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 第572章 都安静点……

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第572章 都安静点……

    “我还记得当初iphone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怎么说的——开放竞争促进世界发展。”

    “上帝啊,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看美国人自己打自己嘴巴。”

    “简直笑掉大牙,仅凭一个未经证实的报告就能认定龙腾手机有危险?别忘了上次黑客比赛中出问题的可是美国产的手环系统呢!”

    “重复再多遍谎言依旧是假话,那份检测根本站不住脚。”

    “欢迎大家一起来围观这场活生生上演的好莱坞级别双标剧。”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我都会选择买龙腾而不是去冒险购买水果手机。”

    “以为把龙腾排挤出去大家就会自动选择你们的品牌,简直是白日做梦。”

    不少外国人也在社交媒体表达了类似的讽刺看法,更有甚者制作了一系列搞笑视频来为龙腾正名。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这样一个简单草率的所谓

    “调查”是毫无根据可言的。

    实际上龙腾遭遇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手无力通过正常方式赢得市场竞争而已。

    虽然接连不断的困难给龙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赢得了大量普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海外市场经历了连续四天的销量暴跌之后,龙腾手机竟然出现了强烈反弹。

    仅仅一周之内销售额便重新回到了顶峰水平。

    毕竟龙腾产品在市场上依然具有显着优势,聪明的消费者自然知道该怎样做出正确选择。

    单论VR通话这项功能,目前世上无他能及。

    即便国外消费者想尝试别的品牌手机也无法找到性能相当的替代品。

    除此之外,龙腾还在脑-机连接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他国家的企业别说实际应用了,在实验阶段都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而且它出色的续航能力也是大多数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很多国外买家并未改变购买打算:

    “我的天,如果不让我选龙腾那么请推荐一款能够全方位替换的选择吧。”

    “我喜欢它的虚拟现实体验,太酷炫了找不到其他类似的东西。”

    “这家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令人佩服,我们不能扼杀创新精神。”

    “龙腾所做的贡献是全人类的财富,我会一如既往支持它。”

    “不得不提一句,脑电波连接的功能至今仍让我惊叹不已。”

    “期待未来龙腾带给我们更多精彩表现。”

    “这么大个蛋糕为什么要排斥真正优秀的玩家加入进来?”

    “龙腾到底动了谁的奶酪呀?”

    “有传言说是由于拒绝上市才遭到这样的待遇。”

    “金钱往往压制着社会进步的脚步。”

    经过多年努力发展,龙腾手机早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

    每当遇到类似这次的不公平对待时,他们总会在网上发声声援心目中的英雄企业。

    从二代机惊艳亮相到如今第三代引领潮流,这些死忠们坚信它绝对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高科技先锋。

    如此杰出的企业却被人为打压令无数人感到不解并深感遗憾。 当一连串的打击接连而来时,龙腾集团内部的士气已经降到了谷底。

    几乎所有的员工都陷入了忧虑之中。

    网上的评论虽然一边倒地站在龙腾这边,但没有人真的认为龙腾能挺过去。

    这是第一次,全球几家顶尖财团联手,全力打压一家公司。

    这种奇特的情况竟然在现实中上演了。

    和那些财团相比,龙腾集团显得格外弱小。

    这场战斗似乎没有任何悬念。

    就连最乐观的网友都认为,即使龙腾能够幸存下来,也只是苟延残喘,再也无法恢复到过去的辉煌。

    因为现在的制裁力度让龙腾失去了所有的海外市场,核心业务停滞不前,整个集团不得不大幅收缩。

    面对高端设备进不来、产品也卖不出去的情况,龙腾连维持现状都很困难。

    大家都确信,龙腾接下来会大规模裁员,减少开支,以此来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面前,即使是小国家也承受不住,更别提一家企业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龙腾到底还能撑多久?

    有些财经专家甚至开始预测,龙腾会在什么时候破产。

    他们认为结局早已注定。

    自从谈判破裂后,龙腾的命运就已经提前结束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集团内部的员工根本无心工作。

    一些老员工觉得仿佛回到了一年多前,那时候龙腾濒临破产。

    很多管理层私下抱怨,把所有问题归咎于董事长汤城。

    美国的制裁、供应链中断、海外市场丧失,全部的责任都堆到了汤城身上。

    “全怪董事长,要是当初好好谈,我们现在都能在美国上市了。”

    “我也想不明白,集团上市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董事长就谈崩了呢?”

    “一周前我还和老婆商量换一套别墅住,现在却要担心下一份工作。”

    “谁不是呢?上了市多好,起码都能赚个千万元,你看现在……”

    “汤城还是太年轻,如果稳重一点,上市的事情就不会谈崩。”

    “我觉得肯定是条件没谈拢,汤城还以为自己多厉害,没想到美国人根本不给他面子。”

    “高盛和摩根的总裁都来了,诚意也够了,汤城肯定是漫天要价了。”

    这些高管们对汤城的称呼,从尊敬的董事长渐渐变成了直呼其名。

    就在一周前,他们还把汤城视为神明,敬仰不已。

    短短几天时间,汤城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变成一个冲动的年轻人。

    人们把你捧得多高,就能让你摔得多重。

    这些高管们的抱怨,或多或少都传到了汤城耳朵里。

    但他没有大发脾气,也没有惊慌失措。

    看着内部气氛越来越差,汤城果断召开集团会议。

    与往常不同,会议室里嘈杂了许多。

    即使汤城和臧小花出现,也没能让高管们收敛。

    他们还在交头接耳,眼神里已没有了以往的尊敬。

    砰砰砰……

    汤城用力敲了几下桌子,可会议室依然没有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