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白蛇浮生后世情 > 第320章 山雨欲来

白蛇浮生后世情 第320章 山雨欲来

    慈元殿的铜鹤香炉冷透如冰,残灰被穿堂风卷得漫天飞舞,扑在淑妃汗血交错的脸颊上。她从戌时蜷缩到寅时,又从辰时熬到酉时,明黄凤袍早被毒血浸成深紫,十二幅褒衣博带缠在腿间,像一条条绞索勒进皮肉。毒火顺着七花散的脉络爬至心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碎骨般的疼,鬓边银线黏着干涸的血痂,在烛火下泛着暗紫的光。

    妆台上的雄黄粉末被泪水泡成糊状,淑妃用指尖在砖缝里反复划拉,指甲翻卷着渗出血珠,却连半分对策都抠不出来。她望着镜中自己血污狼藉的倒影,忽然抓起碎掉的琉璃镜奁砸向墙壁——镜奁撞在蟠龙柱上发出钝响,惊得梁间燕巢扑簌簌掉土,却惊不散脑海里乌古论那句“明日此时,白娘子若还好好活着......不仅你要死,十八年前的秘密也将公之于众!”

    “玲儿......”她瘫坐在满地碎瓷中,嗓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娘该怎么办......”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胸口的檀木佛珠,那珠子被体温焐得发烫,佛珠木纹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恰似女儿幼时贴在她颈间的小手。可如今那双手或许将被命运缠住,十八年前的血色月光又要在女儿身上重演。

    檐角铁马在凝滞的空气中发出干涩的声响,淑妃猛地抬头望向殿门——阿巧第七次捧来的食盒还在廊下冒着热气,却被她用发簪别住的门闩挡在外面。毒火攻心的灼痛让她眼前发黑,却死死咬着下唇不让自己昏睡,若睡去,便再无机会护玲儿周全。可满殿除了雄黄、血污和七花散的腐草味,哪里有半分能逼千年蛇妖现形的法子?

    “是娘没用......”她爬向妆台,颤抖的手碰倒了残存的螺钿妆奁,珍珠璎珞滚了满身,有几颗恰好嵌进掌心的伤口,“十八年前一晌贪欢……是娘让你深陷其中……”泪水混着毒血坠在珍珠上,将圆润的珠子染成暗红,“如今要娘拿什么去换你的性命......”

    烛芯突然爆出灯花,淑妃望着跳跃的火光,忽然想起十八年前那轮血月,两个谄笑声充斥在耳旁,她枯槁的指节攥紧佛珠,血珠顺着木纹渗入,在珠面上晕开半朵模糊的莲纹:“玲儿......我的玲儿......是娘对不住你......”

    乌古论蹲在慈元殿的鸱吻上,赤绳斗篷在沉闷的风中微微颤动。他望着殿内那个蜷缩的身影,绿幽幽的眼瞳里没有半分波澜,仿佛在看一截即将腐朽的枯木。指腹碾过袖中黄绢的刹那,三年前深山小院前的场景,似乎又重现眼前——当年皇帝逼他服下七虫散让他肝肠寸断,郕王舍命换来解药七花散,今日便要一并讨回这深仇。

    “时辰到了......”他喃喃自语,掐算的指节发出咔吧轻响。乌云恰在此时翻涌至紫宸殿上空,将最后一丝月光吞得干净。乌古论从靴筒抽出玄铁响箭,箭杆上缠着的黄绢在风中展开,蝇头小楷写着“安阳公主乃淑妃偷欢所出”几个血字,墨色里混着蛇信特有的腥气。

    当第一声闷雷在天际滚过时,他扬手掷箭。玄铁箭头划破凝滞的空气,带着尖利的破风声响穿慈元殿的雕花窗棂,恰在淑妃咳出一口黑血的刹那,钉入紫宸殿外的蟠龙柱上。黄绢在摇曳的烛火下猎猎作响,血字渗出暗红汁液,如同一朵朵绽开的毒花。

    紫宸殿外的蟠龙柱突然爆出金屑——玄铁响箭钉入龙纹的刹那,箭尾黄绢被风掀起,血字“安阳公主乃淑妃偷欢所出”如毒蛇信子般窜入太监眼底。那小太监捧着茶盏的手抖得如筛糠,青瓷盖碗“哐当”坠地,碎瓷片溅在金砖上的声响惊破死寂。

    “护......护驾!有刺客——!”

    话音未落,廊下巡夜的侍卫已拔刀出鞘。太子刚从御药房取完安神汤路过,明黄伞盖下的身影被这声惊呼震得顿住,十八梁冠的旒珠在雨幕里晃出碎光:“何事惊慌?”

    “太......太子殿下!”小太监指着蟠龙柱,牙齿撞得咯咯响,“方才一支响箭忽然从远处射来,钉......钉在柱上!”

    太子顺着他颤抖的手指望去,玄铁箭头在宫灯下泛着冷光,箭杆缠着的黄绢正渗出暗红汁液。他快步上前扯下黄绢的瞬间,指腹触到血字的刹那猛地缩手——蝇头小楷如毒藤般缠上眼眸,“偷欢”二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刺目。

    “殿下?”杨沂中紧随其后,玄甲军的铁叶甲发出沉重的碰撞声。他望见太子骤然煞白的脸色,顺着他僵硬的指尖看向黄绢,瞳孔霎时缩成针孔。

    “当以陛下安危为重。”杨沂中沉声道,手按刀柄的指节泛白。殿内传来皇帝咳嗽的声响,烛火在龙纹窗纸上明明灭灭,映得太子攥着黄绢的手青筋暴起。

    太子猛地转身,旒珠扫过杨沂中肩头的玄甲兽纹:“杨沂中,孤能信你吗?”

    空气愈发压抑,杨沂中扑通跪地,铁叶甲磕在青砖上发出闷响:“老臣追随陛下三十载,刀山火海亦不皱眉头!”他抬头时,花白鬓角已渗出冷汗,“太子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好!”太子将黄绢塞进他掌心,丝绸边角沾着的血色渗进杨沂中盔甲缝隙,“此事若泄露半句,信中之人性命难保,我大宋江山......”他顿了顿,望着紫宸殿紧闭的门扉,“你我皆成千古罪人。”

    杨沂中展开黄绢的手指剧烈颤抖,血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扭曲成诡异的文字:“这这……若隐瞒不报......可是欺君之罪......”

    太子突然扭头,十八梁冠的旒珠划出凌厉的弧线,那道目光如鹰隼般攫住杨沂中的瞳孔:“孤再问你一遍——”他的声线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孤可否信你?”

    杨沂中花白的眉睫上凝着汗珠,望着太子眼中翻涌的暗潮,突然重重叩首在地,铁盔撞得青砖发出闷响:“殿下!”他的声音被风声撕碎,却透着斩钉截铁的狠劲,“臣这条命本就是皇家给的!从今往后,臣唯殿下马首是瞻!”

    “杨爱卿放心,三日后,孤自会禀明父皇。”太子扶起杨沂中,掌心按住他肩膀,明黄蟒袍的广袖扫过他甲叶上的血锈,“此刻须得先稳住局面。你速点玄甲军封锁后宫,就说......”他压低声音,气息混着闷沉喷在杨沂中耳边,“就说孤与你追刺客去了。”

    杨沂中猛地抬头,望见太子眼中与皇帝如出一辙的冷光。他叩首时,铁盔撞在地面砰砰作响:“慈元殿内外皆是老臣心腹,请殿下放心!”

    太子将黄绢收入袖中,转身望向压抑的天空,铅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他望着翻滚的云层,低声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场雨终是要落了。”说罢,他的身影在廊下忽明忽暗,蟒袍上的金线龙纹在昏暗的天光下若隐若现,恰似困在云雾中的困兽。

    杨沂中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忽然侧目看向方才惊呼的小太监。那太监正缩在柱后发抖,眼中映着箭杆上未干的血字。杨沂中朝身后亲卫使了个眼色,玄甲军的佩刀划出一道冷光——当太子的脚步声消失在长廊尽头时,蟠龙柱下只留下一滩暗红,很快便被即将到来的雨水冲刷干净。

    慈元殿的雕花窗棂将微弱的天光筛成碎影,淑妃瘫坐的身影被窗纸割裂成浮动的残片。她听见殿外传来靴底碾过青砖的声响,一下下撞碎在耳膜上,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攥着的檀木佛珠。那珠子被体温焐得发烫,却暖不透她指尖的冰凉。

    脚步声在殿门外骤然停住,檐角的铜铃发出干涩的轻响。淑妃踉跄着望向门板,却不知太子正立在阴沉的天色下,蟒袍被闷沉的风掀起衣角,宫道上太子靴底碾过的不是腐草枝叶,而是她余下无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