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浮生后世情 第279章 倾诉衷肠
热门推荐: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从烂仔到黑道枭雄
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报告总裁:太太她丢下离婚证跑了
高武世界开厂,诡来了都得拧螺丝
峻勋英雄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叠叠叠叠叠叠叠叠叠叠叠真伤!
夜枭在芦苇荡深处啼叫时,小青拎着玲儿后领掠过滩涂,苇叶尖的夜露被带起的罡风扫成细碎银线。少女落地时踉跄着撞进营帐木桩,掌心蹭过粗粝的麻绳,膝头还凝着方才被妖风带起的沙砾。
“第一次御风难免。”小青头也不回地掀开帐帘,指尖随意挥了挥,帐角的铜铃发出细碎的清响。她月白的衣袂拂过玲儿眼前时,少女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水腥气,混着夜露打湿的艾草味。
玲儿扶着立柱慢慢起身,指尖抠进木头上的刻痕,棱角硌得掌心发疼。她望着横梁上蜷成一团的身影,心中愤愤不平,自幼养尊处优,即便是在历阳城,也受尽众人爱戴,曾几何时,受过此等羞辱。可眼前轻盈身姿,青衣罗裙之人却又是心头人的小姨,她也只好按捺秉性。
“你就是小青阿姨?”玲儿舔了舔干裂的唇,绣鞋在毡毯上碾出褶皱,“我听仕林哥哥提起过。”
话未说完,眼前青影骤然腾起,小青足尖点地旋身,衣摆翻卷如绽开的青色莲花,下一刻竟倒挂在帐顶的横梁上,双腿交叠垂落,发梢直直坠向地面。
玲儿的喉间发出一声轻喘,她望着横梁上蜷成一团的身影,月白光透过帐幔,在小青发间织出流动的银网:“好厉害……既是白夫人的妹妹,想必也是道法高深之人。”
横梁上小青的身影陡然绷紧,她想起临行前还守着仕林家书痴痴等候的莲儿,一时怒上心头,青蛇信子般的嘶声掠过帐顶。
帐中骤然腾起腥风,青鳞从袖口蔓延至脖颈,尾椎骨处“咔嗒”一声甩出丈许长的蛇尾,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冷玉光泽,毒牙几乎要擦过玲儿颤动的睫毛。
玲儿本能地后撤半步,却又立刻稳住身形,她望着眼前碗口粗的青蛇,蛇瞳里倒映着自己微微发白的脸,却忽然笑了:“青姨这是做什么?若想瞧我,大可不必用这般吓唬人的法子。”
“你不怕我?”小青的声音里带着讶异,蛇信子在玲儿眉间扫过,带起一丝凉意,千百年来,头回见人见了我真身还能这般镇定。
“有何可惧?”玲儿缓缓靠近,指尖掠过小青尾鳞上的霜花印记,“您是仕林哥哥的小姨,当年以青虹剑相赠,便知您疼他极深。若真要伤我,又怎会用这等……”她顿了顿,望着蛇瞳里自己颤抖的睫毛,“笨拙的法子?”
蛇身猛地后撤。小青万没想到,一个黄毛丫头竟能看穿她虚张声势的把戏。鳞片褪去的细碎声响里,她变回人形,衣摆撕裂处露出小臂上未褪尽的青鳞,语气却软了几分:“牙尖嘴利!我可不是仕林那臭小子,心软得很,你莫要以为凭着一张巧嘴,三言两语就能哄过我!你可知他早有婚约在身?莲儿那丫头……”
“我知道。”
玲儿忽然转身,望着帐外一轮冷月,声音发颤,“一年前在历阳城,我见过莲儿姐姐的《金刚经》,血字还渗在纸纹里。我知道他们青梅竹马、自小定情,知道莲儿姐姐在杭州城等他三年归期……”她咬住唇,指尖深深掐进掌心,“所以我离开了,我想成全他,不叫他成了负心汉,想他做个忠孝两全的好儿郎。可谁知道……”
小青上前一步,咬牙切齿追问道:“知道什么!你现在不是还在他身旁!你为什么回来?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又是什么!”
“谁知道他想死!”
她忽而转身,泪眼中泛着狠意,“那木头要带着历阳军民与金军血战,与岳家旧部在城墙上盟誓,说什么‘以身许国’!我没有阻止他,我依旧选择成全他,我知道他心中大义,可我……可我怎能看着他孤零零赴死?即便黄泉路远,我也想陪着他走这最后一程……”泪水大颗大颗砸在毡毯上,她蹲下身,双手抱住自己,像抱住最后一丝温暖,“可为什么……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是祸水?我只是不想他死时无人送终而已……”
帐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响,小青望着蜷缩在地的玲儿,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断桥边,自己看着姐姐与许仙执手相望时,那股子又酸又涩的滋味。她上前半步,指尖刚要触到玲儿肩头,又像被烫到般缩回,她这个有百年道行的蛇妖,此刻竟有些手足无措。
“起来吧,地上凉。”小青别过脸,声音里带着些许不自在,“我……没说你是祸水。只是莲儿那丫头,等了太久……”
玲儿撑着案几起身,帕子早就哭成了一团,索性用袖口胡乱抹了把脸。月光从帐角漏进来,照着她睫毛上的泪珠,倒比断桥残雪还要清亮几分:“你放心,明日随仕林哥哥启程,我定要问个清楚。”说到“仕林哥哥”时,声音突然轻下来,像含着颗化不开的糖,“除非他亲口说不要我,否则刀山火海我也……”话未说完便梗在喉间,“誓死相随……”
她缓缓转身,泪眼朦胧地望向小青:“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你们都护着仕林哥哥,心疼莲儿姐姐。可我.…..”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滚落,“这世上,除了远在天边的哥哥,只有仕林哥哥真心待我。父亲拿我当棋子,母亲唯唯诺诺不敢违逆.…..你们都把我当恶人,或许我真该葬身在历阳,成全你们一家团圆.…..”
“休要胡说!”小青双手叉腰,柳眉倒竖,“要说罪魁祸首,也是那臭小子惹的祸!等他回来,看我不好好教训他!”
玲儿闻言急忙起身,指尖揪着小青的衣角,语气里满是焦急:“不怪仕林哥哥,求你不要为难他.…..”
“哈哈哈!”
小青忽而仰头大笑,斜睨着玲儿眼中藏不住的关切,“你这丫头,倒是痴得有趣。但我丑话说在前头,等你们从辽阳府回来,这事必须有个了断。在此之前,我便睁只眼闭只眼。”话音未落,她长袖翻飞,如青色流光般跃上梁柱,盘坐在雕花木梁之上。
小青侧目偷瞄着玲儿,那份痴情决绝的眼神,却也和昔日在捕蛇村中的阿宣有几分相似。
“谢谢.…..”玲儿望着横梁上慵懒倚坐的身影,喉头哽咽。这份突如其来的善意,竟比冬日里的炭火还要温暖。
小青枕着双臂,望着帐顶鎏金纹饰,语气漫不经心:“不必言谢。我也年少过,轻狂过,可到如今留下诸多遗憾,倒是羡慕你,敢爱敢恨。只盼你莫要被岁月磨去棱角,始终记得这份赤诚。”说到此处,她侧过脸,思绪不由自主飘向修罗城的血雨腥风,飘向深山小院外那场生死诀别。
玲儿缓缓挪动脚步,走到床头,一声叹息后缓缓落座,微微抬眸,渴望的看着小青:“我可以叫你.…..”玲儿刚开口,便被小青打断。
“叫小姨。”小青轻盈翻身,单手托腮趴在横梁上,眉眼间染上几分笑意,“就像那傻小子一样。”
玲儿眼眶瞬间湿润,带着泪珠的眸子弯成月牙,软糯的声音里满是欢喜:“小姨~”
她时不时抬头望向小青,目光突然被对方手中转动的佛珠吸引。那串深褐色的念珠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随着指尖转动发出细微的碰撞声:“那是什么?”
小青停下手中转动的念珠,漫不经心道:“故人相赠之物,怎么?想看?”
“嗯……”玲儿猛得点了点头,似乎她也不知为何对小青手上的佛珠如此好奇,似有一种执念,在驱使着她。
小青随手一丢,把那串佛珠丢到了玲儿手上,双手枕在头后,慵懒的说道:“高僧开过光的,看完还我。”说罢,她重新枕上手臂,闭眼假寐。
“好。”玲儿接下念珠,指尖轻轻摩挲着佛珠上的木质纹路,似曾相识,却也倍感陌生,在她的记忆中,从未接触过佛门之物,唯一见过的,是那本莲儿手书的《金刚经》。
玲儿蹙眉端详,口中喃喃道:“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不过是条普通的佛珠,没什么特别的。”小青满脸不屑的闭着眼,悠然躺在梁柱之上。
“我虽不曾见过这些,但曾看过书中记载,这佛珠手串常为十八籽、二十七籽、五十四籽或是一百零八籽,既是高僧之物,理应遵循规制,可这串...…”玲儿举起佛珠,月光穿过珠子间的缝隙,在她掌心投下细碎的光影,“明明只有十七颗。”
小青闻言猛然翻身跃下,夺过佛珠反复数了几遍,十七颗,不多不少。她攥紧佛珠,指节发白。她心中忽然一紧,她也不知为何法海留下的这串佛珠,只有十七颗。
小青紧紧捏着法海的佛珠,似乎陷入了沉思,思绪一下又回到了当年深山小院外,法海死前的场景。
“小姨?”玲儿见她神色有异,试探着伸手在她眼前晃动。
“小孩子家懂什么!快去睡!”小青猛地甩开她的手,纵身跃上横梁。可佛珠硌在掌心的触感,却怎么也驱散不去,仿佛有根刺,直直扎进了回忆深处。
玲儿嘟囔着躺回床上,望着帐顶出神。月光如水,将两个身影的轮廓投在素白的帐幔上,一个辗转难眠,一个心事重重,在寂静的夜里,编织着各自的牵挂。
“第一次御风难免。”小青头也不回地掀开帐帘,指尖随意挥了挥,帐角的铜铃发出细碎的清响。她月白的衣袂拂过玲儿眼前时,少女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水腥气,混着夜露打湿的艾草味。
玲儿扶着立柱慢慢起身,指尖抠进木头上的刻痕,棱角硌得掌心发疼。她望着横梁上蜷成一团的身影,心中愤愤不平,自幼养尊处优,即便是在历阳城,也受尽众人爱戴,曾几何时,受过此等羞辱。可眼前轻盈身姿,青衣罗裙之人却又是心头人的小姨,她也只好按捺秉性。
“你就是小青阿姨?”玲儿舔了舔干裂的唇,绣鞋在毡毯上碾出褶皱,“我听仕林哥哥提起过。”
话未说完,眼前青影骤然腾起,小青足尖点地旋身,衣摆翻卷如绽开的青色莲花,下一刻竟倒挂在帐顶的横梁上,双腿交叠垂落,发梢直直坠向地面。
玲儿的喉间发出一声轻喘,她望着横梁上蜷成一团的身影,月白光透过帐幔,在小青发间织出流动的银网:“好厉害……既是白夫人的妹妹,想必也是道法高深之人。”
横梁上小青的身影陡然绷紧,她想起临行前还守着仕林家书痴痴等候的莲儿,一时怒上心头,青蛇信子般的嘶声掠过帐顶。
帐中骤然腾起腥风,青鳞从袖口蔓延至脖颈,尾椎骨处“咔嗒”一声甩出丈许长的蛇尾,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冷玉光泽,毒牙几乎要擦过玲儿颤动的睫毛。
玲儿本能地后撤半步,却又立刻稳住身形,她望着眼前碗口粗的青蛇,蛇瞳里倒映着自己微微发白的脸,却忽然笑了:“青姨这是做什么?若想瞧我,大可不必用这般吓唬人的法子。”
“你不怕我?”小青的声音里带着讶异,蛇信子在玲儿眉间扫过,带起一丝凉意,千百年来,头回见人见了我真身还能这般镇定。
“有何可惧?”玲儿缓缓靠近,指尖掠过小青尾鳞上的霜花印记,“您是仕林哥哥的小姨,当年以青虹剑相赠,便知您疼他极深。若真要伤我,又怎会用这等……”她顿了顿,望着蛇瞳里自己颤抖的睫毛,“笨拙的法子?”
蛇身猛地后撤。小青万没想到,一个黄毛丫头竟能看穿她虚张声势的把戏。鳞片褪去的细碎声响里,她变回人形,衣摆撕裂处露出小臂上未褪尽的青鳞,语气却软了几分:“牙尖嘴利!我可不是仕林那臭小子,心软得很,你莫要以为凭着一张巧嘴,三言两语就能哄过我!你可知他早有婚约在身?莲儿那丫头……”
“我知道。”
玲儿忽然转身,望着帐外一轮冷月,声音发颤,“一年前在历阳城,我见过莲儿姐姐的《金刚经》,血字还渗在纸纹里。我知道他们青梅竹马、自小定情,知道莲儿姐姐在杭州城等他三年归期……”她咬住唇,指尖深深掐进掌心,“所以我离开了,我想成全他,不叫他成了负心汉,想他做个忠孝两全的好儿郎。可谁知道……”
小青上前一步,咬牙切齿追问道:“知道什么!你现在不是还在他身旁!你为什么回来?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又是什么!”
“谁知道他想死!”
她忽而转身,泪眼中泛着狠意,“那木头要带着历阳军民与金军血战,与岳家旧部在城墙上盟誓,说什么‘以身许国’!我没有阻止他,我依旧选择成全他,我知道他心中大义,可我……可我怎能看着他孤零零赴死?即便黄泉路远,我也想陪着他走这最后一程……”泪水大颗大颗砸在毡毯上,她蹲下身,双手抱住自己,像抱住最后一丝温暖,“可为什么……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是祸水?我只是不想他死时无人送终而已……”
帐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响,小青望着蜷缩在地的玲儿,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断桥边,自己看着姐姐与许仙执手相望时,那股子又酸又涩的滋味。她上前半步,指尖刚要触到玲儿肩头,又像被烫到般缩回,她这个有百年道行的蛇妖,此刻竟有些手足无措。
“起来吧,地上凉。”小青别过脸,声音里带着些许不自在,“我……没说你是祸水。只是莲儿那丫头,等了太久……”
玲儿撑着案几起身,帕子早就哭成了一团,索性用袖口胡乱抹了把脸。月光从帐角漏进来,照着她睫毛上的泪珠,倒比断桥残雪还要清亮几分:“你放心,明日随仕林哥哥启程,我定要问个清楚。”说到“仕林哥哥”时,声音突然轻下来,像含着颗化不开的糖,“除非他亲口说不要我,否则刀山火海我也……”话未说完便梗在喉间,“誓死相随……”
她缓缓转身,泪眼朦胧地望向小青:“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你们都护着仕林哥哥,心疼莲儿姐姐。可我.…..”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滚落,“这世上,除了远在天边的哥哥,只有仕林哥哥真心待我。父亲拿我当棋子,母亲唯唯诺诺不敢违逆.…..你们都把我当恶人,或许我真该葬身在历阳,成全你们一家团圆.…..”
“休要胡说!”小青双手叉腰,柳眉倒竖,“要说罪魁祸首,也是那臭小子惹的祸!等他回来,看我不好好教训他!”
玲儿闻言急忙起身,指尖揪着小青的衣角,语气里满是焦急:“不怪仕林哥哥,求你不要为难他.…..”
“哈哈哈!”
小青忽而仰头大笑,斜睨着玲儿眼中藏不住的关切,“你这丫头,倒是痴得有趣。但我丑话说在前头,等你们从辽阳府回来,这事必须有个了断。在此之前,我便睁只眼闭只眼。”话音未落,她长袖翻飞,如青色流光般跃上梁柱,盘坐在雕花木梁之上。
小青侧目偷瞄着玲儿,那份痴情决绝的眼神,却也和昔日在捕蛇村中的阿宣有几分相似。
“谢谢.…..”玲儿望着横梁上慵懒倚坐的身影,喉头哽咽。这份突如其来的善意,竟比冬日里的炭火还要温暖。
小青枕着双臂,望着帐顶鎏金纹饰,语气漫不经心:“不必言谢。我也年少过,轻狂过,可到如今留下诸多遗憾,倒是羡慕你,敢爱敢恨。只盼你莫要被岁月磨去棱角,始终记得这份赤诚。”说到此处,她侧过脸,思绪不由自主飘向修罗城的血雨腥风,飘向深山小院外那场生死诀别。
玲儿缓缓挪动脚步,走到床头,一声叹息后缓缓落座,微微抬眸,渴望的看着小青:“我可以叫你.…..”玲儿刚开口,便被小青打断。
“叫小姨。”小青轻盈翻身,单手托腮趴在横梁上,眉眼间染上几分笑意,“就像那傻小子一样。”
玲儿眼眶瞬间湿润,带着泪珠的眸子弯成月牙,软糯的声音里满是欢喜:“小姨~”
她时不时抬头望向小青,目光突然被对方手中转动的佛珠吸引。那串深褐色的念珠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随着指尖转动发出细微的碰撞声:“那是什么?”
小青停下手中转动的念珠,漫不经心道:“故人相赠之物,怎么?想看?”
“嗯……”玲儿猛得点了点头,似乎她也不知为何对小青手上的佛珠如此好奇,似有一种执念,在驱使着她。
小青随手一丢,把那串佛珠丢到了玲儿手上,双手枕在头后,慵懒的说道:“高僧开过光的,看完还我。”说罢,她重新枕上手臂,闭眼假寐。
“好。”玲儿接下念珠,指尖轻轻摩挲着佛珠上的木质纹路,似曾相识,却也倍感陌生,在她的记忆中,从未接触过佛门之物,唯一见过的,是那本莲儿手书的《金刚经》。
玲儿蹙眉端详,口中喃喃道:“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不过是条普通的佛珠,没什么特别的。”小青满脸不屑的闭着眼,悠然躺在梁柱之上。
“我虽不曾见过这些,但曾看过书中记载,这佛珠手串常为十八籽、二十七籽、五十四籽或是一百零八籽,既是高僧之物,理应遵循规制,可这串...…”玲儿举起佛珠,月光穿过珠子间的缝隙,在她掌心投下细碎的光影,“明明只有十七颗。”
小青闻言猛然翻身跃下,夺过佛珠反复数了几遍,十七颗,不多不少。她攥紧佛珠,指节发白。她心中忽然一紧,她也不知为何法海留下的这串佛珠,只有十七颗。
小青紧紧捏着法海的佛珠,似乎陷入了沉思,思绪一下又回到了当年深山小院外,法海死前的场景。
“小姨?”玲儿见她神色有异,试探着伸手在她眼前晃动。
“小孩子家懂什么!快去睡!”小青猛地甩开她的手,纵身跃上横梁。可佛珠硌在掌心的触感,却怎么也驱散不去,仿佛有根刺,直直扎进了回忆深处。
玲儿嘟囔着躺回床上,望着帐顶出神。月光如水,将两个身影的轮廓投在素白的帐幔上,一个辗转难眠,一个心事重重,在寂静的夜里,编织着各自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