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51 > 第234章 盛世华夏

穿越1951 第234章 盛世华夏

    “廖叔,国际形势在变化,咱们也要跟上形势。这是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落后就意味着要挨打,要受欺负,要用人命去填。和平年代如果不努力追赶,还沉浸在内耗的日子里,不仅生产搞不上去,连温饱都没完全解决,还鼓励多生育,要是再来一次灾荒,饿死的还是咱们老百姓。”李旭东算是仁至义尽了。

    “唉,好些弊端大家都看见了,也有不少人提出来了,可想要解决,谈何容易啊。”廖叔心里跟明镜似的,国外越发达,越是衬托出内地的贫穷。

    “叔,咱们内地的稀土矿是世界上最多的,越是高科技的东西,越是离不开稀土材料。要是内地能组织攻关,突破一些技术,把稀土材料提取出来,在国际上卖个高价不成问题。往后想要发展科技,离不开大学的支持,要是内地能恢复大学的自主招生,我个人愿意捐献部分资产,帮助内地建设。”

    “嗯,这次我会向领导提出来的。小李,现在内地新老交替,很多事情不容乐观呐。你一直滞留在国外,不少人有意见,说你是叛国。嗬嗬,要是世界上多了一些像你这么叛国的,那就好啦。领导们想要我劝你回去,说你适合去政研室搞研究,你的老领导说你适合搞经济,搞教育,但现在内地还不稳定,你还是按照你自己的性子来,等内地稳定了之后,你再回来也不迟。”廖叔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李旭东不加隐瞒。

    “叔,我知道了,谢谢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打算等战争结束就开始写些条陈,将来您帮我带给老领导吧。现在的国际局势一变再变,我估计以色列和中东这些国家谁都讨不了好,注定会要两败俱伤。老美需要以色列在中东扩大影响力,苏联会和老美唱反调,双方搞不好会产生激烈的对峙,打起来的可能性倒是都不大。苏联败在没有提供先进的武器上,老美败在太过于强势,让人产生了忌惮。总之,一个强大的中东不符合各方的利益,他们如果不被分化,石油的价格将一飞冲天,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老领导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不过好在没什么大病,疗养一阵就能好上不少。

    “现在石油价格飞涨,年前还是1.8美元一桶,现在就翻着翻的涨,这还不是一飞冲天呐?”老廖叔对出口物资的价格比较敏感。

    “这才哪到哪啊,欧佩克禁运石油,这是想把以色列赶走,苏联也是石油出口国,他们都巴不得石油能卖个高价,往后这种两三美元一桶的石油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咯。其实说到底中东还是地缘政治的延续,两个超级大国都想对中东施加影响力,要不是苏联太过于霸道,这次占上风的不一定是老美。”李旭东笑了笑说道。

    “怪不得你小子压着自己海底的石油不用,用他们国家的呢。你说说,这石油会涨到什么价格?”廖叔很有兴致地问道,咱们内地虽然石油产量不高,但石油也是出口商品。

    “十美元以上吧,我估摸着到明年年中的时候应该是最高位,那个时候抛售是个最好的时机。等到谈判结束,石油价格会逐渐滑落。”李旭东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内地把石油多囤积一些,等到了最高位再卖给小日子。

    “此话当真?”廖叔认真的问道。

    “不然我的这些财富是怎么来的?总不至于是抢来的吧!叔,内地要是有黄金或者有外汇,这个时候赶紧收集一些,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等到明年春天,黄金涨一半的价格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叔啊,今年我就不捐赠什么物资了,就捐赠这几句话。要是操作得当的话,这几句话堪比捐献五十吨黄金。”李旭东有这个自信,他的这几句话代表的就是海量的金钱。

    “这些年你没少捐钱,我妈还在的时候就喜欢你,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疼,说你是赤子之心。对了,你的那两套房子还有娄家的房子都还在,街道上的人也定期给打扫卫生呢。”廖叔心里也很矛盾,他知道李旭东提的建议十分中肯,都是内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让他回去,可又担心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真要那样的结果,他良心上又过不去。

    “叔,回去是肯定要回的,但现在我家里还一团乱麻呢,即使我想走也走不开啊。只要内地不开除我的国籍,我就依然是一个公民,等这次战争结束,我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回去吧。”李旭东摊开双手,示意自己有不得已的苦衷。

    “小李,你觉得这次中东战争会闹大?”廖叔问道。

    “那是肯定的,晓娥参加了欧佩克的部长会议,每个月减产百分之五的石油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压制不了老美,但西欧各国谁不缺石油?阿拉伯世界一旦联合起来给全球来个石油禁运,您说全球是不是要倒退到烧煤的时代?经济上的重创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扛得住的。要是内地早一点卖石油,估计能和西欧各国换到不少机器设备。哪怕是他们的二手设备,只要比咱们的先进,能换回来就不亏。要是能组织科学家进行攻关,弄懂其中的原理,再仿制出来,那就是最大的进步。”李旭东建议道。

    “我妈没说错,你小子还真是赤子之心,一心为国啊。可惜,可惜了啊!”廖叔夸赞了一句,又遗憾的摇了摇头。

    可惜?可惜什么?那么多的派系斗争,那么多的思想斗争,谁敢轻言驾驭得了?没有军权,没有高层的支持,能站在高位一时,可能还不等你宣读自己的执政纲领就被掀下去了。

    “廖叔,有的人只可共苦,不能同甘,这没什么可惜的。要不是为了儿子,我巴不得天天带着老婆四处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呢。这次我从老大那边抽调了两个混成旅,加上大汉国的一个混成旅,足够应付这次低强度的战争了。这些部队都装备了有好些新式武器,您应该都没见过的,咱们去部队看看?”李旭东发出邀请。

    “行,咱们内地的武器已经好些年没有更新了,唯一的一次更新还是......唉,此事不说你也知道的,那六三式就是个样子货,比五六式还不如呢。”廖叔有些唏嘘的跟着李旭东下了楼,两人先是坐车,然后上了直升飞机,螺旋桨的噪音很大,两人都默契的闭上了嘴巴。

    飞机停在了城市边缘,旁边就是一大片沙漠。“廖叔,这是导弹营,导弹上面装备了激光制导系统和惯性引导系统,能打出去五百公里。整支部队的指挥系统离这里不远,那边的监控系统和总指挥部的是一样的,只是这边监控的不是全方位,所以这边的监控系统更细致,敌人只要有异动,指挥部的监控系统马上就能看到。”

    李旭东虽然很少在军队出现,但每个连长都知道他的大名,也知道自己这支部队实际指挥人就是他。很快,这支混成旅的旅长就跑步过来了。

    “老刘,别敬礼了,这位是我廖叔,在内地负责统战工作。这是老刘,关将军的后辈,从小习武,后来到了当了混成旅的旅长,要不是咱们这军衔都不高,升无可升了,哪怕他在内地当个司令员都够了。”李旭东把老刘捧得很高。

    “李总,您别夸我,等苏门答腊岛上的二炮部队建设完成了,您再让我升升官就好了。”老刘也不含糊的讨官要官。

    李旭东最看重的就是导弹、炮兵、无人机和防空营这四个营,真正的陆军机步营在整个旅的人数不多,他们最危险,所以人人都配备了防弹衣,还给他们配备了夜视仪,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部队都展开了吧?这次跨境作战大家有意见没有?”李旭东关切的问道。

    “展开了,都展开了。当兵的打仗不是应该的么?再说您把奖金定得那么高,谁都想拿战争补贴。大家都说,这么好的装备,要是能多打几场仗就好了,等到退伍就可以直接上大学,或者直接当个小地主咯。”老刘笑着回答道。

    李旭东搞了个强行服兵役的制度,所有汉家男子年满十七岁,必须当兵三年,三年之后,经过筛选,可进各类学校继续深造,要是头脑实在转不过来的,可分得加里曼丹岛上八十亩土地。印尼政府会引导他们种植各类经济作物,要知道华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只要有了土地,他们就会从事生产。当然,如果不要土地,那就折算成现金。

    还有一点,退伍军人可以把自己的枪支带回家,整个国家也不禁枪,但真正的好枪还得是部队配发的枪支。

    “小李,他们拿了枪支,万一有什么异动,你不怕他们造反吗?”廖叔诧异的问道。

    “叔,咱们华人在印尼才是少数民族,真要造反,那必定是外族人,而且还是被白人鼓动的外族人。现在凯瑟琳在当国王,白人不好动手,华人的待遇很高,华人总不至于造自己的反。我们家现在是手持着平衡木过河,哪头敢动就压住哪头。等到民族化差异不大了,这个世界也就天下太平了。”李旭东这一招还是和内地的统战政策学的,尽量模糊化民族观念。

    “嗯,我们再看看别处,我对你这个混成旅的编制还感觉蛮好奇的。”廖叔点头示意道。

    “行,咱们看看后勤保障营吧。他们不仅要负责供应(移动后勤仓储)、运输补给、炊事、医疗卫生,还要精通各项技能。一个部队能不能有最好的士气,关键就看后勤保障营是不是能够做到位了。”

    李旭东对这个营的要求是最高的,他们的装备也是整个旅最好的。十架直升飞机、十架无人机、十辆装甲运兵车改装的救护车,二十辆军用卡车加上二十辆摩托车就是他们的移动装备,所有人都被要求一专多能。

    “唉,要是我们的部队都有你们这样的火力配置,那就好咯。”廖叔眼睛里满是羡慕的神情。

    “哼,叔,禁运令还没撤销呢,我即使有再好的武器装备,也运不到内地。再说这些东西仿制得再多,终将过时。武器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科技也是如此,如果咱们在不迎头赶上来,咱们的国力只会越拉越远。每年这些发达国家投入科研的资金就是好几百亿美元,咱们内地估计连一亿人民币都没有吧?一代差,代代差,您瞧瞧现在的小日子,他们的科技为什么能发展起来,还不是重视教育么?我们这些设备大多数都是我们苏门答腊造的,只有少数零部件是通过进口来的。我家老三带着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攻克,那些科学家的薪资比在老美的薪资还要多一半,是全球最贵的了。就这样,还有大量的科学家都留在老美不愿意出来。”

    政治环境决定了李家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万一躲不过老美的调查,李家的损失绝对不是一星半点,李旭东不敢赌,也没必要赌。内地不重视,不注重科学,李旭东又不是神仙,他也有力有未逮时。

    “我知道,我都知道的。小李,我记得你说过,国家不是哪一个人的,大家都有份。你要是有空,真的帮咱们出出主意,你在外面,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看不到的你看得清楚。有些人老了,有些人还正年轻,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经不起折腾了啊!”廖叔一家真的满门忠烈,为了国家鞠躬尽瘁。

    “叔,时势造英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老一辈打下了江山,晚一辈的不仅有责任守护好江山,还要把江山治理得更好,粮满囤,肉满仓,家家欢声笑语不断,国富民强,那才是盛世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