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 第398章 最后部署(二)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第398章 最后部署(二)

    郭府正厅内,黄药师正与郭靖对弈。

    此时,二人正在分心二用,一边商谈夜袭的战术安排,一边对弈。

    见杨过进来,黄药师落下一子,笑道:“杨兄弟,怪不得你武功精进如此神速。”

    “原来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

    杨过拱手还礼:“黄岛主过奖了,在下只是向来习惯早起罢了。”

    郭靖起身道:“过儿,贾似道遣人来邀请咱们,午时到钦差行辕一叙,说是有皇帝旨意到了。”

    “哦?”杨过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这还真是巧了,贾似道昨日才说起此事,今日圣旨便到了。”

    黄药师手中棋子\"啪\"地落在棋盘上:“钦差未到,圣旨先行。”

    “看来这场英雄大会,越来越有意思了。”

    郭靖闻言,只觉心中不痛快,面容不由又冷峻了几分,“强敌当头,还在相互倾轧。”

    “如此局势,当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

    杨过听后,却是心中一动,想着如今郭伯伯对朝廷失望至极,或许此时正是劝他不要愚忠赵宋的好时机。

    毕竟,前世赵宋便为蒙古人所灭,最后连皇帝的头骨也被人做成了酒杯。

    一个结局如此惨淡的无能朝廷,又岂能为他献身卖命!

    想到此处,杨过试探着开口,“郭伯伯,如今赵宋腐朽已久,朝中的权臣又尽是热衷于争权夺利之辈。”

    “加上朝廷向来重文轻武,忽视武备,导致军队战力孱弱。”

    “以我看来,赵宋朝廷将来必定会为蒙古人所灭。”

    黄药师目光瞥向杨过,“杨兄弟,你为何如此笃定呢?”

    郭靖附和道,“国家危难之际,自会有无数仁人志士,甘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只要大家同心协力,蒙古人想要吞灭大宋,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对郭靖的话语,杨过点头认同,但脸上却露出轻蔑的笑容,“郭伯伯,英雄大会本是赵宋扬眉吐气的大好时机。”

    “可朝中却有人勾结外敌,欲置咱们于死地而后快。”

    “试问,一旦东窗事发,这天下,还有谁人不寒心?”

    黄药师手中的棋子“啪嗒”一声掉落在棋盘上,重重叹息一声,“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朝廷受万民供养,却视同胞为草芥。”

    “如此朝廷,确实不会长久。”

    杨过点头,“所以,如此朝廷,不值得咱们为他效命!”

    郭靖听后,一脸纠结,他协防襄阳时长日久,又岂会不知其中的关节所在。

    吕文焕虽为襄阳主帅,除了被动防守,并未被朝廷授权,可主动出击。

    自己协助朝廷抵御蒙古人,是为了保境安民,是为了保一方黎民百姓的安定。

    可一旦撇开朝廷,该要如何去做,这个问题郭靖还从未想过。

    “过儿,话虽如此,可没有朝廷从中协调,大宋想要抵御蒙古人的侵袭,只怕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见郭靖态度松动,杨过继续开口劝说,“郭伯伯,这天下是是天下人的天下。”

    “只有赵宋朝廷才是赵家的。”

    “天下本就是有德者居之,赵家失德,就该取而代之。”

    郭靖大惊,急忙追问:“过儿,你可是要造反?”

    杨过闻言,失声轻笑,“并非是要造反,只是想自己抵御外敌,不受朝廷牵制罢了。”

    闻言,郭靖只觉心中的石头落地,心情顿时轻松不少,“不是要造反便好,如今这半壁江山本就风雨飘摇。”

    “若是此时再生内乱,最终得利的只会是蒙古人。”

    黄药师抚须轻笑,“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老夫相信杨兄弟是不会做的。”

    “不过,杨兄弟,你既然心中有话,直说就是。”

    “又何必非要说得这么委婉呢?!”

    杨过被黄药师点破心思,便索性直言,“郭伯伯,过儿希望你不要抱着与襄阳共存亡的心思。”

    “只有留着有用之躯,才能拯救更多的黎明百姓。”

    郭靖闻言,顿时虎躯一震,眸中泛起泪光,心情激动之下,声音颤抖,“过儿...你......”

    杨过继续开口,“郭伯伯,这天下仁人志士何其多,可你却只有一个。”

    “有道是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存地失人,人地两失。”

    听到这话,郭靖与黄药师皆是精神一睁。

    “郭伯伯贵为武林盟主,你若是有所闪失,将对天下英雄抵御外族带来巨大的打击。”

    郭靖并未听清杨过后面的话语,只是口中一直低声呢喃,“存人失地......存地失人.....”

    见郭靖陷入沉思,杨过与黄药师眼神交流一番,今后院寻找希林去了。

    午时将至,杨过安抚好希林,与郭靖、黄药师三人来到钦差行辕。

    贾似道一身官服,笑容可掬地迎上前:“郭大侠、黄老先生、杨教主,三位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

    杨过注意到厅内还站着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文士,正用灼热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这位是兵部侍郎赵葵赵大人。”贾似道介绍道,“奉旨前来襄助英雄大会。”

    赵葵拱手行礼,“久仰各位大名。陛下对此次英雄大会极为重视,特命本官带来口谕。”

    见赵葵反应,杨过、郭靖二人心中了然,赵葵是不愿在贾似道跟前表露与自己等人相识。

    三神情人肃然地拱手。

    赵葵见三人会意,微不可察地点头,继续道:“陛下有言,江湖豪杰为国效力,朕心甚慰。”

    “此次英雄大会,当以抗蒙为重,钦差贾似道全权代表朝廷。”

    “望诸位英雄诸位务必配合贾卿,同心协力,扬我大宋国威!”

    杨过眼中闪过一丝讥诮,面上却恭敬道:“臣等谨遵圣谕。”

    贾似道笑容满面:“有赵大人坐镇,此次英雄大会必定圆满。”

    “对了,关于比武规则......”

    赵葵笑着回应,“贾大人,本官只是负责传旨,因想念这汉江的肥鱼的美味,所以走在了前头。”

    “至于相关规则,董大人亦是钦差,此事还需你二位共同商讨才行。”

    贾似道打了哈哈,“原来赵大人也是同道中人。”

    说话间,伸手指向郭靖:“不过,赵大人想要吃到汉江的美味,还需多同郭大侠多多亲近才是!”

    赵葵闻言,转身望向郭靖,一脸笑意地开口,“郭大侠,本官的肥鱼可就要劳烦你费心了。”

    郭靖此时也看出赵葵是有意隐藏,当即拱手回答,“赵大人客气了!”

    “今夜郭某在府中备上一桌全鱼宴,不知赵大人能否赏脸莅临?”

    赵葵露出一副垂涎的神情,抚掌大笑,“好好好!郭大侠盛情难却,本官就不推辞了。”

    贾似道打趣道,“郭大侠,你这般厚此薄彼,可是有些不妥啊!”

    郭靖讪笑一声,“贾大人见谅,是郭某失言了。”

    随即向贾似道发出邀请,“还望贾大人到时能一同前往。”

    贾似道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笑着回应道:“郭大侠咱们是朋友,不必如此生分。”

    说着,他又转头看向赵葵,“赵大人初来乍到,你二位要多多亲近才是!”

    看着贾似道的表情,杨过与黄药师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二人皆是明白了贾似道的用意。

    如今钦差共有三位,而赵葵又快一步到来,这贾似道是动了拉拢赵葵的心思。

    二人冲着贾似道点头示意,贾似道见二人明白自己心意,心中大喜。

    一边点头回应,一边示意众人入座。

    众人落座,贾似道命人奉茶。

    随即自怀中取出一卷绢帛展开:“这是本官拟定的章程,请各位先行过目过目。”

    “咱们先商量个章程出来,等着董大人到了,也好有个话头。”

    贾似道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赵葵也明白过来。

    贾似道这是要与董槐争夺主导权。

    随即他又想着,这中间只怕是藏着泼天的功劳。

    也不知杨教主与郭大侠到底与贾似道达成了何种协议。

    看来本官晚上还需寻郭大侠问清楚为妙。

    这边的杨过看完贾似道拟定的章程,眉头微皱:“贾大人,这''比武较技,点到为止''一条,恐怕不妥。”

    “哦?”贾似道故作惊讶,“杨教主有何高见?”

    杨过沉声道:“蒙古人狼子野心,此次前来必是生死相搏。”

    “若我们自缚手脚,到时岂不任人宰割?”

    赵葵故意插话,唱反调:“杨教主此言差矣。”

    “英雄大会乃是武林盛事,是两国交好的大事。”

    “若是闹出人命,岂不有损天朝威仪?!”

    黄药师冷笑一声:“赵大人久居庙堂,恐怕不知江湖险恶。”

    “对豺狼讲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赵葵这么一说,厅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此时,杨过传音郭靖,“郭伯伯,你先不要插话,咱们离开时再邀请赵葵赴宴。”

    郭靖点头回应,随后正襟危坐,静听几人交谈。

    贾似道连忙打圆场,他可不想自己的盟友反目:“诸位都是为了大宋江山。”

    “这样吧,不如改为''比武较技,各安天命'',如何?”

    杨过与黄药师对视一眼,点头同意。

    赵葵虽面有不悦,但也不再反对。

    议定其他细节后,赵葵忽然道:“对了,陛下还有一道密旨。”

    他取出一封火漆密信递给郭靖:“请郭大侠与杨教主共阅。”

    郭靖拆开一看,脸色顿变:“这......”

    杨过接过密信,只见上面写着:“闻蒙古国有一国师,其人武功盖世,朕心忧之。”

    “卿等务必在英雄大会上将其击杀,以绝后患。”

    “事成之日,朕必有重赏。”

    杨过心中冷笑:这皇帝,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贾似道听着赵昀又密旨给杨过与郭靖,心中忐忑,“杨教主,郭大侠,不知官家还有何交代?”

    杨过倒是不避讳赵葵在场,将密旨交与贾似道过目。

    “这......这如何使的......”贾似道看后,心中又惊又急。

    本来想着铲除蒙古的水寨,保证擂台的安全,自己再跟随在杨过与郭靖等高手身边。

    自然性命无忧。

    如今皇帝要求杨过与郭靖击杀蒙古国师。

    到时自己岂不是会陷入险境?

    这可不行。

    如是想着,心绪微微缓和,“这是官家是希望,并非......”

    杨过摆手打断,“就算皇帝不说,杨某也有此打算。”

    “不过此事还望不要说与第六人知晓!”

    贾似道会意,杨过这是不想让董槐知晓。

    但他却目光灼灼地看向赵葵:“本官自是不会外传!”

    “不知赵大人......”

    赵葵心如明镜,当即冷哼一声,“击杀敌酋乃是好事,本官自然不会泄密!”

    贾似道听后,立刻出声圆场:“既然赵大人如此深明大义,那咱诸位便同心协力完成官家的愿望!”

    话说到此处,杨过与黄药师便打算离开。

    临别时,郭靖再度开口邀约,“赵大人,晚间的全鱼宴,还望大人能赏脸!”

    赵葵也不矫情,“公是公,私是私,本官是分得清楚的。”

    “本官可不会因为意见相左,便推辞了这江中美味!”

    说着,赵葵又看向贾似道,假意邀请,“贾大人可愿同往?”

    贾似道罢手婉拒,“赵大人有所不知,本官近日寄居襄阳。”

    “这鱼,已是腻了!”

    三人离开钦差行辕,郭靖忧心忡忡:“过儿,陛下这是要咱们......”

    “皇帝是想借刀杀人。”杨过冷冷道,“咱们赢了,他坐收渔利。”

    “若是咱们输了,他便少了咱们这心腹大患。”

    黄药师捻须道:“皇帝的打算,倒与咱们的计划不谋而合。”

    “只是他想要稳坐钓鱼台,怕是难了!”

    郭靖追问,“岳父,这话何意?”

    黄药师耐心解释,“靖儿,想想咱们即将干的事情。”

    “到那时蒙古人又岂会善罢甘休?”

    说到此处,黄药师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贾似道与赵葵,恐怕各怀鬼胎。”

    杨过点头:“黄岛主慧眼。”

    “赵葵为人正直,我怀疑他提前抵达襄阳,怕是有事要告知咱们。”

    郭靖大惊:“这...莫非英雄大会还会有变故出现不成?”

    “无妨。”杨过嘴角微扬,“他假意不与咱们相认,随后却又抛出想吃江中美味。”

    黄药师接过话茬,“靖儿今日反应迅速,尤其是你那全鱼宴应得好啊!”

    “不仅借着一尽地主之谊骗过了贾似道,还给了赵葵向咱们传递消息的机会。”

    只是郭靖心中却还有疑惑未解,“那他今日为何会是这般态度?!”

    “做戏给贾似道看!”

    “他们演他们的戏,咱们按咱们的计划行事。”

    “对了,郭伯伯,咱们得去看看水寨准备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