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群星闪耀之际 > 第907章 李观阳(7)

群星闪耀之际 第907章 李观阳(7)

    《五脏六腑修行法》,《三魂炼神修行法》。

    前者基于神州的医学知识,将上古人族的人体大药理论改进,以五脏六腑作为基础,对于资源的要求降低,修行门槛降低。

    以李观阳作为主导,以赵牧之,以及后来的武圣从旁辅助,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终于完善,甚至就连李观阳都没有找到能够更改的地方。

    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 大肠 、 膀胱 、 三焦。

    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是觉醒者气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对于觉醒者而言,心脏调动气血,肺加速气血流动,脾,肝储存血气。

    肾藏先天之精,是前三个境界突破的关键,这也有了如果想要走的更远,前三个境界最好不要破处子之身的说法。

    当然,这种修行法看上去很科学,是因为人体大药的理论很完善,有通过武夫一脉走到极致的武圣和赵牧之改进,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产生的,而另外一种则相对比较概念化。

    三魂炼神修行法,是李观阳最开始创造的普适性修行法,在五脏六腑修行法出来之后,李观阳再次改进,将其中的炼体经脉之法剔除部分,将其更改为更纯粹的神魂修行法,更适用于类似于远程进攻型的修行者修炼。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精’。

    而这门修行法接触人体的三魂,壮大自身的精神力进阶,是李观阳此生最大的杰作,是因为这套功法,是李观阳一点点的从无到有,又一点点的改进,才有了后来上手简单,最适合普通觉醒者修炼的修行法。

    两条后世看上去简单的不能够再简单的路子,是李观阳通过上千次试错才得出来的结果,而在这过程中,李观阳的根基,受到了不可避免的伤害。

    他曾经也是神州最顶尖的天才,在二十二岁就已经有了六阶顶尖的修为,随时可以突破七阶。

    可是为了编写修行法,李观阳放弃了很多东西,将自身的精力全都投放到了修行法的编写之上,而在自己身上试错的方式,更是让李观阳的根基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

    复苏历120年,吴长友从月牙商会的手上,换来了一枚古玉,据说可以弥补天下绝大多数的根基受损。

    可惜已经没用。

    神州后勤部部长兼炼丹师协会会长,七阶炼丹师薛琪和龙虎山老天师联手炼出了一枚龙虎大丹,却没有办法补全李观阳千疮百孔的根基。

    原先天赋极高,不弱于后世任何一位先驱者,有望八阶的李观阳,成为了连七阶都走不到的,没有未来的觉醒者。

    而对此李观阳只是笑了笑,将那枚龙虎大丹收起来,“你们都说了,这枚大丹给我,却也说了,我的根基,就算是这枚大丹都补不齐.”

    “那不如,把这枚大丹给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吧。”李观阳笑着说道,“那家伙性格别扭,没有我那样的直率,几十年前的一场事情,如今却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

    “有了这枚大丹,他卡在六阶巅峰实力,或许会有所好转。”

    “毕竟,当初的事是我想要做的,我有愧于我这个弟弟,所以自然想要补偿,不过我清楚我弟弟的秉性。”

    “我这样把大丹交给他,他肯定是不会收的,老天师,麻烦您帮我打晕那个蠢货,然后把这枚丹药让他吃下去。”

    “多谢了。”沉默了片刻,李观阳还是说道。

    老天师看着眼前的神州功法之父,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可是龙虎大丹,可能天下从今往后只有这一枚了,毕竟材料难寻,也仅有这一枚有着薛琪的帮助。”

    “既然补不了的我的根基,那放在我手中,我有些私心,也是正常的。”李观阳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你倒是挺坦诚,连有私心都直接说出来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观阳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更何况...”

    “君子当诚。”

    “贫道答应了。”老天师点了点头,转过头,看向了稷下学宫之中的一个静室,而后轻轻的点了点手中的大丹,让其落到了静室之中闭关的李齐序身上。

    化作药液,一点点的提升着李齐序的修为。

    “这枚大丹,足够让他强行突破到七阶,而后续的话...”

    “我这个弟弟知道这件事情,八成会很生气,毕竟我没有和他商量过,就将这枚大丹给了他,他可能会觉得这并非是什么多好的事情。”

    “所以我准备带着家族离开稷下学宫,这些年来,自从我成婚之后,我的子孙也已经到了四代同堂的程度,活得久了,晚辈自然会变多。”

    “若是一直待在稷下学宫,说不定我李家,未来会成为所谓的学阀。”

    “那还不如离开这里,我和姬成明商量过,姬家在京都市为了寻了一处不错的落脚点,我会带着我的子孙去那里生活。”

    “至于李齐序...我会给他留下一封信,告诉他,什么时候他看透了自己的内心,决定了自己的路,我会再来找他。”

    “而这一切,不过是很久之前就决定好的,一些琐碎之事罢了。”

    “儒家有你,何其有幸。”

    “天下有你,何其有幸。”

    “人间有我,何其不幸。”李观阳摇了摇头,“天下偌大,何缺于我?”

    “我借鉴过诸子百家的大多数功法,才有了如今的我。”

    “我不过是一个归纳者而已。”

    李观阳笑着说道,而后离开了稷下学宫,这座儒家的圣地中央的位置。

    一座春秋碑一点点的亮起,刻录下历史的承载。

    功垂天地外,名在有无中。

    千秋铭圣道,日月绕身行。

    神州·儒家·李观阳。

    后世人称为,功法之父。

    自此,名留青史。

    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