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官路丽人行 > 第639章 头疼的事①

官路丽人行 第639章 头疼的事①

    刘老大听了成林的话,内心也是感慨:

    刘扬在云州、悦南,正是成林不遗余力的帮忙,才一步步成长起来。成林说的不错,今天悦南、云州的一些经验,依然好用不过时。

    有些地方如果早就按照云州或者悦南的经验,也不至于现在让房地产开发公司掐着脖子。

    自己来东镇,更是成林在背后冲锋陷阵,扫平了廖增仁团伙,收服了洪湖,迎来今天的大好局面。

    如果自己将来到了新的岗位,有没有可能继续带着成林?

    刘敬德感觉自己张嘴说这件事,怕份量不够,成林会不会拒绝?回去让老爷子和刘扬来说?

    成林不知道这片刻的时间,刘叔脑子里已经转了一百个弯,思想已经跑出八百里地。

    历程秘书长看看成林说:

    “都氏兄弟涉案,他们名下的资产不少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如何甄别很困难。现在只有都氏兄弟犯案,他们的老婆孩子暂时与案件无关。

    听说他们已经聘请律师,准备就资产问题,跟各地市来磋商。”

    成林点点头:

    “这个正常。现在专案组的审问暂告一个段落,下面专案组会抽调账目管理高手,同时请求审计部门介入,把他们资产涉案情况分清,将来法院判决后,就是关于都氏兄弟资产的处理依据。

    地方国资委可以利用地方控股的平台公司,把不属于都氏兄弟的涉案资产,通过合法手续,罚没归属财政口,这是好事。

    现在权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给地市政府说一声,组织管理专班进入文轩集团,共同先把企业继续经营好,毕竟文轩集团养活了三千多工人。”

    刘叔点点头,转头对历程秘书长说:

    “这个问题常委会你提一下,让常委们讨论讨论,没有不同意见的话,把常委会意见下发给涉案的各地市,让他们着手早点介入。成林的话有道理,数千工人的饭碗更重要。

    这个事不光文轩集团存在。

    这次春雷行动,各地市都有涉黑企业,那些也跟文轩集团一样,地方政府介入,以保证就业为第一目标。

    如果是涉黑资产,后期地方投资公司接手也面临同样问题。”

    刘叔这话对。从目前荣雨那里披露的消息,不少涉黑团伙已经公司化运作,以前也为社会就业做了贡献。后期资产处置,也关乎许多人的饭碗,需要地方政府谨慎行事。

    …………

    洪燕的肚子慢慢出怀了,现在需要开始谋划她到星岛待产的事了。狄青她娘给洪燕找了两个月嫂过来伺候。

    去星岛陪伴的,洪燕原来的两个护卫跟着,再加上这两个月嫂,人员也基本够用。

    洪燕已经去医院偷偷看过孩子性别,也是个带把的,这个消息让老洪很兴奋。

    成林这段时间没有事就到东韵酒店陪伴洪燕,帮助她度过焦虑期。只要在星岛把娃生下来,将来洪燕在哪里生活倒无所谓。

    老洪给成林打来电话,让成林方便的时候去东齐一趟,军区回政委那边的事碰一碰,据说是干休所改造的事,让回政委头疼。

    正好洪燕想去东齐看看老洪,成林跟历程秘书长打个招呼,坐着洪燕的车去了东齐。

    回政委一口碴子味口音,大大咧咧的性格,成林第一次跟回政委见面,就有点像老朋友一样。

    在回政委眼里,能让金大年赞不绝口的年轻人,那就肯定错不了。

    金大年比回政委和东镇军区尤勇政委大一岁,是他们心里的老大哥,做事稳重磊落,他们俩都服气。

    回政委是前年下半年调任东齐军区的,干休所改造在上任手里有大部分已经改造完成,只剩下漓泉市范围内的四家干休所没有动工。

    漓泉市干休所剩下,没有人来研究,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些干休所原来住的干部级别高,改造后需要回迁的面积大,开发公司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其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多,不同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干部,退休后的房产标准不同,还有一些政策性的调整,需要在改造过程里面兑现。

    悦南当时的干休所改造,金大年政委除了回迁安置,还跟成林额外要了八千万,其中一部分资金也是用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

    回政委不懂房地产,对干休所改造的复杂程度了解不多。

    在他看来,不就是推倒了盖个房子嘛。找个开发公司过来,条件一谈,卡卡就动工行了 ,哪有那么多破烂事。

    有个老领导介绍一个开发公司过来,公司李老板口音跟回政委一个味道,这个如同接头暗号,两个人都有找到组织的感觉,瞬间两人的关系就拉近了 。

    办公室那边把条件跟李老板一谈,双方一拍即合,这事走了个招标程序就定了。

    李老板这些年在东齐、玉章等地做房地产项目,顺风顺水走过来,手里同时开工四五个项目是家常便饭。

    对于政策调整他不太理会,在他看来一切的规章制度都是约束别人的,自己这样精明的人,总会在各种政策缝隙里找到变通的办法。

    干休所改造项目签约后,他按照惯常做法,土地拿下来,手续办齐了开工,银行做开发贷手续同步推进,只是他想不到这次不灵了,开发贷办不了了,政策就是这么要求的。

    房子推倒了,基础都干完了,等着开始地面施工,银行开发贷不给了,李老板有点慌爪,这不是难为人嘛?

    这像是在家做饭,火生上了,等米下锅的时候,米没了,这可咋整?

    这些年李老板的买卖,是三个杯盖要盖十个茶杯,他天天在杯沿上冒险。前些年这种路子勉强走得通,现在他没有机会了,项目停摆了。

    干休所住的老同志,大部分都是刚正不阿的性格,一看李老板这个阵势,这是不行的苗头,自己的房子是不是也要有麻烦?

    他们开始跟军区反映情况,有几个老干部电话直接打给回政委,要求军区采取措施,确保工程继续开工。

    回政委安排人跟李老板沟通过,回政委亲自也跟李老板也谈过。李老板满嘴答应,马上筹集资金继续开工。

    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