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第421章 私相授受
周伯通一听要试药,顿时来了精神,蹦跳着凑上前来:“杨过,让我来试!让我来试!”
他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仿佛刚才的争执从未发生过。
杨过笑着摇头:“老顽童,你方才不是已经试过了吗?”
“那不算!”周伯通急道,“百草仙说那药粉对高手有效!”
“这次我憋住气,保证不装晕!”
罗伊冷哼一声:“偷鸟贼,你莫要再胡闹!”
周伯通冲他做了个鬼脸:“白袍怪,你懂什么?我这叫舍己为人!”
小龙女看着二人斗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她转向杨过,轻声道:“过儿,不如让我来试?”
杨过握住她的手,柔声道:“龙儿,还是我来吧。”
公孙清见状,连忙劝道:“教主,此药虽不伤身,但毕竟是迷药,万一......”
杨过摆手道:“无妨。若是连我都能迷倒,那对付那些番僧便更有把握了。”
他转向罗伊,“取药来。”
罗伊犹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瓷瓶,递给杨过。
“伊玛目,此药只需吸入少许便会见效,请小心。”
杨过接过瓷瓶,拔开塞子,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散开来。
他深吸一口气,将药粉吸入鼻中。
众人屏息凝视,只见杨过神色如常,眼中精光依旧。
三息过后,他眨了眨眼,笑道:“似乎除了香味,并没有没什么感觉。”
周伯通失望地撇嘴:“看吧,我就说这药除了香味,压根没用!”
罗伊皱眉道:“不可能!百草仙......”
话音未落,杨过突然身形一晃,眼中神采迅速暗淡。
他勉强扶住桌角,声音变得含糊:“有些晕了,药...药效来了...”
话未说完,整个人便软倒在地。
“过儿!”小龙女惊呼一声,连忙俯身扶住他。
周伯通瞪大眼睛:“咦?当真能迷晕了?”
罗伊松了口气,解释道:“夫人不必担心,教主只是暂时昏迷,两个时辰后自会醒来。”
小龙女轻轻抚过杨过的脸庞,确认他只是沉睡,这才放下心来。
公孙清感叹道:“连教主这等功力都抵挡不住,看来此药确实厉害。”
周伯通挠头道:“奇怪,我怎么就没事呢?”
罗伊瞥了他一眼:“你方才不是说憋住气了吗?”
“啊?”周伯通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对对对!我忘了这茬!”
他拍着脑袋,懊恼道,“早知道就不憋气了,我也想尝尝晕过去的滋味!”
众人闻言,皆是哭笑不得。
小龙女将杨过扶到一旁的软榻上,转身问道:“罗伊,此药可有解药?”
罗伊点头:“有。百草仙特意配制了解药,只需闻一闻便能清醒。”
说着,他又取出一个小瓶,递给小龙女。
小龙女接过,轻轻拔开塞子,凑到杨过鼻前。
片刻后,杨过眼皮微动,缓缓睁开了眼睛。
“龙儿...”他声音还有些虚弱。
小龙女柔声道:“感觉如何?”
杨过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头有些沉,但无大碍。”
他看向罗伊,赞许道:“此药果然厉害,连我都抵挡不住。”
“那些番僧功力尚不如我,定会中招。”
周伯通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解药瓶:“龙丫头,让我也试试呗?”
小龙女无奈,只得将解药递给他。
周伯通如获至宝,立刻拔开塞子猛吸一口,然后...
“阿嚏!”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揉着鼻子道,“这解药怎么味道这么冲?”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好笑。
杨过起身活动了下筋骨,确认药效已完全消退,这才正色道:“既然迷药有效,那今晚的行动便按计划进行。”
“罗伊,你与百草仙再准备些药粉,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罗伊躬身应道:“属下明白。”
杨过又看向公孙清:“公孙右使,张宏范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公孙清回道:“张统制已备好快船,随时可以出发。”
“好。”杨过点头,“今晚子时,我与龙儿、罗伊三人渡江救人。”
“你们在岸边接应,一旦得手,立刻返回。”
众人齐声应诺。
周伯通突然举手:“我也要去!”
杨过笑道:“老顽童,你另有任务。”
“什么任务?”周伯通眼睛一亮。
“你留在襄阳,保护你把兄弟的安全。”
“有你在,我们才能放心前去救人。”
周伯通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头答应:“好吧好吧,谁让我是他大哥呢!”
“不过...”他眼珠一转,“等你回来,可得让白袍怪传授我那个凝水之术!”
杨过心中暗笑,周伯通误将‘生死符’认作是凝水之术。
当即笑着应下:“一定。”
计划已定,众人各自准备。
小龙女陪着杨过在谷中散步,调整状态。
“过儿,我总觉得有些不安。”小龙女轻声道。
杨过握紧她的手:“担心绿萼?”
小龙女点头:“公孙止心狠手辣,绿萼落在他手中,只怕...”
杨过安慰道:“放心,公孙止虽然狠毒,但绿萼毕竟是他亲生女儿。”
“他扣下绿萼,必有所图,短时间内不会伤害她。”
“再说,咱们今晚就去救人,一定能将她平安带回。”
小龙女轻叹一声:“希望如此。”
与此同时,蒙古大营中。
公孙绿萼坐在帐中,回想着午宴上公孙止的言行,越发觉得可疑。
“父亲为何如此关心师父和师公的武功?”
“他扣下清灵子道长,到底有什么目的?”
她这一思索,便到了傍晚时分,直到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小姐,先生请您过去。”是侍女的声音。
公孙绿萼心中一紧:“你可知父亲有何事寻我?”
侍女答道:“先生说晚膳已经备好,请小姐去用膳。”
公孙绿萼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衫:“带路吧。”
她跟着侍女穿过营地,来到一座更大的帐篷前。
帐外站着两名侍卫,见绿萼到来,立刻掀开帐帘。
“萼儿,进来吧。”公孙止的声音从帐内传出。
公孙绿萼迈步入内,只见帐中烛火通明,公孙止独自一人坐在案几后,面前摆着酒菜。
“父亲。”她行礼道。
公孙止示意她坐下:“来,陪为父喝一杯。”
绿萼摇头:“女儿不胜酒力。”
公孙止笑道:“无妨,这是果酒,不醉人。”
他亲自为绿萼斟了一杯,推到她面前。
绿萼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心中警惕更甚。
“父亲唤女儿来,不知有何要事?”
公孙止抿了口酒,缓缓道:“萼儿,为父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该告诉你实情。”
“什么实情?”绿萼心中一紧。
公孙止叹了口气:“其实...清灵子道长已经不在营中了。”
“什么?”绿萼猛地站起,“父亲此言当真?”
公孙止点头:“昨日王爷过江前,已下令将他释放。”
“为父本想告诉你,但又怕你得知后立刻离去...”
“所以才...”
绿萼又惊又喜:“清灵子道长真的已经自由了?”
公孙止苦笑:“为父骗你作甚?”
“你若不信,明日可去襄阳城中打听。”
绿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随即又生疑惑:“那父亲今日为何...”
公孙止叹息道:“为父只是想多留你几日。”
“这些年,为父亏欠你太多...”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绿萼见状,心中不由一软。
但她很快又警惕起来:“父亲若真想留我,大可直言,何必...”
公孙止摇头打断:“是为父糊涂了。”
“来,先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他夹了一筷子蕹菜放到绿萼碗中,“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蕹菜,为父特意让人过江中采来的。”
绿萼看着碗中的蕹菜,又看看公孙止殷切的眼神,终究不忍拒绝,小心地尝了一口。
味道确实鲜美,与她记忆中的味道一模一样。
公孙止见她肯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吃吗?”
绿萼点头:“嗯,很好吃。”
公孙止又为她夹了些菜,絮絮叨叨地说起她小时候的事。
绿萼听着,心中的戒备渐渐放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公孙止突然话锋一转:“萼儿,为父有一事相求。”
绿萼心中一凛:“父亲请讲。”
公孙止放下酒杯,正色道:“为父这些年投靠蒙古,眼界已不同以往。”
“如今蒙古国势大,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将来南朝必定为蒙古国所灭。”
“为父想...想你留在身边。”
绿萼疑惑道:“父亲的意思是...”
公孙止直视她的眼睛:“为父想为你寻一门亲事,将来让你安享受富贵荣华!”
“这......”绿萼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公孙止继续道:“为父知道,当年做了不少错事。”
“但你是为父唯一的骨血,爹怎能忍心见你流落江湖,与腌臜为伍!”
绿萼犹豫道:“父亲,此事......”
“师公和师父对您...”
公孙止苦笑:“是啊,杨过必定恨我入骨。”
“所以为父才想请你帮忙,说服他们。”
“你是他们的爱徒,又是我女儿,由你出面最为合适。”
绿萼沉思片刻,道:“父亲女儿已有意中人。”
“父亲的愿望女儿怕是......”
公孙止闻言一愣:“胡闹!”
“婚姻大事,岂容你私相授受!”
绿萼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
酒液入喉,带着淡淡的甜味,确实不似烈酒。
“爹,女儿与他两情相悦,患难与共。”
“再说......”
公孙止看着她喝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悦。
“萼儿,自古以来,婚姻大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公孙绿萼却寸步不让,“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此事,师父已经首肯,算不得私相授受!”
公孙止目光在亭亭玉立的女儿身上扫视,心中想着,自己女人姿色本就是上上之选。
王爷此次南下,身边并无美人相伴,夜深人静之时,难免会寂寞。
若是萼儿能入了王爷法眼,就此将她收下。
到时萼儿再为王爷诞下子嗣,那可就是母凭子贵。
眼下蒙古国大汗蒙哥对自家兄弟无比器重。
四王爷经营漠南与汉地,自身实力雄厚。
将来未必没有问鼎天下的机遇。
真若是有那么一天,公孙家便是皇亲国戚。
老夫便再娶上几门小妾,让公孙家的子孙安享世代荣华。
想到此处,公孙止下意识地压低声音:“萼儿,爹怎会害你!”
“爹为你选中之人,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你若是能入他之眼,将来跟随他......”
公孙绿萼放下酒杯,出声打断,“爹,女儿并不爱慕权势!”
若是前世,以公孙绿萼温顺的性格,加上她对父母的顺从。
只怕说不出拒绝的话语。
可杨过在西安让她见过血,加上她已经在江湖行走数年。
不论是心性还是见识,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公孙止见她语气坚决,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是明白的。
加上公孙绿萼已经服下了“补药”,不用担心她能逃离大寨。
当即便话锋一转,“杨过夫妇的武功,你可曾学全?”
再度听到今日自己苦思许久未有答案的问题,绿萼顿时心中警觉:“父亲为何问这个?”
公孙止笑道:“为父只是想知道,你是否得到了他二人的真传,又学到了几分本领。”
绿萼摇头:“师父的武功博大精深,女儿资质有限,只学了些皮毛。”
公孙止追问:“那不知你都学了那些武功?”
绿萼愈发警觉起来:“父亲,女儿不能坏了江湖规矩,恕我不能相告。”
公孙止脸色一沉,但很快又恢复笑容:“是为父唐突了。”
“爹的意思是,若是你已学有所成,便无需再跟在他们身边。”
“毕竟爹跟杨过还有恩怨未结,你夹在中间,只会让你为难!”
绿萼只觉父亲与杨过有仇,心中不忿,这才刻意关注本派武功,倒是未想其他。
但一听父亲是为自己考虑,心中不由又生出了几分愧疚。
“爹,难道就不能放下过去吗?”
公孙止不答,只是又为绿萼夹了些菜,“来,来,多吃点饭菜!”
“别光顾着说话!”
他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仿佛刚才的争执从未发生过。
杨过笑着摇头:“老顽童,你方才不是已经试过了吗?”
“那不算!”周伯通急道,“百草仙说那药粉对高手有效!”
“这次我憋住气,保证不装晕!”
罗伊冷哼一声:“偷鸟贼,你莫要再胡闹!”
周伯通冲他做了个鬼脸:“白袍怪,你懂什么?我这叫舍己为人!”
小龙女看着二人斗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她转向杨过,轻声道:“过儿,不如让我来试?”
杨过握住她的手,柔声道:“龙儿,还是我来吧。”
公孙清见状,连忙劝道:“教主,此药虽不伤身,但毕竟是迷药,万一......”
杨过摆手道:“无妨。若是连我都能迷倒,那对付那些番僧便更有把握了。”
他转向罗伊,“取药来。”
罗伊犹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瓷瓶,递给杨过。
“伊玛目,此药只需吸入少许便会见效,请小心。”
杨过接过瓷瓶,拔开塞子,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散开来。
他深吸一口气,将药粉吸入鼻中。
众人屏息凝视,只见杨过神色如常,眼中精光依旧。
三息过后,他眨了眨眼,笑道:“似乎除了香味,并没有没什么感觉。”
周伯通失望地撇嘴:“看吧,我就说这药除了香味,压根没用!”
罗伊皱眉道:“不可能!百草仙......”
话音未落,杨过突然身形一晃,眼中神采迅速暗淡。
他勉强扶住桌角,声音变得含糊:“有些晕了,药...药效来了...”
话未说完,整个人便软倒在地。
“过儿!”小龙女惊呼一声,连忙俯身扶住他。
周伯通瞪大眼睛:“咦?当真能迷晕了?”
罗伊松了口气,解释道:“夫人不必担心,教主只是暂时昏迷,两个时辰后自会醒来。”
小龙女轻轻抚过杨过的脸庞,确认他只是沉睡,这才放下心来。
公孙清感叹道:“连教主这等功力都抵挡不住,看来此药确实厉害。”
周伯通挠头道:“奇怪,我怎么就没事呢?”
罗伊瞥了他一眼:“你方才不是说憋住气了吗?”
“啊?”周伯通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对对对!我忘了这茬!”
他拍着脑袋,懊恼道,“早知道就不憋气了,我也想尝尝晕过去的滋味!”
众人闻言,皆是哭笑不得。
小龙女将杨过扶到一旁的软榻上,转身问道:“罗伊,此药可有解药?”
罗伊点头:“有。百草仙特意配制了解药,只需闻一闻便能清醒。”
说着,他又取出一个小瓶,递给小龙女。
小龙女接过,轻轻拔开塞子,凑到杨过鼻前。
片刻后,杨过眼皮微动,缓缓睁开了眼睛。
“龙儿...”他声音还有些虚弱。
小龙女柔声道:“感觉如何?”
杨过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头有些沉,但无大碍。”
他看向罗伊,赞许道:“此药果然厉害,连我都抵挡不住。”
“那些番僧功力尚不如我,定会中招。”
周伯通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解药瓶:“龙丫头,让我也试试呗?”
小龙女无奈,只得将解药递给他。
周伯通如获至宝,立刻拔开塞子猛吸一口,然后...
“阿嚏!”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揉着鼻子道,“这解药怎么味道这么冲?”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好笑。
杨过起身活动了下筋骨,确认药效已完全消退,这才正色道:“既然迷药有效,那今晚的行动便按计划进行。”
“罗伊,你与百草仙再准备些药粉,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罗伊躬身应道:“属下明白。”
杨过又看向公孙清:“公孙右使,张宏范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公孙清回道:“张统制已备好快船,随时可以出发。”
“好。”杨过点头,“今晚子时,我与龙儿、罗伊三人渡江救人。”
“你们在岸边接应,一旦得手,立刻返回。”
众人齐声应诺。
周伯通突然举手:“我也要去!”
杨过笑道:“老顽童,你另有任务。”
“什么任务?”周伯通眼睛一亮。
“你留在襄阳,保护你把兄弟的安全。”
“有你在,我们才能放心前去救人。”
周伯通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头答应:“好吧好吧,谁让我是他大哥呢!”
“不过...”他眼珠一转,“等你回来,可得让白袍怪传授我那个凝水之术!”
杨过心中暗笑,周伯通误将‘生死符’认作是凝水之术。
当即笑着应下:“一定。”
计划已定,众人各自准备。
小龙女陪着杨过在谷中散步,调整状态。
“过儿,我总觉得有些不安。”小龙女轻声道。
杨过握紧她的手:“担心绿萼?”
小龙女点头:“公孙止心狠手辣,绿萼落在他手中,只怕...”
杨过安慰道:“放心,公孙止虽然狠毒,但绿萼毕竟是他亲生女儿。”
“他扣下绿萼,必有所图,短时间内不会伤害她。”
“再说,咱们今晚就去救人,一定能将她平安带回。”
小龙女轻叹一声:“希望如此。”
与此同时,蒙古大营中。
公孙绿萼坐在帐中,回想着午宴上公孙止的言行,越发觉得可疑。
“父亲为何如此关心师父和师公的武功?”
“他扣下清灵子道长,到底有什么目的?”
她这一思索,便到了傍晚时分,直到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小姐,先生请您过去。”是侍女的声音。
公孙绿萼心中一紧:“你可知父亲有何事寻我?”
侍女答道:“先生说晚膳已经备好,请小姐去用膳。”
公孙绿萼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衫:“带路吧。”
她跟着侍女穿过营地,来到一座更大的帐篷前。
帐外站着两名侍卫,见绿萼到来,立刻掀开帐帘。
“萼儿,进来吧。”公孙止的声音从帐内传出。
公孙绿萼迈步入内,只见帐中烛火通明,公孙止独自一人坐在案几后,面前摆着酒菜。
“父亲。”她行礼道。
公孙止示意她坐下:“来,陪为父喝一杯。”
绿萼摇头:“女儿不胜酒力。”
公孙止笑道:“无妨,这是果酒,不醉人。”
他亲自为绿萼斟了一杯,推到她面前。
绿萼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心中警惕更甚。
“父亲唤女儿来,不知有何要事?”
公孙止抿了口酒,缓缓道:“萼儿,为父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该告诉你实情。”
“什么实情?”绿萼心中一紧。
公孙止叹了口气:“其实...清灵子道长已经不在营中了。”
“什么?”绿萼猛地站起,“父亲此言当真?”
公孙止点头:“昨日王爷过江前,已下令将他释放。”
“为父本想告诉你,但又怕你得知后立刻离去...”
“所以才...”
绿萼又惊又喜:“清灵子道长真的已经自由了?”
公孙止苦笑:“为父骗你作甚?”
“你若不信,明日可去襄阳城中打听。”
绿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随即又生疑惑:“那父亲今日为何...”
公孙止叹息道:“为父只是想多留你几日。”
“这些年,为父亏欠你太多...”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绿萼见状,心中不由一软。
但她很快又警惕起来:“父亲若真想留我,大可直言,何必...”
公孙止摇头打断:“是为父糊涂了。”
“来,先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他夹了一筷子蕹菜放到绿萼碗中,“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蕹菜,为父特意让人过江中采来的。”
绿萼看着碗中的蕹菜,又看看公孙止殷切的眼神,终究不忍拒绝,小心地尝了一口。
味道确实鲜美,与她记忆中的味道一模一样。
公孙止见她肯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吃吗?”
绿萼点头:“嗯,很好吃。”
公孙止又为她夹了些菜,絮絮叨叨地说起她小时候的事。
绿萼听着,心中的戒备渐渐放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公孙止突然话锋一转:“萼儿,为父有一事相求。”
绿萼心中一凛:“父亲请讲。”
公孙止放下酒杯,正色道:“为父这些年投靠蒙古,眼界已不同以往。”
“如今蒙古国势大,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将来南朝必定为蒙古国所灭。”
“为父想...想你留在身边。”
绿萼疑惑道:“父亲的意思是...”
公孙止直视她的眼睛:“为父想为你寻一门亲事,将来让你安享受富贵荣华!”
“这......”绿萼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公孙止继续道:“为父知道,当年做了不少错事。”
“但你是为父唯一的骨血,爹怎能忍心见你流落江湖,与腌臜为伍!”
绿萼犹豫道:“父亲,此事......”
“师公和师父对您...”
公孙止苦笑:“是啊,杨过必定恨我入骨。”
“所以为父才想请你帮忙,说服他们。”
“你是他们的爱徒,又是我女儿,由你出面最为合适。”
绿萼沉思片刻,道:“父亲女儿已有意中人。”
“父亲的愿望女儿怕是......”
公孙止闻言一愣:“胡闹!”
“婚姻大事,岂容你私相授受!”
绿萼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
酒液入喉,带着淡淡的甜味,确实不似烈酒。
“爹,女儿与他两情相悦,患难与共。”
“再说......”
公孙止看着她喝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悦。
“萼儿,自古以来,婚姻大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公孙绿萼却寸步不让,“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此事,师父已经首肯,算不得私相授受!”
公孙止目光在亭亭玉立的女儿身上扫视,心中想着,自己女人姿色本就是上上之选。
王爷此次南下,身边并无美人相伴,夜深人静之时,难免会寂寞。
若是萼儿能入了王爷法眼,就此将她收下。
到时萼儿再为王爷诞下子嗣,那可就是母凭子贵。
眼下蒙古国大汗蒙哥对自家兄弟无比器重。
四王爷经营漠南与汉地,自身实力雄厚。
将来未必没有问鼎天下的机遇。
真若是有那么一天,公孙家便是皇亲国戚。
老夫便再娶上几门小妾,让公孙家的子孙安享世代荣华。
想到此处,公孙止下意识地压低声音:“萼儿,爹怎会害你!”
“爹为你选中之人,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你若是能入他之眼,将来跟随他......”
公孙绿萼放下酒杯,出声打断,“爹,女儿并不爱慕权势!”
若是前世,以公孙绿萼温顺的性格,加上她对父母的顺从。
只怕说不出拒绝的话语。
可杨过在西安让她见过血,加上她已经在江湖行走数年。
不论是心性还是见识,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公孙止见她语气坚决,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是明白的。
加上公孙绿萼已经服下了“补药”,不用担心她能逃离大寨。
当即便话锋一转,“杨过夫妇的武功,你可曾学全?”
再度听到今日自己苦思许久未有答案的问题,绿萼顿时心中警觉:“父亲为何问这个?”
公孙止笑道:“为父只是想知道,你是否得到了他二人的真传,又学到了几分本领。”
绿萼摇头:“师父的武功博大精深,女儿资质有限,只学了些皮毛。”
公孙止追问:“那不知你都学了那些武功?”
绿萼愈发警觉起来:“父亲,女儿不能坏了江湖规矩,恕我不能相告。”
公孙止脸色一沉,但很快又恢复笑容:“是为父唐突了。”
“爹的意思是,若是你已学有所成,便无需再跟在他们身边。”
“毕竟爹跟杨过还有恩怨未结,你夹在中间,只会让你为难!”
绿萼只觉父亲与杨过有仇,心中不忿,这才刻意关注本派武功,倒是未想其他。
但一听父亲是为自己考虑,心中不由又生出了几分愧疚。
“爹,难道就不能放下过去吗?”
公孙止不答,只是又为绿萼夹了些菜,“来,来,多吃点饭菜!”
“别光顾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