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634章 定计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634章 定计

    转眼间,夏天便快到了。

    稻田里绿浪阵阵,可以预见待秋日时,丰收的喜悦。

    看着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北伐之策此时也终于定下,果真是刘三郎和赵仁之做先锋。

    张平安和黄大人两人虽是文官,却也要忙着安排粮草,配合前线作战。

    这次北伐的主要进攻方向是河北平原,从开封北上,经滑州,至大名府,再过邢州,最后到真定和京城。

    一路沿太行山东麓推进。

    此路线地势平坦,利于大军行军和粮草运输,且可依托永源渠保障后勤。

    同时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避开了山西的山地险阻,直驱京都后,能快速切断鞑靼人和白巢的南北联系。

    两方侧翼则从山西方向的怀州和泽州进发,配合主力牵制敌军,防止其从侧翼夹击,若主力东线受挫,可转为第二战线。

    此计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避开了不利行军的严寒的冬季和夏季暴雨时期,确保了秋季收割,稳定前线粮草。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很可行的战略方案。

    杨众对此次北伐信心满满,最近几次议事便主要是做详细的战略部署。

    张平安和黄大人作为前线的高级官员,后面要配合战略规划和后勤保障,自然也要参与。

    只听杨众道:“咱们这次北伐务必要万无一失,本帅准备多梯队推进。

    前锋主要以刘猛和赵仁之两人统领的轻骑兵为主,进行侦察和骚扰、暗杀。

    中军则以重步兵为主,由本帅亲自带领,用步兵结阵对抗敌方的骑兵,另有弓箭手、床弩营和火枪营等兵卒配合,逐步剿杀敌方的游牧骑兵。

    他们的骑兵是他们的优势之一,一旦被击溃,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后方的后队是工程兵,闫副帅统领,负责修桥筑城,每占一城即加固防御。”

    说到这里,杨众点了点桌面,严肃道:“诸位务必切记,一定避免孤军深入,速战速决,咱们的优势是结阵对抗,不能被对方轻易打散了,也不能跟他们拖时间,长期对峙容易消耗国力,若一年之内不能夺取山东、河北等地,则退守雄州、霸州、开封一线。”

    眼看底下众人都一脸沉思之色,杨众又放缓了口气,继续道:“当然了,这是最坏的后果,本帅可不希望忙活一年,最后功亏一篑,真到了那一天,本帅也只能领着你们一起自刎谢罪了,更无颜面见圣上,作为一个将军,这是最耻辱的死法,与其这样,咱们不如用这条命去战场上拼杀,诸位明白否?!”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行,那今日就议到这里,大家都做好准备,勤加操练!”杨众点了点头。

    众人准备起身离去时,又点名道:“刘猛、赵仁之,你们俩留下,你们是先锋,出兵最早,也最关键,本帅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和你们商议。”

    其他人隐晦地看了留下的两人一眼,都没多说,陆续离开了。

    黄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跟着张平安一起走。

    自然而然跟到了营帐后,又自来熟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后才低声道:“这大帅还搞得神神秘秘的!”

    “这都是核心的军事机密,慎重点好”,张平安倒觉得没什么。

    如果什么都巨细靡遗的跟底下众将都说了,那消息才容易走漏呢,到时候搞不好还得沾一身虱子。

    “嗐,我明白,我也就是说说,粮草的事你安排的怎么样了?”黄大人没再纠结,换了个话题问道。

    “嗯,我心中已经有计划了”,张平安回道。

    “这次粮草运输我准备还是以水运为主,水运的运载量大,成本低,这是最优之法,从开封出发,经汴河、黄河、永源渠可直达河北前线真定。

    若万一运河不通,碰上敌军,还可沿黄河逆流而上至滑州,再陆路转运至大名府,每占一城,即设临时粮仓。”

    “前线城池众多,具体在哪地交接可得部署好了”,黄大人边听边点头。

    “这是自然,本就是我们俩分内之事,又关乎到朝廷的未来,自当竭尽全力做好”,张平安沉声道。

    大军具体哪日开拔,目前除了主帅杨众外没人知道,但总归是快了。

    张平安想了想,又抽空去了一次罗家和大强叔家,给两家送去了一些粮食,留下了一些银子,别的什么也没多说,唠了几句家常后便离开了。

    有三十万大军在,开封暂时还是安全的。

    等大军陆续开拨了,打仗的消息也就瞒不住了,到时候罗家和大强叔两家,不管是想留在开封还是往外地避难,有钱有粮的总要容易一些。

    小虎在军营中行走,自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待听到张平安想把他安排到南市上值的时候,心头便愈加惴惴不安。

    “平安哥,我不想走,我就跟在你身边不成吗?我知道我笨,但我可以学的”,小虎一脸失望地抓着张平安的袖子哀求道。

    “小虎,起来坐好”,张平安把人扶起来坐好。

    然后温声解释道:“我们是族人,是一脉同枝的,何况你还做过我的书童,关系更比一般人亲近,我这不是赶你走,是为了你好。

    南市的市令之前欠我一个人情,你去他手底下做事,他看在我的面子上总要照顾你几分的,这样上值干的也舒心。

    而且市场上没有衙门里那么复杂,油水也足,吃吃喝喝的有许多便利之处,能让家里宽裕几分,对于你来说是个不错的去处,也是我仔细斟酌过的。”

    “平安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小虎认真道:“但是我不想去市场上做事,我就想跟着你学本事,老实说,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样窝窝囊囊过一辈子了,以后不管是上阵杀敌也好还是怎样,是死是活我都不后悔,现在我哥腿也好了,南市这份活儿让我哥去吧!”

    “小虎,大强叔老了,大虎哥腿伤才刚好,还有两个孩子还那么小,你跟着我,你让他们怎么放心嘛?”张平安无奈道。

    “以往在家里,能干的活我都会尽量干了,让我养家、照顾侄儿,我都没二话,要是我哥腿伤还没好,我指定不能说这话,做人不能没良心,但现在我哥腿也好了,家里日子也好过了,我就想跟着我的心做事,我就想跟着你啊,平安哥,我想学本事”,小虎说着说着眼圈儿就红了,但表情却越加坚定。

    最后道:“平安哥,我也知道这事儿肯定让你为难了,你要是顾虑我家里的话,我回去跟我爹说,让他来跟你讲,他肯定愿意让我跟着你,一家子总得出个有出息的吧!”

    说完也不等张平安回话,小虎便噔噔噔跑出去了。

    张平安起身走了两步想追,再想一想还是作罢了,小虎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等大强叔来了之后仔细跟他们说清楚也好,无论如何,这次他肯定是不会让小虎跟着的。

    张平安满心无奈的摇了摇头后,便不再管了。

    不一会儿,猫蛋过来了。

    刘三郎最近都在抓紧时间练兵,没时间管这小子,是以猫蛋儿在军营里倒是过得如鱼得水,自在的很。

    他年纪不大,身手不错,加上父亲和舅舅又都是有品级的官员,在军营里基本没人难为他。

    又能和其他人一起操练,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

    “小舅,我刚看小虎叔怎么跑出去了?”猫蛋儿坐下后好奇地问道。

    “哦,你小虎叔家有点事儿,他回去一趟,别瞎打听”,张平安随口回道。

    又瞥了外甥一眼,道:“你这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找我啥事儿?”

    “唉呀,小舅,我没事就不能来找你了啊?”猫蛋儿嘻嘻笑道。

    他性子比亲爹刘三郎可外向活泼多了,像大丫。

    张平安沉声不语,忙着低头画线路图,也没管猫蛋儿,反正憋不住了,这小子自己会说的。

    果不其然,猫蛋儿喝了几杯茶,又吃了几块点心后,看张平安没理他,才磨磨蹭蹭道:“小舅,我爹说让我到时候和你待一起,嗯,就是,你能不能帮我去说说,让我跟他们一起走,也做前锋兵?”

    “你这岁数还不到参军的年龄呢,就那么想上战场?”张平安搁下笔问道。

    “对,这是我从小就向往的”,猫蛋儿认真道。

    “别人家都是想尽办法躲避兵役,你却上赶子往上凑”,张平安摇摇头,“真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孩子啊!”

    “小舅!”猫蛋儿喊道。

    “喊我啥都没用,这事我不能帮你”,张平安淡定道。

    接着目光如炬地看向猫蛋儿,满脸严肃:“不管是我,还是你爹,都不会允许你去的,这次你要是敢偷跑,我就让你爹和你断绝关系,说到做到,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猫蛋儿,你不能总仗着自己年纪小就一直这么任性!”

    “可我是认真的”,猫蛋儿高声道。

    “我相信你现在是认真的,可你还太小了,若两年后,你年满十六了,还是想参军的话,我绝不反对,这是底线!”张平安语气坚定道。

    猫蛋儿闻言有些悻悻的,低声道:“等两年后,仗都快打完了。”

    “呵呵,怎么可能,你当打胜仗是跟吃饭一样简单?何况敌军主力现在都在北地,这是他们的主场,打起仗来必然是一场恶战的,你太小瞧他们了!

    北方幅员辽阔,除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外,还有关外辽东地区,外加西域各小国,多少名将征战一生,也没能将这些地方全部收复,划入朝廷版图,你还觉得两年就能把仗打完?”张平安反问道。

    “辽东?西域?”猫蛋儿喃喃重复道,一脸沉思。

    “既然你有闯荡的决心和勇气,那么你就不能坐井观天,不光是辽东和西域,更远处还有中东各国,那里的人都是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丝绸之路就是被前人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有空的话多读点书,做将军不光只是武刀弄枪,更重要还是要胸中有丘壑。”

    猫蛋儿听完后着实受了些启发,起身道:“小舅,我有些明白了,你放心,这次我不会再闹着跟我爹去做前锋了。”

    “小舅知道你是听得进话的孩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去吧!”张平安看猫蛋儿听得进话,心里也暗暗松口气。

    不然还真怕这小子偷跑,万一有个闪失,他可不好对大姐交代。

    刚解决完猫蛋儿,小虎便带着自家老爹过来了。

    大强听儿子说平安准备把他安排到南市去上值,心里先是惊讶,以为是小虎哪里做的不好,待细细问了才明白情况。

    是人就有私心,大强如今只剩下两个儿子,他自然也是不希望儿子去冒险的。

    但小虎最后有一句话打动了他,让他改变了主意。

    小虎直言道:“关系也分亲疏远近的,虽然我们和平安哥是族人,但以后他走远了,我们还在原地打转,连他的背影都看不着,更摸不着,万一家里有什么事,怎么好意思总去求别人,我想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跟在平安哥身边才能学到本事,关系也才能更亲近,所以这份联系不能断。”

    “你这么说没错,但平安说的也有道理,你现在跟在他身边确实不安全,你想好了吗”,大强盯着儿子的眼睛问道。

    “我想好了,不管怎样,这都是命,要是命中注定我有危险,躲也是躲不过的,这辈子我就跟定平安哥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小虎坚定道。

    “行,你不后悔就成,那我去跟你说说”,大强点点头起身道。

    两人来到军营和张平安说了想法,态度认真,表情诚恳。

    张平安便也如实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强叔,小虎,你们的想法我懂,人求上进是没错的,这是好事,何况你们还是我的族人,我这次这个安排没别的意思,真是为了小虎好,让他先去南市历练一番没坏处,等后面局势稍微平稳一些了,我一定再让他回来,你们看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