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 第513章 统一之战(一)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 第513章 统一之战(一)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的春天,刘备指令五路大军同时向益州进攻,试图夺取整个益州,以控制整个天下,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

    此刻,这最后一场战争,看上去距离结局也不是很远,很快就能够让天下人知道这场战斗的结局。

    实际上,蜀中各大世家和各路人马,都已经意识到,一个关键时刻就要来了。

    要不要投降刘备军的话题被反复讨论,毕竟双方实力的差距太大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什么时候投降可以多赚回点利益而已。

    毫无疑问,对于曹操来说,只要顶住了刘备军这一波进攻,刘备军就不得不消耗大把时间去控制各地,自己不管是继续据守,还是投降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也不会被刘备给予那种在曹操看来毫无保障的合约。

    所以,接下来,就要看如何抵御刘备军这五路并进的大军了。

    毕竟,他曹操只有一个,还跑了个重要谋士司马懿。

    好在,由于没有远征,曹操手下谋士除了司马懿,倒是基本都在身边,也有颇多擅长谋划之人。

    比如说屡次给出正确主意,但是战场上每一次都没能取胜,导致策略失败的郭嘉。

    曹操有的时候都不好意思继续问计了。因为人家说得都是对的,可是真打起来,每一次他曹操都在战败,没办法达成目标。

    当然,郭嘉倒是不怎么在意,反而是又一次给出了建议。

    “丞相,我看刘备军虽然五路来势汹汹,也不过可以分两路,一路攻汉中,一路攻巴郡。而巴郡山岭险要,你让他们进攻,又能如何?一路关隘重重,夷陵破了还有鱼复,鱼复破了还有永安……只要巴郡在手,千里江陵之山让与刘备又如何?我军也不可能再出兵荆州,那是必败之局。”

    “如此说来,奉孝觉得决战之地在汉中?”

    “如丞相所言,我正是觉得决战之地在汉中。汉中不仅仅是刘备军入蜀的大门,更是最好的通道,他们的北方精骑可以随时支援。从此地打开入蜀大门也容易不少。但是,此地相比于巴郡只能固守等待刘备军进攻,也有不小的辗转腾挪的空间。若是此处能够取胜。那刘备军怕是十年不敢来犯,只能去固守那些新占领之地。”

    “如此一来,这刘备就是彻头彻尾的汉贼,到时候总会有长安的公卿支持我。只要重夺凉州和关中,也未必不能再与刘备争雄。”

    “丞相所言甚是,我军重新崛起之路,正当从这汉中开始。”

    “既然如此,那我军要如何在汉中取胜?”

    面对曹操的问题,郭嘉倒是不慌不忙道:“丞相,这汉中之地,我们从蜀中支援粮草艰难,可是对于刘备来说,支援更加艰难。更何况,刘备方才剿灭江东,后方不稳,利在速战。我军只消做好防守,那自然就高枕无忧了。只要拖过这一年,刘备军必退!”

    “嗯!”曹操点头,确实是如此,只要集结兵马,在汉中拖住刘备,那对方就无论如何都难以继续进军。

    只不过,要拖住刘备军多路大军精锐,确实是很不容易,那可是百战精锐,打败了无数军阀之精锐,曹军曹操精兵的刘备军啊!

    所以,曹操在认可了郭嘉的观点之后,还是决定再仔细安排将领,调动人马来配置整个蜀中的防御。

    蜀中之地不大,可是因为地形原因,重要的关隘甚多,一旦反了一个,马上有可能让前线大军吃瘪,甚至可能导致前线溃败。

    曹操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特别在乎后方关隘在汉中之战后的状态。

    某种意义上说,汉中之战败了,那些关隘也拖不了多少时间,面对天下之兵,人心那时候就散了,投降之人不知多少。

    等到刘备军兵锋到了成都城下,他曹操投降便是,或者干脆自刎免得面对羞辱也是个办法。

    曹操倒也没有觉得自己想的多么不吉利,反而是在确定了再与刘备军决战的计划之后,先找儿子曹丕等人安排起了曹氏的后事。

    一旦他曹操败了,后续曹氏要怎么做来保全部分。

    这无非就是直接分家,并且把自己诸子该过继过继,该去士林去士林,总之是尽量保留血脉,尽可能去做川中豪族。

    安排好了这件事,曹操才开始安排兵马部署,与众谋士安排点将部署。

    首先就是巴郡防守,此人能力倒是无妨,关键是要忠诚可靠。这样的要求,曹操首先想到的就是跟随他多年的夏侯兄弟,以及夏侯家的部分兄弟。

    于是,曹操最终决定,让夏侯惇带着夏侯家子弟接管巴郡,死守各个关隘,阻止刘备军进军。

    至于阆中,刘备军是试探性的进攻,曹军也不可能完全放弃,否则后路堪忧。于是乎,曹操派了曹家子弟曹真与自己的儿子曹彰带领一路人马,与进攻的张合军对峙。不求取胜,但求拖住一段时间,到汉中之战结束即可。

    而汉中之战,曹操亲自挂帅,除了夏侯渊之外倒也没带多少宗室将领,倒是外姓众将是能带上的都带上了,从猛将许褚等,到李典、乐进这样的元从老将。

    这一战看着就是精锐尽出,非要和刘备争个高下的意思颇为明显。

    唯独,曹仁和曹洪等将领,被曹操留下带兵坚守剑阁等险要之地,掩护他的大军在汉中作战。

    没办法,汉中之地狭而贫,所以曹操也不能带太多兵马,主要也是带领着各家将领保存的精锐兵马,想要在战场上靠精兵和汉中被征发的百姓撑过这一战。

    不过,这个目的能不能达成也确实是未知之数,因为刘备军对此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众将之外,北方进攻汉中的部队有贾诩作为策划者,下面还有法正等作为参谋。

    而南线关羽所部,那是有着徐庶和在荆州招募的众多谋士支持。

    更重要的是,汉中决战,早就在刘备军谋划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