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女子也可以拜相封侯 > 第316章 突如其来的婚约

穿越之女子也可以拜相封侯 第316章 突如其来的婚约

    第316 章 突如其来的婚约

    这日,一道圣旨如春风般降临,崔知浩再度被召回朝堂,委以重任。

    消息传来,崔知浩暂居的小院瞬间热闹起来。

    书韵、琴心等一众姑娘,平日里与崔知浩相处甚欢,对他的为人钦佩不已,此刻听闻喜讯,皆满脸笑意,难掩喜悦之情。

    众人连忙走到崔知浩跟前,齐齐行礼祝贺。

    书韵率先开口,声音清脆悦耳:“恭喜崔公子再入仕途,愿崔公子在新位万事顺遂,功绩卓着,步步高升。”

    其余姑娘们也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

    崔知浩脸上浮现出一抹红晕,有些不好意思。

    连忙抬手让她们起身,真诚地说道:“书韵姑娘,琴心姑娘,各位姑娘,淮安多谢各位姑娘这些日子的照料。”

    他微微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继续道。

    “与各位相识共事,是淮安的福分,如今我再入朝堂,定会全力协助时姑娘,为我苍凌的百姓谋福祉,强盛我苍凌。”

    崔知浩的话掷地有声,慷慨激昂,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众人被他的话语感染,不由自主地鼓掌激励,掌声在小院中久久回荡。

    时晚夏站在一旁,掩唇偷笑,心中暗自思忖,崔大哥今日封官,明日想来有些大臣会来恭贺的,他们得备好宴席。

    书韵她向来心思细腻,考虑周全。

    于是,她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书韵,琴心,疏影,你们安排好明日的宴席,崔大哥此次封官,朝中定会有大人来恭贺,所以,明日辛苦大家了。”

    三位姑娘纷纷点头应下,各自忙碌去准备宴席相关事宜。

    此时,林逸羽刚收账回来,他是大将军之子,头脑聪慧,为人豪爽。

    刚一进院,便知晓了崔公子被封官的消息,于是连忙赶了过来。

    他双手作揖行礼,满脸笑意道:“崔公子,恭喜了,我都想和你们一起共事呢!”说罢望向时晚夏,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林逸羽虽然喜欢经商,以往不喜官场的复杂与争斗,可若是有时晚夏和崔知浩在,他觉得官场似乎也多了几分温暖与正义,也愿意与他们一起共事。

    时晚夏闻言一怔,很快回过神来,她深知林逸羽的实力。

    林逸羽少年意气风发,学识也不错,一身正气,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些日子,积累了丰富的见识与经验。

    倘若为官,凭借他的能力与品性,定能为苍凌国贡献一份力量,不失为一件好事。

    她微微颔首,笑着说道:“林公子若有此心,那自然是极好的。”

    “日后朝堂之上,若能有你相助,崔大哥和我也能多几分底气。”

    然而,朝堂局势波谲云诡。崔知浩再入仕途的消息,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以刑部周崇为首的一派,对崔知浩的回归极为忌惮。

    周崇此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崔知浩此前掌握了他的一些罪行,才被他设计陷害。

    如今崔知浩归来,周崇担心他会继续追查自己的罪行,于是暗中与党羽谋划,准备给崔知浩一个下马威。

    第二日,时晚夏家中高朋满座。

    前来恭贺的大臣们,有的真心为他高兴,有的则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还有的暗藏祸心。

    宴席间,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看似热闹非凡。

    周崇也带着几位心腹前来,他满脸堆笑,举杯向崔知浩祝贺:“崔公子此次再获圣恩,实乃可喜可贺之事啊。”

    “日后在朝堂之上,还望崔公子多多关照。”

    崔知浩心中清楚周崇的为人,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回应道:“尚书大人客气了,下官初回朝堂,还得多仰仗尚书大人和各位大人的教导。”

    酒过三巡,一位名叫赵铭的官员站了起来,此人是周崇的亲信。

    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崔公子,听闻你此次被委以户部主事,这为国收缴赋税,责任重大啊。”

    “只是不知崔公子可有什么施政纲领,也好让我等学习学习。”

    崔知浩心中明白,这是周崇等人故意在试探他,想给他难堪。

    他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户部主事,当以公正廉明为本,我定当秉持初心,不放过任何一个贪官污吏,不冤枉任何一个清正之臣。”

    “为苍凌的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尽我所能。”

    他的话铿锵有力,赢得了在场一些正直官员的暗暗称赞,却也让周崇等人心中不悦。

    林正源刚踏入府邸,便听到有人慷慨陈词,言语间满是对苍生的关切与抱负,那声音清朗有力,引得他不禁侧目。

    说话之人正是崔知浩,他身姿挺拔,一袭月白色长袍随风轻摆,眉眼间透着坚毅与英气。

    崔辙与林正源并肩而行,作为崔知浩的伯父,他对这个侄儿亦是满心骄傲。

    崔辙在朝中担任要职,为官清正,在朝堂上下颇具威望。

    他深知侄儿的才华与抱负,平日里对他关爱有加,教导也颇为严格。

    “说得好!安仁兄,您的这位侄儿,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不知您这位侄儿可有婚配呀!”

    林正源一脸欣赏地看向崔辙,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

    崔辙微微欠身,脸上带着一抹得体的微笑,说道:“仲文兄谬赞了。”

    提及侄儿的婚事,他微微叹了口气,“只是他至今尚未婚配,这事儿也让我操心许久。”

    崔辙和林正源一同走进府邸,一路上回忆着崔知浩的成长点滴,言语间满是对他的夸赞。

    其实,崔辙近来为侄儿的事情颇为苦恼。

    崔知浩客居在一位未出阁的女子家中,虽说他们之间行得端坐得正,可这般情形难免惹人非议。

    崔辙身为清河崔氏的长辈,向来重视家族声誉,诗书礼仪传家乃是崔氏的祖训,怎能容忍这般失礼之事。

    他多次劝说侄儿,可崔知浩却好似被那女子迷了心智,怎么也听不进去。

    为了家族的颜面,也为了侄儿的将来着想,前些日子,他与二弟商议,给崔知浩定下了一门亲事。

    “仲文兄,实不相瞒,前些日子,老夫的二弟给他定下了,范阳卢氏二房嫡长女。”崔辙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许。

    林正源听闻,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范阳卢氏之女,世家大族,名门闺秀,配清河崔氏之人,那可是极为般配的。”

    “这门亲事一成,崔卢两家联姻,在朝堂上也将更具影响力。”

    此时,崔知浩正与几位年轻才俊交谈,偶然听到伯父谈及自己的婚事,整个人瞬间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