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世家子 第217章 宗亲不过是筹码
崔尧字字如刀,泼辣的篆刻在诸位宗老的心头之上,使得众人五脏俱焚,却又不知该从何辩驳。
二宗老恍恍惚惚,只觉的今时今日的剧本打开的方式不对。
我等携众前来,不是应该与崔昊老儿达成一系列利益交换,亦可使得清河崔氏众多支脉享受利益均沾,从而越发壮大,达到齐头并进的美好局面吗?
故事的走向是在哪里开始失控了呢?
二宗老不由得看向侃侃而谈的挺拔少年,一时间五味杂陈。
当大哥连倚老卖老都做不到的时候,所谓宗老的光环就真的黯淡无光了,不仅没有压住那小儿,反而被那小儿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一个名为时代变了的课程。
大宗老终究是大宗老,闻其言,纵被破了道心却未乱了心智,只见他强压住阵脚,盯着崔尧徐徐说道。
“崔尧,如今老夫不依仗宗亲辈分,你也莫将官爵、势力挂在嘴边,你我能否平等论道?”
崔尧要的就是这般,只有跳出三纲五常的束缚,他才能轻装上阵,否则就如同带着镣铐起舞,一个不慎,难免落得一个悖逆纲常的狼狈名声。
需知名声,对一个大唐人很重要,对一个大唐的士大夫尤其重要。
“可,前辈请讲!”崔尧终于坐直了身体,将腰杆挺的如青松一般,严阵以待,洗耳恭听。
大宗老权衡了一番,便开门见山道:“老夫只问你,认不认同自己的出身?”
崔尧答曰:“某家也想认同,可惜同族之人好像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某家是冒认之人。”
大宗老像赶苍蝇一般挥手道:“莫言其他,死人的意见不做数。”
此言一出,崔尧反倒刮目相看了,原来,这些宗老也能秉持着政客思维谈话呀,我还以为只会言必及宗法呢。
“宗老能保证往后不会再有僭越之人?”
大宗老笑道:“若是老夫敢下断言,下不为例呢?你怎么说?”
崔尧暗自点头,这才有谈判的样子嘛,总得亮出筹码,空口白牙没的惹人生厌,平白闹出几条人命,何苦来哉?罪过哟。
“若如此,几家支脉折损的人手,亦可折成财货,某家一力承担,有困难的亲朋好友,某家也能扶持一二。”
“青州房呢?”
“既往不咎。”
“老夫是说,青州房折了房主,依你之见,意下如何?”
崔尧笑道:“只要他们能识时务,便是另行推选又如何?某家不管。”
“你当真如此大度?”
“青州房主直系血亲,某家却是不想再打照面,免得尴尬。”
大宗老点头,倒也是应有之意。
想了想,便直言道:“迁出宗谱便可。”
崔尧摇头:“太麻烦,也太招摇,莫不如一了百了。”
大宗老想了想,也不涉及多少人,便应道:“依你便是。不过除此之外,你亦不可再牵扯下去,例如清河小房以及南祖房还有荥阳房他们,参与围攻之人除青州房外皆不是核心人物,想必其他房主或未参与其中。”
“那要看看他们作何选择了,若是果真能放下,某家亦能不计前嫌!
说到底,事不是某家挑起来的。”
“这些交给老夫,明日老夫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既然说到补偿和扶持……”
“大宗老还请莫要模糊概念,是抚恤而非补偿。”
“好,抚恤就是,说到抚恤和扶持。莫怪老夫市侩,还是请你说明,力度大概有多大?”
崔尧也进入了状态,直接答道:“我会将清河崔氏所有支房的现有产业统筹在一起,根据产业方向进行调整,以其纳入我麾下的体系。”
大宗老皱眉道:“不妥,这岂不是成了大房谋夺支房产业?”
崔尧将手伸出来,翻掌道:“统筹之后,以一年为期,所涉分红,增值将不低于原本的三成,缺的我自费补齐就是。”
“哦?每年上涨三成?”
“宗老莫说笑话,某家只承诺每年不低于今年的三成。”
大宗老想了想,也算可以,毕竟今年大多支房莫说增长,入不敷出的都有,能保证这等收入,已经可以维持门阀的体面了。
“总不能是一成不变吧?”
崔尧想了想,道:“以五年为期,五年之后再商定分红比例,只高不低。”
“大善!”
“不过作为交换,产业在统筹之后,各支房只有分红权,将不再对产业有定夺的权利。”
“此事怕是不好办,毕竟这里很多都涉及祖产。”
“没关系,来去自愿,若不想划归某家统一操持,提前一年申请便是,一年期满,交割之后,一别两宽,绝不强求。”
“可,抚恤呢?”
崔尧道:“你说个总数吧,我听听。”
压力瞬间到了大宗老这边,只见他眉头紧锁,半晌之后才咬牙要了一个高价。
“老夫也不多说,伤亡二十三人,身价有高有低,折在一起,便要十五万贯如何?”
“多少?”
大宗老暗道来了,不怕你讨价还价,就怕你不接这茬。
“最低十万贯!再少,老夫需不好交代!”
崔尧摸摸鼻子,心道门阀里面的人也不金贵啊,这和麸子家有甚区别。
今年跟着崔尧在辽东发财的将校们,每人捞的数可不止万贯。
即便寻常府兵还有千八百贯傍身哩。
崔尧不耐道:“予你三十万贯,此事必须厘清,一点后患不得有!”
娘的,要少了!大宗老心头在滴血,也从侧面验证了崔尧此子的阔绰。
三十万贯呐!清河崔氏也不是说拿不出来,便是一百万贯也能凑得出来。
可这是在变卖田产或是祖产之时才能办到,还需众多支房合力。
能在眨眼都不眨眼的顷刻,随口吐出三十万贯,这厮的手里的流动资金该有多么恐怖?
或许,这个家主认的再好不过了吧?
与此同时,大宗老也在心里不停的惋惜,你说那些枉死的族人,费尽心力是为那般?
不就是想讨两个钱花花?或许也不用多,只怕那为首青州房主能得个三五万贯,做梦都要笑醒了。
何必呢?看此人财大气粗的样子,只怕舍下脸皮直接乞求都比敲诈要好啊。
“好,一言为定,此事老夫接了,三日之后,还请家主搭建高台,准备牌位以及一应事宜,届时老夫亲自主持继任仪式。”
崔尧摸摸鼻子,心道只需花费这么点钱?娘的,我说太原王氏臭不要脸的整日将崔王两家互为援手挂在嘴边。
那博陵崔氏跪的如此痛快,生怕某家反悔不成,莫非小爷做了冤大头?
崔尧有些怀疑人生,太原王与博陵崔这两家,投入的资源可是接近两百万贯了,明年还需再追加一笔……
想到此处,崔尧略显怨念的看着他爷爷,此刻他可是记起了关于博陵崔氏的谈判是他爷爷经手的。
崔昊被崔尧看的有些不自在,也知孙子心意,遂悄声说道:“也没花那么多,老夫截留了一半。”
“钱呢?”
“干啥?你还想要回去?你个不孝子孙,孝敬孝敬爷爷怎么了?老夫牵线搭桥还不能分润一些了?真是的。”
崔尧哑然,看来也就是太原王氏占了最大的便宜,不过人家主动来投,千金市马骨,也不算亏。
崔尧想了一番,最终从这个角度安慰了自己。
二宗老恍恍惚惚,只觉的今时今日的剧本打开的方式不对。
我等携众前来,不是应该与崔昊老儿达成一系列利益交换,亦可使得清河崔氏众多支脉享受利益均沾,从而越发壮大,达到齐头并进的美好局面吗?
故事的走向是在哪里开始失控了呢?
二宗老不由得看向侃侃而谈的挺拔少年,一时间五味杂陈。
当大哥连倚老卖老都做不到的时候,所谓宗老的光环就真的黯淡无光了,不仅没有压住那小儿,反而被那小儿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一个名为时代变了的课程。
大宗老终究是大宗老,闻其言,纵被破了道心却未乱了心智,只见他强压住阵脚,盯着崔尧徐徐说道。
“崔尧,如今老夫不依仗宗亲辈分,你也莫将官爵、势力挂在嘴边,你我能否平等论道?”
崔尧要的就是这般,只有跳出三纲五常的束缚,他才能轻装上阵,否则就如同带着镣铐起舞,一个不慎,难免落得一个悖逆纲常的狼狈名声。
需知名声,对一个大唐人很重要,对一个大唐的士大夫尤其重要。
“可,前辈请讲!”崔尧终于坐直了身体,将腰杆挺的如青松一般,严阵以待,洗耳恭听。
大宗老权衡了一番,便开门见山道:“老夫只问你,认不认同自己的出身?”
崔尧答曰:“某家也想认同,可惜同族之人好像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某家是冒认之人。”
大宗老像赶苍蝇一般挥手道:“莫言其他,死人的意见不做数。”
此言一出,崔尧反倒刮目相看了,原来,这些宗老也能秉持着政客思维谈话呀,我还以为只会言必及宗法呢。
“宗老能保证往后不会再有僭越之人?”
大宗老笑道:“若是老夫敢下断言,下不为例呢?你怎么说?”
崔尧暗自点头,这才有谈判的样子嘛,总得亮出筹码,空口白牙没的惹人生厌,平白闹出几条人命,何苦来哉?罪过哟。
“若如此,几家支脉折损的人手,亦可折成财货,某家一力承担,有困难的亲朋好友,某家也能扶持一二。”
“青州房呢?”
“既往不咎。”
“老夫是说,青州房折了房主,依你之见,意下如何?”
崔尧笑道:“只要他们能识时务,便是另行推选又如何?某家不管。”
“你当真如此大度?”
“青州房主直系血亲,某家却是不想再打照面,免得尴尬。”
大宗老点头,倒也是应有之意。
想了想,便直言道:“迁出宗谱便可。”
崔尧摇头:“太麻烦,也太招摇,莫不如一了百了。”
大宗老想了想,也不涉及多少人,便应道:“依你便是。不过除此之外,你亦不可再牵扯下去,例如清河小房以及南祖房还有荥阳房他们,参与围攻之人除青州房外皆不是核心人物,想必其他房主或未参与其中。”
“那要看看他们作何选择了,若是果真能放下,某家亦能不计前嫌!
说到底,事不是某家挑起来的。”
“这些交给老夫,明日老夫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既然说到补偿和扶持……”
“大宗老还请莫要模糊概念,是抚恤而非补偿。”
“好,抚恤就是,说到抚恤和扶持。莫怪老夫市侩,还是请你说明,力度大概有多大?”
崔尧也进入了状态,直接答道:“我会将清河崔氏所有支房的现有产业统筹在一起,根据产业方向进行调整,以其纳入我麾下的体系。”
大宗老皱眉道:“不妥,这岂不是成了大房谋夺支房产业?”
崔尧将手伸出来,翻掌道:“统筹之后,以一年为期,所涉分红,增值将不低于原本的三成,缺的我自费补齐就是。”
“哦?每年上涨三成?”
“宗老莫说笑话,某家只承诺每年不低于今年的三成。”
大宗老想了想,也算可以,毕竟今年大多支房莫说增长,入不敷出的都有,能保证这等收入,已经可以维持门阀的体面了。
“总不能是一成不变吧?”
崔尧想了想,道:“以五年为期,五年之后再商定分红比例,只高不低。”
“大善!”
“不过作为交换,产业在统筹之后,各支房只有分红权,将不再对产业有定夺的权利。”
“此事怕是不好办,毕竟这里很多都涉及祖产。”
“没关系,来去自愿,若不想划归某家统一操持,提前一年申请便是,一年期满,交割之后,一别两宽,绝不强求。”
“可,抚恤呢?”
崔尧道:“你说个总数吧,我听听。”
压力瞬间到了大宗老这边,只见他眉头紧锁,半晌之后才咬牙要了一个高价。
“老夫也不多说,伤亡二十三人,身价有高有低,折在一起,便要十五万贯如何?”
“多少?”
大宗老暗道来了,不怕你讨价还价,就怕你不接这茬。
“最低十万贯!再少,老夫需不好交代!”
崔尧摸摸鼻子,心道门阀里面的人也不金贵啊,这和麸子家有甚区别。
今年跟着崔尧在辽东发财的将校们,每人捞的数可不止万贯。
即便寻常府兵还有千八百贯傍身哩。
崔尧不耐道:“予你三十万贯,此事必须厘清,一点后患不得有!”
娘的,要少了!大宗老心头在滴血,也从侧面验证了崔尧此子的阔绰。
三十万贯呐!清河崔氏也不是说拿不出来,便是一百万贯也能凑得出来。
可这是在变卖田产或是祖产之时才能办到,还需众多支房合力。
能在眨眼都不眨眼的顷刻,随口吐出三十万贯,这厮的手里的流动资金该有多么恐怖?
或许,这个家主认的再好不过了吧?
与此同时,大宗老也在心里不停的惋惜,你说那些枉死的族人,费尽心力是为那般?
不就是想讨两个钱花花?或许也不用多,只怕那为首青州房主能得个三五万贯,做梦都要笑醒了。
何必呢?看此人财大气粗的样子,只怕舍下脸皮直接乞求都比敲诈要好啊。
“好,一言为定,此事老夫接了,三日之后,还请家主搭建高台,准备牌位以及一应事宜,届时老夫亲自主持继任仪式。”
崔尧摸摸鼻子,心道只需花费这么点钱?娘的,我说太原王氏臭不要脸的整日将崔王两家互为援手挂在嘴边。
那博陵崔氏跪的如此痛快,生怕某家反悔不成,莫非小爷做了冤大头?
崔尧有些怀疑人生,太原王与博陵崔这两家,投入的资源可是接近两百万贯了,明年还需再追加一笔……
想到此处,崔尧略显怨念的看着他爷爷,此刻他可是记起了关于博陵崔氏的谈判是他爷爷经手的。
崔昊被崔尧看的有些不自在,也知孙子心意,遂悄声说道:“也没花那么多,老夫截留了一半。”
“钱呢?”
“干啥?你还想要回去?你个不孝子孙,孝敬孝敬爷爷怎么了?老夫牵线搭桥还不能分润一些了?真是的。”
崔尧哑然,看来也就是太原王氏占了最大的便宜,不过人家主动来投,千金市马骨,也不算亏。
崔尧想了一番,最终从这个角度安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