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51 > 第239章 大炮打蚊子

穿越1951 第239章 大炮打蚊子

    遥想童年时代,李旭东的父母都是工人,单位福利都还算不错,他从小就生活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也从不缺衣少食,小伙伴们一起和尿玩泥巴,一起玩烟盒制成的油板,一起去农业社的小溪里捉螃蟹,一起去潇影厂的垃圾堆里捡废胶片,然后卷成筒,再拉出一个个空芯的圆锥,还互相比长短,真算得上无忧无虑。那时候,大家没什么攀比心,都自认为过得幸福。

    现在想来,那种简单的幸福还真是可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城市里的三大件,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都要票,那些稀缺的票据都掌握在某些领导手里,普通职工想要积攒那些工业券去买一个大件,通常需要好几年,可那些掌管着票券的干部们,想要置齐三大件,可就简单多了。

    干部按级别住干部楼,他们的孩童玩的是工人子弟买不起也玩不起的玩具,界限分明。再往下对比,那些城市边缘农业社的同学每天还要帮家里种菜、采菜、捆菜,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只是自己接触的世界太小,才自以为是的认为过得幸福。

    想要实现阶层的跃迁,或者说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由农转非,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从而吃上商品粮,普通人都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总之,内地这种看似公平的关系,其实质不过是掩盖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竞争关系,让优秀者出不了头,也扼杀了更多人进步的创意和思想。

    众人看着进入臆想的李旭东默不作声了,还不明白这位大老板是怎么了,周边熟悉的保镖马上向旁边的众人伸出了食指,示意大家不要说话。这一刻没人解释什么,场面出奇的安静。待到李旭东回过神的时候,他才猛地想起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

    “爹,咱们是继续参观还是去荃湾那边?”唯一一个不跟自己姓的儿子张无忌过来了。

    “去荃湾吧,这次回内地,你跟我一起,我们一起去拜一拜你干爷爷的坟,你这姓氏就是跟着他的姓。”李旭东最近越来越爱回忆,难道真的是老了?

    “您早就和我说过的,娘还说四九城有一套四合院是我的名字呢。”张无忌笑得有些苦涩,全家人都姓李,唯独自己姓张,难道自己是捡来的么?

    “呵呵,你也就比你的弟弟多一套四合院,等你在这边多生几个娃娃,就有机会搬到内地去了。儿子啊,不管内地是否贫穷,是否落后,那里永远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根。”

    李旭东不等他回话,继续说道:“你们这一代没受过什么苦,一个个顺风顺水的长大了,有几个还养成了纨绔性子,再这么发展下去,迟早会出现欺男霸女的行为。你虽然姓了张,但你作为长房嫡子,谁敢不听你的,该揍的揍,该管的管,千万不要因为是亲兄弟就疏于管教,知道了么?”

    “我知道了,爹,我会管着弟弟们,不让他们上房揭瓦的。”

    “你性子还算沉稳,将来去内地发展就很合适。这次爹爹带着你,你自己也仔细观察,看看内地最需要什么,回来之后再和我聊聊你的发现。你要知道,越是贫穷的地方,其发展潜力越是无穷,内地现在的政策完全跟不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未来的政策肯定要向发展经济靠拢,将来如果你能带动一方,造福一方,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你的成就不会比你哥差多少。”

    父子之间的一番对话,很快就决定了家族中第二位嫡子未来的去向,荃湾就是张无忌未来发展的榜样,整个葵涌都是从无到有逐步建设起来的。

    “爹地、无忌,欢迎来到科技城。”李逸河在裙楼下迎接着自己的父亲,他的身后则是一排肤色各异的科学家。

    “进去吧,下次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了,尤其是让这些科学家来迎接我这个满身铜臭的资本家,你这是给他们鄙视我的机会啊。”李旭东带着几分自嘲的语气说道。

    “这里谁都没资格嘲笑您,因为您才是最大的科学家。这里要是没有您的指导,我们不仅要在科研上走大量的弯路,而且得出的成果也会少得可怜。”李逸河的马屁拍得山响,为此还真引来了不少科学家鄙夷的目光。

    “直接进会议室吧,我看看你们现在都研究了些什么,有哪些最新的研究方向。”

    科研的耗费是巨大的,尤其是当方向不是那么正确的时候,消耗的不仅是巨量的资金,更是科学家们的热情。之前一直是李旭东把控着方向,投入小,产出的成果却是斐然,这就使得李家的高科技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到了现在,难关越来越多,科学家也越来越多,荃湾渐渐有了容纳不下之势。

    “爹地,米高叔叔想找我们合作,共同建设一座核电站,您觉得这事儿能行吗?”李逸河拉了拉李旭东的衣袖。

    “米高?”李旭东想了想说道:“嘉道理家族的是吧?核电站他想建在哪?香江?万一核泄漏怎么办?老罗兰他还好吗?好些年没见到他了,你帮我约他明天出来喝茶吧。”

    作为刚到香江之时认识的第一个外国人邻居,李旭东对嘉道理家族还是充满了好感的,哪怕好些年不联系,他还是第一时间记起了这个老家伙。核电站技术李家虽有,但建在人口稠密的香江,一定不会是老罗兰想出来的事。

    “呃,好的爹地。”李逸河愕然的点了点头,年轻人难免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只考虑怎么方便,怎么省钱,却忽略了最大的安全隐患。

    超大型会议室内,好些老科学家都是见过李旭东的,也都知道这位大老板什么都懂一些,说不上内行,也谈不上外行,尤其是对于科学的研究方向,这位老板往往不经意的话语就能给他们不晓得启发,所以这些老科学家们都想和李生聊上一聊。

    那些年轻的科学家不认识李旭东,但他们也都算得上精英,有不少还是李家的风投项目未能取得成果之后,被李家拉过来进行研究工作的科学家。

    会议开始就是对研究项目的筛选,哪怕曾经上过会,已经同意了的项目,李旭东都有一票否决权。此刻的李旭东就像是判官一样,听取着每个大型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目前取得的成绩。

    听不懂啊,这么多专业名词,就不能直白的说明么?李旭东果断地叫停了众人的汇报。

    脑洞很大的科学家们有时候的研究方向真的很奇葩,以至于一些打着科学研究的骗子举着科学的旗号进行各种奇葩研究活动,比如研究一滴血液检测人体患有哪种疾病,研究自然界雷电的存储和利用,还有个中医,居然想要炼制长生不老药。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科学家,你们的很多专业术语在我听来,无异于天书。你们可以嘲笑我知识的浅薄,我并不介意,因为我只需要知道你们的研究方向就行。我也不会特意针对你,而不批准你对这个项目的研究资金。比如你研究的是硅晶圆,那么你只需要告诉我,你研究的是什么,能做到的极限是多少英寸就可以了,至于下一步你能在研究上有什么突破,需要多少时间,我不管,因为我知道,这是个水磨工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取得进步的。如果我一开始就不看好你的研究方向,那我建议你换一条赛道,或者研究基础数学都行。”

    李旭东的心累啊!逸河不管钱的来路,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好些到了后世都没研究明白的科研项目他都批准了,每年白花花的银子都打了水漂,说他崽卖爷田心不痛不太恰当,但意思完全正确。

    会议总算是到了尾声,李旭东开始点名了一些项目,明确表示了资金不足,将不予投资。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家不太行了,资金捉襟见肘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李家旗下的银行开始被挤兑,港股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雪崩,李旭东这只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出来的风又一次改变了历史。

    “安排电视台来金库采访,同时吸筹香江股市,我要把这股恶意狙击的风潮彻底压下去。通知安娜和徐慧真进行反击,其余计划不变。”李旭东真不怕来自金融方向的狙击,敢当着他在香江的时间段进行狙击的只有那么几家,很容易猜到是谁的手笔。

    “爷,您还是和京茹一起回内地算了,我就留在香江坐镇,让安娜掌控媒体,晓娥坐镇大汉国,慧真带孩子们,印尼那边我让星河做好防范就是。”陈雪茹到底还是不放心家里的产业,但又不敢耽误李旭东的行程。

    “嗯,我这里还有些黄金,你把它直接熔成实心球,把它摆放在银行大堂,这样还可以震慑一些人。”李家的黄金储备量应该仅次于美丽国,这样规模的挤兑完全不怕,而且这次出国,李旭东偷来的黄金还没动用,粗略算一有下,至少两百吨。

    “爷,这是国外的古董吧?您就这么熔了?”陈雪茹看得比较仔细,这玩意儿要是算价值,可就不能单算黄金的价格了。

    “熔了吧,这些玩意儿是我从印度神庙里偷来的。”李旭东终于承认自己是个贼了。

    “哈哈,哈哈哈哈,我家爷们儿是个贼公,我是贼婆,爷,您是怎么偷的?为什么没见有报纸报道印度神庙的黄金失窃啊?”陈雪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嗳,我是文人,文人偷书都不算偷,那偷点黄金也不算偷。那些印度教徒都直接用黄金供奉神庙,神庙里的黄金应该是他们数千年的积累,你选一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剩下的都熔了,免得咱俩贼公贼婆的名声传了出去。哈哈,哈哈哈哈!”李旭东的脸皮也很厚,估计锥子都扎不透。

    “那就一点也不留,老公亲手偷回来的,老婆就得负责销毁证据,咱两公婆,一定要配合的天衣无缝。”陈雪茹其实是不想全部熔了的,有些黄金饰品上还有不少宝石,她舍不得归舍不得,但这些东西见不得光啊。

    李旭东只掰下了一些看上去又大又漂亮的宝石作为纪念,其余的黄金全部交给了陈雪茹,至于她交给谁去处理,那就无需他去亲自动手了。

    三天时间的挤兑事件,不仅没有挤垮李家的银行,储户们反而看见越来越多的黄金送进了银行内,而且大堂上还摆放着九个一吨重的黄金方块,于是没取钱的纷纷掉头,取了钱的又重新排队存进银行。

    报纸和电视台也做了专业的报道,贼婆陈雪茹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李家虽然不是豪门望族,但富甲一方这个词用在我李家身上,还是显得格局太小了些。我家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做的善事也不计其数,既然有人想要和我家打金融战,那我代表我李家宣布应战,我李家不仅不惧任何挑战,还要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时之间的“挤兑风波”还才开始,李家就迅速派人查找幕后元凶,能发动这样手段的不可能只有国外的资本,一定还有香江的“内鬼”。

    风波稍歇,李家就已经查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华尔街的资本作祟,找了个以前在香江专做塑料花,后来改行进入房地产的李家当内鬼。

    报仇?没实力才叫报仇,还说什么十年不晚。李旭东不是君子,家里的娘子军更是女流之辈,还击起来不隔夜。

    “真没意思,老婆,我去内地了,你跟不跟我走?”李旭东全程都没插手陈雪茹的操作。

    “爷,我就不去了,我不相信一家小小的基金公司就敢来挑战咱们家,他们应该是更深层次的人推出来的马前卒,我还是留在香江坐镇好些。京茹,照顾好咱爷们儿,有什么事就拍电报给我。无忌,这次去京城记得给你爷爷磕头。”陈雪茹一一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