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 第653章 劝降太史慈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第653章 劝降太史慈

    原来,对于孙权攻合肥之举,周瑜是持支持态度的。其原因有三点,一是,他是名军事统帅,自然希望能够征战沙场,开疆拓土,豫章方向已经稳定,唯有淮南方向有仗打;二是,自跟随孙策征战以来,他从未打过败仗,可谓是信心爆棚。陈炎虽然强大,他却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击败陈炎;三是,他与孙权一样,认为应通过一场胜利,来重振声威,并使在对战陈炎战场上,能化被动为主动。

    “好,有公瑾此言,我就放心了,我必会让工匠督造出两百辆车弩来。”

    “吴侯。”张昭赶紧出来泼冷水了:“车弩乃重型器械,打造不易呀,以吴郡的作坊,造出两百辆,至少需要一年以上,岂能在三四个月内造出来?请吴侯三思。”

    “军中本来就有一些车弩,吴郡作坊造不出来,那就让丹阳、会稽的作坊一起制造便是,争取三四个月内完成。届时,就由公瑾率军,攻打合肥,此次必将拿下合肥。”

    孙权信心满满:“子敬,劳烦你再去一趟襄阳,有两件事,一件是代表我,加入反陈炎联盟,另一件是,告诉刘备,我要攻打合肥,让他出兵援军,兵力至少一万。”

    “吴侯……”

    “此事就这么定了,无须再议。”孙权不给鲁肃说话的机会,就定下此事。

    ……

    扬州豫章郡海昏县,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月。

    太史慈正在操练军队,突然士兵来报:“报都尉,吴侯派人来了。”

    太史慈官拜建昌都尉,掌管豫章建昌、海昏等诸县,应对驻军长沙的刘磐、黄忠,所以他手下士兵以官职相称。不过,早有两年前,刘磐、黄忠就已经率军撤退了。刘磐赋闲在长沙临湘,过着悠闲的生活,黄忠则在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听令,也在临湘。

    “快快有请。”

    孙权派的人进来,竟是老相识滕胄。滕胄,青州北海郡剧县人,与太史慈有些交情,十一年前,太史慈、孙邵和滕胄兄弟俩,数人一起前来江东,投靠刘繇。刘繇兵败后,这些青州人都顺势投了孙策,如今也都为孙权效力。

    “原来是滕先生,真是有失远迎呀。”

    “子义,你我好久不见了,我特向吴侯求得此差事,正好与你相见。”

    两人都是老乡,见面也分外热情。

    “哈哈哈哈,里面请。”

    两人落座之后,滕胄先谈正事:“子义,今日奉吴侯之命前来海昏,吴侯知你镇守海昏,甚是辛苦,今升你为折冲中郎将,恭喜子义了。”

    “哈哈,多谢滕先生。”升官了,太史慈心里也高兴:“惭愧,我镇守海昏四五年时间,没立什么功劳,真是愧对吴侯了。”

    “子义说哪里话?你在海昏,挡刘表的军队进入豫章,使豫章安宁,周都督几次击败黄祖,亦常常夸你之功。”

    “对了,吴城最近可有什么消息?”在海昏待久了,太史慈消息闭塞,一有人从吴郡过来,他就忍不住打听什么。

    “消息倒有一些,吴侯得朝廷任命为左将军,此次才借机封赏诸臣,子义驻守在豫章,吴侯可没忘记你。”

    “哦,吴侯封赏诸臣,不知道哪些人得到封赏?”

    “多了,还有一些人得以进封将军,例如甘宁、周泰、蒋钦等。”

    太史慈听了,心里有些失落,他只得到中郎将一职,距离将军还有点远。当然,他驻守海昏,没参与战事,想立功也没机会。

    “那真是可喜可贺。”

    不知不觉中,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太史慈又设宴款待滕胄。滕胄在海昏待了三天时间,才离开了海昏。

    又过了几天时间,太史慈仍旧在训练士卒。

    “报中郎将,有人找,自称是是仪是子羽,是中郎将的同乡。”

    “是子羽先生?快快有请!”太史慈感到惊讶,他和是仪已经十几年没见面了。

    是仪在士兵的引路下进来了:“子义,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太史慈有些激动:“骤然听到子羽之名,我还不大相信,果真是子羽先生。”

    两人都很激动,相互间嘘寒问暖,聊起旧事来。太史慈慢慢看出是仪此来有目的,便问:“子羽近年在哪,怎么今日会来海昏呢?”

    “当年,子义和孙长绪等人离开北海后,北海又被黄巾贼侵犯,幸得齐公出兵北海,力挽狂澜,击败了黄巾贼。”

    “那子羽如今是为……齐公效力?”太史慈已经收到陈炎领齐公的消息,但他明显不习惯于这个称呼。

    “也……算是吧!我在书院任教!”是仪在书院教书,本不算为陈炎效力,但他如果说不是,那此来海昏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可是大名鼎鼎的青州书院?”

    “正是,每天只需给书院学子授课,无需管他事,日子倒也过得惬意。”

    “那今日来海昏……”

    “奉齐公之命,前来见子义,劝子义归顺齐公。”

    太史慈听了,脸色大变:“子羽,你我同是青州人,当年在北海,也算有些交情,今日你来了,我心里自是感动,但……若是有其他目的,恐怕就另当别论了。”

    “子义请听我一言,齐公曾对我说,当年他仰慕子义之勇,从济南冒险前来北海,想招揽子义,可惜当时你已有心南下投刘繇,齐公无功而返,还差点中了武安国的暗算。这些年来,齐公南征北战,已据北方之地。齐公是青州人,青州崛起于天下,我等无不感到荣幸,子义亦是青州人,自当出一份力才是。你可知道张合、赵云、张辽等人?”

    “自然知道,他们都是齐公手下大将。”

    “正是,我素知子义的武勇。当年北海被黄巾贼所围,你率军几十人,硬生生地杀出重围,向刘备求救,若非有你,北海早就被攻破。齐公招揽你时,赵云、张辽、张合等都没有为齐公效力,如今他们跟随齐公,立下赫赫战功,个个官拜将军,得以封侯,还能统帅数万军队,这是何等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