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 > 第943章 大乾日报带来的影响

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 第943章 大乾日报带来的影响

    应无求是没想到事情居然还会有转机的,毕竟之前双方都斗得不可开交了。

    季云起并没有撕毁和应无求的合约。

    当然,明面上拓苍皇朝对于阿修罗教的围剿还是不能停止的。

    所以季云起才要求应无求,要约束阿修罗教的教众。

    只要季云起真的能够约束这些教众,那么拓苍皇朝的围剿就只是个笑话。

    应无求也看清了季云起的嘴脸,

    跟一千五百年前他的先祖差不多,

    属于既要利益,又要脸皮。

    应无求也没有揭穿季云起,反正应无求迟早有一天会报复回来的。

    就这样,虽然阿修罗教和拓苍皇朝的摩擦没有结束,

    但是双方的最高层应无求和武帝季云起,依然保持着合作关系。

    这也为拓苍皇朝埋下了祸根。

    拓苍皇朝和阿修罗教的合作,李承泽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六月一日是大乾日报第一天正式发行的日子,这才是李承泽更加关注的。

    而事关将来大乾百姓的方方面面。

    通过这么一份小小的日报,

    他们能够清楚的知道大乾的政策变化,

    以及大乾境内发生的大事。

    既然名字是叫大乾日报,所以李承泽并不打算刊登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

    那样也会显得大乾消息太过灵通。

    大乾日报只会刊登大乾疆域内发生的事情,细化到每一道的日报,会专门刊登一道之内发生的事情。

    像是每一道土地的亩产,整治贪官污吏,哪里出现凶兽这些都能成为新闻。

    像是想要行侠仗义的江湖宗门的弟子也能够通过大乾日报上的信息,专门赶去剿匪、除凶兽。

    大乾日报也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

    卖报的。

    大乾日报除了让百姓第一时间知道政策的变化,还能起一个舆论引导作用。

    这个舆论引导作用在战时才会体现出来,平常只需要老老实实写新闻即可。

    匿名举报板块也成为大乾整顿吏治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为百姓想要匿名投诉的话,是将投诉投到该县城所在的六扇门府衙的。

    当然,六扇门已经提前做出警告,

    严厉打击容恶意举报。

    一经查实,轻则罚款,重则监禁。

    经过前期的宣传,第一批的大乾日报的售卖情况很好,被百姓抢售一空。

    最主要的是因为大乾日报并不贵,而且一份报纸能够好几个人看,怎么算都不亏。

    大乾日报每一份报纸只赚一文钱,

    但赚的是细水长流。

    日报代表着每日都会发行。

    一文钱确实很少,

    但是一亿个一文钱就不少了。

    就像是一块钱乘以十四亿一样...

    大乾的大事好像发生的很少,但琐事还真不少,每日能够刊登的新闻都是很多的。

    只是这些琐事一般都上报不到李承泽这里来,各地的府衙一般都会解决。

    能报到李承泽这里来的得是什么洪涝、干旱、地震、战争、祥瑞、陨石等大事。

    还有就是一些李承泽钦点的项目,

    例如风陵江、大方江大桥、运河网、剑南道的长城、剑南牧场...

    除此之外,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都会由张居正、房玄龄和王猛他们解决。

    甚至送到李承泽这里来的,很多都是已经解决了,只是上报如何解决而已。

    因为天子九鼎镇世,加上大乾的运河网帮忙泄洪,调水。

    所以自李承泽登基以来,大乾疆域内从未出现过洪涝或干旱。

    所以李承泽这个皇帝做的是比较省心的,不用随时筹措银两赈灾。

    建元六年七月一日,随着大乾日报发行一个月,日报已经开始融入百姓的生活。

    大乾日报主打一个便宜量大,还管饱,深得大乾百姓的喜爱。

    在茶楼捧着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逐渐成为大乾百姓茶余饭后的标配。

    以往边境百姓们是被蒙蔽,

    或者说是信息滞后的一方,

    但他们现在能够跟阳翟的百姓一样,

    迅速了解大乾的政策变化,

    享受和京都百姓一样的待遇。

    大乾的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感。

    可以说大乾日报已经成功了。

    虽然李承泽本来就预见到了大乾日报的成功,毕竟人吃饱了对于精神文化肯定是会有需求的。

    大乾北方的百姓对于日报尤为喜欢。

    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贪官污吏被惩戒,

    可以看到鱼肉乡里的世家被扳倒,

    这是近一个月以来北方各道的常规新闻了,大体上都是对原本拓苍皇朝家族的一些审判。

    早已习惯横行乡里的他们是很难改变习惯的,尤其是那些纨绔。

    于谦和萧何他们可以放过这些世家一次,但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第一次机会还是念在不想让刚刚到手的大乾北方太过动荡,才决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的。

    但既然他们没有好好把握住这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于谦他们也不会再留手。

    另外就是各道的一些优惠政策也会被刊登在日报上,让百姓明确的知道。

    这也成为了各道经济的风向标。

    长安城的日报上甚至清楚标明了长安城内的粮油、蔬菜、肉类的大致价格。

    主打一首不让人哄抬物价。

    征北道内的价格也只能在长安城这个价格上波动,不能偏离的太远。

    会有所差距是因为各地的产能不同,雨水也会导致蔬菜价格的变动。

    但是长安城这个每日物价,确实一定保证了征北道物价不会有一个过度的上涨。

    随着南北运河的逐渐连通,大乾南北方的贸易也逐渐展开。

    南方的云锦、雪云纱、霞烟罗还有以西多龙树树脂所纺丝袜逐渐卖到北方。

    还有南方所产的雪花盐,海鱼...

    北方特有的酒、果蔬、农产品也开始卖到南方来,

    双方的文化也逐渐开始有了交流与碰撞,话剧、围棋、茶叶逐渐传到北方。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南北方逐渐融为一体。

    原本这种经济与文化交流与碰撞是很有可能产生摩擦的,

    但在各地官员的领导下,还有大乾日报的舆论宣传下,

    双方虽然有些摩擦,但是总体上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