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第170章 真相往往是残酷的
热门推荐:
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
不是丧尸死就是我们活,砍他们!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你好,心上人
日记:系统
大梁神秘巨商
这是轮回世界?我反手兑换炼魂幡
柠檬糖的回忆
尚方这边发生的变化,当天消息就传递到了甘泉宫,刘彻看着长安的方向,脸上露出了很久不见的微笑,喃喃地说:“就知道是你们了……”然后下令,尚方那边有任何事情都第一时间向自己禀报,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可去叨扰。
几天之后,许负和白列重回地府,他们已经是阴魂,在阳世时间长了没有好处,回去之前白列还特意和瘦老头说,让瘦老头照看好刘病已,要把刘病已当亲孙子一样上心,直到白列走后,瘦老头才反应过来,按着这辈分算,刘彻岂不是成了自己的父亲辈了,此时白列已经消失,听不到瘦老头跳脚骂街的声音了。
这一次回地府,韩非是和许负白列一起去的,这几天韩非已经把阳世这场乱局了解了个七七八八,虽然这样的夺嫡之争在秦末就发生过,但是韩非始终觉得有些蹊跷。
见到酆都大帝之后,韩非也没有多客气,就直接问这件事情地府可有参与,酆都大帝自然是否定的,韩非也没有再纠缠,请酆都大帝把钩弋夫人的魂魄借给他一用,酆都大帝没有拒绝,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然后就让南华老仙把钩弋夫人的魂魄勾了过来,韩非简单问了几个问题,钩弋夫人慑于酆都大帝的威严,不敢隐瞒,全部如实作答了,而这个答案和韩非猜测的如出一辙。
然后韩非就带着钩弋夫人的魂魄离开了,韩非走后,酆都大帝才对身边的南华老仙说了句:“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刘彻此时正在看一份密报,上边说刚刚去世的中书令司马迁偷偷编撰了一套名叫《太史公书》的史书,这个司马迁从前经受过宫刑,现在编撰的史书中很可能有诽谤朝堂的内容,就在刘彻皱着眉头准备让人去彻查这件事情的时候,突然觉得周围好像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寝宫居然多出一个身穿灰袍的人。
刘彻正要呼喊护卫,却在马上要出声的时候看清了来人的相貌,正是已经消失很久的韩非,笑意立刻浮上了面容,指着身边的座席说:“你终于来了,朕就知道你早晚会回来的,来这边坐,和朕说说泰山大战之后你都去做什么了。”
韩非也不客气,很自然地坐下,然后把这几年自己消失的原因解释了一遍,刘彻听完有些羡慕地说:“真羡慕你们这些人呀,能说消失就消失,说闭关就闭关,哪里像朕,朕自从登上这个皇帝宝座,身家性命就被牢牢系在这个座位上了,走下宝座的时候,也就是朕寿元终了的时候,真的很是疲惫……对了,你刚刚说的辟谷是真的吗,不吃不喝不会感到饥饿吗?”
这一次再见刘彻,韩非很明显地感觉到眼前这位帝王的变化,从前的杀伐和野心不复存在,只剩下残破身体在支撑着逐渐衰败的精气神,此时韩非都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告诉刘彻真相了。
摇了摇头,韩非回答说:“修了辟谷之后,的确可以不用吃喝,也感觉不到饥饿。”
刘彻听完笑着摇了摇头,说:“没意思没意思,都不用吃喝了,还活着干什么。”谁能想到,这句话居然能从征伐四夷,大战地府,血染长安的刘彻嘴巴里说出来,说完之后,刘彻微笑着继续说,“前段时间禁狱突然发生的异事,是你的手笔吧?”
韩非点了点头,说:“不瞒陛下,你派人诛杀的那个小孩子,是我一位故人的转世,我不得不出手搭救。”
刘彻听完眉头微皱,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一股难以掩饰的杀意随即透出,盯着韩非看了一眼,却发现韩非正无所畏惧地回看这自己,而从韩非的眼神中,刘彻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片刻之后,刘彻的眉头舒展,眼神再次随和,他知道了,即便这个孩子是韩非故人的转世,韩非也不会因此祸乱刘家江山,因为这个彭祖传人要照看的可不仅仅是阳世,想到这里,刘彻突然指着韩非哈哈大笑起来,直到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然后边笑边说:“刚刚还说羡慕你呢,现在不羡慕了,不羡慕了,朕能在寿元终了之后长眠茂陵,你不行,哈哈哈,你比朕还惨……”说着继续大笑起来。
韩非也无奈地笑了笑,刘彻说的一点不错,见到刘彻的状态不错,韩非终于准备说这一次的正题了:“长安经历的乱局我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可以选择……”
“说吧,这几年什么心痛的事情都经历了,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不过也是我必须知道的。”韩非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直接被刘彻打断了,然后认真地看着韩非下一步的动作。
韩非轻叹了口气,然后掌心向上,一道阴气就从掌心中缓缓飘出,紧接着阴气汇聚成了一个女子的样子,刘彻一看就认了出来,正是被自己赐死的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的魂魄一出现,刘彻就已经隐隐猜到了什么,之后钩弋夫人的话,也大部分印证了刘彻的猜测,卫氏一脉和李氏一脉双双被灭,最后得利的正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这件事情只要反过来想,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不过现在刘彻已经没有选择了,自己这一支血脉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不过钩弋夫人的魂魄也的确告诉了刘彻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事关刘彻身边最信任的宦官苏文。
当年钩弋夫人之所以能够进宫,就是因为苏文向刘彻禀报了钩弋夫人的手谁都掰不开,直到刘彻去亲自掰,却一下打开了,现在看来,从那时起苏文的计划就已经开始布局了,而之后后宫和太子宫中出现行巫蛊之事的器物,都是苏文手下的小太监发现的,最先抵达甘泉宫中禀报太子起兵谋反的也是苏文,之后从刘屈氂家中搜出巫蛊之物同样和苏文有关系,甚至向刘彻举报刘屈氂和李广利渭桥分别时所说计划的人,依旧是苏文,刘彻几乎把所有人都怀疑了个遍,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儿子都没有放过,却唯独忽视了身边的这个阉人。
几天之后,许负和白列重回地府,他们已经是阴魂,在阳世时间长了没有好处,回去之前白列还特意和瘦老头说,让瘦老头照看好刘病已,要把刘病已当亲孙子一样上心,直到白列走后,瘦老头才反应过来,按着这辈分算,刘彻岂不是成了自己的父亲辈了,此时白列已经消失,听不到瘦老头跳脚骂街的声音了。
这一次回地府,韩非是和许负白列一起去的,这几天韩非已经把阳世这场乱局了解了个七七八八,虽然这样的夺嫡之争在秦末就发生过,但是韩非始终觉得有些蹊跷。
见到酆都大帝之后,韩非也没有多客气,就直接问这件事情地府可有参与,酆都大帝自然是否定的,韩非也没有再纠缠,请酆都大帝把钩弋夫人的魂魄借给他一用,酆都大帝没有拒绝,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然后就让南华老仙把钩弋夫人的魂魄勾了过来,韩非简单问了几个问题,钩弋夫人慑于酆都大帝的威严,不敢隐瞒,全部如实作答了,而这个答案和韩非猜测的如出一辙。
然后韩非就带着钩弋夫人的魂魄离开了,韩非走后,酆都大帝才对身边的南华老仙说了句:“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刘彻此时正在看一份密报,上边说刚刚去世的中书令司马迁偷偷编撰了一套名叫《太史公书》的史书,这个司马迁从前经受过宫刑,现在编撰的史书中很可能有诽谤朝堂的内容,就在刘彻皱着眉头准备让人去彻查这件事情的时候,突然觉得周围好像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寝宫居然多出一个身穿灰袍的人。
刘彻正要呼喊护卫,却在马上要出声的时候看清了来人的相貌,正是已经消失很久的韩非,笑意立刻浮上了面容,指着身边的座席说:“你终于来了,朕就知道你早晚会回来的,来这边坐,和朕说说泰山大战之后你都去做什么了。”
韩非也不客气,很自然地坐下,然后把这几年自己消失的原因解释了一遍,刘彻听完有些羡慕地说:“真羡慕你们这些人呀,能说消失就消失,说闭关就闭关,哪里像朕,朕自从登上这个皇帝宝座,身家性命就被牢牢系在这个座位上了,走下宝座的时候,也就是朕寿元终了的时候,真的很是疲惫……对了,你刚刚说的辟谷是真的吗,不吃不喝不会感到饥饿吗?”
这一次再见刘彻,韩非很明显地感觉到眼前这位帝王的变化,从前的杀伐和野心不复存在,只剩下残破身体在支撑着逐渐衰败的精气神,此时韩非都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告诉刘彻真相了。
摇了摇头,韩非回答说:“修了辟谷之后,的确可以不用吃喝,也感觉不到饥饿。”
刘彻听完笑着摇了摇头,说:“没意思没意思,都不用吃喝了,还活着干什么。”谁能想到,这句话居然能从征伐四夷,大战地府,血染长安的刘彻嘴巴里说出来,说完之后,刘彻微笑着继续说,“前段时间禁狱突然发生的异事,是你的手笔吧?”
韩非点了点头,说:“不瞒陛下,你派人诛杀的那个小孩子,是我一位故人的转世,我不得不出手搭救。”
刘彻听完眉头微皱,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一股难以掩饰的杀意随即透出,盯着韩非看了一眼,却发现韩非正无所畏惧地回看这自己,而从韩非的眼神中,刘彻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片刻之后,刘彻的眉头舒展,眼神再次随和,他知道了,即便这个孩子是韩非故人的转世,韩非也不会因此祸乱刘家江山,因为这个彭祖传人要照看的可不仅仅是阳世,想到这里,刘彻突然指着韩非哈哈大笑起来,直到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然后边笑边说:“刚刚还说羡慕你呢,现在不羡慕了,不羡慕了,朕能在寿元终了之后长眠茂陵,你不行,哈哈哈,你比朕还惨……”说着继续大笑起来。
韩非也无奈地笑了笑,刘彻说的一点不错,见到刘彻的状态不错,韩非终于准备说这一次的正题了:“长安经历的乱局我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可以选择……”
“说吧,这几年什么心痛的事情都经历了,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不过也是我必须知道的。”韩非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直接被刘彻打断了,然后认真地看着韩非下一步的动作。
韩非轻叹了口气,然后掌心向上,一道阴气就从掌心中缓缓飘出,紧接着阴气汇聚成了一个女子的样子,刘彻一看就认了出来,正是被自己赐死的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的魂魄一出现,刘彻就已经隐隐猜到了什么,之后钩弋夫人的话,也大部分印证了刘彻的猜测,卫氏一脉和李氏一脉双双被灭,最后得利的正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这件事情只要反过来想,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不过现在刘彻已经没有选择了,自己这一支血脉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不过钩弋夫人的魂魄也的确告诉了刘彻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事关刘彻身边最信任的宦官苏文。
当年钩弋夫人之所以能够进宫,就是因为苏文向刘彻禀报了钩弋夫人的手谁都掰不开,直到刘彻去亲自掰,却一下打开了,现在看来,从那时起苏文的计划就已经开始布局了,而之后后宫和太子宫中出现行巫蛊之事的器物,都是苏文手下的小太监发现的,最先抵达甘泉宫中禀报太子起兵谋反的也是苏文,之后从刘屈氂家中搜出巫蛊之物同样和苏文有关系,甚至向刘彻举报刘屈氂和李广利渭桥分别时所说计划的人,依旧是苏文,刘彻几乎把所有人都怀疑了个遍,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儿子都没有放过,却唯独忽视了身边的这个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