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 第661章 孙权三攻合肥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第661章 孙权三攻合肥

    “报……齐公,襄阳方向有飞鸽传书消息。”

    陈炎接过士兵手中的消息,还没看就随口一问:“是什么消息?”

    “这是……什么《襄阳盟辞》?”

    原来,在刘协主持下,刘备、刘表、张松、鲁肃等人在襄阳升坛歃血盟誓,除了四方势外,还有交州刺史赖恭也派人参加,应该算是四州联盟了。

    陈炎收到的,正是歃血盟誓的盟辞。这盟辞是由一个叫王粲的人起草的,盟辞中把陈炎骂了一遍,称陈炎是反贼,诸方势力联合起来,讨伐陈炎,要拨乱反正。

    陈炎大怒,这帮家伙,结盟就结盟呗,非要搞什么歃血为盟这一套。他让人去书院把邴原叫过来。

    “见过齐公。”

    “嗯,根矩你坐下吧。”

    连邴原都看出陈炎有些不高兴了:“齐公似乎心情不悦。”

    “被几个鼠辈骂了一遍,心里自然不高兴。”

    “哦,那齐公你……”

    “我叫你来此,是让你帮我骂回去。”陈炎把所谓的《襄阳盟辞》递过去:“就是这几个鼠辈骂我?”

    邴原一看,也是怒火中烧:“不过是些跳梁小丑而已,有何惧哉?齐公放心,若论文采出众之人,咱们青州书院比比皆是,回头臣让书院有才学的讲席和学子,写文批驳他们。”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如今天下大势在我,在战事上,我大军所向披靡,在舆论上,我亦不能输,回头号召书院师生,一起写文,笔伐刘备等人,写得好的,要将其文广传天下,我亦重重有赏。他日我大军南下,击败他们所谓的结盟,这些文章也能得以名扬天下了。”

    “齐公说的是。”

    ……

    扬州丹阳郡秣陵,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一月下旬

    孙权让工匠加紧造出了两百辆车弩,交付到周瑜手中。此刻,周瑜也做好了准备,江东军即将开启了第三次攻打淮南的战事。

    出兵之前,孙权也来到秣陵,亲自为周瑜送行。

    “公瑾,诸臣反对此战,是我力排众议,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否则我就不好向诸臣交代了。”

    “吴侯放心,我必攻破淮南,不负吴侯重托,以报吴侯知遇之恩。”

    “嗯,此战若胜,我军将重振声威,占据主动,面对陈炎大军,亦无所畏惧……时辰不早了,出兵吧。”

    周瑜点了点头,一声令下,战船离开渡口,向濡须口而去。

    濡须口属于庐江地界,上一战战败之后,江东军主力撤了,仍留几百士兵驻守濡须口。赵云进驻淮南后,也无意占据濡须口,因为他手里没有海军,占了也没多大用处。

    当天傍晚,江东军到达了濡须口,先驻扎了下来。次日,江东军继续向合肥进军。四五天之后,江东军到达合肥附近。

    合肥城内,赵云正在巡视城头,得到斥候的汇报:“报将军,合肥东南方向发现敌军,旗帜是孙字和周字,应该是江东孙权的军队。正向合肥而来,兵力至少两万,已不到五十里路程。”

    “传令,全城戒备,诸将集合,斥候打探敌军具体情况。”

    片刻之后,留守合肥的几个人,包括荀谌、焦触、颜良和蒋济均齐集城头。

    “诸位,刚刚得到消息,江东孙权派大军来攻,兵力两三万,去年底,齐公就来过消息,称孙权可能会攻打淮南,让我小心应对。齐公果然料事如神,孙权真出兵攻打淮南。不过,我有两万军队驻守淮南合肥,就凭孙权这点兵力,想攻破合肥,几乎不可能。”

    荀谌想了想,也说:“此是孙权第三次发兵攻淮南,第一次得蒋子通之计,江东军无功而返,第二次颜将军率骑兵破敌,大败江东军,今孙权还敢出兵,显然是卯足了劲,希望攻下合肥,以重振声威。可是凭这点兵力,想攻下合肥,又不大可能,故我猜测,孙权多半仍有援军。以我看,我军应按兵不动,固守合肥,先观察敌军动向,看看其援军在哪,再后发制人。”

    “赵将军,不如我还是率骑兵出兵,以骑对步,我占据优势,何惧敌军?”颜良立功心切,不同意荀谌的看法。

    蒋济出言反驳:“颜将军,敌军恐怕不会再次上当?且我记得齐公的书信中,称如果江东军进军,统兵的可能是周瑜,此人统兵之能,不容小觑!”上次是他献的计策,他不认为敌军不会防范敌军袭击。

    颜良丝毫不在意:“哈哈哈哈,什么周瑜,我有何惧?我手里两千骑兵,即便面对敌军两万大军,亦是无所畏惧!”

    “颜将军,我以为子通所言……”

    “赵将军。”赵云也想阻止颜良,但荀谌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我以为颜将军所言并非无理,南方没有骑兵,我军以骑兵对步,优势占尽,不如让颜将军率军突袭,就算不胜,亦能看敌军虚实。”

    “这……”赵云犹豫了,但他看到荀谌狂给他使眼色,就点了点头:“好吧!敌军长途跋涉,多半会疏于防守,颜将军你率麾下两千骑兵出城,若有机会,则袭击敌军,若没有机会,就先撤回城中。”

    “末将领命。”颜良高高兴兴,领命而去。

    赵云又看向荀谌:“友若先生,颜将军此举,恐怕难以得手呀。”

    “我知道。”

    “那你为何还建议让颜将军率军出城?”

    “赵将军有所不知,我与颜将军认识已有十余年了,以往为袁绍效力,他以武勇而得袁绍重任,性情促狭而又狂妄,结果败在将军之手后,他降了齐公,这几年他的性情沉稳了不少,可是……上一战立了大功,他得封将军,进封亭侯,又得意忘形起来,此时的他与当初在袁绍手下时无异,促狭而又狂妄,迟早会酿成大祸。”

    “赵将军若拦他,反而为他所恨,不如答应他,他所率是骑兵,就算不敌,亦能全身而退,受此挫折后,他必会收敛一些……不过,谨慎起见,还请赵将军再派一军,跟随其后,接应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