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带下堂娘吃大肉,渣爹一家急眼了 > 第451章 她想抢我们的地

带下堂娘吃大肉,渣爹一家急眼了 第451章 她想抢我们的地

    不过几人都表示,要忙就一起忙,要玩就一起去玩。

    乔镰儿:“我是觉得往那里跑辛苦。”

    “一点也不辛苦,骑马在封地跑,多惬意呀,还要在这里扩展生意,对咱们乔家来说是大好事。”乔枝枝说着,看到下人牵来了汗血马,就一骨碌爬了上去。

    “乔姑娘,封地里的那些百姓,虽然算是你的子民,但是他们长在京城脚下,有些自己的看法,不一定会完全听你的,人多一点,他们才不敢放肆。”裴祝锦道,也上了马。

    “走吧。”

    乔镰儿心里面嘀咕,裴祝锦总是风淡云轻面对那些重大的事情,他都这么说了,难道那些百姓很刁?

    昨天去封地走了一趟,

    又看到裴时玖带了三十人护卫,一个个配着好剑,乔镰儿额头的青筋直跳。

    “带这么多人,好像我是横征暴敛,要镇压人似的,带七八名随从就够了,这样容易让百姓误解。”

    “小丫头,京城附近的百姓,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有的人还是刺头,一带动,就容易生出风浪。”

    “你这是要让他们种你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就等于是刨他们的根,我带这个人数,还嫌少了呢。”

    乔镰儿见他完全不像开玩笑的样子,也不由得多做了一个心理准备。

    裴家是扎根京城的百年世家,对京城内外的了解,当然是比她要多。

    封地百里,就有四十几个村寨,最大的一个村落,叫做石泉村,完全坐落在平原上,被一望无际的稻田所包围。

    先把最大的村子说服,其他的村子也就好推进了。

    像番茄土豆玉米花生这些,已经逐渐在全国各地传开,东西一多,就容易形成竞价,导致利润降低,乔镰儿只是栽种在空间,用来换取金币。

    但是她的稻谷,尤其是最好吃的五常大米,为了避免别人拿到种子,等到封地的种出来,不卖稻谷,而是卖脱壳白米,这样她就能形成垄断。

    蔬菜那些无所谓,但是米是生存之本,她必须要掌握在手上。

    米粮也是百姓最关注的东西,就先从米粮入手吧。

    先派出两人去传消息,等抵达石泉村的时候,里正带着几位白发族老,还有平时能商量事情的村民在村口等候。

    听说这一块青枫原,换了主人,还是个十三岁的女娃子,他们都很好奇。

    不仅仅是里正和族老们,那些村民也在院门口探头探脑,很是好奇。

    他们私底下讨论着。

    “十三岁的女娃子,固然有些聪明的点子,当了县主,可她知道怎么管理这么大一块封地吗?”

    “别是什么都不懂,瞎指导,把这里弄得一片混乱,对了,千万不要增加课税啊。”

    听到课税两个字,其他人都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京畿地区的课税一直不算轻,特别是这一次对塞北部落联盟作战,更是征走了大半粮食作为军粮,现在每家每户的日子都过得拮据。

    好在现在春播季节到了,战争也取得胜利,大家觉得日子又有了盼头。

    这里有了新的主人,还是王爵的晋封制度,所以税收要交到县主那里,这是让他们不安的一个因素。

    看到人到了,何里正上前一步,拜了一拜。

    “各位尊驾光临,石泉村不胜荣幸。”

    裴祝锦朝着乔镰儿抬手示意:“这位便是管理这一片封地的定襄县主。”

    何里正又朝乔镰儿行礼,一边飞快仔细地观察了她一下。

    心头微微有些吃惊,这女娃子眉眼间带着英气和睿气,一双眼眸好像能把人洞悉看穿,仿佛装着一个大人的灵魂。

    “何里正,我们累了,不知道可不可以借一下你们家的锅,煮一顿饭吃。”乔镰儿笑道。

    “我们带来了米粮和菜肉。”

    何里正惊讶,这些贵人竟然要到他一个小老百姓家里生火做饭吃。

    还以为一开始要听什么训话,没想到一来他就闻到了烟火味。

    当即痛痛快快说道:“求之不得,蓬荜生辉,各位尊驾请。”

    想说用自己家里的粮菜就行了,可一想贵人们带来的,品质一定要高许多,便没有出口。

    北方的民居多是四四方方的四合院,何里正的家里比较宽敞。

    随行的还有两名厨子,马车一在门前停下,就把米粮和菜肉取出来,开始处理。

    不一会儿,一阵浓郁的饭香从厨房里飘出来,沁入肺腑之间。

    何里正正在跟客人们说起石泉村的情况,不由得吸了吸鼻子:“这是什么米,闻起来真香。”

    “这种叫五常大米,这比一般的大米好吃得多。”乔镰儿说道。

    “五常大米,从来没有听说过,是新的品种?”

    “是的,从外国传来的,我手里头有粮种,比专门供应的皇粮还要好吃,也能卖更高的价格。”

    何里正若有所思。

    “这怕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如果推广种植开来,选出品质最优良的,用作皇粮供应,供给宫中和高门贵族吃,价格是寻常米的好几倍,大有赚头,其他的,便卖给普通人,只要栽种的面积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种米。”

    见乔镰儿说得这样详细,何里正隐隐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好米自然有栽种的价值,只不过县主,这种五常大米的亩产,不知道能有多少?”

    “再配合一些类似粪肥的辅助,亩产能达到三百斤,情况好一点,能有四百斤。”

    北方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亩产还是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这么多?何里正很惊讶,那些白发的族老,也不敢相信地对视一眼。

    这个时候,饭煮熟焖好了,一个厨子盛了一大碗出来。

    “大家尝尝。”

    饭碗里的米粒,颗颗饱满莹白,喷香逼人,何里正和族老们尝了一筷子,只觉得软糯q弹,芳香萦绕在唇齿间,让人都舍不得咽下去。

    一时间,发出了啧啧惊叹。

    门口聚着的村民却带着警惕,窃窃私语。

    “她想抢我们的地。”有人说:“去种她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