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51 > 第236章 单兵武器的未来

穿越1951 第236章 单兵武器的未来

    “你这是怎么想到的?一个遥控器就能完成无人机的操控,居然还能传回前线的画面,还能完成投弹的任务,对敌人进行大规模的杀伤。啧啧,真是不可思议啊!”廖叔一直有这个疑问。

    “叔,很多武器都是开发出来的,如果老美没签订协议,不退出越南,我也不敢拿出来使用。这玩意儿需要高科技配合,属于电子战武器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武器的应用会逐渐达到一个极致。但这种武器也不是没有缺陷,它最怕电磁干扰,一旦被干扰了,就成了废物。”

    李旭东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什么高清摄像头、跳频技术之类的廖叔听不懂的话,然后又说道:“内地的发展已经彻底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如果再不奋起直追,一旦发生战争,不知道要拿多少人命去填。

    不怕牺牲是好事,但明明能够用技术弥补的,为什么不好好发展我们的科技呢?打破旧世界发展新世界,我能理解,可人终究是要生活的,整个世界也不会因为你的停滞不前而不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的智慧还没发展到极限,资本就还有市场,更有存在的必要。”

    世界大同是需要前提的,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辉煌了五千年,怎么能在与霸权斗争中失败?别说李旭东不甘心,就是所有的中华儿女,也不会甘心的。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个问题不应该是意识形态划分的主要矛盾,计划经济再强,也需要市场经济作为补充。

    从古至今,更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同样是如此,因为形势在不断地变化。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那更是天大的笑话。

    机制不灵活,会出现很多弊病,大锅饭更是打消了很多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社会没有进步,意味着创造力不足,落后往往和愚昧相结合。

    “难道就没有反制手段么?”廖叔眉头紧皱,淞沪会战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那么多勇士舍生忘死,依旧挡不住鬼子的入侵的脚步,难道我们又要重蹈覆辙?

    “有矛就有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是叔啊,这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对基础数学和物理、化学的研究中去。未来的高科技战不只是局限在战场上,甚至出现在新的病毒中。我们人体是有不同的基因组组成的,欧美人和非洲人、亚洲人在某些基因组上有着显着的不同,一旦研究出针对亚洲人基因的病毒,那么亚洲人甚至可能全部灭绝。”

    李旭东叹了口气,“我不是在危言耸听,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使是中流砥柱,你不能前进一步,那也只是在原地踏步。”

    “唉,你说的这些大家都懂,一台机器老旧了,就需要翻新,该更换的零件就要换,可是核心老旧了,谁也没办法。除非......”廖叔见识的越多,越能感觉到内地正在与世界脱轨。

    “叔,你在这边多待一阵吧,我打算写点东西,您帮我呈上去。以前八十天环游地球,现在一天的时间就能做到。虚幻的东西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把握现在才是最应该做的。国家要发展离不开资金,没有资金,就买不到机器设备。这次中东发生战争,势必会影响到石油价格,今年我就不捐钱给内地了,您现在拍电报,把国内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石油,超过十美元再出售。如果达不到十美元一桶,我全部按照十美元一桶的价格回收所有的石油。”

    李旭东决定尽最后一次努力,改变这个世界的进程,不管能不能够成功。

    “真的?石油会暴涨?”廖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购买石油,不到三美元一桶,十美元一桶出售,这意味着外汇至少要增加三倍啊。

    “叔,不瞒您,我这地底下的石油我没打算现在开采,您懂我的意思了么?将来不仅石油会涨价,就连黄金同样也会涨价。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咱老祖宗虽然没给咱们找到石油,但咱们有国际上最稀缺的稀土矿,好些高科技设备都需要这些稀土元素。我建议内地把稀土矿的筛选和提炼发展起来,作为和外国谈判的有利条件。”

    这片土地已经耕种了几千年,肥力已经不够了,想要养活八亿人口已经很困难,偏偏教科书里还是一贯的动不动就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好像什么都是世界第一似的。

    “好,我现在就让人拍电报回去。”在廖叔看来,李旭东一手陶朱公的本事,比之沈万三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他敢担保,那就不可能出现什么岔子。

    发生在大汉国边境的战争根本就没几个国家关注,针对阿联酋入侵大汉国这一事件,只有少数国家在第一时间发表了遗憾论,也有少数国家发表了谴责论,支持大汉国的更少,就那么几个。

    全球的目光依旧聚焦在中东的战争,毕竟重点还是在阿拉伯世界群殴以色列上,那才是影响世界局势和进程的重要战争。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阿联酋彻底熄火了,大汉国的实控线扩展到了五十公里之外的阿联酋,李银河现在正和阿联酋打起了嘴仗,一系列的证据通过电视录像的形式一一摆在了大众面前,让阿联酋无可辩驳,接下来的还是不停地嘴仗和无休止的谈判,毕竟打仗打的是国力,消耗的是大量的货币。

    李旭东什么都没管,在房间里不停地书写着自己的心得,什么论局部战争、论货币战争、论外交战争、论如何缝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等等等,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前前后后写了十几篇,都是后世的观点,包括在今后改革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李旭东都一一作了阐述。没什么好隐晦,更没什么好避讳的,谁都不是完人,犯下了错误就要勇于改正。

    “小李,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你是个天才,什么都懂,我很好奇,你究竟是谁培养出来的弟子,或者是那个不世出的家族培养的神通,不然你这一身的本领从何而来,难道真的有生而知之的人?幸亏你是我华夏男儿,否则再来一次世界大战,神州大地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真不敢想象。”

    廖叔也是有感而发,核武器永远只能作为威慑,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发展单兵武器才是当下最迫切的事。援朝战争中,老美的部队就用上了夜视仪和威力巨大的带瞄具的狙击枪,这么些年过去,他们的单兵武器虽然没有太多的发展,但他在李旭东这里,却看到了单兵武器的未来。

    “叔,我写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稿,本想着让您复印给那些领导看看的,可是这样做的话会增加您的风险,没必要,只求您带一份给我的老领导吧。”

    李旭东知道,自己的老领导日子也不好过,党内职务也是一降再降,报纸上经常见不到他的消息。可那又怎样,最终力挽狂澜的不还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么?

    “好的,你老领导身体不太好,关键时刻总生病,唉,这病生的好啊,我就没他那么聪明。”廖叔也感叹了一句,别人用过的计谋,自己再用,就不太好了,那么些领导都是千年的狐狸,就不要提什么《聊斋》了。

    “叔,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只要不大乱,就有机会。您回去的时候麻烦您帮我提交一下申请,我想回内地看看,就去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行么?”

    要说怕死,谁也不是傻大胆,越是聪明人,越怕。人不可能同时拥有两具身体吧?就像两只脚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李旭东现在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再变成婴儿,万一因为地域的问题变成孤魂野鬼,他都想象不出他的灵魂会是个什么样子。

    “好,按说你又没改变国籍,当然能够回去,只是你这情况有些特殊,你还是等我的消息吧。”要换个普通人,廖叔带回去也就带回去了,但他毕竟不涉政,不敢私自做决定,万一情况对小李不利,自己岂不成了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