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梁事 第165章 分歧
热门推荐:
为人师者之赤篇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神秘之临王者大陆
退婚后,我怀上了四个首富继承人
山野风情小傻医
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
在外太空建长城,被蓝星直播了!
天意的召唤
修行之征途
等赵叔元和徐明容进入偏殿时,张浩然张公、裴允裴公、李寿宽李公,这大梁如今最为倚仗的“三公”,以及唐长史——现在的吏部尚书唐尚书,外加徐氏兄弟二人,已经候着了。
由于要谈的是边关贸易的事情,因此小团体今日加了一个新任户部尚书郑廷,郑蕙的二叔,郑太后的族弟。郑廷原先任司农寺卿,转战户部也不算太跨界。
皇后今日也来,令舟、舻二人和郑廷颇为意外,不过三公因为孝景帝的缘故,倒是摆出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甚至裴公还笑眯眯同徐明容点了点头,然后才想起来人家现在是皇后了,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
徐明容哭笑不得,摆摆手示意他算了。
几人也没有落座,围着一张铺了四海舆图的桌子站着。
李寿宽和郑廷首先发表了意见,二人都认为此时边关初定,不是开启互市的好时机,且入秋难免有突厥人南下捣乱,涌入互市的百姓容易首当其冲。且市场里鱼龙混杂,难保没有存心作乱的人混入其中。
徐光舟也点头道:“圣人登基不久,虽说抓了不少前朝余孽,亦有人逃窜在外,互市若能顺利进行是一项不小的功绩,难说不会有人趁机捣乱,乱了互市事小,若使得突厥与大梁起了冲突,回纥不是睦邻,必会趁虚而入。”
“张卿,你以为呢?”赵叔元看向张浩然,张浩然坐在一旁聚精会神听着,闻言倒是把发言机会让给了裴公:“裴公从前在兵部供职,想必更有话讲。”
徐明容便知他俩已事先通气了。
“臣……”裴公的手藏在衣袖里搓了搓,看着桌上的舆图,从西看到东,又看向赵叔元。
“裴公怕是想打回纥。”徐光舻凑到明容耳边小声道。
果不其然,裴允脸上泛起一层红晕,还未开口自己已经开始激动了:“圣人甫平定大梁,此时最宜乘胜追击,不给回纥人喘息的机会,拿下回纥,再与突厥人好好做生意,大家休养生息,其他的容后再议嘛。”
裴允说完笑起来,捋了捋胡子。
不愧是孝景帝一朝留下来的三朝元老,卸磨杀驴有先人之风。明容也在心里暗笑。
她附和道:“裴公所言也有道理,诸位皆认可与回纥交好非长久之道,岁输财帛亦取之于大梁子民,没有为一夕之兵而使百姓年年供养他人的道理。况且三郎此前所许不过金银,并非不动兵戈,金银已至,梁军随后。”
徐光舻:“而圣人虽答应突厥助其拿下北漠,却没说拿下回纥人的地,打下了自然可以说还归大梁,与突厥人无关。我们设了都护府,重兵把守,突厥人也没有打过来的道理。”
至少这两年不会。在与奥古孜短暂的相处中,徐光舻知道自己的妹妹在他心里仍旧有不少的分量。而且庆宁长公主还在峪伦部,突厥也派人与赵叔元歃血为盟了,兄弟情多少得好一段时间。
徐光舟对于要不要打回纥一事,持保留意见,毕竟他亲自带兵助赵叔元拿下了长安城,士兵们在外数月,能回到家人身边已是难得。虽说慈不掌兵,可现在不在战场上也不在军营里,在长安,在家乡,他作为将领要对部下的命负责。
不过他也表示:“回纥从前臣服于突厥人,不过近十年来突厥内乱严重,回纥依附大梁而得以发展,两边摩擦不少,若要打回纥,至少突厥人不会太反对。”
张浩然想了想,又忽然觉得不妥,裴公见他临时变卦,有些不愉快,当即眉头就皱起来了。
张浩然还是道:“臣观阿史那可汗非等闲之辈,未必不晓唇亡齿寒、兔死狗烹之理,如今回纥相助之举尚在眼前,大梁若举兵北上,恩义尽失,师出无名,突厥未必会坐视不管,让大梁拿下回纥,包夹突厥。梁军疲敝,若突厥大举南下,哪怕攻不进长安,北方必也是生灵涂炭。请圣人三思。”
这场会议最终并没有决议出结果,每个人说得都有道理,最终结果只能看帝王是如何抉择。
“别想了,各国使臣在长安至少还要待半个月,这些事情都不急于一时。”
明容走到赵叔元身后,替他按着太阳穴。
赵叔元闭上眼,往后靠在椅背上:“你还是认为该打回纥吗?”
明容想了想,道:“太祖太宗时期,亲生的公主尚且远嫁回纥,可见两家之好。但公主远嫁是为了百姓安宁,如你所见,吐骨逻是疯狂难测的人,若是把握不住,不如趁早除之。但张公所言亦有道理,回纥是块硬骨头,要拿下回纥,有没有足够的兵力防住突厥。”
赵叔元缓缓道:“可我看怀玉的书信中,她与阿史那奥古孜琴瑟和鸣,二人感情甚笃,想必突厥不会趁虚而入。”
明容没有停顿,接道:“感情再好,怎么胜得过国计呢?难道大梁以后和突厥再不会起冲突了吗?”
关于梁朝的历史被乌云笼罩,模糊不清,但从徐明容的记忆中,中原与北方两股势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拉扯不清,因此谁也保证不了以后。
且雄主大多野心勃勃,就像她知道奥古孜若真能吞并北漠,这头狼也定会望向南方。而赵叔元若拿下回纥,也必会挥师大漠。
“那你呢,你当年,也是选择了国计才不要阿史那奥古孜的吗?”赵叔元仰头盯着她的眼睛。
明容一顿,放下手,蹙眉道:“到底怎么了,你最近为什么老提奥古孜,我今日问过兄长们了,奥古孜在北边好好地待着。我们在王府时不就说好了吗,不……”
“可为什么奥古孜要你跟他一起执手瀚海的时候,你欣然答允,而我要你和我一同上朝,你就顾左右而言他?你还是更喜欢峪伦部吗?还是更喜欢阿史那?”赵叔元站起来,一把抓住徐明容的一只手腕。
明容难以置信地嗤笑一声:“你抽什么风……”又突然意识到什么,顿时心头火起,“你连这个都知道,你……你个变态!”
“变态?什么意思,你在骂我吗?”赵叔元又气愤又委屈,情绪一股脑涌上来,手里一时没把握住力气,直到明容痛呼一声才慌忙松手,见把人手腕捏出了红印子,伸手就想哄。
“滚开!”
徐明容急红了眼,赵叔元连这种隐私的事情都知道,过了这么多年才提出来,那还有他没说的呢?她只觉得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她一把推开赵叔元,揉着手腕瞪着他。
“你凭什么这么问我,你、你凭什么!”
眼泪突然像开闸的洪水般涌出来,抹都来不及抹。赵叔元心疼地想上前搂住她,又怕徐明容再把他推开,踟蹰不前。
“奥古孜、奥古孜当年出事的时候,我真的以为他要死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真的、我那时候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他。我想为什么我没有跟他一起去呢,不管碰到什么事儿我都要跟他在一块,好过我什么都不知道……”
徐明容抹着眼泪,跌坐在地上,赵叔元沉默不语,陪她一起坐在地板上。
“可是你也知道,放任峪伦部去死的是你阿爷,他也只是撤回了驻军而已。他有自己的立场,他要为了大梁。我怎么能怪他呢?我甚至不能怪他,我也是个得了利的梁人,我的父兄或许因此少了几场战要打,他们没有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连我都有了自己的理由,我是梁人,我心里要装着梁人。”
“我不想当梁人,我不想当这个时候的梁人,装了大义的时候我就不能念着奥古孜了吗?可是我念着他,我又怎么对得起要上战场的父兄,对得起供养我锦衣玉食的大梁子民,和筑成忠勇侯府赫赫军功的铁骑兵。我对得起大梁,我又怎么对得起……”
对得起那个时候的那个少年。哪怕不是恋人,哪怕只是朋友,都让她感到痛苦不堪。
“我不喜欢这个让我做取舍的时代,我不喜欢这个让我做、做一个女人的时代。”
“那你喜欢什么时候,你想做什么?”赵叔元轻声道。
“我喜欢天下太平,我喜欢大家不再相互攻伐,我喜欢天下一家。我想做徐明容,我只想做徐明容,我不想做这个皇后,可是我不做皇后,我能做的就更少了,我就要看着更多人像我一样,她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什么,自己可以做到哪一步。”
徐明容抹掉挂在脸上的最后一行泪,抬眼看着赵叔元,殿内闪烁的灯火和泪眼的加持下,赵叔元的身影不断模糊、重影,他坐在地上,垂着头,一点也不像一个皇帝。
赵叔元叹了一口气:“我现在只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待我,是爱重、爱恋,还是夫君,亦或是亲人?”
“这重要吗?”徐明容带着哭腔道。
赵叔元点点头:“重要。我十几岁就心悦你,如今我二十岁,我要活到七十岁、八十岁,往后五六十年我都要和你一起过,所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徐明容微怔,嗫嚅道:“可是我分不清。”
赵叔元长叹一声,起身准备离开。
“我至少到明天早上都不想见到你。”明容道。
“我知道。”赵叔元颔首。
过了许久,直到方才情绪激动出的汗都干了,衣服黏在身上,又闷又透出一丝凉意,山迎才战战兢兢推开门进来,门发出“吱呀”响动时还把她自己惊了一跳。
“姑、姑娘,还好吧?”
山迎把躺在地上的徐明容拉起来:“怎么躺地上呢,旁人看到了多不好。”
徐明容的发型已经乱糟糟的,无力道:“你什么时候还管旁人怎么看。”
“哎,您神通广大,与圣人吵那么一架,如今后宫里怕是都传遍了,要是闹到前朝去,那帮臣子不得炸开了锅。哟,不对,莫说是朝堂,瞧圣人那脸色,史官看到了也会绘声绘色记下来的。到时候就是,永平元年八月,什么宗与皇后徐氏于昭庆殿……”
“快住嘴吧你,还说我呢,自己都编排起皇帝庙号来了。”徐明容扶着头顶的莲花冠,翻了个白眼。
“奴婢真是听得吓坏了,生怕圣人因此恼了娘子,你说呀,这国丧也就一年,明年肯定要广选妃子的,今时不同往日了,若是圣人喜新厌旧了怎么办?国公爷能拦着靖王纳妾,却拦不了皇帝呀。”山迎忧心忡忡道,“好在,听圣人的意思,还是看重娘子的。”
“他要选妃子,我……”
徐明容想说扒了他的皮,可哪个皇帝是和皇后一起两个人走到最后的,她都让赵叔元当皇帝了,能怎么办呢?而且……她对赵叔元,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哎再说吧。”徐明容烦闷地挥挥手,让山迎吩咐下去备好香汤沐浴。
翌日,明容一早坐着马车去看望女儿和郑太后。听闻她要来,赵儇屁颠颠地扒着兴庆宫的大门等了一个时辰,等明容到的时候,他腿都麻得走不动路了。
“哎哟你最近重了不少。”
明容弯腰把他像小猪仔似的扛在肩上,差点没站起来,周围的宫人吓得跟得紧紧的。
“阿婆说我长高了,自然要重的。”赵儇奶声奶气道。
“那你妹妹呢?”
“妹妹也重了,也大了,阿婆说,妹妹还有两个月就会叫爷娘了,阿婆还说,妹妹比我聪明,我小时候不如妹妹。”
“你阿婆瞎说,你小时候是你娘和曾祖母带的,你阿婆哪里知道。”
“就你这丫头敢说吾瞎说。”
明容抬起头,郑太后站在台阶顶层,俯视着他们,脸故意板起来。
一见郑太后神情,明容就知道她和赵叔元吵架的事情肯定也传到兴庆宫了。
“和三郎闹别扭,就来吾这里躲清闲了?”
明容嘿嘿一笑,把赵儇放下来,拉着他走上去:“都传到这儿来啦?”
“还敢说呢,满朝文武都知道了。传得离谱的还说你动手打了三郎……你真打了?”郑太后回过头。
“那没有。”明容连忙摆手,“我哪敢冒犯天颜呢。”
郑太后“哼”了一声:“三郎在你这里哪儿有什么天颜。”
乳母把女儿抱来,徐明容立即喜笑颜开,接过女儿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她抬头看向郑太后。
“其实我今日来,是还有一事想请教母亲。”
由于要谈的是边关贸易的事情,因此小团体今日加了一个新任户部尚书郑廷,郑蕙的二叔,郑太后的族弟。郑廷原先任司农寺卿,转战户部也不算太跨界。
皇后今日也来,令舟、舻二人和郑廷颇为意外,不过三公因为孝景帝的缘故,倒是摆出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甚至裴公还笑眯眯同徐明容点了点头,然后才想起来人家现在是皇后了,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
徐明容哭笑不得,摆摆手示意他算了。
几人也没有落座,围着一张铺了四海舆图的桌子站着。
李寿宽和郑廷首先发表了意见,二人都认为此时边关初定,不是开启互市的好时机,且入秋难免有突厥人南下捣乱,涌入互市的百姓容易首当其冲。且市场里鱼龙混杂,难保没有存心作乱的人混入其中。
徐光舟也点头道:“圣人登基不久,虽说抓了不少前朝余孽,亦有人逃窜在外,互市若能顺利进行是一项不小的功绩,难说不会有人趁机捣乱,乱了互市事小,若使得突厥与大梁起了冲突,回纥不是睦邻,必会趁虚而入。”
“张卿,你以为呢?”赵叔元看向张浩然,张浩然坐在一旁聚精会神听着,闻言倒是把发言机会让给了裴公:“裴公从前在兵部供职,想必更有话讲。”
徐明容便知他俩已事先通气了。
“臣……”裴公的手藏在衣袖里搓了搓,看着桌上的舆图,从西看到东,又看向赵叔元。
“裴公怕是想打回纥。”徐光舻凑到明容耳边小声道。
果不其然,裴允脸上泛起一层红晕,还未开口自己已经开始激动了:“圣人甫平定大梁,此时最宜乘胜追击,不给回纥人喘息的机会,拿下回纥,再与突厥人好好做生意,大家休养生息,其他的容后再议嘛。”
裴允说完笑起来,捋了捋胡子。
不愧是孝景帝一朝留下来的三朝元老,卸磨杀驴有先人之风。明容也在心里暗笑。
她附和道:“裴公所言也有道理,诸位皆认可与回纥交好非长久之道,岁输财帛亦取之于大梁子民,没有为一夕之兵而使百姓年年供养他人的道理。况且三郎此前所许不过金银,并非不动兵戈,金银已至,梁军随后。”
徐光舻:“而圣人虽答应突厥助其拿下北漠,却没说拿下回纥人的地,打下了自然可以说还归大梁,与突厥人无关。我们设了都护府,重兵把守,突厥人也没有打过来的道理。”
至少这两年不会。在与奥古孜短暂的相处中,徐光舻知道自己的妹妹在他心里仍旧有不少的分量。而且庆宁长公主还在峪伦部,突厥也派人与赵叔元歃血为盟了,兄弟情多少得好一段时间。
徐光舟对于要不要打回纥一事,持保留意见,毕竟他亲自带兵助赵叔元拿下了长安城,士兵们在外数月,能回到家人身边已是难得。虽说慈不掌兵,可现在不在战场上也不在军营里,在长安,在家乡,他作为将领要对部下的命负责。
不过他也表示:“回纥从前臣服于突厥人,不过近十年来突厥内乱严重,回纥依附大梁而得以发展,两边摩擦不少,若要打回纥,至少突厥人不会太反对。”
张浩然想了想,又忽然觉得不妥,裴公见他临时变卦,有些不愉快,当即眉头就皱起来了。
张浩然还是道:“臣观阿史那可汗非等闲之辈,未必不晓唇亡齿寒、兔死狗烹之理,如今回纥相助之举尚在眼前,大梁若举兵北上,恩义尽失,师出无名,突厥未必会坐视不管,让大梁拿下回纥,包夹突厥。梁军疲敝,若突厥大举南下,哪怕攻不进长安,北方必也是生灵涂炭。请圣人三思。”
这场会议最终并没有决议出结果,每个人说得都有道理,最终结果只能看帝王是如何抉择。
“别想了,各国使臣在长安至少还要待半个月,这些事情都不急于一时。”
明容走到赵叔元身后,替他按着太阳穴。
赵叔元闭上眼,往后靠在椅背上:“你还是认为该打回纥吗?”
明容想了想,道:“太祖太宗时期,亲生的公主尚且远嫁回纥,可见两家之好。但公主远嫁是为了百姓安宁,如你所见,吐骨逻是疯狂难测的人,若是把握不住,不如趁早除之。但张公所言亦有道理,回纥是块硬骨头,要拿下回纥,有没有足够的兵力防住突厥。”
赵叔元缓缓道:“可我看怀玉的书信中,她与阿史那奥古孜琴瑟和鸣,二人感情甚笃,想必突厥不会趁虚而入。”
明容没有停顿,接道:“感情再好,怎么胜得过国计呢?难道大梁以后和突厥再不会起冲突了吗?”
关于梁朝的历史被乌云笼罩,模糊不清,但从徐明容的记忆中,中原与北方两股势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拉扯不清,因此谁也保证不了以后。
且雄主大多野心勃勃,就像她知道奥古孜若真能吞并北漠,这头狼也定会望向南方。而赵叔元若拿下回纥,也必会挥师大漠。
“那你呢,你当年,也是选择了国计才不要阿史那奥古孜的吗?”赵叔元仰头盯着她的眼睛。
明容一顿,放下手,蹙眉道:“到底怎么了,你最近为什么老提奥古孜,我今日问过兄长们了,奥古孜在北边好好地待着。我们在王府时不就说好了吗,不……”
“可为什么奥古孜要你跟他一起执手瀚海的时候,你欣然答允,而我要你和我一同上朝,你就顾左右而言他?你还是更喜欢峪伦部吗?还是更喜欢阿史那?”赵叔元站起来,一把抓住徐明容的一只手腕。
明容难以置信地嗤笑一声:“你抽什么风……”又突然意识到什么,顿时心头火起,“你连这个都知道,你……你个变态!”
“变态?什么意思,你在骂我吗?”赵叔元又气愤又委屈,情绪一股脑涌上来,手里一时没把握住力气,直到明容痛呼一声才慌忙松手,见把人手腕捏出了红印子,伸手就想哄。
“滚开!”
徐明容急红了眼,赵叔元连这种隐私的事情都知道,过了这么多年才提出来,那还有他没说的呢?她只觉得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她一把推开赵叔元,揉着手腕瞪着他。
“你凭什么这么问我,你、你凭什么!”
眼泪突然像开闸的洪水般涌出来,抹都来不及抹。赵叔元心疼地想上前搂住她,又怕徐明容再把他推开,踟蹰不前。
“奥古孜、奥古孜当年出事的时候,我真的以为他要死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真的、我那时候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他。我想为什么我没有跟他一起去呢,不管碰到什么事儿我都要跟他在一块,好过我什么都不知道……”
徐明容抹着眼泪,跌坐在地上,赵叔元沉默不语,陪她一起坐在地板上。
“可是你也知道,放任峪伦部去死的是你阿爷,他也只是撤回了驻军而已。他有自己的立场,他要为了大梁。我怎么能怪他呢?我甚至不能怪他,我也是个得了利的梁人,我的父兄或许因此少了几场战要打,他们没有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连我都有了自己的理由,我是梁人,我心里要装着梁人。”
“我不想当梁人,我不想当这个时候的梁人,装了大义的时候我就不能念着奥古孜了吗?可是我念着他,我又怎么对得起要上战场的父兄,对得起供养我锦衣玉食的大梁子民,和筑成忠勇侯府赫赫军功的铁骑兵。我对得起大梁,我又怎么对得起……”
对得起那个时候的那个少年。哪怕不是恋人,哪怕只是朋友,都让她感到痛苦不堪。
“我不喜欢这个让我做取舍的时代,我不喜欢这个让我做、做一个女人的时代。”
“那你喜欢什么时候,你想做什么?”赵叔元轻声道。
“我喜欢天下太平,我喜欢大家不再相互攻伐,我喜欢天下一家。我想做徐明容,我只想做徐明容,我不想做这个皇后,可是我不做皇后,我能做的就更少了,我就要看着更多人像我一样,她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什么,自己可以做到哪一步。”
徐明容抹掉挂在脸上的最后一行泪,抬眼看着赵叔元,殿内闪烁的灯火和泪眼的加持下,赵叔元的身影不断模糊、重影,他坐在地上,垂着头,一点也不像一个皇帝。
赵叔元叹了一口气:“我现在只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待我,是爱重、爱恋,还是夫君,亦或是亲人?”
“这重要吗?”徐明容带着哭腔道。
赵叔元点点头:“重要。我十几岁就心悦你,如今我二十岁,我要活到七十岁、八十岁,往后五六十年我都要和你一起过,所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徐明容微怔,嗫嚅道:“可是我分不清。”
赵叔元长叹一声,起身准备离开。
“我至少到明天早上都不想见到你。”明容道。
“我知道。”赵叔元颔首。
过了许久,直到方才情绪激动出的汗都干了,衣服黏在身上,又闷又透出一丝凉意,山迎才战战兢兢推开门进来,门发出“吱呀”响动时还把她自己惊了一跳。
“姑、姑娘,还好吧?”
山迎把躺在地上的徐明容拉起来:“怎么躺地上呢,旁人看到了多不好。”
徐明容的发型已经乱糟糟的,无力道:“你什么时候还管旁人怎么看。”
“哎,您神通广大,与圣人吵那么一架,如今后宫里怕是都传遍了,要是闹到前朝去,那帮臣子不得炸开了锅。哟,不对,莫说是朝堂,瞧圣人那脸色,史官看到了也会绘声绘色记下来的。到时候就是,永平元年八月,什么宗与皇后徐氏于昭庆殿……”
“快住嘴吧你,还说我呢,自己都编排起皇帝庙号来了。”徐明容扶着头顶的莲花冠,翻了个白眼。
“奴婢真是听得吓坏了,生怕圣人因此恼了娘子,你说呀,这国丧也就一年,明年肯定要广选妃子的,今时不同往日了,若是圣人喜新厌旧了怎么办?国公爷能拦着靖王纳妾,却拦不了皇帝呀。”山迎忧心忡忡道,“好在,听圣人的意思,还是看重娘子的。”
“他要选妃子,我……”
徐明容想说扒了他的皮,可哪个皇帝是和皇后一起两个人走到最后的,她都让赵叔元当皇帝了,能怎么办呢?而且……她对赵叔元,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哎再说吧。”徐明容烦闷地挥挥手,让山迎吩咐下去备好香汤沐浴。
翌日,明容一早坐着马车去看望女儿和郑太后。听闻她要来,赵儇屁颠颠地扒着兴庆宫的大门等了一个时辰,等明容到的时候,他腿都麻得走不动路了。
“哎哟你最近重了不少。”
明容弯腰把他像小猪仔似的扛在肩上,差点没站起来,周围的宫人吓得跟得紧紧的。
“阿婆说我长高了,自然要重的。”赵儇奶声奶气道。
“那你妹妹呢?”
“妹妹也重了,也大了,阿婆说,妹妹还有两个月就会叫爷娘了,阿婆还说,妹妹比我聪明,我小时候不如妹妹。”
“你阿婆瞎说,你小时候是你娘和曾祖母带的,你阿婆哪里知道。”
“就你这丫头敢说吾瞎说。”
明容抬起头,郑太后站在台阶顶层,俯视着他们,脸故意板起来。
一见郑太后神情,明容就知道她和赵叔元吵架的事情肯定也传到兴庆宫了。
“和三郎闹别扭,就来吾这里躲清闲了?”
明容嘿嘿一笑,把赵儇放下来,拉着他走上去:“都传到这儿来啦?”
“还敢说呢,满朝文武都知道了。传得离谱的还说你动手打了三郎……你真打了?”郑太后回过头。
“那没有。”明容连忙摆手,“我哪敢冒犯天颜呢。”
郑太后“哼”了一声:“三郎在你这里哪儿有什么天颜。”
乳母把女儿抱来,徐明容立即喜笑颜开,接过女儿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她抬头看向郑太后。
“其实我今日来,是还有一事想请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