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春到江南花自开 > 第414章 江万里升职

春到江南花自开 第414章 江万里升职

    宋理宗在恢复早朝的第一天,朝堂之上的气氛依旧凝重。众臣们一个个都小心翼翼,担心宋理宗还没有从阎贵妃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生怕自己一个不慎,触怒了龙颜。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宋理宗毫无征兆地将矛头指向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饶虎臣,以他是丁大全、吴潜同党的罪名,革去了他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的实职,仅仅保留了他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的虚职。

    这个事情就连《宋史·理宗本纪》中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简单地用了“饶虎臣罢”这四个字来一笔带过了。

    紧接着,宋理宗就宣布原殿前司都指挥使江万里,擢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接替了饶虎臣的职位;而江万里原来掌管的殿前司,则交由兵部尚书皮龙荣来接任了。

    朝堂上发生的一系列人事变动,赵旋向来是后知后觉的。

    昨夜他回到了钓鱼城办事处后,便一头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今天一早,他就精神十足的赶往了神勇军军营。

    在神勇军指挥室里,赵旋先叫来了蒋虎,仔细了解了一下神勇军训练的情况,然后召开了由将军以上人员参加的小型会议。

    赵旋看着面前身着铠甲的将军们,开口说道:“诸位将军,我们神勇军如今已经满员了,但参加过鄂州之战的士兵却不足五分之一。为了提高士兵们的实战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我打算进行一次拉练,就是带领队伍离开驻地,进行长距离的行军,在实战环境中锻炼士兵。”

    蒋虎闻言起身对赵旋道:“赵统制,我完全赞成您的看法。不过我们神勇军属于禁军,若是要离开驻地,大规模行军的话,恐怕还得到朝廷的批准才行啊。”

    赵旋点头道:“蒋统制说的不错,你先坐下,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待蒋虎重新入座后,赵旋环视众将,这才说道:“诸位,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目的地,才能向殿前申请啊。我召大家前来,就是请大家集思广益,确定这个目的地的。”

    说到这里,赵旋笑道:“有枣没枣的,我们先打一杆子再说。太远了也不现实,临安附近的州县,我们倒是可以一试,行了,现在你们也谈谈你们的想法吧。”

    于是众人便各抒己见,纷纷的讨论了起来。经过一番权衡和比较,最终他们提出了三个目的地,供赵旋的抉择。

    第一条路线是穿过独松关,一路直达太湖之滨的安吉,也就是如今的湖州。这条路线除了独松关一带外,大多数的地势较为平坦,适合快速行军,能够迅速的抵达目的地。

    第二条路线则是经过昱岭关,最终到达徽州。这条路线需要穿越山区,道路崎岖,行军难度较大,但可以锻炼军队在复杂地形中的作战能力。

    至于第三条路线,则是沿着富春江逆流而上,抵达桐庐。这一路线完全是浙西山区的作战环境,途中不仅要穿越丘陵,还需要涉水渡河,对军队的行军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赵旋仔细思考了这三条路线,觉得每一条都有其独特之处,他哪一个地方都不想放弃。

    因为临安的东面是钱塘江口,是由水军负责安全的。那么临安的北面和西面,就应该是禁军应该拱卫的了。而独松关和昱岭关就分别是临安的北大门和西大门。

    赵旋思考了片刻,对众人说道:“这三条拉练路线都各有千秋,如果有条件的话,我都想走上一走,不过,我们这次就先从独松关这条线路开始吧。”

    赵旋赶到春草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先找秦九韶了解了一下这几天学堂的近况,然后就跑去找贾欣笑了。

    贾欣笑正好独自在房间里,赵旋见状,立即关上了房门,然后不分由说搂住她就吻了起来,两只手也开始不老实了。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分开。贾欣笑一边气喘吁吁的整理着发髻,一边红着脸道:“你就知道乱来,过一会儿我还有课呢,这可让我怎么去面对学生?”

    赵旋闻言笑道:“怎么,要不要我去跟他们解释一下原因?”两人正在说笑呢,这时候房门被敲响了,接着门外传来了的亲兵声音:“赵统制,钓鱼城办事处来人了。”

    赵旋连忙应了一声,对贾欣笑抱歉的一笑,然后走出了房间。

    前来报信的办事处士兵见到赵旋,立即拱手说道:“赵统制,平江知府赵与告来访,他现在正在办事处里等着您呢。”

    赵旋闻言一愣,赵与告这个名字倒是有些耳熟,但是自己却好像不认识他啊。于是他连忙问道:“赵知府可曾说明来意?”

    来人摇头道:“他并未言明,我等也不好贸然问询。不过他还带了一个十二、三的岁的孩子,那孩子问到您时,称您为‘孟旋哥哥’。”

    赵旋这才反应了过来,是安吉知州赵良淳跟自己提起过此人。而随他一起来的那个孩子,一定就是他的儿子、日后名动天下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了。

    一想到赵孟頫,赵旋不禁就有些头疼,上一次自己可被他给纠缠的有些下不来台了。

    赵旋思素了片刻,突然心中一动,心中暗道:“秦九韶曾经说过,春草堂的学生里,达分奇最有有绘画天赋,不如就带他一起回去,让他和赵孟頫交流一下画技,也省的让那孩子没事干来缠我。”

    想到这里,赵旋立即吩咐人道:“你速速去找一个达分奇的学生,带他来见我。”

    赵旋的亲兵并不认识达分奇,于是便四处找人询问。正好碰到一个叫胡应炎的学生和达分奇相熟,听说赵山长要找达分奇,便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对那亲兵道:“此事便交与我吧,我来通知达分奇到山长室见赵山长。”

    胡应炎在达分奇的宿舍里没找到他,于是就来到了春草堂单独为杨介设立的解剖室,他一边敲门一边大声的问道:“达分奇,达分奇,你在这里吗?”。

    胡应炎的这一声吼,可把门里面的杨介和达芬奇吓得脸色大变。

    原来前两日,春草堂附近有一农户死了一个孩子,这在医疗条件恶劣的古代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于是家人便便在春草堂旁边挖了一个坑,草草的将孩子埋了了事。

    却不想昨日傍晚,那孩子的尸体竟然被几只野狗给扒拉了出来,恰好被路过的杨介看到了。杨介向来胆大,于是他捡起了一根树枝,居然驱散了那几只野狗,然后趁着夜色竟然悄悄的把那孩子的尸首带到了自己的解剖室。

    此时,杨介正在小心翼翼的解剖着那孩童的尸体,而达芬奇也正在一旁仔细的观察着这具尸体的内部构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