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第一公 > 第56章 为难(1)

大明第一公 第56章 为难(1)

    春来,却未暖。

    大明帝国的太子朱标,第一次以储君的名义,出京西巡。

    (历史上朱标是八月出京的,这里小说家胡言乱语算不得真。)

    年老的开国帝王,开始慢慢的过渡手中的无上权利。尽管他雄风仍在,可他更愿意让自己最宠爱最得意的儿子,对天下发出另一种声音。

    谁都明白,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西巡,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权力交接。

    帝国,正在无声的转变。

    ~

    轰隆!

    一声闷雷,冰雨不期而至。

    刚来人间的几分春色,顿时被雨打风吹而去。

    “今年这天儿反常...”

    因为下雨,所以应天府各处城门外,行人稀少。

    一名穿着总旗服色的老军,坐在门洞之中,探头看着天色,皱眉道,“往年这时候,早他妈春暖花开了,可今年却还冷的厉害...”说着,他摇头道, “不是个好年景!”

    “哎呀!”

    老军的话音刚落下,他身边一个年轻的小兵忽然开口,“太子爷刚出京,正在路上呢,这一场大雨,可别把太子爷给淋着了!”

    “哈哈哈!”

    话音落下,周围一片大笑。

    先前那皱眉的老军撇嘴骂道,“你还替太子爷操上心了?淋着谁也不能淋着他呀?”

    “听说太子爷这回去西北,是皇上有意迁都...”有人又在旁边道。

    “跟你有啥关系?”另有人开口,“迁哪去,咱们不都是一样当兵吃粮!”

    “那可不是这么回事!”

    说迁都的那人反驳道,“在天子脚下当兵,跟在别的地方当兵能一样吗?咱们现在就因为在天子脚下当兵,才能足粮足饷,才有油水!要是都城迁走了,咱们的日子还能跟现在一样吗?”

    “闭嘴!”

    突然,总旗老军呵斥一声。

    而后就见他急忙整理着身上的衣服,对边上的手下连打带骂,“赶紧都起来,站好...站好喽!”

    ~

    一辆青色帷幔,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缓缓从城门外出现,在冰雨之中,不快不慢的驶了过来。

    马车的车辕上,只坐着一名穿着蓑衣的少年持鞭。

    可见到这辆寻常的马车,城门之中的兵丁们却如临大敌。

    “卑职等参见公爷!”

    老军总旗在马车过来的刹那,单膝跪地。

    紧接着哗的一声,他身边十几名兵丁亦都如是。

    “嗯.....”

    马车之中,传来淡淡的回应。

    而后就见一道目光,从车内探出,在这些城门军的身上扫了几眼。

    “辛苦了!”

    又是一声淡淡的开口,马车再次缓缓前行。

    忽然间,赶车的少年手腕一抖。

    哗啦,一个钱袋子重重的落在地上。

    “我家公爷赏的,大冷的天,给兄弟们添口酒!”

    “卑职等谢公爷赏......”

    ~

    “啧啧,到底是曹国公,这份手面儿...真他妈阔绰!”

    待马车行远,城门之中老军总旗起身,打开钱袋子看了看,顿时眉开眼笑。

    周围一圈脑袋,也唰的探了过来。

    就见那钱袋子中,一大把黄澄澄的洪武大子儿,另有几块碎银子。

    “头儿,还是您眼睛尖!咱们都没留心是曹国公的马车!”有兵丁讨好的说道。

    “也怪了,曹国公那么尊贵的身份,出来进去的就坐那么寻常的马车?”

    也有人疑惑道,“这大冷天的,他....咋从城外进来的?”

    老军总旗再掂量下钱袋子,抓了一把揣入怀中,然后又掂量一下,随手扔给边上人,“你们分了!”说着,重新坐下,开口道,“曹国公夫人年前就身子不好,公爷带着她去城外静养去了....这俩月连衙门里的事都不怎么管,今儿突然从城外进来,八成是进宫面圣的!”

    “您怎么知道是面圣?”边上的小兵,喜滋滋的摸着手中的铜钱,问道。

    “呵!”老军又笑,“我刚才顺着车帘往车厢里看了,公爷穿着蟒袍呢!”

    ~

    哗...

    冰雨不大,但打在琉璃瓦上的声音,却是格外的刺耳。

    “今儿又是你当值?”

    一身蟒袍的李景隆,站在乾清宫的端门外,眼看傅友德之子,傅让举着油伞快步走来,低声笑道。

    “不是当值,是小弟调来乾清宫这边了!”

    傅让举着伞,遮着李景隆的头顶笑道,“郭侯再次执掌宫禁,把内廷侍卫来个大换班!”

    “哦!”

    李景隆心中默默品味着这句话,琢磨着这其中的信息。

    ~~

    “微臣李景隆,叩见皇上!”

    乾清宫门外,李景隆郑重下拜。

    殿内,看着奏章的朱元璋缓缓抬头,“进来吧!”说着,对边上的太监道,“给曹国公赐座,上茶!”

    李景隆迈过门槛,走到朱元璋近前,再次叩首之后,起身坐在了圆墩上。

    “你媳妇的病咋样了?”朱元璋看似随意的问道。

    “最近几天,倒是见好!”

    李景隆欠身道,“不怎么咳嗽了,就是还整日觉得没精神。太医院的戴先生说,也是因为今年天冷所致。待到春暖花开,这病也就好了!”

    “唔!”

    朱元璋起身,从御案之后走到窗边的躺椅上坐下。

    “病,三分治七分养。”

    说着,他身子微微后仰,“她还年轻,底子好。”

    可接着,他突然话锋一转,“可咱听说,她日后的生养........?”

    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一时没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只能顺着他的话继续往下说道,“也不是不能生养,戴先生那边说,臣妻子是气血两亏,暂时不宜有孕!”

    “一样的!”

    朱元璋摆摆手,“你媳妇是个好孩子,家里家外挑不出毛病,你呀....就得这么个好媳妇管着你!”

    说着,他苦笑,“可你,你是家的嫡长子。你家本就人口少,你正是趁着年轻,要开枝散叶的时候!”

    “突然叫我进宫,就为了说这个?”

    李景隆心中暗道,“让我多生孩子?”

    “你和你爹一样,在女色上都不怎么留心!”

    朱元璋又道,“爱护发妻是好事,但传宗接代可是大事。”

    说着,他忽然扭头,对侧殿之中开口,“出来吧!”

    李景隆不解,顺着朱元璋说话的声音看去,顿时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