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1951 > 第273章 劝李旭东纳妾

穿越1951 第273章 劝李旭东纳妾

    “就是看中了包生一家的有情有义,不然我才不会帮你们家呢。有人说生意是没有国界的,但我却认为商人是有国界的。我们不是蝗虫,啃完了这块土地,又去祸害那块土地。我的宗旨是大家一起发展,合作共赢。我投资,你发展,盘子做大了,大家排排坐分果果。这样的吃法既不难看,大家也吃的很香嘛。”

    李旭东拿话点了点包生的大女婿,敲打的意味很浓。

    跑海船的,哪有不走私的。五六十年代,跑船可没有太多规矩。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黑吃黑,或者是被黑吃黑,也是常有的事。就看谁的武器厉害,谁的船员悍不畏死了。

    想和李家掰手腕,包家的女婿只怕分分钟要被丢到海里喂鲨鱼。

    但这毕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能谈下来最好。

    “李生,您说的支援内地建设,究竟是怎么回事啊?”老包生是浙省甬城人,做梦都想回到老家去看一看。

    “西北风刮久了,就不兴下一次刮东南风啊?一个师傅一道符,内地现在经济状况不佳,迟早要恢复建设的,这是个必然的趋势,而且这一天应该不会很远了。”

    李旭东随手指了指天,又随口吟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饭是在包家吃的,李旭东带了几个菜,其中就有“甬城三臭”,还给他们带了一缸臭卤。有了臭卤,其实什么菜都可以泡制。

    臭冬瓜和臭菜心李旭东无福消受,不过这臭豆腐嘛,也算是李旭东的最爱。

    甬城的臭豆腐和湘省的臭豆腐制法稍有不同,其实就是臭卤稍微有些不一样。

    甬城的臭卤制作一共需要三道工序,先把快要腐烂发臭的冬腌咸菜放入坛子里,让它们快速腐烂,然后再加入春笋的老根,让春笋释放出鲜味,让臭味和鲜味融合,最后再利用烧红的铁火钳每天多次放入缸里搅拌来杀菌,经过这三道工序之后,一缸臭卤才能腌制臭菜。

    湘省的臭卤的制作也不简单,将豆豉放入冷水烧开,再煮30分钟左右,然后将豌豆冷却。将纯碱、青矾、香菇、冬笋、盐、茅台酒、豆腐脑依次加入冷却后豆豉汁,浸泡15天左右(每天搅动一次),发酵后即成卤水。想要颜色更深,还可以加红苋菜。

    包家现在进不得人了,整个大别墅内,臭气萦绕,可包家两父子却吃得津津有味。

    “李生,我不是没吃到过老家的这三臭,可唯独你带过来的这三臭最是地道。还有这缸臭卤,让我在家都能享受到家乡的美食咯。”

    老包生喜笑颜开,没有什么比家乡的风味更能吸引他的味蕾了。

    “这是我一个朋友帮我找的。我知道你们每家都会做臭卤,每家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只要合口味,那就是最好的。”

    到了一定的层次,礼物贵不贵重就已经没人在意了,主要的还是要合心意。

    这次的拜访很成功,包家会在缅甸的尘埃落定之后,帮忙建设深水码头,还会参与缅甸的建设。至于他能带动多少香江的富豪过去建厂,那就不在李旭东的拜访内容之内了。

    霍生不在香江,但老太太刘氏仍然健在,李旭东作为晚辈,该拜访还是得拜访。只是去人家家里做客,必须预约。李家投了帖子,明天上午去霍家。

    要说关系好,李家和霍家是真不错,两位家主的理念相差不大,都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只是霍生的眼光毕竟没有穿越者李旭东那么强悍,但作为一代翘楚,霍生的成就值得李旭东仰望。

    晚上,前半夜李旭东是和娄晓娥一起睡的。家大业大,老婆们各有操心事。

    赖床不是个好习惯,可李旭东就是不想起来。昨晚上当了回一夜五次郎,差点没把腰给弄断了。

    “爷,您是说逸河也有机会?”安娜为了这个问题向李旭东索要了三次。

    “跟你说了有机会,不过不是现在,十年之后你再让他考虑这个问题吧。过一阵子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咱们家,谁还敢轻举妄动?你别打扰我睡觉好不好?”

    李旭东用被子蒙着脑袋,当起了缩头乌龟。

    “那逸河找那个华夏女子就不合适了啊,还得在咱们苏联给他物色一个老婆。”安娜有些头疼的想到。

    “不行啊,您得起床了。这是您一天的工作安排,您看看吧,九点您要去霍生家里,十一点您要和老员工一起聚餐,下午您要......晚上您要参加麦理浩总督的晚宴。”娄晓娥在耳边絮叨着。

    耍赖是耍不过去的,李旭东如同木头一样,被伺候着刷牙、洗脸,就连穿衣都是老婆们伺候着穿上的。

    机械的吃了份肠粉,又喝了份十全大补汤,李旭东这才打起精神,在陈雪茹的陪同下去了霍生家里。

    刘氏行三,是霍生这一辈子最好的导师。不管家里有多艰难,刘氏始终坚持让霍英东接受教育。正是这个明智的选择,让霍英东的思想得到升华,为其未来的商业帝国打下基础。

    “哎哟,我的干儿子来了,快,快请进。”刘氏隔着老远就开心的拄着拐杖喊道。

    “干妈,您不怪罪我把您的儿子孙子拐走了?”李旭东一手搀扶着霍老太太,笑着问道。

    “好男儿志在四方嘅。成天守在家里,有什么出息!”老太太的思想还是很开明的。

    宾主落座,李旭东和老太太聊起了家常。

    “小李啊,你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怎么一个个的都比我家的儿孙要好呢?是不是我家的教育出了问题?”老太太最关心的就是后辈的教育和成就。

    “干妈,时代在变革,我们的认知很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啊,我主张的就是不干涉孩子们的自由发展空间,咱们不能拿着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下一代人。他们想学什么,想要得到什么,那就自己去奋斗。”

    “您想想,之前缺衣少食,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到了现在,孩子们随便逛一下街就得消费几百上千,您那时候敢这么花钱?那不是败家子是啥!孩子们如今的生活方式不同了,只要活泼、健康,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觉得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扬。至于能力,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培养的结果。”

    “孩子心怀天下,但眼高手低,这肯定不行。得从底层做起,让他明白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孩子缺乏自信,那就让他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逐步建立自信。成功,必须要有目的,也必须要有恒心。想要改变现状,最好事先改变自己。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身边的人,才能改变现状,才能改变世界。”

    李家的教导方式就是这样,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要求别人一定要做好,那就是强人所难。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大作为的。

    陪着老太太聊天的时间很短暂,陈雪茹频繁的看表,李旭东就起身告辞。

    难得回一趟香江,总有些人要见,总有些事情要去处理,逃不掉的。

    不少老员工都退休了,得知李老板要来公司,都自发的排队等着李旭东的露面。那些年,别的企业没少为涨薪的事情闹罢工,有左派的势力,也有自发的活动。但李家的企业从没人闹过,因为他们拿的一直是最港最高的工资和福利。

    买了期房,价格下跌,那又不是李家的行为,没见后面房子涨价,好多人都买不起么!

    午饭吃的是食堂,饭菜的口味还可以,至少不难吃。尤其是李旭东仔细询问了一些员工之后,李旭东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领导们都是吃食堂,那食堂的味道就不会差。

    企业汇报李旭东没有参加,左右不过是一堆数字,不值得浪费脑细胞,还不如闭着眼睛休息一阵呢。

    下午,李旭东去了码头,后勤供应的肉食和海鲜都是通过码头的冷冻库运送到香江的工厂进行加工,制作成罐头之后再用冷冻车运输到码头装船,再通过冷冻车厢,经铁路运到滇省。

    麦理浩总督是个很务实的人,他矢志澄清吏治,成立廉政公署,要求贪官污吏说明异常资产来龙去脉。凡不能清楚交代者,均遭港府清理法办。雷厉风行之余,港人称之为廉政风暴,贪官污吏都怕廉政人员找上门,请去喝咖啡交代案情。

    “吏治清明,应该只是你的第一步吧?下一步是不是得改造住房,再进行义务教育,给孩子们自由入学的机会?”餐桌上,李旭东问道。

    “是有这个计划,但港府纯粹靠卖地,资金严重不足,很多计划都只能暂时搁置。”麦理浩的想法很多,修机场、修地铁也是他的计划之一。

    “钱是一个问题,归属感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很多实体经济都在转型,如果大规模发展电子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我觉得香江的明天会更好。作为贸易自由港,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也要做起来,包括贸易融资、航运服务、保险等相关配套产业,哪一项都是赚钱的。你把香江治理得越好,就越能让香江人认可香江。”

    李旭东的话让麦理浩这个总督眼前一亮,他急切地说道:“李,我很想把我的理念推广下去,可这要好多钱才能推动,你觉得我能治理好香江么?”

    “别急,心急吃不了热汤圆,一口更不能吃出个胖子。香江作为英格兰的殖民地,一直得不到认同感。这里大部分人都是华夏人,不是流浪的吉普赛人。只要他们有了工作,有了房子,他们也就有了认同感。谁愿意自己的家一直破破慥慥呢?你就好比是厨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富豪们就是你的食客,你做的越多,大家分享的就越多,大家觉得好吃,不仅会全家都来你这儿吃饭,还会呼朋唤友,让更多的人来吃你做的美食。到了那个时候,香江会不繁荣昌盛?”

    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让工人有钱赚,工人都能赚到钱,老板必定盆满钵满。只有底层的消费建立起来了,高端的消费才会跟着起来。一味地拉动高消费,那无异于空中楼阁。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只是李旭东没吃饱,晚餐没吃碳水化合物,李旭东总感觉自己肚子里少了些什么东西。

    “再陪我吃点儿?你要是吃不进了,那我就去谭家菜馆打包,带些吃的。”李旭东向陈雪茹提议道。

    “爷,我吃不下了,最近咱们家的都在减肥,要不我让小蒋陪您吃?”陈雪茹还是不死心。

    “靠,你又不是个拉皮条的,怎么还把老公往外推啊?你当我是韦小宝?再说香江都废除了大清律法,你莫不是要我找个地下情人?”李旭东有些无奈,陈雪茹什么都好,就连纳妾,她都是主动张罗。

    “您还这么年轻,再找一个年轻的为什么就不行?与其在我们几个老家伙身上浪费体力,还不如找个年轻的再生几个娃娃出来。而且您这次去滇省,最少得三五个月,身边不能没人伺候。”陈雪茹执拗的劝道。

    “古有芸娘劝夫纳妾,今有雪茹效仿古代芸娘。你觉得哪个姑娘会放着年轻帅哥不找,偏偏看上我这个老男人?”李旭东反驳道。

    “嘁,人家齐白石八十好几了还找小女孩做老婆呢,您又不老,昨儿还一夜五次郎呢,哪儿老了?您要是看不上小蒋,那电视台里有个做助理编导的姑娘正合适,她还是选美大赛的季军呢。明儿我带她来家里,让您看看。”陈雪茹不是一般的执着。

    “嗳,你打住,难道你们就不怕将来我独宠这个小姑娘?”李旭东反问道。

    “呵呵,我们才不怕呢。现在家里就小宝您还没安排,我们其余各房您都安排妥当了,我们急啥?”女人这一辈子最得意的就是丈夫宠着,自己的肚皮又争气,给家里添丁进口,再一个就是孩子有出息。陈雪茹他们几个这几条都占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