力开采的矿场,如今正缺劳工呢。

    这种流放的,一律改判为矿场挖矿了。

    公堂上,县令在知道这三人是因为他们爹在大牢受罪,进而做出的报复行为时。

    觉得他们不服自己的判决,这才做出杀人的举动。

    因此,给吴元明三兄弟判的,比他们爹还重。

    三人被罚到矿场挖矿,为期十五年。

    宝山镇各家知道此事后,反应不一。

    大部分人家在知道时,都欢喜以后村里少了个恶霸苗子。

    而吴元明家,却闹腾起来了。

    吴元明媳妇,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要收拾东西回娘家。

    吴元明的娘见状,拦着不肯。

    他媳妇却是拿定了主意,非得和离。

    其实,之前吴宏仁出事时,她就想走。

    但爹娘压着不让,说吴宏仁干了这好几年里长,倒卖绸缎挣了不少钱。

    估计,家底子厚的很。

    她想想也是,反正自家汉子还在,说不定以后这生意就又做起来了。

    没成想,公公进去才没多久,她汉子也被抓进去了。

    而且,她汉子被判的更重。

    公公坐完牢回家了,她汉子也回不来。

    如今,她又没个一儿半女的,真让她空守上十几年,她可不乐意。

    要知道,她出嫁前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姑娘。

    一道制茶的手艺,更是引得一堆媒婆上门。

    她想得明白,就算和离后回了娘家,凭借着这个手艺,她也不愁嫁!

    眼见婆婆拦得厉害,她连嫁妆都没带,就偷跑回了娘家。

    至于她的嫁妆,自会有她娘家人过来给她讨要回去。

    如今,吴家算是众叛亲离,她娘家人来也不必再像之前一样怕了。

    吴元明的事告一段落后,队伍里的人开始专心装修房子。

    只是,各家在住炕,还是跟这边的习俗一般睡床这个问题上,有了不同的想法。

    队伍里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睡炕。

    在陆家村那边,冬天寒冷,炕帮助他们扛过了这么多年的寒冬。

    但也有少数人见过这边的人都睡床,觉得此处炎热,最好入乡随俗。

    陆青青家如今虽还没到这一步,却也提前想好了。

    这几年气候异常,去年和前年的极寒天气,她还记忆犹新。

    就算这处偏南方能好些,但谁又说得准呢。

    听宝山镇的妇人说,她们这处去年时也挺冷的。

    所以,不管其他家如何选。

    她家是要垒上两个炕的,她和秦朗一个屋一个。

    至于夏天可能会热的问题?

    夏天不用连接炕的灶台做饭,也就是了。

    三日后,陆青青要去送大壮上学时,王珪也跟了上来。

    这几日陆青青发现,王珪这人前世绝对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不说家里的活计,就是日常的洗衣服做饭,他都不会。

    好在,有痴傻的陆老大在前,大壮只以为爹伤了脑子,忘记了这一块内容。

    因此,将他当成之前的小孩子一般,很是细心地又教了一遍。

    被一个小孩子教做家务这事,在王珪看来,很是新奇。

    一个教,一个学,倒是不亦乐乎。

    两人经过这几日的相处,感情也更好了些。

    大壮对于爹更加关心他这件事,很是欣喜地接受了。

    可以说,之前的陆老大,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如何挣钱养家这事上。

    而王珪,却是想着前世没怎么相处就遭连累惨死的幼儿。

    如今,他把那份感情,投注到了大壮身上。

    而经历过逃荒路的大壮,相较于其他同龄孩子来说,要更加成熟些。

    因此,两人相处起来,也更和谐。

    这会要去学堂了,看着大壮依依不舍的模样,陆青青便直接让王珪上马车了。

    几人往县城去的路上,王珪开始叮嘱起大壮。

    说起学堂内的事情,以及如何与其他同窗相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