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51 > 第271章 民族主义者

穿越1951 第271章 民族主义者

    风停雨歇,陈雪茹抱着李旭东的胳膊,柔声说道:“爷,我和慧真都老啦,您还是这么生猛,这几年我和安娜、晓娥都准备半退,把机会让给孩子们,等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把家让给他们折腾去。”

    “家里的事情你们看着安排吧,都商量着来就行。只是今后所有孩子的前程我都不管了,他们想要做什么,就自己去做,只要是合理要求,钱财上咱们给予足够的支持。”

    这些年李家谋划三个国家,已经让很多人心生忌惮,说他比吕不韦还强三倍,偏偏李旭东还百口莫辩。

    吕不韦扶持一个秦异人,并以千金助其登上秦国王位,然后吕不韦被拜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李旭东扶持自己三个儿子,并以万金助其分别登上三个国家的王位,自己成为无冕之王,都觉得其获利的倍数为无数乘以3。

    真的获利无数?李旭东心里有苦自己知,表面上这三个国家是独立的,实际上还不是要被全球大环境所裹挟?

    苏联的经济虽然繁荣,但这是建立在石油涨价的基础上。如果把石油涨价的因素去掉,去年他们的经济增速就已经明显放缓。

    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人口,全球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不过二点五亿。

    战争是需要士兵打仗的,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需要人来操作,人口过少,兵源不足,战争的潜力就会被大大削弱,这也是苏联不敢对外大规模发起战争的原因之一。

    老大不好当啊!一味的冷战并不能让苏联的经济得到发展,想要赚钱,还是得和欧美做生意。他身边的小弟们都需要从苏联身上吸血,大量的机械和石油送给了其周边和他关系良好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耽误的是自身的发展呐。

    苏联的领导们不傻,这两年正在积极外交,他们也想和欧美缓和关系。也就是这个时候老美要退出东南亚,苏联还没站住脚,这才让李家钻了空子。

    李家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是很值。

    “爷,安娜和京茹那边我们会给孩子多一份补偿,我们姐妹都说好了的,您就放心吧。”

    陈雪茹作为家庭的主母,自然明白一碗水要端平的道理。

    “逸河这小子是没想往这方面发展,不然他还是有机会的。反正现在也不着急,说不定他将来看着哥哥弟弟都发展得好,跟着眼热,我再帮他一把也未尝不可。只是小宝就没得机会咯。”

    李旭东的话说得不清不楚,但言语间肯定的语气却让陈雪茹眼前一亮。

    “爷,安娜这些年没少为您和李家付出,不管逸河愿不愿意,您也给他弄一个国家呗。”

    “你以为国家这么好弄啊,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方面不占齐了,都会功亏一篑。我他娘的还想统一全球呢,可我有这个能力吗?”

    李旭东很想恢复祖先们的高光时刻,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华夏现在的实力不够,李家要站队也只能站老美这边。可老美现在一心提防着李家的动作,再也不可能让李家做大了。

    “爷,您看上了哪里啊?咱们一起想办法,总得给逸河这孩子一份像样的家产不是。”陈雪茹有些兴奋,都说权利和女人是男人最好的春药,看来这话对女人而言也是不错的啊。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且看着吧。我想谋划苏联的土地,可东边太敏感,很容易挑起地缘政治的矛盾;西边太散漫,当个总统又没什么意思;中间地带是鸡肋,没有出海口,我也不甘心,不好弄啊!”

    在李旭东心里,已经把苏联肢解了十万遍了,可想要拿到最好的那块肉,何其艰难!

    “爷,事在人为,只要您想好了,咱们就朝着这个目标奋斗。逸河这孩子沉稳,您将来要把那些高科技分流出去,这不是变相的减少逸河的利益么?”

    陈雪茹撒着娇,用她那明显下垂的乳房蹭着李旭东的胳膊。

    是啊,事在人为,不患寡而患不均。

    “安娜给你吃了迷魂药,让你来诱惑我?这不对呀!要贿赂我也该找个小姑娘来陪床,咋还找个老娘们,你们这是看不起我?也罢,老不老,味道好就行!”

    李旭东的贤者时间已过,自然又是一番云雨。

    开心的是陈雪茹,不开心的是隔壁的庄碧云。隔壁的床“嘎吱、嘎吱”的响了三轮,每一轮都有大半个小时,中间还夹杂着陈阿姨的叫床声。

    蒋碧云不是小孩子了,男女之事她也懂一些,怪李叔叔太厉害?怪招待所不隔音?怪陈阿姨的叫声太大?

    顶着熊猫眼出门,陈雪茹已经一脸春风得意的起了床,正伺候着李旭东洗漱。

    “呀,你这孩子,坐了几天的火车,咋还睡不好?是认床吧?”陈雪茹肉眼可见的年轻了三岁。

    “嗯,有些认床。阿姨,您的气色真好,皮肤也好白,我真羡慕您。”蒋碧云有些幽怨,但不敢表现出来,只能不断讨好着眼前这位李家的当家人。

    “呵呵,你李叔跟我说了你们的情况,要我说呢,你们去大学学习还是挺不错的,想学什么科目也随你们,叔叔阿姨不做干涉。一会儿你和小郑就跟我们走,咱们去香江。阿姨帮你们选几套衣服,再送你们小俩口两套小居室,感谢你们帮我照顾了无忌。”

    陈雪茹很大方,这大方只对帮助过李家的人。

    “阿姨,我身上的衣服还能穿的,没必要换,买新衣服又要浪费钱。”蒋碧云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嗨,这才哪到哪啊,到了香江,你就会知道只敬罗裳不敬人是什么个意思。再说你长得漂亮,又是无忌的好朋友,还怕叔叔阿姨把你们给卖了啊?”

    昨儿陈雪茹和蒋碧云聊天,知道这女孩是小郑的女朋友,心里还在暗道可惜了。

    小郑明显还没找到人生的方向,未来在哪里,他还没半点想法。小蒋是女孩子,不能这么要求,只要漂亮、实在,给自己当个妹妹还是很不错的。

    “阿姨,其实我不想读财经,我想读医科。我们当知青的时候,村里有个放养的小娃得了阑尾炎,乡里的卫生院根本动不了手术,幸亏咱们知青点的几个男生背着他跑到了县医院,不然那个小娃就没救了。阿姨,我是真想当医生。”

    蒋碧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她知道,李叔给她安排读财经,那肯定是为了她好,只是如果能够选择,她的第一志向还是去学医。

    “这能有啥的,当医生好,咱们家就缺医生。家里的医书有不少,都是些老专家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哦,你是想学西医,还是想学中医?咱们家还有个研究院,中西医结合的,你去那里读书也很方便的。”

    陈雪茹的做法可以说是收买人心,但绝不叫礼贤下士。她心机很深,从送两套房子开始就设下陷阱,难道她不知道这姑娘和小郑有些暧昧?还执意要送两套小居室?

    礼贤下士放在现代社会,就是最可笑的阶级优越感。

    平等的人格观念下,这样的用词只会让人觉得本能的抵触和排斥,我凭什么就是天然的“下”?

    只能说陈雪茹老辣,小姑娘和小媳妇儿有什么不同,她一眼便能分辨出来。当然,老李和她没啥关系,不过只要自己和小蒋多接触接触,再把老李的事迹向她说一说,女孩儿上演爱慕英雄的戏码,也就水到渠成了。

    不成也没关系,就当是给这小两只的谢礼了。

    天地良心,李旭东压根就没这样的想法,娶再漂亮的女孩,那女人也不过是他调节情绪和发泄欲望的工具人。

    爱?女孩爱上他就够了。

    总不至于霸道总裁爱上一个乡下的知青吧。

    就像家里的这几个老婆,李旭东爱吗?是爱还是亲情?

    郑桐的房间里,蒋碧云问起了他想读的专业。

    “李叔不是给我选了么,要么是企业管理,将来毕业当厂长、经理、总经理、总裁。要么读国际贸易,做全世界的大生意,把那帮外国人的钱挣回来。”郑桐倒是看得很开,他认为李叔帮他做的选择没错。

    “可你不是喜欢历史吗?怎么不坚持呢?”蒋碧云有些纳闷的问道。

    “不喜欢的事情也要试着习惯啊?总不能因为心里的怯懦就甘心放弃吧?碧云,历史我很喜欢,但学历史能做什么?当个老师?做个学者?然后成为臭老九?”

    郑桐的话有些尖锐,他和蒋碧云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那些年的遭遇都是一样,不断地被审查,不断地被戴上帽子,然后送到乡下住牛棚。

    “可研究历史是你的梦想啊!你说放弃就放弃,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蒋碧云忍不住嚷了起来。

    “嗬,梦想?值钱吗?你能想到咱们是受了无忌的恩惠,将来是在为他们家的这些资本家打工吗?咱们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那就乖乖做好自己的本分。碧云,昨晚我拿着李叔给我的势力图想了整整一晚上,这才发觉李叔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他的眼里没有意识形态,只有民族。”

    郑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眼镜,继续说道:“难怪他那天和我们谈英雄的时候,会说出那样一番话来。原来他心目中的英雄是能够改变历史进程,并把国家引向发展的的人物。”

    这话幸亏李旭东没听见,要不然他的嘴巴都会笑裂开。天下哪有想什么就来什么的好事,还不是朝着某个方面努力,然后巧妙的借势而为。

    “爷,您跟我们一起回香江一趟,我让晓娥妹子陪您一阵,京茹这家伙怀了身孕,可伺候不了您。干脆我让她加入港籍,您就在滇省找个妹子陪您,您看怎么样?”

    陈雪茹还是老一辈思想,奉行家大业大,也要多子多福。至于孩子的妈妈多,那又怎么样,家里养得起。

    “晓娥忙得过来么?大汉国那边都理顺了吗?中东那片美、苏、欧都想染指,你们要嘱咐银河,让他小心谨慎呐。还有印尼那边,星河耳根子有些软,小心别被拉到欧洲的阵营里面去。安娜那边也得安抚好情绪,免得她像个外人一样。得,我还是回去一趟吧。”

    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让男人沉醉沉沦。

    李旭东本想避开家里,直接去滇省。因为他没有大禹治水那样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勇气,他害怕回了家,就再也不想动弹了。

    有特权的人还是与众不同的,过关的时候,就连香江的警察也对陈雪茹点头哈腰的。

    “阿姨,香江这边也不怎么样嘛,看他们这样子,除了衣服好一些,别的和咱们内地差不多啊。”郑桐疑惑的问道。

    “这里只是边关,香江政府很怕我们内地的子弟兵打过来,自然不会对这里大加建设了。等到了市区范围,你再看看香江的样子,这里号称‘东方之珠’,商业、地产、银行非常发达,以前实业也还行,但最近几年在走下坡路。”

    陈雪茹的介绍简洁明了,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香江的问题和现状。

    “阿姨,你们家是怎么发家的啊?我记得无忌说你们家原来也在四九城啊。”郑桐很好奇这个大富豪的发家史。

    “哈哈,其实我家爷们的创业史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标准的美国梦。公私合营那会儿,我全家跟着他到了香江,他设计了万向轮,我就是从这个产品开始做起,然后一路起飞。你李叔叔敛财的本事,他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就连洛克菲勒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都和我们平起平坐。要不是为了缅甸这摊子事儿,我们家登顶全球第一都极有可能。只是我们家族没有什么底蕴,这一点我们就连香江的一些富豪都比不过。”

    “那你们是白手起家?赚的都是外国人的钱咯?”蒋碧云问道。

    “要是没有内地的牵绊,我们家族早就天下第一了。你们在困难时期吃的粮食,有些就是我们家捐赠的。那几年,我们老李为了全国人民吃饱饭,把家里的钱全投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