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战之兵出沂蒙 > 第316章 第一期沂蒙学习班

抗战之兵出沂蒙 第316章 第一期沂蒙学习班

    周大同是国军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里面的一个连长,毕业于中央军校,可以说是出身中央军嫡系。

    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受伤被俘,后来就在日本的煤矿里挖了一年多的煤。

    这次被沂蒙纵队解救,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在煤矿里也听说后来进入煤矿战俘说起的一些关于沂蒙纵队的故事。

    是的,当时的周大同完全把这些情报当做故事。

    小鬼子哪有那么好打?

    就在周大同以为自己就要在这个煤矿里干到死的时候,居然被日本人送到了沂蒙纵队。

    后来得知,沂蒙纵队居然用日军士兵的尸体换他们这些国军战俘。

    能够出来,还能继续打鬼子,周大同当然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留下来加入沂蒙纵队。

    一支能够经常打胜仗的队伍对他们这些军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万恶的沂蒙纵队还把他们的炮兵团,骑兵团,以及步兵精良的装备经常在他们面前晃悠,那个吸引力,只要是个男人就无法免疫。

    结果,周大同和另外一万多国军战俘一同加入了沂蒙纵队。

    而作为曾经的中央军校毕业生还是国军嫡系部队的连长,周大同也得到沂蒙纵队高层的重视,成为第一期沂蒙学习班一班的班长。

    这个沂蒙学习班,是沂蒙纵队从最近两批战俘和临沂保安团连排级军官,总人数一千多人。

    为了这次培训班,张龙可是下了大力气。

    一千多人分成十个班,每个班一百多多人,每个班都有班长代为管理。

    “老周,你说这个张司令弄的这个什么培训班,能教我们怎么打仗?”

    另外一个国军连长吴中旭心服口不服地抱怨了起来。

    周大同则是呵呵一笑。

    “吴中旭,不服不行啊!

    别的我们不说,人家沂蒙纵队从日本人手里把我们两万多国军战俘捞出来了。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人家至少干掉了两万多日本小鬼子。

    人家可是去年才拉起来的队伍,白手起家那种。

    你仔细数一数,整个中国战区可有第二家?

    你外看一看我们的崔副司令,人家可是黄埔六期的老学长。

    单枪匹马入临沂城把保安团五个营全部策反,撤离临沂城之前还把临沂城给洗劫了一遍,还带回来两千多人新兵。

    这样的人物,都老老实实地给我们张司令当副手。

    老吴,这次的培训班我们可要好好学,要把人家的真本事学到手。”

    分班结束,张龙等人就开始授课,授课的内容是张龙亲自编写的,内容包括敌后游击战,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具体方式方法。

    授课的主讲是张龙,赵兵,高伟,廖行楷等人,这几人都是游击战的理论和实践都有践行的。

    张龙安排的课程最多,谁让教材都是他编写的呢。

    1940年1月10日,张龙开始了培训班的第一堂课。

    那些还没有被分下去的三百多个政工干部也要参加沂蒙纵队的这次培训班,张龙没有犹豫,直接平分到了这十个学习班。

    使得每个学习班的学员多达一百四十人左右。

    每次授课都只有在那几个较大的会议室里进行。

    “各位,很荣幸能够给各位上课。”

    看到满屋子一百多号人,张龙一点都不怯场。

    “我看了一下我们这一期一千多个学员的档案,很不好意思,你们没有一个比我小的。

    而且,你们不仅有出身中央军校的科班毕业生,也有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土包子,还是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拥有丰富游击战经验的老红军。

    可以说你们的基础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会用最为通俗的话,给他们说清楚什么是游击战,如何进行游击战,还有就是要如何在敌后生存和发现。

    要说实战经验,你们随便拉出一个人都要比我经验丰富。

    毕竟你们包括最短的都有两年了。

    而很不巧,从我提刀杀鬼子到现在也就一年多的时间。

    但是,谁让我是沂蒙纵队的司令呢?

    说以,各位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够档次,你们可以课堂上打瞌睡,但是不能打呼噜影响其他人。”

    张龙这话一说,引得课堂里的学员满堂大笑。

    这些学员里或许有人曾经认为张龙就是单纯的运气好。

    但是,战场上你不可能一直都运气好。

    而且,沂蒙纵队几个外派营在历次反围剿作战中的表现那也是可圈可点。

    关键那些外派营的指挥官以前也仅仅是普通的基层军官,甚至还有普通士兵。

    你说张龙脑子里面没有点真才实学,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张龙双手一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说道:“我可以给各位透露一点消息,因为我们白云山基地如今已经有三万余人,我们这里的粮食只够吃三个月,因此一个月之后,你们就要带着部队离开白云山,杀入敌后,然后自生自灭了。

    有本事的指挥官能够搞到吃的喝的,也能搞到武器弹药,能够一遍爽快地打鬼子,一遍过着大鱼大肉的生活。

    而没有本事的指挥官,那就只能个你们的士兵一起吃糠咽菜。

    各位都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不想被自己部下调侃为没本事的指挥官吧。

    各位如果在外面没有办立足,还是可以回来的,到我们这里还是一天就是开荒种地,练兵,打仗也是可以的。

    当然,我也不会一刀切,我会征求你们的意见,开拓进取型的指挥官适合撒出去发展,而性格保守性的指挥官,练兵打仗同样也能发挥你们的光和热。”

    说到这里,台下的一百多号学员再也不敢生出任何轻视之心。

    你不服,给你一百多号人,你要是能够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发展出三万大军,你才有平视台上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张司令的资格。

    而年轻人都有一股不服输的性格,爷比不过张司令,难道还比不过谁谁谁吗?

    大家都不想成为一只看家护院的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