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541章 能活着,真好啊!
流民堆里,大部分流民都好奇又戒备地望着陆青青几人。
不少流民警惕地将自家的行李,往身边收了收。
陆青青和秦朗刚走出去没多远,就被旁边的官差们叫住。
“哎,你们几个,干啥呢!”
陆青青又朝里看了看,见县衙门口的整条巷子被人群堵得严严实实。
眼见一时半会很难找到人,便转身来到官差旁边。
“差爷,我们是来找人的,不知齐源齐大人可在此处?”
那官差听到齐源的名字,神色缓和了些,继续问道:
“你们认识齐大人?是齐大人的什么人?”
“差爷,齐大人是我叔父的好友,还劳烦您带我们去见一下齐大人。”
官差听陆青青这么说,也不再多言,转身让他们跟上。
陆青青几人跟随官差,穿过吵嚷的流民堆。
最终在县衙西侧的一处棚子下,找到了正在办户籍的齐大人。
齐大人见到陆青青几人,让身边的同僚帮忙顶着,自己则带人去了相对清静些的县衙里边。
陆青青将要找人和希望帮他们落户宝山镇的事情说了之后,齐大人立刻应了下来。
这事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今宜宁县的流民多了些,但上头并没下命令,所以还是流民们优先自选为主。
至于找人,那就更简单了。
这会整个县衙门口,都是由官差维持秩序的。
只要人在流民队伍里,那他吩咐下去,自会有官差查探清楚后过来禀报。
齐大人将陆青青几人安顿在旁边的一间屋子里,自己则出去安排事情了。
等了约莫一刻多钟,齐大人就带着张婶一家、胡老三以及孙家和胡家一行人过来了。
陆青青见状,忙朝着齐大人道谢。
齐大人摆摆手,示意陆青青没必要这么客气,继续道:
“陆姑娘,你们先聊。
等定好了去哪里落户,带人来我这边,我直接给办上。”
陆青青几人送走齐大人后,看着眼前的张婶一行人,不由叹口气。
上次分别时,还很是精神的人,这回再相见,却颇有些天差地别了。
可以说,双方的状况正好反过来了。
如今,张婶一行人干瘦得厉害,身上的衣服也皱巴成一团,浑身散发着一股子馊臭味。
就连之前很是讲究的孙家和胡家人,也与张婶他们没有太大区别了。
对面,张婶一见到陆青青,眼眶就红了。
能活着见到大丫,真好啊!
可很快,后悔的情绪铺天盖地的返上来。
当初,大丫和大壮离开前来喊她一块走,她就不应该拒绝。
那时候,就应该说服家里人,一块跟着走的。
若是那时候走了,又哪里会经历这一遭。
陆青青见张婶眼眶通红,上前拉住张婶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张婶的丈夫李福生见状,拉着儿子李成业跟陆青青和严师傅几人打招呼。
旁边,孙家和胡家也都上前跟陆青青几人打招呼。
双方简单见礼过后,陆青青将如今宜宁县的落户情况说了说。
又讲了下她们落户的宝山镇的情况,让他们考虑下打算去哪里落户。
这事到底是大事,对面的人三三两两一堆,凑到一块商量起来。
陆青青看着人群里孤零零站着的胡老三,就见他满脸颓丧之气。
想起之前见到的他媳妇和女儿,如今却不见身影。
她和师娘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
商量了没一会,张婶就走到了陆青青身旁,开口道:
“大丫,我们一家想跟着你们一块去宝山镇生活!”
陆青青笑着道:“好,大壮要是知道你们去了,一定很开心。”
张婶想到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神情很是慈爱,问道:
“大壮如今怎么样了,可长高了?
前些时候,我老梦着他。
当时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他了。
倒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能见着了。”
陆青青笑着道:
“大壮挺好的,高了些,也胖了点。
对了,他如今就在这宜宁县读书呢!
过几日到休沐日,他就回来了。”
旁边,张婶的儿子李成业听着他娘的话,原本低着的头抬起了些,眼神里的阴鸷一闪而过。
陆青青没注意到他的神情,却也发现了这人与之前不一样了。
上次分开时,他还很是瞧不上他们,昂着头一股子不可一世的意味。
如今,却低着头沉默不语,连背都有些弯了。
这时候,张婶的丈夫李福生也拉着胡老三过来了。
胡老三半耷拉着眉眼,见到陆青青,也只是勉强扯出个笑。
旁边的李福生朝陆青青道:
“大丫,麻烦你也帮着胡老三办一下户籍吧。
跟我们一样,落户到宝山镇。”
陆青青点点头应下。
李福生说完,看胡老三有些站不住,忙扶着他去一旁坐下了。
张婶见状,深深叹口气道:
“大丫,你别怪他,他也是受了大打击了。
他媳妇翠娘和闺女囡囡都没了,是被人闯进家里抢水,给打死的!
哎,这事说来话长。
你们离开永安县之前,那儿不就闹旱灾了嘛。
我们当时还想着,再靠一靠,可能就下雨了。
谁承想,这天儿是一日旱过一日。
也不知是不是造了孽了,老天爷惩罚我们。
到了后头,井里的水位降得更快了。
我们这些人住在孙家,到底人少些,靠着院里的井水,还能好些。
那些外头的人,只能喝街上的井水。
往往排上两天的队,就打上来小半碗掺着沙土的浑水。
一家子好几口人,就靠着这点水,又怎么会够。
当时,成业他爹就觉得不好,想带着我们往外逃。
他和胡老三找到孙老爷,想再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出去。
可那时候,城门出口处戒严更厉害了,塞钱找关系,都没人敢往外放人了。
我们没办法,只能在屋里躲着。
平日里分到的那点水,都尽量省下来。
每日里就一人喝上一小口口,沾沾嘴唇就罢了。”
说到这,张婶似乎又想到了那些日子的艰难,舔了舔嘴唇。
不少流民警惕地将自家的行李,往身边收了收。
陆青青和秦朗刚走出去没多远,就被旁边的官差们叫住。
“哎,你们几个,干啥呢!”
陆青青又朝里看了看,见县衙门口的整条巷子被人群堵得严严实实。
眼见一时半会很难找到人,便转身来到官差旁边。
“差爷,我们是来找人的,不知齐源齐大人可在此处?”
那官差听到齐源的名字,神色缓和了些,继续问道:
“你们认识齐大人?是齐大人的什么人?”
“差爷,齐大人是我叔父的好友,还劳烦您带我们去见一下齐大人。”
官差听陆青青这么说,也不再多言,转身让他们跟上。
陆青青几人跟随官差,穿过吵嚷的流民堆。
最终在县衙西侧的一处棚子下,找到了正在办户籍的齐大人。
齐大人见到陆青青几人,让身边的同僚帮忙顶着,自己则带人去了相对清静些的县衙里边。
陆青青将要找人和希望帮他们落户宝山镇的事情说了之后,齐大人立刻应了下来。
这事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今宜宁县的流民多了些,但上头并没下命令,所以还是流民们优先自选为主。
至于找人,那就更简单了。
这会整个县衙门口,都是由官差维持秩序的。
只要人在流民队伍里,那他吩咐下去,自会有官差查探清楚后过来禀报。
齐大人将陆青青几人安顿在旁边的一间屋子里,自己则出去安排事情了。
等了约莫一刻多钟,齐大人就带着张婶一家、胡老三以及孙家和胡家一行人过来了。
陆青青见状,忙朝着齐大人道谢。
齐大人摆摆手,示意陆青青没必要这么客气,继续道:
“陆姑娘,你们先聊。
等定好了去哪里落户,带人来我这边,我直接给办上。”
陆青青几人送走齐大人后,看着眼前的张婶一行人,不由叹口气。
上次分别时,还很是精神的人,这回再相见,却颇有些天差地别了。
可以说,双方的状况正好反过来了。
如今,张婶一行人干瘦得厉害,身上的衣服也皱巴成一团,浑身散发着一股子馊臭味。
就连之前很是讲究的孙家和胡家人,也与张婶他们没有太大区别了。
对面,张婶一见到陆青青,眼眶就红了。
能活着见到大丫,真好啊!
可很快,后悔的情绪铺天盖地的返上来。
当初,大丫和大壮离开前来喊她一块走,她就不应该拒绝。
那时候,就应该说服家里人,一块跟着走的。
若是那时候走了,又哪里会经历这一遭。
陆青青见张婶眼眶通红,上前拉住张婶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张婶的丈夫李福生见状,拉着儿子李成业跟陆青青和严师傅几人打招呼。
旁边,孙家和胡家也都上前跟陆青青几人打招呼。
双方简单见礼过后,陆青青将如今宜宁县的落户情况说了说。
又讲了下她们落户的宝山镇的情况,让他们考虑下打算去哪里落户。
这事到底是大事,对面的人三三两两一堆,凑到一块商量起来。
陆青青看着人群里孤零零站着的胡老三,就见他满脸颓丧之气。
想起之前见到的他媳妇和女儿,如今却不见身影。
她和师娘对视一眼,都叹了口气。
商量了没一会,张婶就走到了陆青青身旁,开口道:
“大丫,我们一家想跟着你们一块去宝山镇生活!”
陆青青笑着道:“好,大壮要是知道你们去了,一定很开心。”
张婶想到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神情很是慈爱,问道:
“大壮如今怎么样了,可长高了?
前些时候,我老梦着他。
当时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他了。
倒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能见着了。”
陆青青笑着道:
“大壮挺好的,高了些,也胖了点。
对了,他如今就在这宜宁县读书呢!
过几日到休沐日,他就回来了。”
旁边,张婶的儿子李成业听着他娘的话,原本低着的头抬起了些,眼神里的阴鸷一闪而过。
陆青青没注意到他的神情,却也发现了这人与之前不一样了。
上次分开时,他还很是瞧不上他们,昂着头一股子不可一世的意味。
如今,却低着头沉默不语,连背都有些弯了。
这时候,张婶的丈夫李福生也拉着胡老三过来了。
胡老三半耷拉着眉眼,见到陆青青,也只是勉强扯出个笑。
旁边的李福生朝陆青青道:
“大丫,麻烦你也帮着胡老三办一下户籍吧。
跟我们一样,落户到宝山镇。”
陆青青点点头应下。
李福生说完,看胡老三有些站不住,忙扶着他去一旁坐下了。
张婶见状,深深叹口气道:
“大丫,你别怪他,他也是受了大打击了。
他媳妇翠娘和闺女囡囡都没了,是被人闯进家里抢水,给打死的!
哎,这事说来话长。
你们离开永安县之前,那儿不就闹旱灾了嘛。
我们当时还想着,再靠一靠,可能就下雨了。
谁承想,这天儿是一日旱过一日。
也不知是不是造了孽了,老天爷惩罚我们。
到了后头,井里的水位降得更快了。
我们这些人住在孙家,到底人少些,靠着院里的井水,还能好些。
那些外头的人,只能喝街上的井水。
往往排上两天的队,就打上来小半碗掺着沙土的浑水。
一家子好几口人,就靠着这点水,又怎么会够。
当时,成业他爹就觉得不好,想带着我们往外逃。
他和胡老三找到孙老爷,想再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出去。
可那时候,城门出口处戒严更厉害了,塞钱找关系,都没人敢往外放人了。
我们没办法,只能在屋里躲着。
平日里分到的那点水,都尽量省下来。
每日里就一人喝上一小口口,沾沾嘴唇就罢了。”
说到这,张婶似乎又想到了那些日子的艰难,舔了舔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