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女子也可以拜相封侯 > 第359章 算数

穿越之女子也可以拜相封侯 第359章 算数

    时晚夏温婉浅笑,对于王书越的挑衅并未放在心上,这首《登高》古今七言律诗第一,除了崔颢的《黄鹤楼》,当今世上无人可敌。

    随即抬手轻轻地拍了拍书韵的手臂,示意她别担心。

    “王公子,这诗虽不是我所作,不过,我学过许多诗词,都是我的祖先传承下来的。”

    “我也没有在各位面前卖弄的意思,若是比作诗,我肯定比不上各位。”

    “今日主要是为了完成陛下所托,选取合适的人才为国效力,若是王公子有此意向,这样吧,我这里有道题。”

    “我来出题,看看在座各位何人能答出来!”

    在场的公子小姐,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有什么问题可以难倒他们。

    王书越很是不服气,这个姑娘倒是实诚,敢于承认。

    “那烦请姑娘出题吧!我等饱读诗书,小小算术题,不在话下。”

    时晚夏就欣赏他们现在这番自信的样子,不知一会能否还这般淡定。

    时晚夏站在厅堂中央,一袭淡青色长裙衬得她肤若凝脂。

    她微微抬眸,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厅内烛火摇曳,映照在她精致的脸庞上,为她平添几分神秘。

    \"鸡兔同笼,一个笼子里有60个头,200只腿,问鸡和兔各多少只?\"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让在场众人一时怔住。

    王书越眉头紧锁,手中折扇\"啪\"地一声合上。\"这有何难?\"

    他傲然道,\"不过是些牲畜数目,待我算来。\"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时晚夏轻轻抿唇,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坐在角落的两位姑娘——王诗婉与崔雅舒。

    她们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急于计算,而是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案几上的茶杯,似在脑海中推演着什么。

    \"这...\"

    片刻后,王书越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这数目怎地如此难算?\"

    他身旁的李公子也挠头道:\"鸡有二足,兔有四足,若全为鸡,当有一百二十足;”

    “若全为兔,当有二百四十足。如今二百足,介乎其间...\"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陷入了困境。

    时晚夏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道在现代不过是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却让这些饱读诗书的古代才子们束手无策。

    她正欲开口,忽见崔雅舒款款起身。

    \"时姑娘,小女子有一解法,不知可否一试?\"

    崔雅舒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

    时晚夏眼前一亮:\"崔小姐请讲。\"

    崔雅舒缓步走到厅中央,纤纤玉指在空中比划:\"若让笼中鸡兔皆抬起两足,则余下触地之足皆为兔足。”

    “总足数二百减去抬起的足数一百二十,余八十足。”

    “每兔余二足,故兔有四十只,鸡则有二十只。\"

    厅内一片哗然。

    王书越瞪大眼睛,手中折扇\"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时晚夏忍不住拍手称赞:\"妙哉!崔小姐这''抬腿法''着实精妙!\"

    就在这时,王诗婉也盈盈起身,向众人福了一礼:\"晚夏姑娘,小女子另有一解。\"

    时晚夏惊喜地看着这位温婉的闺秀:\"王小姐请讲。\"

    王诗婉从袖中取出一张素笺,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娟秀的小字:\"设鸡为甲,兔为乙。”

    “依题意,甲加乙等于六十;二甲加四乙等于二百。”

    “由第一式可得甲等于六十减乙,代入第二式...\"

    她的声音如清泉流淌,条理分明地推导着。

    在场众人听得入神,连一向自负的王书越也不由自主地凑近了些。

    \"...解得乙等于四十,甲等于二十。故鸡二十只,兔四十只。\"

    王诗婉说完,轻轻将素笺放在案几上。

    时晚夏惊讶地看着王诗婉,这分明就是现代代数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她忍不住问道:\"王小姐,这设甲乙数之法,是从何处学来?\"

    王诗婉抬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家父曾任户部侍郎,常需计算各地赋税。”

    “他曾教我一些计算之法,说是从西域商人那里学来的。”

    “我平日无事,便自己琢磨着用。\"

    时晚夏心中暗叹,古代竟有如此聪慧的女子。

    她转向众人,声音清亮:\"崔小姐的''抬腿法''形象生动,王小姐的''代数法''严谨精确,都是上乘解法。”

    “今日得见两位才女风采,晚夏佩服之至。\"

    王书越此刻早已没了先前的傲气,他深深一揖:\"时姑娘,王某方才多有冒犯。”

    “这算术之道,确实博大精深,非死记硬背可掌握。不知姑娘可否指点一二?\"

    时晚夏正欲回答,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时晚夏正临窗批注账册,青竹笔杆在宣纸上划过,墨色落在绢本上洇出细密的纹路。

    忽听得门环轻响,贴身侍女琴心踉跄着推门而入,鬓边珠翠乱晃:“时姐姐!湘王爷……湘王爷他来了!”

    话音未落,玄色锦靴已跨过门槛。

    沈砚初身着团龙暗纹常服,腰间玉带嵌着鸽卵大的墨玉,一领玄色披风随动作扬起,露出里衬的赤金蟒纹。

    他身后跟着的叶温姝攥着绢帕,脸色比檐下晾晒的素纱还白。

    时晚夏握笔的手猛地一顿,墨点溅在“鸡兔同笼”四字上。

    她抬眼望向门口,那人眉目深邃如寒潭,玄色衣袍衬得肤色愈发冷白,正是三日前在曲江池畔对她算题之法挑眉冷笑的湘王。

    此刻他斜倚门框,指尖转着一枚羊脂玉扳指,眼尾余光扫过书案上的账册:“时姑娘好雅兴,算完鸡兔,又在核计国库亏空?”

    “王爷说笑了。”

    时晚夏将狼毫搁在笔山上,起身时广袖拂过砚台,溅起几点墨星子。

    “不过是替陛下整理些杂务。”

    她余光瞥见沈砚初腰间玉佩——那是年前上元节宫宴上,陛下亲赐的“双龙戏珠”佩,此刻正随着他的动作轻撞,发出泠泠声响。

    这家伙突然造访,来者不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