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首长家小丧尸又去听八卦啦 > 第768章 男人不能秃

七零:首长家小丧尸又去听八卦啦 第768章 男人不能秃

    班导看着无精打采的学生,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祖宗明明每时每刻都精力充沛得吓人,今天怎么蔫了?

    “诗诗,昨晚做贼去了吗?看起来很累的样子。”

    能不累吗,天亮才忙完,进空间倒时差也就睡三个小时。

    诗诗趴桌子上,声音闷闷的,“挺想做贼的,你家有东西偷吗?”

    被凉飕飕的眼神吓一跳,班导直觉不能再问下去,否则会遭殃。

    “诗诗,现在去实验室吧,实验组的学生已经在等着,这个小研究完成,你就回去休息吧。”

    诗诗抬眸,“你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班导挺直腰杆自夸,“我一直都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好班导。”

    某人顺杆,“那我检验一下,允许我明天交读后感才是好班导,你是吗?”

    谢临把带出来的汤壶打开,瞬间飘出一阵淡淡的药香,是呱呱熬的醒神汤,刚晾好渡到汤壶里。

    “班导,诗诗喝点汤再去,你是好班导,能等的对吧?”

    班导:……两口子一唱一和,道德点抬得这么高,确定了,我的人情味是被逼出来的。

    “好,先喝汤,读后感明天交。”

    有天才的加入,一个小实验轻轻松松搞定。

    班导高兴得合不拢嘴。

    “诗诗啊,你要不要去你的专属实验室看看?”

    “什么专属实验室?我怎么不知道我有那玩意?”诗诗大吃一惊。

    研究所没困住人,学校怎么也搞个牢笼?

    班导摸不着头脑,“你家臭蛋捐的楼,当时捐赠要求就是给你独立的研究空间啊。”

    谢临早就忘记了,当时只是不想诗诗跟别人共用一个实验室暴露某些东西。

    “班导,诗诗累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喝了醒神汤能徒手打老虎的人,顿时蔫头巴脑地打起了哈欠。

    “我好累啊,想睡觉,臭蛋,我走不动了,背我。”

    班导看着两个叠在一起的背影,有种被忽悠瘸了的错觉。

    那个背影好像写着两个字:快逃。

    第二天,他收到一张好人卡,卡片上一个只有三根毛的卡通小人呲着大板牙举着一个小木板,木板上写着:我是好班导。

    班导:……夸就夸,为什么要画秃头娃娃?我明明毛发浓密。

    又一个只有三根毛爬行姿势的马身布娃娃给到他的手,很大,可以供一两岁孩子当座椅,有固定部位,还不会坐的小婴儿也可以骑。

    诗诗道:“这个是小师妹的礼物,呱呱做的,世上仅此一个。”

    班导嘴巴抽了抽。

    礼物很好,可是马为什么是三根毛?

    百思不得其解,班导长嘴了,“呱呱给马剪头发了吗?”

    呱呱意有所指地指着马脑袋的毛发孔。

    “本来有很多毛发的,我编成了辫子很漂亮,昨晚主人说她迟早会被研究二字整成秃毛驴,提前适应一下别人的,我就剪了。”

    “班导,你想秃的时候跟我说,我剃发很有一手。”

    班导炸毛,“我不想,永远都不想。”

    男人不能秃。

    坚决不能。

    直到这一刻,班导才知道诗诗昨天没精打采是因为熬夜给科研所补资料。

    国家要发展,研究的脚步不能停,科研人员辛苦了。

    “诗诗,去食堂加个餐,班导请客,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可以带家属吗?”

    “可以,带多少都行。”

    班导数了数,大六小六上学了,大七小七还不会吃,能带几个家属?

    “那改成晚餐行吗?”

    “行。”

    他忘记了,今天周五,娃娃军归来的日子。

    两张长方形餐桌坐得满满当当。

    除了两口子,岳悦,丑丑和小师,还有31个崽、3只鸡。

    桌上的菜也摆得满满当当,鸡肉,鸭肉,鱼虾蟹,堪比九大簋。

    班导卒。

    失策了,忘了这祖宗什么都多,包括家属。

    两个月工资,够吗?

    不一定。

    要是把她家的大人和周家那边的家属都喊来,四个月工资都不一定够。

    萧家16个侄子和朵朵、芽芽第一次来京大,新奇得很。

    “囡囡姐姐,刚才那个就是你妈妈呀,跟你小姨长得好像。”

    朵朵第一次见邓月红,但是在酒楼见过邓月玲,两姐妹有六七分像。

    “是呀,跟弯弯的爸爸一样,是厨师,这里的菜,都是弯弯爸爸教我爸妈做的。”

    “哇,难怪星期五生意都这么好,跟酒楼的菜一样好吃。”

    班导:可不就是生意好吗,诗诗赚麻了还要榨我这个老头子养家糊口的工资,我的钱进她口袋,买的菜也进她肚子,呜呜~

    心里叨叨也不影响他夹菜。

    必须多吃几口,怎么着也要回一丢丢本,哼~

    “那个人的家人肯定也很多,他打好多菜。”

    萧家最小的侄子萧景盛抱着一个红烧鸡腿在啃,对着一个方向天真地说道。

    他亲哥知道他幼稚,但不知道他这么幼稚。

    “你傻啊,谁家吃饭这么多菜,他肯定跟咱们一样,这叫聚餐。”

    那个人在打包饭菜,至少有十盒,谁家吃饭不是两三个菜啊。

    “咦?他有点面熟,好像是我们以前学校门口摆摊卖煎饼的老板,大哥,你看是不是?”

    最大的侄子萧景平从碗里抬起头看向堂弟指着的方向,也认出了人。

    “你没认错,是这个人,和他摆摊的还有他媳妇,我买过饼吃,不是很好吃,用料也不足,说是肉煎饼,里面只有薄薄的肉糜。”

    “他们没摆摊之前有一对瘸腿夫妻做的煎饼才好吃,肉馅也多,可惜后来不摆了。”

    “转校的时候我去过学校,这个人好像开小饭店了,就在学校门口,生意还挺好。”

    做煎饼不是很好吃,开店生意反而很好?

    呱呱一语道破真相,“主人,他应该是来学咱们的菜式。”

    侄子们先前就读的小学在军大院附近,离这里很远,指定是有人提供信息。

    在食堂用餐需要学生饭卡,一个外来人能打饭,显然是有熟人在学校。

    菜式没专利,后世上网就能学到,阻止不了,只能说对方有眼光。

    诗诗没兴趣听别人赚钱。

    肯学能赚钱就是本事,国家也需要这种努力上进的人。

    只要不在她的地盘搞事情,随便学。

    餐后,大六终于想起亲外公的交代。

    “妈妈,外公嗦,外太爷爷让娃娃军都回大院玩,周三周四周五也去,人多没关系,跟哥哥们住就行。”

    “叶太爷爷明天生日,他家里只有他和警卫员,外太爷爷说我们和叶太爷爷签过挖狗洞合同,有合作情谊,让我们去给他热闹热闹。”

    叶家孩子都去边远驻地奉献了,留守老人孤零零,去陪一下是应该的。

    “那你们一会跟哥哥们回去,要听话,不准捣蛋,妈妈明天带弟弟去。”

    “丑丑,小师,囡囡,你们今晚也去,看好他们,别搞事。”

    三人点头应好,“放心,不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