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漂亮娇娇穿九零,赚钱搞事样样行 > 第574章 最有价值的

漂亮娇娇穿九零,赚钱搞事样样行 第574章 最有价值的

    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太阳探出了头。

    世界被洁白笼罩,脏污藏在金辉下。

    帮何平这事儿,林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于现在的林老板而言,帮一个人,只看她想不想、愿不愿,并不会给她带来什么经济负担。

    当然,她也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一不怕被赖上,二不怕碰到咬人的蛇。

    她只把这事儿当成了日行一善的小插曲,转头便说:“走吧,找白叔去,我去忽……贷款。”

    她在京城的时候就与白先生约好了见面时间,现在过去时间刚好。

    “老板,要把白羽叫来吗?”张亮问。

    林听眯着眼睛,扭回头不再看窗外。

    “不用。”

    她的声音很轻。

    带白羽去办这件事,也同样是道德绑架。

    张亮没再多问,默不作声的开着车,只嘴角微扬着,特别心安的模样。

    不多时,车便停在了白先生的单位门口。

    林听没带张亮和许桃,自己一个人去登了记,迈进白先生单位大门。

    白先生刚刚开完一个会,林听到时,他正端着盒饭,一边吃一边看文件。

    “听儿来了。”白先生擦了下嘴,放下吃了一半的盒饭,一指对面的椅子,“快坐,外边冷吧?”

    桌边放着一杯热茶,瞧着是刚泡好的。

    林听笑着打了招呼坐下,笑呵呵的说:“白叔您接着吃,不碍事的。”

    白先生爽朗一笑,又端起了饭盒:“行,跟你我就不客气了,等会儿还有个会,我得快点儿吃。”

    “您这也太辛苦了。”

    林听只摘了手套,并没有解围巾,她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那我长话短说?”

    “嗯,你说你的。”白先生笑眯眯的看着林听,大有一副“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能接住”的上位者气派。

    林听开门见山:“我想办贷款。”

    白先生的筷子略微停顿了一瞬,笑了:“你想办贷款还不容易?找银行不就行了?”

    林听:“一个亿。”

    “咳咳!”

    除了面对逆子时一向沉稳的白先生猛地被呛住了,拿手帕捂着嘴咳嗽了好一会儿,才哑着嗓子不确定的询问:“你说多少?”

    林听默默把他的那个掉了漆的搪瓷茶缸推到他的手边,语气格外坚定的重复:“一个亿。”

    白先生也顾不上吃饭了,满眼困惑的看着林听:“你要干什么?”

    林听继续说着大实话:“盖楼,京城的地皮我要动工了,但缺资金。”

    白先生没心情吃饭了。

    他知道林听找自己一定是有什么大事要办。

    但他真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事儿。

    开口就是一个亿。

    她……怎么不上天呢?

    白先生喝了大半缸茶水,这才勉强冷静下来。

    “你在京城投资,就该在京城贷款嘛。”白先生微皱着眉,很有道理的说,“动工盖楼,改善的是京城的基建,他们也有相应的扶持贷款政策吧?”

    林听双手搭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一本正经的说:“白叔,我找您,是因为我在京城要设立的是分公司,虽然楼是建在京城,可大部分的税还是要在总公司所在地缴纳的。”

    “利息、税收,京城的市场是沈市的数倍,白叔,投我不会亏的。”

    分公司与子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独立法人,税务由总公司统一管理。虽然要在分公司所在地缴纳一定比例的税务,但大部分的税还是要在总公司所在地缴纳的。

    林听只想把公司的主要办公地放在京城,那里是华夏的中心,不论是机遇还是资源都要更充足,但总公司的注册地她是没打算更改的。

    一是因为麻烦。

    二是因为没必要。

    三也算她为家乡建设做些贡献了。

    白先生沉默着,又喝了两口茶水。

    林听靠回到椅背上,笑盈盈的看着白先生:“白叔,我是什么样的人您是知道的,我家就在沈市,我又不可能跑了。我用京城的地皮作抵押,该拿多少利息都可以,五年期限的贷款——最多五年,我一定还清。”

    白先生放下茶杯,眼神不知何时变得郑重且严肃。

    他盯着林听的眼睛说:“我自然是相信你的人品的,但是听儿,咱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只拿一块地做抵押可不够,银行也是要评估风险的。”

    林听略微思索片刻,说:“加上制衣厂,如何?”

    白先生直接说:“制衣厂的地皮本就不值什么钱,你在晋省还有个矿,对吧?”

    林听没想太久便摇了头:“那处煤矿我只有一部分股份,我不能用股份抵押,那样的话,以后不管我做什么决断都要先问过银行,他们当然会选择风险最小的最保守的处事办法,这对我和我的合伙人来说都很不利。”

    做生意或投资时,必须要保证自己有一个就算是天塌了也能稳定带来收入的产业。

    那是最后的保命底牌,是不能丢的,更不能逮着它狠命吸血。

    制衣厂是林听的心血,是她一手带大的崽,可相比于尚且年幼稚嫩的制衣厂,煤矿才是那个稳稳带来巨额收入的定海神针。

    白先生很理解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头:“这样来看,别说一个亿了,银行能给你两千万都算大方了。”

    林听笑:“白叔,倘若京城也开放商品房市场,您觉得那块地会翻多少倍?”

    “这……”

    “我说它会翻二十倍都是保守估计了吧?”林听继续说,“海省的房价能飙升几十倍。我的地可是在京城——海省的泡沫,不可能在京城出现。”

    白先生所在的位置注定了他会比别人知道的更多,因此他也并没有对林听的「假设」产生什么质疑。

    “我懂你的意思,可那是以后的事,而不是现在。”

    白先生微皱着眉头,望着林听斟酌了好一会儿,最终说:“我去跟经济部门的同事谈一谈,给你贷款六千万,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

    “好!”

    林听站起来,朝着白先生郑重道谢:“谢谢白叔!”

    白先生没说套话,只有一句嘱咐:“你可得给我好好干,不许打我脸。”

    “保证不会!”

    白先生瞧着林听灿烂的笑脸,严肃的表情和缓下来,他一挥手,像赶自家孩子似的:“行了,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别耽误我吃饭。”

    “好嘞,白叔再见。”

    林听戴上手套,心满意足的走了。

    她走后没一会儿,白先生的秘书便进来了。

    白先生一边扒饭一边说:“等会儿开会你让老李等我会儿,小林听要贷款六千万,我得跟他谈一谈。”

    秘书错愕:“六千万?”

    虽说现在的万元户早就不像前几年那么稀罕了,但六千万……

    他只在几个重工业的厂子见到过这样的贷款额度。

    白先生“嗯”了一声,表情无比平静,仿佛根本没把这事儿当成是一件事。

    秘书迟疑片刻,忍不住问:“领导,真的贷给她?她那可是个私企。”

    “要给她的,”白先生说,“因为是她,所以要贷。”

    “因为她是林听?”

    “当然不是。”

    白先生放下空了的盒饭,擦干净嘴才说,“因为她还年轻……太年轻了。林听,她比一百块地皮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