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1 第269章 洪钟大吕
热门推荐:
亮剑:李云龙要给鬼子送温暖
原神:我们的旅途不会结束
一觉醒来,宗门就剩三瓜两枣
都重生成世子了,朕稀罕当皇后?
阴阳典当
诸天:小玉你还小,别追了
星海霸业
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开局考公:我改写了人生!
“儿子,现在我小妈肚子里还一个,看样子我爹还会给我找个小小妈。男人身边不能长期没有女人,就像古代,当官的去外地上任,都要带着自己的小妾。”张无忌并不忌讳谈及自己的家庭。
“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大搞破鞋啊?”刘巧儿朴素的观念里蹦出这么一句话。
“去你丫的,咋说话呢!爹的每一个妻子是明媒正娶的好吧!”张无忌怒道。
“哥,您别生气,现在不是新时代了么?只能娶一个媳妇儿呀。是不是小小妈情愿做小啊?”刘巧儿天真的问道。
“嗯,不算,妈妈们都以姐妹相称,家里各房的儿子都算长子。我是我妈的第二个儿子,但我自小就继承了我干爷爷的姓氏,所以我姓张。这样的话,我也算家中的长子。我爹这次来去匆忙,就是为了慧真妈妈的儿子。巧儿,爹说了,最好咱三年抱俩,早日为老张家开枝散叶。”
“哥,您是大城市过来的,我有不懂的,您就教我。我有些笨,您要是生气了,您就骂我,打我两下也成,就是别赶我走。嫁出去的女人被赶回娘家,会没活路的。”
刘巧儿家的村子里,就有过被赶回家的女人,人憎狗厌的,娘家人嫌弃她,男人家里不要她,最后不得已,一根绳子挂树上,自挂东南枝了。
“巧儿,这点你可以放心,既然嫁给了我,只要你不忤逆、不给我戴绿帽、不嫉妒、不多嘴多舌,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婆。知道么,这规矩是咱爹亲自定的。他说不管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想要和谐美满,需要的是互帮互助。对自己人动脑子使坏,那是最下做的行为。把外面的钱赚回家里,让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那才是真本事。”
无子,生不出孩子的,不一定是女方,相信科学,积极配合医生就是了。
恶疾,再严重的病,治疗费家里都掏得起,同样的相信科学,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偷盗,家里什么东西都有,犯得上么?
张无忌说的正是李旭东订的四出之条,小范围的为自己儿子做打算,不破坏家庭和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家里这么多孩子,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自己的偏爱,想做到一碗水端平,那根本不可能。
巧儿不贪心,只要守着自己的小家就好了,何况家里什么都好。她知道,自己的无忌哥哥和她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自己唯一能给他的,只有家庭温暖和性了。
“去,把郑桐他们叫进来,我有事情让他们做。”李旭东吩咐道。
不一会儿,俩小只就进了软卧包厢。
“你们先看一看清单上的物资,等到了羊城再和香江的同志互相对照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你们的安家费可以去香江领,也可以在羊城领,工资你们是要港币还是人民币,那就随你们了。”
“李叔,那些票据啥的我们也有吗?”郑桐问道。
“票据是吧?没有,我的都给无忌了。那就发给你们港币吧,想买东西去友谊商店,东西贵是贵了些,但服务好。”李旭东随口道。
“李叔叔,这么多物资,怎么交接啊?我怕我俩看不过来呀。”庄碧云看着手里的清单,犹豫着说道。
“你们只需要查缺补漏就行,香江那边会准备好的。等我和羊城军区沟通完,再带你们去香江,那边的商品比内地便宜不少,更主要的是齐全。”
李旭东没打算和他们继续掰扯。
“叔,上次您说的那个超光速,我和碧云都不是太懂,您能帮我推荐一下,这方面的书籍么?我想看看。”郑桐满脸讨好的问道。
“自己去香江的书店找吧,年轻的时候多看看书,还是很有好处的。”李旭东不置可否的回应了一句,他也想通了,和下属就不该聊那么些东西。
“李叔叔,我们的安家费您给的太多了,我们不敢拿,要不,还是按您说的,给五百吧。”庄碧云也跟着说道。
“你们以为给你们安家费是给你们胡乱花的?今后我们经常要去香江,你们不会以为香江和内地一样给你们分配房子吧?那里可是寸土寸金的资本主义社会,听我的,拿着钱就赶紧买房子,要是有独幢的唐楼更好,借些钱也要拿下,再不济也要买个百十平米的大房子。平时找个中介帮你出租,这也是一笔进项不是?”
李旭东训斥道,这还真是为了他们好,香江的物价总是起起伏伏的,低点买入,高点抛出,都能赚不少。
买房子?在香江买房子?郑桐和蒋碧云这辈子也没这种想法啊。万一老板经常让自己在香江,自己和庄碧云总不能住招待所吧。
“哦,叔叔,您给我们说说香江呗。”郑桐是个不怕生的主儿,他也想多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
“那边都说粤语和英语。说粤语的基本上都是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基本上就是高端一些的人士了。你们过去之后,如果想进大学,可以找我家老三安排,最好是这妹子学财务,你就学营销管理。如果你们喜欢学俄语,那也行。只是今后你们很可能被派往苏联了。”
李旭东早就想好了,这俩是给无忌准备的班底。
“叔,读大学可以不用考试么?我比较喜欢历史,能不能换专业啊?”郑桐哀求道。
“不能,你们想一想,现在内地是不是百废待兴?将来你们这些知青都吵着要回城,城市里怎么办?怎么安置你们这几千万知青?工作那么紧俏,一个萝卜一个坑,国家总不能变出工作岗位来吧?所以啊,一切要靠自己。当然,你们要是不想听从安排的话,也可以继续回去当知青,我无所谓的。”
“李叔叔,我们服从安排,有事儿您尽管吩咐就是。”还得是蒋碧云灵泛,知道再提要求的话,说不定这李叔叔真让他们回陕北。
“你们是无忌的好朋友,我没必要坑你们。内地的生活你们过得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到了香江之后,你们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是随波逐流,还是努力奋进,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李旭东说道。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俩将来有多大的出息,李旭东不会去干涉。
“叔,香江的大学比内地的大学要差些吧?”郑桐还想磨一磨,毕竟他一个四九城的人,粤语、英语、俄语都不会,他有些担心自己和庄碧云会不会在学校被欺负。
“哼,你们现在就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内地那一片狭小的天空。你们眼中最好的清大、北大连给港大提鞋都不配,知道什么是常青藤大学么?全球这么多大学,各有所长,港大排名前二十名之内。你们的弱项是语言,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多听和多说,说不标准没关系,说多了,就顺畅了。如果怕和人沟通,就先学唱歌。给你们三年时间,把需要四年才能拿到的毕业证拿在手里,不然你们哪来的就会哪里去吧。”
倒不是威胁这俩小孩儿,李旭东是给他们压力,让他们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
“李叔叔,您放心,我们一定认真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这学校应该有奖学金的吧?”蒋碧云问道,她担心进了学校,生活费就没了来源。
“上课期间工资照发,寒暑假自己找活儿干,只能做与本专业有关的事情。不行的话就让无忌的妈妈帮你们安排事情做,再不然就到我家端茶倒水,做保姆也行,反正不会让你们没饭吃。想要做大事,必先苦其心志......”
“叔,那我们的房子买小点儿,留出一部分钱去读书,不是更好么?”郑桐有些想不通。
“嗬,在你们这里,我说的话就是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行了,你俩回你们的硬卧车厢吧,到了羊城再说。”
李旭东才懒得和他们磨叽,郑桐很聪明,但这聪明很明显只是小聪明,距离大智慧还差得远呢。
羊城车站到了,军区的吉普车队就停在了月台,旁边还站着几位军人,其中以一位老军人为首。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你们是来接我的吗?我叫李旭东。”李旭东身后也跟着四个人。
“是的,我是羊城军区的副政委,我姓姜,你叫我老姜就行。你的大名我们早就听说过,可惜无缘得见呐。本来司令员同志要亲自过来的,可八大员刚调动完,许司令还得下部队,您见谅啊!”姜副政委紧紧的握着李旭东的手。
“部队的同志辛苦啦。没有你们保卫边疆,就没有我们和平的日子。这次来可是得麻烦你们大力配合,如果有需要,有些东西印尼方面可以赠送一些装备给你们羊城军区的。”
人家副政委过来接站,给足了面子,求得不过是个里子,李旭东不能不表示一二。
“哈哈,小李就是爽快,来来来,我们先上车,香江的同志我们已经接到招待所了。吃过饭后咱们一起开个协调会,具体要我们怎么做,我们一定严格执行。”姜副政委眼见着秋风都不需要打,就自己送到了嘴边,开心得不得了。
“那感情好,省的我去找他们了。”李旭东点头上车。
招待所里,陈雪茹正翘首期盼着李旭东的到来。她的二儿子结婚,做娘的没赶上趟,心里愧疚得很。
“那小子娶媳妇儿,我这当爹的去了,不比你过去更有面儿?你不就是担心他在陕北吃不好睡不好么,我给你带来了无忌的俩朋友,这个叫郑桐,那个女孩叫庄碧云。你要是想知道无忌的状况,直接问他们好了。”
李旭东有段时间没见陈雪茹了,虽说是老夫老妻,爱情已经转化为了亲情,但说不想那是假的。这不,一见面就把陈雪茹搂在了怀里。
“爷,无忌过得好不好,我不操心,有您安排他,我放心得很呢。”陈雪茹口是心非的说着,眼睛却开始打量起李旭东身后的两个小年轻来。
“得了吧,知妻莫若夫,我还不知道你,有事赶紧问,我这里还得准备调度物资,你让人把清单拿来,我来核对。”李旭东拍了拍日渐发福的陈雪茹,还猥琐的在她屁股上抓了一把。
“别,咱们还是先核对清单,无忌的事一会儿再说。”陈雪茹是个杀伐果决的主儿,这么些年在香江支撑起一个诺大的李家,自然明白先公后私的道理。
“哈哈,小郑、小蒋,这是我们家的巾帼英雄,无忌的妈妈,你俩把你婶的马屁拍好了,到了香江也能少遭些罪。走,都进屋,去屋里说话。”
姜副政委和香江的联系比较多,很清楚陈雪茹的份量,他亲自陪同,主要想的就是让羊城军区沾点光。
李旭东也知道现在南方的军备比较松弛,很多部队都在搞建设,能正常完成每天军事训练的几乎没多少。北方的军队倒是厉兵秣马,时刻提防着北面的入侵。
一番合计下来,清单上的物资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李旭东主动提出支援羊城军区两个团的装备,更是让姜副政委喜出望外。滇省军区支援的两个团是要上战场的,羊城这边只是帮忙拉拉物资,就有这么大的收获,怎能不让他高兴。
“姜政委,您也别高兴太早,在您的周边,您感觉不到有多危险,可是您的辖区里,那个南方的小弟可是个很跳脱的主儿,他们不仅有我们提供物资,还有苏联提供的军火。您觉得等他内战结束,这么个小弟会倒向哪一边?咱们可得居安思危啊。”
李旭东的话不重,但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敲打在姜副政委的心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南兄弟能赶走老美,苏联和华夏功不可没。
老美忌惮《日内瓦协定》,始终不敢在地面打过北纬十七度线,只能用飞机和直升机进行轰炸和清扫。
有中苏支持的越南并不缺装备,他们有大量的防空炮、防空导弹和战机,不仅地面炮火击落了大量美机,还能与美军捉对的打空战,干得美军灰头土脸。
“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大搞破鞋啊?”刘巧儿朴素的观念里蹦出这么一句话。
“去你丫的,咋说话呢!爹的每一个妻子是明媒正娶的好吧!”张无忌怒道。
“哥,您别生气,现在不是新时代了么?只能娶一个媳妇儿呀。是不是小小妈情愿做小啊?”刘巧儿天真的问道。
“嗯,不算,妈妈们都以姐妹相称,家里各房的儿子都算长子。我是我妈的第二个儿子,但我自小就继承了我干爷爷的姓氏,所以我姓张。这样的话,我也算家中的长子。我爹这次来去匆忙,就是为了慧真妈妈的儿子。巧儿,爹说了,最好咱三年抱俩,早日为老张家开枝散叶。”
“哥,您是大城市过来的,我有不懂的,您就教我。我有些笨,您要是生气了,您就骂我,打我两下也成,就是别赶我走。嫁出去的女人被赶回娘家,会没活路的。”
刘巧儿家的村子里,就有过被赶回家的女人,人憎狗厌的,娘家人嫌弃她,男人家里不要她,最后不得已,一根绳子挂树上,自挂东南枝了。
“巧儿,这点你可以放心,既然嫁给了我,只要你不忤逆、不给我戴绿帽、不嫉妒、不多嘴多舌,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婆。知道么,这规矩是咱爹亲自定的。他说不管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想要和谐美满,需要的是互帮互助。对自己人动脑子使坏,那是最下做的行为。把外面的钱赚回家里,让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那才是真本事。”
无子,生不出孩子的,不一定是女方,相信科学,积极配合医生就是了。
恶疾,再严重的病,治疗费家里都掏得起,同样的相信科学,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偷盗,家里什么东西都有,犯得上么?
张无忌说的正是李旭东订的四出之条,小范围的为自己儿子做打算,不破坏家庭和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家里这么多孩子,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自己的偏爱,想做到一碗水端平,那根本不可能。
巧儿不贪心,只要守着自己的小家就好了,何况家里什么都好。她知道,自己的无忌哥哥和她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自己唯一能给他的,只有家庭温暖和性了。
“去,把郑桐他们叫进来,我有事情让他们做。”李旭东吩咐道。
不一会儿,俩小只就进了软卧包厢。
“你们先看一看清单上的物资,等到了羊城再和香江的同志互相对照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你们的安家费可以去香江领,也可以在羊城领,工资你们是要港币还是人民币,那就随你们了。”
“李叔,那些票据啥的我们也有吗?”郑桐问道。
“票据是吧?没有,我的都给无忌了。那就发给你们港币吧,想买东西去友谊商店,东西贵是贵了些,但服务好。”李旭东随口道。
“李叔叔,这么多物资,怎么交接啊?我怕我俩看不过来呀。”庄碧云看着手里的清单,犹豫着说道。
“你们只需要查缺补漏就行,香江那边会准备好的。等我和羊城军区沟通完,再带你们去香江,那边的商品比内地便宜不少,更主要的是齐全。”
李旭东没打算和他们继续掰扯。
“叔,上次您说的那个超光速,我和碧云都不是太懂,您能帮我推荐一下,这方面的书籍么?我想看看。”郑桐满脸讨好的问道。
“自己去香江的书店找吧,年轻的时候多看看书,还是很有好处的。”李旭东不置可否的回应了一句,他也想通了,和下属就不该聊那么些东西。
“李叔叔,我们的安家费您给的太多了,我们不敢拿,要不,还是按您说的,给五百吧。”庄碧云也跟着说道。
“你们以为给你们安家费是给你们胡乱花的?今后我们经常要去香江,你们不会以为香江和内地一样给你们分配房子吧?那里可是寸土寸金的资本主义社会,听我的,拿着钱就赶紧买房子,要是有独幢的唐楼更好,借些钱也要拿下,再不济也要买个百十平米的大房子。平时找个中介帮你出租,这也是一笔进项不是?”
李旭东训斥道,这还真是为了他们好,香江的物价总是起起伏伏的,低点买入,高点抛出,都能赚不少。
买房子?在香江买房子?郑桐和蒋碧云这辈子也没这种想法啊。万一老板经常让自己在香江,自己和庄碧云总不能住招待所吧。
“哦,叔叔,您给我们说说香江呗。”郑桐是个不怕生的主儿,他也想多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
“那边都说粤语和英语。说粤语的基本上都是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基本上就是高端一些的人士了。你们过去之后,如果想进大学,可以找我家老三安排,最好是这妹子学财务,你就学营销管理。如果你们喜欢学俄语,那也行。只是今后你们很可能被派往苏联了。”
李旭东早就想好了,这俩是给无忌准备的班底。
“叔,读大学可以不用考试么?我比较喜欢历史,能不能换专业啊?”郑桐哀求道。
“不能,你们想一想,现在内地是不是百废待兴?将来你们这些知青都吵着要回城,城市里怎么办?怎么安置你们这几千万知青?工作那么紧俏,一个萝卜一个坑,国家总不能变出工作岗位来吧?所以啊,一切要靠自己。当然,你们要是不想听从安排的话,也可以继续回去当知青,我无所谓的。”
“李叔叔,我们服从安排,有事儿您尽管吩咐就是。”还得是蒋碧云灵泛,知道再提要求的话,说不定这李叔叔真让他们回陕北。
“你们是无忌的好朋友,我没必要坑你们。内地的生活你们过得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到了香江之后,你们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是随波逐流,还是努力奋进,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李旭东说道。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俩将来有多大的出息,李旭东不会去干涉。
“叔,香江的大学比内地的大学要差些吧?”郑桐还想磨一磨,毕竟他一个四九城的人,粤语、英语、俄语都不会,他有些担心自己和庄碧云会不会在学校被欺负。
“哼,你们现在就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内地那一片狭小的天空。你们眼中最好的清大、北大连给港大提鞋都不配,知道什么是常青藤大学么?全球这么多大学,各有所长,港大排名前二十名之内。你们的弱项是语言,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多听和多说,说不标准没关系,说多了,就顺畅了。如果怕和人沟通,就先学唱歌。给你们三年时间,把需要四年才能拿到的毕业证拿在手里,不然你们哪来的就会哪里去吧。”
倒不是威胁这俩小孩儿,李旭东是给他们压力,让他们把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
“李叔叔,您放心,我们一定认真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这学校应该有奖学金的吧?”蒋碧云问道,她担心进了学校,生活费就没了来源。
“上课期间工资照发,寒暑假自己找活儿干,只能做与本专业有关的事情。不行的话就让无忌的妈妈帮你们安排事情做,再不然就到我家端茶倒水,做保姆也行,反正不会让你们没饭吃。想要做大事,必先苦其心志......”
“叔,那我们的房子买小点儿,留出一部分钱去读书,不是更好么?”郑桐有些想不通。
“嗬,在你们这里,我说的话就是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行了,你俩回你们的硬卧车厢吧,到了羊城再说。”
李旭东才懒得和他们磨叽,郑桐很聪明,但这聪明很明显只是小聪明,距离大智慧还差得远呢。
羊城车站到了,军区的吉普车队就停在了月台,旁边还站着几位军人,其中以一位老军人为首。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你们是来接我的吗?我叫李旭东。”李旭东身后也跟着四个人。
“是的,我是羊城军区的副政委,我姓姜,你叫我老姜就行。你的大名我们早就听说过,可惜无缘得见呐。本来司令员同志要亲自过来的,可八大员刚调动完,许司令还得下部队,您见谅啊!”姜副政委紧紧的握着李旭东的手。
“部队的同志辛苦啦。没有你们保卫边疆,就没有我们和平的日子。这次来可是得麻烦你们大力配合,如果有需要,有些东西印尼方面可以赠送一些装备给你们羊城军区的。”
人家副政委过来接站,给足了面子,求得不过是个里子,李旭东不能不表示一二。
“哈哈,小李就是爽快,来来来,我们先上车,香江的同志我们已经接到招待所了。吃过饭后咱们一起开个协调会,具体要我们怎么做,我们一定严格执行。”姜副政委眼见着秋风都不需要打,就自己送到了嘴边,开心得不得了。
“那感情好,省的我去找他们了。”李旭东点头上车。
招待所里,陈雪茹正翘首期盼着李旭东的到来。她的二儿子结婚,做娘的没赶上趟,心里愧疚得很。
“那小子娶媳妇儿,我这当爹的去了,不比你过去更有面儿?你不就是担心他在陕北吃不好睡不好么,我给你带来了无忌的俩朋友,这个叫郑桐,那个女孩叫庄碧云。你要是想知道无忌的状况,直接问他们好了。”
李旭东有段时间没见陈雪茹了,虽说是老夫老妻,爱情已经转化为了亲情,但说不想那是假的。这不,一见面就把陈雪茹搂在了怀里。
“爷,无忌过得好不好,我不操心,有您安排他,我放心得很呢。”陈雪茹口是心非的说着,眼睛却开始打量起李旭东身后的两个小年轻来。
“得了吧,知妻莫若夫,我还不知道你,有事赶紧问,我这里还得准备调度物资,你让人把清单拿来,我来核对。”李旭东拍了拍日渐发福的陈雪茹,还猥琐的在她屁股上抓了一把。
“别,咱们还是先核对清单,无忌的事一会儿再说。”陈雪茹是个杀伐果决的主儿,这么些年在香江支撑起一个诺大的李家,自然明白先公后私的道理。
“哈哈,小郑、小蒋,这是我们家的巾帼英雄,无忌的妈妈,你俩把你婶的马屁拍好了,到了香江也能少遭些罪。走,都进屋,去屋里说话。”
姜副政委和香江的联系比较多,很清楚陈雪茹的份量,他亲自陪同,主要想的就是让羊城军区沾点光。
李旭东也知道现在南方的军备比较松弛,很多部队都在搞建设,能正常完成每天军事训练的几乎没多少。北方的军队倒是厉兵秣马,时刻提防着北面的入侵。
一番合计下来,清单上的物资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李旭东主动提出支援羊城军区两个团的装备,更是让姜副政委喜出望外。滇省军区支援的两个团是要上战场的,羊城这边只是帮忙拉拉物资,就有这么大的收获,怎能不让他高兴。
“姜政委,您也别高兴太早,在您的周边,您感觉不到有多危险,可是您的辖区里,那个南方的小弟可是个很跳脱的主儿,他们不仅有我们提供物资,还有苏联提供的军火。您觉得等他内战结束,这么个小弟会倒向哪一边?咱们可得居安思危啊。”
李旭东的话不重,但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敲打在姜副政委的心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南兄弟能赶走老美,苏联和华夏功不可没。
老美忌惮《日内瓦协定》,始终不敢在地面打过北纬十七度线,只能用飞机和直升机进行轰炸和清扫。
有中苏支持的越南并不缺装备,他们有大量的防空炮、防空导弹和战机,不仅地面炮火击落了大量美机,还能与美军捉对的打空战,干得美军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