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第419章 饶你不死
热门推荐:
我成了婆家第一代顶香的祖师奶
捡个兽夫,生崽种田两不误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追了一个宇宙的小萌妻
深渊请闭眼
公主她受命于天
凡人修仙,李玄修仙传
嬴政:这个大秦不正经
青烟袅剑叩长生
蒙古大营的晨雾尚未散尽,带着江潮的湿冷,弥漫在连绵的营帐之间。
一夜辗转,公孙绿萼心中那份对父亲的微弱希冀与深深的警惕反复拉扯,直到天快亮时才浅浅睡去。
她做了个噩梦,梦见父亲手持利剑刺向她的心口。
公孙绿萼从睡梦中惊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睁开眼时,帐外已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
帐帘被轻轻掀开,一道纤细的身影端着铜盆走进来,正是昨日被公孙止吩咐伺候的侍女。
她脚步轻盈,将铜盆放在架上,又取来干净的布巾,轻柔的声音满是恭敬:“小姐醒了?该起身洗漱了。”
\"嗯。\"公孙绿萼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见窗外天光已亮,不由得有些赧然。
自拜入小龙女门下开始习武,她再未如此贪睡过。
坐起身时,只觉四肢有些酸软,仿佛昨夜奔走的疲惫仍未散去。
“奴婢伺候小姐洗漱。”侍女低着头,手中端着铜盆和毛巾。
“有劳姐姐了。” 绿萼轻声道谢,接过湿毛巾。
冰凉的触感让她精神一振,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侍女手中的托盘。
上面除了洗漱用具,还放着一个小巧的食盒。
她环顾四周,发现安置自己的是一座精致的帐篷,案几上还摆着新鲜的水果。
“我父亲呢?”她一边擦拭脸庞一边问道。
侍女恭敬回答:“谷主一早便去处理营中粮草事务了,特意吩咐奴婢好生伺候小姐。”
“谷主还说午时会设宴与小姐共进午膳。”
“这是?” 绿萼指着食盒疑惑发问。
侍女脸上堆着温顺的笑意:“回小姐,这是先生特意吩咐小的为您准备的早膳。”
“先生说您一路劳累,特意加了些温补的药材,让您补补身子。”
公孙绿萼心中一动,想不到父亲竟会如此体贴!
她想起往日在绝情谷时,公孙止便经常让人为自己煨煮药膳,心中的柔软又悄然抬头。
但随即,清灵子还被囚禁的事涌上心头,她暗叹一声,罢了,先看看他今日如何说。
她不动声色,待侍女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旁边还有几样精致的点心,香气扑鼻,显然是精心准备的。
“先生说您昨日没怎么吃东西,特意让厨房做了些清淡的。” 侍女将莲子羹端到绿萼面前,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公孙绿萼看着那碗莲子羹,汤色清亮,莲子饱满,确实像是用心熬制的。
她拿起汤匙,正要入口,忽然想起杨过曾告诫过她,江湖险恶,尤其是在吃食饮水方面务必要小心。
公孙止虽是她生父,但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早已让父女之情淡薄如纸。
她指尖微顿,抬眼看向侍女,笑道:“姐姐一路伺候,想必也没用餐吧?不如一同用些?”
侍女脸色微变,连忙摆手:“小姐说笑了,小的身份低微,怎敢与小姐同席?”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口,绿萼心中的警铃顿时大作。
她不动声色地将汤匙放下,蹙眉道:“我晨起有些反胃,怕是吃不下这么许多。”
侍女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语气也变得有些急切:“小姐,先生要是知道小的没伺候好您......”
绿萼见她这般模样,故作不适地捂着胸口:“我爹的药膳可是大补之物,与其浪费不如咱两分而食之。”
侍女见状,心中意动,她本是附近村寨乡民,蒙古骑兵强征民夫时,阿术为讨好公孙止,特意将她擒来伺候。
平日能有食物裹腹,已是不易。
此时听说是大补的珍贵之物,心中的馋虫便开始发作。
加上她害怕公孙止责罚,只得讪讪地收拾了食盒,从中分出半碗。
闻着莲子羹散发出的诱人香气,侍女咽了咽口水:“小姐,那奴婢可就不客气了!”
说完,便端着莲子羹往口中送。
公孙绿萼见状,这才长舒一口气,只是后背已惊出一层冷汗。
她走到桌边,端起那尚有半碗的莲子羹。
然后才用汤勺小心翼翼地喝下那碗莲子羹。
侍女见她喝完,便起身收拾食盒准备去找公孙止回禀。
公孙绿萼开口说道,“我想出去走走。”
侍女面露难色:“这...先生吩咐过,营中杂乱,怕冲撞了小姐...”
“说是让小姐先在帐中等候,午时......”
公孙绿萼心中一沉,脸上却不露分毫,挥了挥手示意侍女离去:“那便罢了。我有些乏了,想再歇息片刻。”
另一边,侍女退出帐后,立刻快步走向公孙止的中军大帐。
此时,公孙止正与昆贡、普布二人议事,帐内气氛凝重。
“...... 那丫头心思活络得很,昨日席间虽没明说,但句句都在防备老夫。” 公孙止沉声道,脸上带着几分不耐,
昆贡脸色温和,“依老衲看,先生不如直接用强.....”
普布也附和道:“是啊先生,那杨过夫妇武功诡异,若是不能摸清他们的底细,国师那边只怕不好交代。”
公孙止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案几,沉声道:“不可。她毕竟是我女儿,若是传出我对亲生女儿动刑,江湖上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
“再说,虎毒尚不食子,若是绿萼有个三长两短,老夫岂非是得不偿失?”
他心中另有盘算,绿萼是小龙女的弟子,又深得杨过信任,若是能让她反过来为己所用,那无疑是插入杨过阵营的一把利刃。
退一步说,就算不能为己所用,握在手中,也能作为要挟杨过的筹码。
加上自己安排的‘补药’,女儿服下过后便无法反抗,还有时间慢慢撬开她的
正说着,帐外传来侍女的声音:“先生,奴婢回来了。”
“进来。” 公孙止扬声道。
侍女走进帐内,垂首道:“先生,小姐已喝下半碗莲子羹。”
公孙止脸色一喜,“嗯,你下去吧!”
侍女又开口禀告:“先生,小姐说要在营中到处走走,奴婢骗小姐说...说先生让她在帐中等候......”
昆贡冷笑一声:“先生,令爱可是聪明得很啊!她定是起了疑心,想要查探那老道的下落”
公孙止瞪了侍女一眼:“胡闹!她想在营中走动,你岂能拦她?”
侍女见他发怒,顿时吓得‘噗通’一声跪伏在地,“先生饶命!先生饶命!”
公孙止沉吟片刻,对侍女道:“起来吧。”
“既然她想要到处走走,只要不离开大营,那你便陪她四处逛逛。”
“你下去吧,去陪着小姐。”
“记得告诉她,中午我设宴款待她。”
“是,奴婢遵命。” 侍女如蒙大赦,连忙退了出去。
昆贡有些不甘:“先生,令爱如此警惕,中午怕是也难......”
公孙止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她再是警惕,也毕竟年轻。”
“中午席间,咱们三人轮番引导,不信她不上当。”
普布闻言大喜:“还是先生高明!”
公孙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但愿她识相些,免得自讨苦吃。”
日头渐渐升高,大营中操练的呼喝声与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肃杀之气。
公孙绿萼在帐中坐立难安,她几次想寻机离开,却发现帐外总有士卒来回巡逻,防守严密。
她反复思索着公孙止的目的,越想越觉得不安,直到侍女再度返回。
听着侍女带来的消息,公孙绿萼心中又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误会了父亲。
跟着侍女行走大营,周遭的士卒见到公孙绿萼纷纷恭敬地弯腰致礼,丝毫没有不敬之举。
见着这一幕,绿萼心中愈发纠结。
临近午时,一名亲卫匆匆赶来,恭敬地说道:“小姐,先生请您去中军大帐赴宴。”
公孙绿萼心中一凛,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她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亲卫向中军大帐走去。
一路上,她再次仔细观察着大营的布置,试图记住路线,为日后脱身做准备。
中军大帐外守卫森严,亲卫掀开帐帘,一股酒肉香气扑面而来。
帐内摆着一张宽大的案几,上面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公孙止坐在主位,昆贡和普布分坐两侧,正谈笑风生。
见绿萼进来,公孙止立刻起身,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萼儿,你可算来了。”
“快来坐,爹特意让人备了你爱吃的菜。”
公孙绿萼的目光落在案几上,淡淡道:“爹爹如今依旧不食荤腥?”
公孙止拉着她走到客位坐下,一脸遗憾,“当初爹的闭气功被破,如今倒是不戒荤腥了!”
“来,坐下,尝尝这烤羊肉,是蒙古人的拿手好菜。”
他亲自为绿萼递过一块烤得焦黄的羊肉,眼神中带着慈爱。
公孙绿萼她不动声色地行礼:“多谢父亲。”
席间,公孙止不断给她夹菜,嘘寒问暖,俨然一副慈父模样。
昆贡与普布也频频敬酒,言语间多有奉承。
“公孙小姐不愧是先生的千金,气质非凡。”昆贡笑道,“难怪杨过会收你为徒。”
公孙绿萼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家师待弟子一视同仁,并非因我身份特殊。”
“公孙姑娘,”普布眯着眼,“听闻杨过夫妇武功独步天下,不知小姐学会了几分?”
公孙绿萼放下筷子,直视普布:“师父与师公武功博大精深,小女子资质愚钝,只学了些皮毛。”
“萼儿太谦虚了。”公孙止笑道,“为父听说你师父向来是有求必应,对武功从不藏私。”
“有如此师门,想必你已得了她二人真传。”
公孙绿萼心中一凛。
父亲怎会如此关心自己师门的事?
“父亲说笑了。”她勉强笑道,“师父学究天人,女儿怎会轻易习得全部?”
公孙止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又恢复笑容:“来,尝尝这鱼,是从汉江刚捕上来的,鲜得很。”
绿萼并未接,只是看着他道:“爹爹若是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何必要左顾而言他!”
昆贡在一旁打圆场:“公孙小姐这是说的哪里话?”
“先生思念女儿心切,这才特意备下这桌宴席,这可是先生的一片苦心。”
“你就莫要辜负了先生的好意了。”
普布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公孙小姐,不过是闲谈而已。”
公孙止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萼儿,你就这般不愿与爹爹共处吗?”
绿萼心中一软,想起儿时的点滴,语气不由得缓和了些:“爹爹,并非女儿不愿,只是...... ”
“只是清灵子道长乃是我师门好友,如今......”
公孙止闻言,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他放下手中的酒杯,沉声道:“萼儿,我昨日不是说了吗?”
“我虽为营中谋士,释放清灵子需得王爷下令。”
“为父不能擅自做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又是从长计议!” 绿萼有些激动。
公孙止长叹一声,“萼儿,王爷昨日已经过江去了襄阳!”
“待王爷归来,为父自会向王爷谏言,请他释放那老道!”
“好!”公孙绿萼点头,“那女儿便多等几日!”
顿了顿,公孙绿萼又开口试探,“爹,能不能让女儿先见见清灵子道长?”
昆贡笑着回应,“公孙姑娘,非是先生不答应。”
“只是那老道已由王爷的人在看管,即便是先生也无法探视!”
公孙绿萼只得作罢。
见着公孙绿萼兴致不高,公孙止三人并未继续套话。
毕竟,公孙绿萼此时人已身处在大营,想要问询情报,随时都可以。
与此同时,襄阳城外的小道上,陆无双与程英正策马疾驰。
“表妹,咱们这样漫无目的地找,何时才能寻到公孙姑娘?”程英勒住马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陆无双咬牙道:“总不能干等着。绿萼师妹孤身一人离开襄阳,我实在放心不下。”
两人正说话间,前方树林中突然传来婴儿啼哭声。程英警觉地按住剑柄:“这荒郊野外,怎会有婴儿的啼哭声?”
陆无双已策马冲入林中:“去看看!”
树林深处,一个身着杏黄道袍的女子怀抱婴儿,正轻声哄着。
听到马蹄声,她猛然抬头,露出一张美艳却冷峻的脸。
“李莫愁?!”陆无双失声叫道,立刻拔剑出鞘,“你这女魔头,可是又害了哪家,抢来的孩子?”
李莫愁看清来人,冷笑一声:“我道是谁,原来是我的好徒儿。”
“怎么,你还想替天行道,对贫道出手不成?”
程英赶到,见状也是大吃一惊:“李道长,这孩子是.....”
李莫愁厉声打断,“贫道的事,还轮不到你们管!”
陆无双剑指李莫愁:“放下孩子,饶你不死!”
李莫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就凭你?”
一夜辗转,公孙绿萼心中那份对父亲的微弱希冀与深深的警惕反复拉扯,直到天快亮时才浅浅睡去。
她做了个噩梦,梦见父亲手持利剑刺向她的心口。
公孙绿萼从睡梦中惊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睁开眼时,帐外已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
帐帘被轻轻掀开,一道纤细的身影端着铜盆走进来,正是昨日被公孙止吩咐伺候的侍女。
她脚步轻盈,将铜盆放在架上,又取来干净的布巾,轻柔的声音满是恭敬:“小姐醒了?该起身洗漱了。”
\"嗯。\"公孙绿萼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见窗外天光已亮,不由得有些赧然。
自拜入小龙女门下开始习武,她再未如此贪睡过。
坐起身时,只觉四肢有些酸软,仿佛昨夜奔走的疲惫仍未散去。
“奴婢伺候小姐洗漱。”侍女低着头,手中端着铜盆和毛巾。
“有劳姐姐了。” 绿萼轻声道谢,接过湿毛巾。
冰凉的触感让她精神一振,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侍女手中的托盘。
上面除了洗漱用具,还放着一个小巧的食盒。
她环顾四周,发现安置自己的是一座精致的帐篷,案几上还摆着新鲜的水果。
“我父亲呢?”她一边擦拭脸庞一边问道。
侍女恭敬回答:“谷主一早便去处理营中粮草事务了,特意吩咐奴婢好生伺候小姐。”
“谷主还说午时会设宴与小姐共进午膳。”
“这是?” 绿萼指着食盒疑惑发问。
侍女脸上堆着温顺的笑意:“回小姐,这是先生特意吩咐小的为您准备的早膳。”
“先生说您一路劳累,特意加了些温补的药材,让您补补身子。”
公孙绿萼心中一动,想不到父亲竟会如此体贴!
她想起往日在绝情谷时,公孙止便经常让人为自己煨煮药膳,心中的柔软又悄然抬头。
但随即,清灵子还被囚禁的事涌上心头,她暗叹一声,罢了,先看看他今日如何说。
她不动声色,待侍女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旁边还有几样精致的点心,香气扑鼻,显然是精心准备的。
“先生说您昨日没怎么吃东西,特意让厨房做了些清淡的。” 侍女将莲子羹端到绿萼面前,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公孙绿萼看着那碗莲子羹,汤色清亮,莲子饱满,确实像是用心熬制的。
她拿起汤匙,正要入口,忽然想起杨过曾告诫过她,江湖险恶,尤其是在吃食饮水方面务必要小心。
公孙止虽是她生父,但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早已让父女之情淡薄如纸。
她指尖微顿,抬眼看向侍女,笑道:“姐姐一路伺候,想必也没用餐吧?不如一同用些?”
侍女脸色微变,连忙摆手:“小姐说笑了,小的身份低微,怎敢与小姐同席?”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口,绿萼心中的警铃顿时大作。
她不动声色地将汤匙放下,蹙眉道:“我晨起有些反胃,怕是吃不下这么许多。”
侍女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语气也变得有些急切:“小姐,先生要是知道小的没伺候好您......”
绿萼见她这般模样,故作不适地捂着胸口:“我爹的药膳可是大补之物,与其浪费不如咱两分而食之。”
侍女见状,心中意动,她本是附近村寨乡民,蒙古骑兵强征民夫时,阿术为讨好公孙止,特意将她擒来伺候。
平日能有食物裹腹,已是不易。
此时听说是大补的珍贵之物,心中的馋虫便开始发作。
加上她害怕公孙止责罚,只得讪讪地收拾了食盒,从中分出半碗。
闻着莲子羹散发出的诱人香气,侍女咽了咽口水:“小姐,那奴婢可就不客气了!”
说完,便端着莲子羹往口中送。
公孙绿萼见状,这才长舒一口气,只是后背已惊出一层冷汗。
她走到桌边,端起那尚有半碗的莲子羹。
然后才用汤勺小心翼翼地喝下那碗莲子羹。
侍女见她喝完,便起身收拾食盒准备去找公孙止回禀。
公孙绿萼开口说道,“我想出去走走。”
侍女面露难色:“这...先生吩咐过,营中杂乱,怕冲撞了小姐...”
“说是让小姐先在帐中等候,午时......”
公孙绿萼心中一沉,脸上却不露分毫,挥了挥手示意侍女离去:“那便罢了。我有些乏了,想再歇息片刻。”
另一边,侍女退出帐后,立刻快步走向公孙止的中军大帐。
此时,公孙止正与昆贡、普布二人议事,帐内气氛凝重。
“...... 那丫头心思活络得很,昨日席间虽没明说,但句句都在防备老夫。” 公孙止沉声道,脸上带着几分不耐,
昆贡脸色温和,“依老衲看,先生不如直接用强.....”
普布也附和道:“是啊先生,那杨过夫妇武功诡异,若是不能摸清他们的底细,国师那边只怕不好交代。”
公孙止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案几,沉声道:“不可。她毕竟是我女儿,若是传出我对亲生女儿动刑,江湖上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
“再说,虎毒尚不食子,若是绿萼有个三长两短,老夫岂非是得不偿失?”
他心中另有盘算,绿萼是小龙女的弟子,又深得杨过信任,若是能让她反过来为己所用,那无疑是插入杨过阵营的一把利刃。
退一步说,就算不能为己所用,握在手中,也能作为要挟杨过的筹码。
加上自己安排的‘补药’,女儿服下过后便无法反抗,还有时间慢慢撬开她的
正说着,帐外传来侍女的声音:“先生,奴婢回来了。”
“进来。” 公孙止扬声道。
侍女走进帐内,垂首道:“先生,小姐已喝下半碗莲子羹。”
公孙止脸色一喜,“嗯,你下去吧!”
侍女又开口禀告:“先生,小姐说要在营中到处走走,奴婢骗小姐说...说先生让她在帐中等候......”
昆贡冷笑一声:“先生,令爱可是聪明得很啊!她定是起了疑心,想要查探那老道的下落”
公孙止瞪了侍女一眼:“胡闹!她想在营中走动,你岂能拦她?”
侍女见他发怒,顿时吓得‘噗通’一声跪伏在地,“先生饶命!先生饶命!”
公孙止沉吟片刻,对侍女道:“起来吧。”
“既然她想要到处走走,只要不离开大营,那你便陪她四处逛逛。”
“你下去吧,去陪着小姐。”
“记得告诉她,中午我设宴款待她。”
“是,奴婢遵命。” 侍女如蒙大赦,连忙退了出去。
昆贡有些不甘:“先生,令爱如此警惕,中午怕是也难......”
公孙止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她再是警惕,也毕竟年轻。”
“中午席间,咱们三人轮番引导,不信她不上当。”
普布闻言大喜:“还是先生高明!”
公孙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但愿她识相些,免得自讨苦吃。”
日头渐渐升高,大营中操练的呼喝声与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肃杀之气。
公孙绿萼在帐中坐立难安,她几次想寻机离开,却发现帐外总有士卒来回巡逻,防守严密。
她反复思索着公孙止的目的,越想越觉得不安,直到侍女再度返回。
听着侍女带来的消息,公孙绿萼心中又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误会了父亲。
跟着侍女行走大营,周遭的士卒见到公孙绿萼纷纷恭敬地弯腰致礼,丝毫没有不敬之举。
见着这一幕,绿萼心中愈发纠结。
临近午时,一名亲卫匆匆赶来,恭敬地说道:“小姐,先生请您去中军大帐赴宴。”
公孙绿萼心中一凛,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她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亲卫向中军大帐走去。
一路上,她再次仔细观察着大营的布置,试图记住路线,为日后脱身做准备。
中军大帐外守卫森严,亲卫掀开帐帘,一股酒肉香气扑面而来。
帐内摆着一张宽大的案几,上面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公孙止坐在主位,昆贡和普布分坐两侧,正谈笑风生。
见绿萼进来,公孙止立刻起身,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萼儿,你可算来了。”
“快来坐,爹特意让人备了你爱吃的菜。”
公孙绿萼的目光落在案几上,淡淡道:“爹爹如今依旧不食荤腥?”
公孙止拉着她走到客位坐下,一脸遗憾,“当初爹的闭气功被破,如今倒是不戒荤腥了!”
“来,坐下,尝尝这烤羊肉,是蒙古人的拿手好菜。”
他亲自为绿萼递过一块烤得焦黄的羊肉,眼神中带着慈爱。
公孙绿萼她不动声色地行礼:“多谢父亲。”
席间,公孙止不断给她夹菜,嘘寒问暖,俨然一副慈父模样。
昆贡与普布也频频敬酒,言语间多有奉承。
“公孙小姐不愧是先生的千金,气质非凡。”昆贡笑道,“难怪杨过会收你为徒。”
公孙绿萼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家师待弟子一视同仁,并非因我身份特殊。”
“公孙姑娘,”普布眯着眼,“听闻杨过夫妇武功独步天下,不知小姐学会了几分?”
公孙绿萼放下筷子,直视普布:“师父与师公武功博大精深,小女子资质愚钝,只学了些皮毛。”
“萼儿太谦虚了。”公孙止笑道,“为父听说你师父向来是有求必应,对武功从不藏私。”
“有如此师门,想必你已得了她二人真传。”
公孙绿萼心中一凛。
父亲怎会如此关心自己师门的事?
“父亲说笑了。”她勉强笑道,“师父学究天人,女儿怎会轻易习得全部?”
公孙止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又恢复笑容:“来,尝尝这鱼,是从汉江刚捕上来的,鲜得很。”
绿萼并未接,只是看着他道:“爹爹若是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何必要左顾而言他!”
昆贡在一旁打圆场:“公孙小姐这是说的哪里话?”
“先生思念女儿心切,这才特意备下这桌宴席,这可是先生的一片苦心。”
“你就莫要辜负了先生的好意了。”
普布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公孙小姐,不过是闲谈而已。”
公孙止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萼儿,你就这般不愿与爹爹共处吗?”
绿萼心中一软,想起儿时的点滴,语气不由得缓和了些:“爹爹,并非女儿不愿,只是...... ”
“只是清灵子道长乃是我师门好友,如今......”
公孙止闻言,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他放下手中的酒杯,沉声道:“萼儿,我昨日不是说了吗?”
“我虽为营中谋士,释放清灵子需得王爷下令。”
“为父不能擅自做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又是从长计议!” 绿萼有些激动。
公孙止长叹一声,“萼儿,王爷昨日已经过江去了襄阳!”
“待王爷归来,为父自会向王爷谏言,请他释放那老道!”
“好!”公孙绿萼点头,“那女儿便多等几日!”
顿了顿,公孙绿萼又开口试探,“爹,能不能让女儿先见见清灵子道长?”
昆贡笑着回应,“公孙姑娘,非是先生不答应。”
“只是那老道已由王爷的人在看管,即便是先生也无法探视!”
公孙绿萼只得作罢。
见着公孙绿萼兴致不高,公孙止三人并未继续套话。
毕竟,公孙绿萼此时人已身处在大营,想要问询情报,随时都可以。
与此同时,襄阳城外的小道上,陆无双与程英正策马疾驰。
“表妹,咱们这样漫无目的地找,何时才能寻到公孙姑娘?”程英勒住马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陆无双咬牙道:“总不能干等着。绿萼师妹孤身一人离开襄阳,我实在放心不下。”
两人正说话间,前方树林中突然传来婴儿啼哭声。程英警觉地按住剑柄:“这荒郊野外,怎会有婴儿的啼哭声?”
陆无双已策马冲入林中:“去看看!”
树林深处,一个身着杏黄道袍的女子怀抱婴儿,正轻声哄着。
听到马蹄声,她猛然抬头,露出一张美艳却冷峻的脸。
“李莫愁?!”陆无双失声叫道,立刻拔剑出鞘,“你这女魔头,可是又害了哪家,抢来的孩子?”
李莫愁看清来人,冷笑一声:“我道是谁,原来是我的好徒儿。”
“怎么,你还想替天行道,对贫道出手不成?”
程英赶到,见状也是大吃一惊:“李道长,这孩子是.....”
李莫愁厉声打断,“贫道的事,还轮不到你们管!”
陆无双剑指李莫愁:“放下孩子,饶你不死!”
李莫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就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