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女子也可以拜相封侯 > 第367章 救灾对比

穿越之女子也可以拜相封侯 第367章 救灾对比

    他说不下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搜寻,他们连一个活口都没找到。

    那些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有些紧紧抱在一起,想必是一家老小;

    有些蜷缩在墙角,试图躲避无情的火焰;更多的则倒在通往出口的路上,只差几步就能逃出生天。

    \"传令下去,调集更多人手,明日开始清理废墟。”

    “所有遇难者遗骸要单独包裹,做好标记。\"

    崔知浩的声音有些沙哑,\"另外,安排人在城隍庙设灵堂,请高僧超度。\"

    离开废墟时,崔知浩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昨夜灾民的哭喊声。

    作为朝廷命官,他深感无力。

    火灾年年有,但如此惨烈的还是头一遭。

    朝廷虽有救灾章程,无非是开仓放粮、减免赋税,对预防和救援却无系统之法。

    转过一条小巷,前方突然出现一片温暖的亮光。

    十几个孩童围坐在篝火旁,一个身着素色衣裙的年轻女子正在给他们讲故事。

    女子声音清亮,手势生动,孩子们听得入迷,暂时忘却了失去家园的痛苦。

    崔知浩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竟是时姑娘,她怎么还没回府休息,她一个姑娘家,何必如此辛苦!

    她举止端庄,言谈间却常有惊人之语。

    更奇怪的是,她一点皮毛医术,却擅长处理烧伤,昨夜救治了不少伤者。

    \"...所以小兔子靠着智慧战胜了大灰狼,保护了自己的家园。\"

    时晚夏讲完故事,轻轻抚摸怀中一个五岁女孩的头发。

    女孩脸上还带着泪痕,却已经露出笑容。

    \"时姑娘讲的故事总是与众不同。\"

    崔知浩站在火光边缘,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时晚夏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崔大人。\"

    她想起身行礼,却被怀中的孩子绊住。

    \"不必多礼。\"

    崔知浩摆摆手,犹豫片刻,还是在篝火旁找了块石头坐下,刻意与她保持着一段距离。

    夜风拂过,带来她身上淡淡的药香,混合着柴火的气息,莫名让人心安。

    \"大人可是从火灾现场回来?\"

    时晚夏注意到他官服上的灰烬和疲惫的眼神。

    崔知浩沉重地点头:\"确认没有生还者了。明日开始清理...\"

    他顿了顿,突然问道:\"时姑娘,在你的故国,若是遇到这般大的火灾,会如何处理?\"

    时晚夏明显愣了一下,抱着孩子的手微微收紧。

    崔知浩注意到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怀念,又似是忧伤。

    \"我们那里...\"

    她斟酌着词句,\"首先会有一支专业的救火队伍,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

    \"专业救火队伍?\"

    崔知浩皱眉,\"可是朝廷设立的?\"

    \"是的,每个城市都有,称为消防队。\"

    时晚夏解释道,\"他们不参与其他公务,专司防火救火,抗洪抢险,解民众之苦之事。”

    “平日检查火灾隐患,教授民众防火知识;灾时则负责灭火救人。\"

    崔知浩若有所思:\"这倒是个好法子。我朝虽有更夫兼负报火之责,但无专门队伍。\"

    \"其次,\"

    时晚夏继续道,\"我们的建筑多用砖石,少用木材,且房屋之间留有足够间距,称为防火巷。”

    “重要场所还会配备灭火器、沙袋等灭火工具。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她认真的侧脸。

    崔知浩发现,谈起这些时,她的眼神格外明亮,言语间流露出一种他从未听过的自信与笃定。

    \"最重要的是预防。\"

    时晚夏轻轻拍着怀中快要睡着的孩子,\"我们会教育每个孩子基本的防火知识:火烛小心、烛火远离帷帐、灶前不留人...还会定期组织逃生演练。\"

    \"演练?\"

    崔知浩惊讶道,\"你是说,事先模拟火灾?\"

    \"正是。这样当真正火灾发生时,人们知道如何最快逃生,不会慌乱。\"

    时晚夏的声音轻柔却有力,\"若大家知道要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或许能多救出一些人。\"

    崔知浩心头一震。

    昨夜确实有不少人因吸入浓烟而倒在逃生路上。他从未想过,逃生竟也有技巧可言。

    \"灾后处理呢?\"他追问道,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倾。

    时晚夏思索片刻:\"首先会统计伤亡和损失,安置灾民。”

    “然后调查起火原因,追责的同时完善制度。”

    “最后是重建,会比以前更注重防火设计。\"

    她顿了顿,\"最重要的是心理疏导,尤其是对失去亲人的孩子...\"

    说到这里,她低头看了看怀中熟睡的女孩,眼神柔软。

    崔知浩这才注意到,周围的孩子大多已经依偎在一起睡着了,有的还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时姑娘懂得真多。\"

    崔知浩感叹道,\"不知贵国名为何?这些制度实在精妙。\"

    时晚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恢复平静:\"只是海外小国,不足挂齿。”

    “这些法子...大人若觉得有用,不妨一试。\"

    崔知浩正欲再问,崔九匆匆赶来:\"大人,工部来人,说有紧急公文!\"

    他只得起身告辞。

    走出几步,又回头望去。

    时晚夏正轻手轻脚地帮孩子们盖上粗布毯子,火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在这满目疮痍的夜晚,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

    回府路上,崔知浩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时晚夏的话。

    专业队伍、防火设计、逃生演练...这些概念闻所未闻,却莫名令人信服。

    他忽然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可以让时姑娘协助重建工作?

    次日清晨,崔知浩召集县衙众人商议灾后事宜。

    当他提出要组建专门救火队伍时,师爷立刻反对:\"大人,此举耗费钱粮不说,平日无事岂不浪费人力?\"

    \"预防胜于救灾。\"

    崔知浩引用时晚夏的话,\"昨夜若有专门队伍,或许能少死几十人。\"

    \"那女子之言岂可轻信?\"

    工部的其他官员压低声音,\"她来历不明,言行怪异,恐非良善之辈。\"

    崔知浩沉下脸:\"自火灾发生以来,她救治伤者,今日又照顾孤儿,何来不良善?那些救治手法,连李大夫都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