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仙的现代生活 第327章 朱门酒肉臭
热门推荐: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重生58:有系统谁还娶俏寡妇
综影视:翻身做女主
桃之夭妖
我的手下个个都是人才
匹配三万场,打的职业哥哭爹喊娘
与卿谋
锁情扣
快穿:娇娇美人靠生子系统杀疯了
官道,一队特殊的车队正缓缓朝着幽州方向驶去。
幽州,地处北方边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它北接游牧民族,南邻中原腹地,作为军事要冲,此地长期担负着防御北方外敌的重要职责。
常理来说,应该是这样。
不过就在幽州刺史引蛮族入侵后,这座边陲重镇的战略价值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原本用于防御的城垣关隘,如今门户尽数为蛮族大开,囤积的粮草军械,反为敌军补给,训练有素的边军,或畏惧蛮族,或只求自保,纷纷作壁上观。
没有边军阻挡,蛮族铁骑南下劫掠再无阻碍,冀州、并州相继告急。
朝廷耗费数十年构筑的北部防线,几乎形同虚设。
幽州虽然没有被劫掠,可周边城池州郡却没有那么走运。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偶听豺狼三两吠,又见骸骨生虮蛆。
离开囚营一路而来,澹明算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个朝代的苦难。
国乱万民苦啊。
“止步!验传!!”
城楼突闻金柝急响,数十具三弓床弩同时上弦,披甲持戟的城门校尉按剑而立。
日头映照着雉堞间的【幽州】篆字城匾,正是朝廷北疆重镇。
“休得无礼!我家主人乃是奉使君钧命前去与蛮族谈判的范阳郡守卢照民,尔等可认得这符!”亲卫统领催马上前,高举鎏金铜符,对着城墙楼上将领高声喊道:“速速开门,让我等入城,我家主人有要事禀告使君!”
“卢府君?”城门司马凝目细辨。
只见那皂盖朱幡的驷马安车确是朝廷仪制,车前八名持戟护军亦是之前随行的熟面孔。
而队伍中的几辆板车是昨天下午出城的,车夫面孔也对得上。
再次确认一下周边没有埋伏,这才放下心来,拱手道:“原来是卢府君,请您稍等!”
说罢,方击鼓传令:“开悬门!放吊桥!”
绞盘转动声沉闷如雷,三重包铁悬门次第升起。
护城河上的榆木吊桥缓缓下降。
不多时,伴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稳稳地搭在了护城河之上。
下一瞬,一队着筒袖铠的幽州突骑从甬道疾驰而出。
这些精锐骑士腰佩百炼环首刀,手持丈八长矟,转眼间便将车队围作三匝。
其后又是一队顶盔掼甲的步卒冲出,与车队身后驻盾列阵。
看着这城防森严的景象,澹明不禁摇了摇头。
看来这刺史也知道蛮族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为一己私欲大开边关,引狼入室,连累无数百姓,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可惜在这个梦境里,自己的修为只有一点点,想要刺杀他不太可能,还会旁生枝节。
要是在现世,这刺史今年应该上幼儿园小班了。
“请明公出符验看。”为首的牙门将靠近马车执礼甚恭,却仍令二十名持楯戟士列阵戒备。
直到验过随身携带的铜符,又核对其掌中箕斗纹样,方才挥手撤围,躬身相迎:“使君已在府衙相候。”
“如此正好,本官也恰好有事要面见使君,劳烦将军引路。”卢照民看了一眼澹明等数十女子,轻声道:“至于她们....”
牙门将会意,恭声道:“请明公放心,下官已安排好住处,府君今夜下榻的宅院也已准备妥当,一应所需都已备齐。”
卢照民微微颔首,忽然抬手指向澹明,对牙门将吩咐道:“将这小童带回本官府邸,另备一套合身的男装给他。”说着瞥了眼澹明身上的女装罗裙,摇头道:“堂堂男儿,穿成这样成何体统。”
澹明耳尖微动,挑眉道:“咦?你竟看出来了。”
卢照民无奈地叹了口气:“便是傻子也该知道了。”
“当真不用我随行?”澹明似笑非笑地问道。
“以你现在的身份不合适。”卢照民摇摇头:“况且,我们的赌约尚未开始。”
澹明见状,只得耸了耸肩:“行吧。”
一旁的牙门将看得目瞪口呆,堂堂范阳郡守竟与一个孩童如此熟稔地交谈,实在令人费解。
他忍不住偷偷打量着澹明,只见这\"小童\"虽作女装打扮,但眉宇间的英气确实遮掩不住。更让人称奇的是,这孩子与郡守对话时竟毫无惧色,反倒像是平辈相交。
难不成又是哪的世家大族出来的贵人,有女装癖好?!
....
车队缓缓穿过幽深的城门甬道,还未完全驶出,便听见前方传来鼎沸人声。
当彻底驶出甬道的那一刻,澹明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映入眼帘,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
酒肆中宾客觥筹交错,不远处有一座雕梁画栋高耸入云的酒楼,身着绫罗绸缎的歌姬正倚靠朱红的横栏朝着楼下公子哥儿招袖,隐隐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嘻戏之声。
而不过一小会,便有好事者看见这特殊的一队车队,忍不住围拢过来,对着一众女子评头论足,指指点点,放肆的目光在她们身上来回打量。
似乎,这次蛮族入侵,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
也是,这毕竟是那位刺史的大本营,和蛮族又结成了同盟,游牧的铁骑自然不会光顾这里。
明明一墙之隔,这里丝毫看不出战乱的痕迹,街道整洁,商铺兴旺,行人衣着光鲜,与城外饿殍遍野的景象相比,简直判若两个世界。
眼前这番市井繁华,倒印证了刺史与蛮族部族的密约,胡骑铁蹄肆虐边郡,唯独这幽州城内歌舞升平,想来除了劫掠,那刺史肯定还给了蛮族不少好处。
而这城门紧闭,怕是防的不只是外敌,更是那些逃难的百姓,怕他们的到来坏了这太平假象。
不过倒是多虑了,蛮族铁骑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又能有多少流民能顺利到达幽州。
深深吸了一口气,浓郁的脂粉香混杂着酒肉气息扑面而来,与一路而来的腐烂气息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但在他看来,肉体上的腐烂气息固然难闻,可这空气中脂粉和那些达官贵人身上的酒肉气却更让人恶心。
卢照民面色阴沉地放下车帘,沉声吩咐道:“先带她们去安置,本官这就去见使君。”
“遵命。”
随着一声令下,原本整齐的车队缓缓分开。
装载女眷的板车在亲兵护送下转向城西官邸,而卢照民的皂盖朱幡的驷马安车则继续向着刺史府方向驶去。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音在繁华的街市上显得格外沉闷。
偶尔还夹杂着几声刺耳的轴承摩擦声。
两列队伍的影子在夕阳下越拉越长,最终消失在喧嚣的街巷之中。
.......
刺史府内,青砖黛瓦间透着几分肃穆。
一位鬓发斑白的五旬老者紧握住卢照民的手,脸上堆满笑意:“牧言此行辛苦了,老夫已命人备下酒宴,今晚定要痛饮几杯才是。”
“不过是与步摇莫跋部交涉,算不得辛苦。”卢照民神色凝重,正欲继续禀报:“使君,关于被掳百姓的释放事宜...”
“诶~”刺史摆手打断,不由分说地拉着卢照民向内堂走去:“公事暂且放一放,今日诸公听说牧言归来,都候了多时,就连那位李公都特意沐浴更衣,连寒石散都未服用,就等着见你呢。”
穿过曲折的回廊,丝竹之声渐闻。
刺史边走边笑道:“先去与诸公见个面,酒宴过后,牧言好生歇息,那些繁琐公务明日再议不迟,若是觉得乏累,后日也无妨,哈哈哈...”
未等卢照民应答,刺史已拉着他快步前行。
穿过廊道,一路直行。
还没到达宴会厅,便听到了里面传出丝竹喧阗之声。
卢照民眉头微微皱起,尚未出声,便在下一瞬忽见一披发跣足、仅着单衣的文士自侧园踉跄奔出,口中含糊吟诵着《子虚赋》。
刺史一看,抚掌大笑:“看来李大儒是等不及了。”
那放浪模样的文士见到来人,先是醉眼朦胧拱了拱手,随即也哈哈大笑:“听闻卢府君自蛮族大营凯旋,还要达成什么协议,此乃...呃...此乃大功一件,老夫原想待府君归来同服寒石散,奈何...奈何文思如涌,不得不先发之,哈哈哈哈等不及,等不及!”
说话间,其衣襟松散,露出胸前斑驳的药疹。
一丝不悦掠过眉宇间,但见来人乃是幽州有名的大儒,也不得不拱手行礼:“明公雅兴,照民愧不敢当。”
“牧言何须客套!”文士踉跄上前欲拉其袖:“速来同服,共...共登极乐...”
刺史适时横插一步,笑吟吟挡在中间:“李公且慢,牧言风尘仆仆,连洗尘酒都未及饮,待宴席之上,再与诸公共襄盛举不迟。”
说罢,半推半引地将卢照民带离。
转过回廊时,仍能听见那文士在身后高诵《子虚赋》的癫狂之声。
一路过去,所见所闻,简直不堪入目。
白日宣淫有之。
赤身裸体站在池边放声高歌有之。
搂着几个婢女上下其手有之。
走出回廊,几株海棠掩映的假山后传来阵阵狎昵笑语。
卢照民余光瞥见,几位素以清流自诩的州府要员,此刻正搂着几个未及冠的少年,在暗处行那不堪之事。
其中一人似是察觉视线,抬头见是卢照民,竟还举杯示意,脸上全无愧色。
刺史见状,不以为然地笑道:“牧言莫怪,自去岁引进蛮族舞乐后,诸公倒是愈发风雅了。”
说着,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卢照民的手背:“待此次事毕,本官也为你物色几个清倌人。”
卢照民指节捏得发白,额角青筋隐隐跳动,几次想拂袖而去,但一想到囚营那数千还在望眼欲穿的女子,终究是生生忍了下来。
不多时,随着婢女推开雕花厅门,一股淫靡之气便扑鼻而来。
下一瞬,便是喧闹的恭维声和起哄声。
烛火摇曳间,衣冠不整的官员们醉卧锦茵。
有人正以金樽盛酒灌入歌姬罗裳,引得满堂哄笑;
案几上散落的诗笺墨迹未干,却被酒渍浸得模糊。
一老者举着夜光杯踉跄而来,腰间玉带钩已松脱大半。
“牧言来迟,当罚三爵!”
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被灌了多少杯酒,也记不清那些恭维的诗句和阿谀的祝酒词。
只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面孔都狰狞非常。
像是要吃人一样。
似乎跟蛮族也没什么区别。
若是只在这里待着,怕是以为天下太平,此乃盛世。
真是讽刺。
真是恶心!
深夜,人皆散去,几位婢女小心翼翼搀扶着醉醺醺刺史正欲离开。
却被满脸酒红的卢照民拦住去路。
“嗯?牧言这是何意,难不成还想继续?”刺史吐了几下酒气,呵呵笑道:“可老夫已不胜酒力,明日...明日继续。”
“使君,照民此次回来是有要事相禀,事关数千女子存活,片刻也拖不得。”卢照民此刻哪里还有一丝醉态,朝着刺史深深一揖:“使君容禀。”
刺史有些不悦,但看到卢照民这副模样,却也不好发作。
毕竟是范阳卢氏,面子还是要给的。
便稍有些冷意道:“既如此,牧言且在前堂稍候,待本官稍作整顿。”
卢照民闻言大喜,连忙下拜:“多谢明公!”
这一稍候便是大半个时辰过去。
临近子时,才听得内室传来趿拉着丝履的脚步声。
披着松垮的寝衣,发髻上还带着未干的水汽,缓缓喝了口醒酒汤,刺使便坐在主位上揉着额头道:“牧言此去与那步摇莫跋交涉,情况如何?”
卢照民将这两日的谈判细节一一禀明,却见刺史频频掩口打哈欠,眼皮沉重得几乎要黏在一起。
他的心渐渐沉到谷底,却还是从怀中取出那封火漆密信,双手呈上
“这便是那步摇莫跋亲笔信,若使君应允其条件,八千被掳妇孺皆可生还。”
“条件?”刺史闻言眉头一皱,满脸不耐:“不过几千臣民,释放又能如何,本官已赠予珠宝军粮,还要如何。”
说是这么说,还是随手拆开信件,一目十行。
片刻后,砰的一声,刺史拍案而起,一脸怒色:“欺人太甚!”
卢照民一惊,连忙起身:“使君何故动怒?”
“牧言看看这是什么话,这是要谈判么?!”刺史将信笺狠狠掷在地上:“这步摇莫跋好贪心,区区数千女子竟想让我割地,倒是好算计,可本官也不是傻子!”
“什么?!”卢照民瞳孔一颤,连忙捡起信件,细细一看,脸色瞬间惨白。
幽州,地处北方边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它北接游牧民族,南邻中原腹地,作为军事要冲,此地长期担负着防御北方外敌的重要职责。
常理来说,应该是这样。
不过就在幽州刺史引蛮族入侵后,这座边陲重镇的战略价值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原本用于防御的城垣关隘,如今门户尽数为蛮族大开,囤积的粮草军械,反为敌军补给,训练有素的边军,或畏惧蛮族,或只求自保,纷纷作壁上观。
没有边军阻挡,蛮族铁骑南下劫掠再无阻碍,冀州、并州相继告急。
朝廷耗费数十年构筑的北部防线,几乎形同虚设。
幽州虽然没有被劫掠,可周边城池州郡却没有那么走运。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偶听豺狼三两吠,又见骸骨生虮蛆。
离开囚营一路而来,澹明算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个朝代的苦难。
国乱万民苦啊。
“止步!验传!!”
城楼突闻金柝急响,数十具三弓床弩同时上弦,披甲持戟的城门校尉按剑而立。
日头映照着雉堞间的【幽州】篆字城匾,正是朝廷北疆重镇。
“休得无礼!我家主人乃是奉使君钧命前去与蛮族谈判的范阳郡守卢照民,尔等可认得这符!”亲卫统领催马上前,高举鎏金铜符,对着城墙楼上将领高声喊道:“速速开门,让我等入城,我家主人有要事禀告使君!”
“卢府君?”城门司马凝目细辨。
只见那皂盖朱幡的驷马安车确是朝廷仪制,车前八名持戟护军亦是之前随行的熟面孔。
而队伍中的几辆板车是昨天下午出城的,车夫面孔也对得上。
再次确认一下周边没有埋伏,这才放下心来,拱手道:“原来是卢府君,请您稍等!”
说罢,方击鼓传令:“开悬门!放吊桥!”
绞盘转动声沉闷如雷,三重包铁悬门次第升起。
护城河上的榆木吊桥缓缓下降。
不多时,伴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稳稳地搭在了护城河之上。
下一瞬,一队着筒袖铠的幽州突骑从甬道疾驰而出。
这些精锐骑士腰佩百炼环首刀,手持丈八长矟,转眼间便将车队围作三匝。
其后又是一队顶盔掼甲的步卒冲出,与车队身后驻盾列阵。
看着这城防森严的景象,澹明不禁摇了摇头。
看来这刺史也知道蛮族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为一己私欲大开边关,引狼入室,连累无数百姓,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可惜在这个梦境里,自己的修为只有一点点,想要刺杀他不太可能,还会旁生枝节。
要是在现世,这刺史今年应该上幼儿园小班了。
“请明公出符验看。”为首的牙门将靠近马车执礼甚恭,却仍令二十名持楯戟士列阵戒备。
直到验过随身携带的铜符,又核对其掌中箕斗纹样,方才挥手撤围,躬身相迎:“使君已在府衙相候。”
“如此正好,本官也恰好有事要面见使君,劳烦将军引路。”卢照民看了一眼澹明等数十女子,轻声道:“至于她们....”
牙门将会意,恭声道:“请明公放心,下官已安排好住处,府君今夜下榻的宅院也已准备妥当,一应所需都已备齐。”
卢照民微微颔首,忽然抬手指向澹明,对牙门将吩咐道:“将这小童带回本官府邸,另备一套合身的男装给他。”说着瞥了眼澹明身上的女装罗裙,摇头道:“堂堂男儿,穿成这样成何体统。”
澹明耳尖微动,挑眉道:“咦?你竟看出来了。”
卢照民无奈地叹了口气:“便是傻子也该知道了。”
“当真不用我随行?”澹明似笑非笑地问道。
“以你现在的身份不合适。”卢照民摇摇头:“况且,我们的赌约尚未开始。”
澹明见状,只得耸了耸肩:“行吧。”
一旁的牙门将看得目瞪口呆,堂堂范阳郡守竟与一个孩童如此熟稔地交谈,实在令人费解。
他忍不住偷偷打量着澹明,只见这\"小童\"虽作女装打扮,但眉宇间的英气确实遮掩不住。更让人称奇的是,这孩子与郡守对话时竟毫无惧色,反倒像是平辈相交。
难不成又是哪的世家大族出来的贵人,有女装癖好?!
....
车队缓缓穿过幽深的城门甬道,还未完全驶出,便听见前方传来鼎沸人声。
当彻底驶出甬道的那一刻,澹明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映入眼帘,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
酒肆中宾客觥筹交错,不远处有一座雕梁画栋高耸入云的酒楼,身着绫罗绸缎的歌姬正倚靠朱红的横栏朝着楼下公子哥儿招袖,隐隐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嘻戏之声。
而不过一小会,便有好事者看见这特殊的一队车队,忍不住围拢过来,对着一众女子评头论足,指指点点,放肆的目光在她们身上来回打量。
似乎,这次蛮族入侵,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
也是,这毕竟是那位刺史的大本营,和蛮族又结成了同盟,游牧的铁骑自然不会光顾这里。
明明一墙之隔,这里丝毫看不出战乱的痕迹,街道整洁,商铺兴旺,行人衣着光鲜,与城外饿殍遍野的景象相比,简直判若两个世界。
眼前这番市井繁华,倒印证了刺史与蛮族部族的密约,胡骑铁蹄肆虐边郡,唯独这幽州城内歌舞升平,想来除了劫掠,那刺史肯定还给了蛮族不少好处。
而这城门紧闭,怕是防的不只是外敌,更是那些逃难的百姓,怕他们的到来坏了这太平假象。
不过倒是多虑了,蛮族铁骑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又能有多少流民能顺利到达幽州。
深深吸了一口气,浓郁的脂粉香混杂着酒肉气息扑面而来,与一路而来的腐烂气息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但在他看来,肉体上的腐烂气息固然难闻,可这空气中脂粉和那些达官贵人身上的酒肉气却更让人恶心。
卢照民面色阴沉地放下车帘,沉声吩咐道:“先带她们去安置,本官这就去见使君。”
“遵命。”
随着一声令下,原本整齐的车队缓缓分开。
装载女眷的板车在亲兵护送下转向城西官邸,而卢照民的皂盖朱幡的驷马安车则继续向着刺史府方向驶去。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音在繁华的街市上显得格外沉闷。
偶尔还夹杂着几声刺耳的轴承摩擦声。
两列队伍的影子在夕阳下越拉越长,最终消失在喧嚣的街巷之中。
.......
刺史府内,青砖黛瓦间透着几分肃穆。
一位鬓发斑白的五旬老者紧握住卢照民的手,脸上堆满笑意:“牧言此行辛苦了,老夫已命人备下酒宴,今晚定要痛饮几杯才是。”
“不过是与步摇莫跋部交涉,算不得辛苦。”卢照民神色凝重,正欲继续禀报:“使君,关于被掳百姓的释放事宜...”
“诶~”刺史摆手打断,不由分说地拉着卢照民向内堂走去:“公事暂且放一放,今日诸公听说牧言归来,都候了多时,就连那位李公都特意沐浴更衣,连寒石散都未服用,就等着见你呢。”
穿过曲折的回廊,丝竹之声渐闻。
刺史边走边笑道:“先去与诸公见个面,酒宴过后,牧言好生歇息,那些繁琐公务明日再议不迟,若是觉得乏累,后日也无妨,哈哈哈...”
未等卢照民应答,刺史已拉着他快步前行。
穿过廊道,一路直行。
还没到达宴会厅,便听到了里面传出丝竹喧阗之声。
卢照民眉头微微皱起,尚未出声,便在下一瞬忽见一披发跣足、仅着单衣的文士自侧园踉跄奔出,口中含糊吟诵着《子虚赋》。
刺史一看,抚掌大笑:“看来李大儒是等不及了。”
那放浪模样的文士见到来人,先是醉眼朦胧拱了拱手,随即也哈哈大笑:“听闻卢府君自蛮族大营凯旋,还要达成什么协议,此乃...呃...此乃大功一件,老夫原想待府君归来同服寒石散,奈何...奈何文思如涌,不得不先发之,哈哈哈哈等不及,等不及!”
说话间,其衣襟松散,露出胸前斑驳的药疹。
一丝不悦掠过眉宇间,但见来人乃是幽州有名的大儒,也不得不拱手行礼:“明公雅兴,照民愧不敢当。”
“牧言何须客套!”文士踉跄上前欲拉其袖:“速来同服,共...共登极乐...”
刺史适时横插一步,笑吟吟挡在中间:“李公且慢,牧言风尘仆仆,连洗尘酒都未及饮,待宴席之上,再与诸公共襄盛举不迟。”
说罢,半推半引地将卢照民带离。
转过回廊时,仍能听见那文士在身后高诵《子虚赋》的癫狂之声。
一路过去,所见所闻,简直不堪入目。
白日宣淫有之。
赤身裸体站在池边放声高歌有之。
搂着几个婢女上下其手有之。
走出回廊,几株海棠掩映的假山后传来阵阵狎昵笑语。
卢照民余光瞥见,几位素以清流自诩的州府要员,此刻正搂着几个未及冠的少年,在暗处行那不堪之事。
其中一人似是察觉视线,抬头见是卢照民,竟还举杯示意,脸上全无愧色。
刺史见状,不以为然地笑道:“牧言莫怪,自去岁引进蛮族舞乐后,诸公倒是愈发风雅了。”
说着,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卢照民的手背:“待此次事毕,本官也为你物色几个清倌人。”
卢照民指节捏得发白,额角青筋隐隐跳动,几次想拂袖而去,但一想到囚营那数千还在望眼欲穿的女子,终究是生生忍了下来。
不多时,随着婢女推开雕花厅门,一股淫靡之气便扑鼻而来。
下一瞬,便是喧闹的恭维声和起哄声。
烛火摇曳间,衣冠不整的官员们醉卧锦茵。
有人正以金樽盛酒灌入歌姬罗裳,引得满堂哄笑;
案几上散落的诗笺墨迹未干,却被酒渍浸得模糊。
一老者举着夜光杯踉跄而来,腰间玉带钩已松脱大半。
“牧言来迟,当罚三爵!”
已经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被灌了多少杯酒,也记不清那些恭维的诗句和阿谀的祝酒词。
只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面孔都狰狞非常。
像是要吃人一样。
似乎跟蛮族也没什么区别。
若是只在这里待着,怕是以为天下太平,此乃盛世。
真是讽刺。
真是恶心!
深夜,人皆散去,几位婢女小心翼翼搀扶着醉醺醺刺史正欲离开。
却被满脸酒红的卢照民拦住去路。
“嗯?牧言这是何意,难不成还想继续?”刺史吐了几下酒气,呵呵笑道:“可老夫已不胜酒力,明日...明日继续。”
“使君,照民此次回来是有要事相禀,事关数千女子存活,片刻也拖不得。”卢照民此刻哪里还有一丝醉态,朝着刺史深深一揖:“使君容禀。”
刺史有些不悦,但看到卢照民这副模样,却也不好发作。
毕竟是范阳卢氏,面子还是要给的。
便稍有些冷意道:“既如此,牧言且在前堂稍候,待本官稍作整顿。”
卢照民闻言大喜,连忙下拜:“多谢明公!”
这一稍候便是大半个时辰过去。
临近子时,才听得内室传来趿拉着丝履的脚步声。
披着松垮的寝衣,发髻上还带着未干的水汽,缓缓喝了口醒酒汤,刺使便坐在主位上揉着额头道:“牧言此去与那步摇莫跋交涉,情况如何?”
卢照民将这两日的谈判细节一一禀明,却见刺史频频掩口打哈欠,眼皮沉重得几乎要黏在一起。
他的心渐渐沉到谷底,却还是从怀中取出那封火漆密信,双手呈上
“这便是那步摇莫跋亲笔信,若使君应允其条件,八千被掳妇孺皆可生还。”
“条件?”刺史闻言眉头一皱,满脸不耐:“不过几千臣民,释放又能如何,本官已赠予珠宝军粮,还要如何。”
说是这么说,还是随手拆开信件,一目十行。
片刻后,砰的一声,刺史拍案而起,一脸怒色:“欺人太甚!”
卢照民一惊,连忙起身:“使君何故动怒?”
“牧言看看这是什么话,这是要谈判么?!”刺史将信笺狠狠掷在地上:“这步摇莫跋好贪心,区区数千女子竟想让我割地,倒是好算计,可本官也不是傻子!”
“什么?!”卢照民瞳孔一颤,连忙捡起信件,细细一看,脸色瞬间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