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649章 郭嘉的告别
热门推荐:
四合院:从隔壁院子开始逍遥人生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震惊!绝色师尊竟想带我飞升仙界
鬼神老公,别太坏
我为病娇吃糖
神雕杨过:蓉儿你要稳住!
快穿:娇软炮灰秒变万人迷狂撩
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
从娱乐圈太子到刑侦新人
任刘三郎心里如何不敢置信,结盟仪式也依然是正常举行。
祭祀神明、宣读盟书、歃血为盟、交换信物等一系列仪式结束后,已经快到正午时分。
此时还剩最后一步,宴飨与庆祝。
大周朝和金乌汗国两边的重要人物一同共饮共食,还有歌舞表演助兴。
场面上瞬间一片和乐。
之前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场面仿佛已经很遥远。
两边都有休战之意,而且已经结盟,因此宴席上没人说不识趣的话。
刘三郎作为将领之一,还给对方的汗王以及其他部落的几个王子敬了酒。
喝酒的时候,刘三郎着重关注了郭嘉脸上的神色,却没看出一点儿异样来。
也不知是对方掩饰的太好还是怎样,都把刘三郎弄糊涂了。
赵仁之正好坐在刘三郎旁边,看刘三郎如此关注对方,便略微倾身,低声八卦道:“刘兄,你可知他们这新汗王是什么来历吗?”
他的人脉网要比刘三郎丰富的多,加上他本身也是个喜欢打听的性子,知道的情况也比刘三郎更详细一些。
刘三郎确实好奇的紧,闻言低声道:“赵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情况,给我说说吧!不瞒你说,他们这汗王长的实在太像汉人,我乍一见到时还以为是我曾经的一位熟人呢!”
“呵呵,保不齐你还真见过呢”,赵仁之闻言呵呵一笑道。
然后才缓缓说出自己知道的:“我听说他们这汗王巴特尔身上确实带有汉人血统,其母乃是前朝大夏国的公主,但此公主非彼公主,是个假的,是大夏王室从宗室中随意找的一庶女临时册封成公主,改了玉碟,送到大漠去敷衍鞑靼人的罢了!
但据说后来很快被发现,汉人公主在大漠中本就不受宠,何况还是假的,因此听说他之前在部落中虽是王子,却没什么地位,加上他偏汉人的长相,就更不受部落中人待见了,想想也挺唏嘘的!”
“假公主?”刘三郎轻声重复道,真觉得又长见识了。
“唉,这也没什么,前朝王室经常这么干”,赵仁之摇摇头道。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一来是真公主稀缺,皇室也不愿意牺牲嫡系血脉,二来是因为早期送过去的真公主过得都不好,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再去和亲了,最最重要的一点,太平久了,前朝也就没那么忌惮鞑靼人了,因此也只是把这作为一个暂时安抚鞑靼人的策略,也保全了双方的面子,就这么稀里糊涂一直这样了,说实话,没安排宫女就算不错了。”
“两国之间的和平岂能是靠一女子和亲能解决的”,刘三郎摇头道,不太认可,“从前我们在老家时,为了争一个好的摊位,别说嫁女儿了,就是入赘都没用,打的头破血流是常事,两国之间的利益牵绊众多,争起来只会更甚!”
“你说的对”,赵仁之笑了笑,“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说白了,还是国家积弱,没有正面对战的勇气和实力!据说这巴特尔以前也不叫巴特尔,叫阿尔特克,汉语意思就是多余的,现在的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也是挺厉害的!”
刘三郎听了除了惊讶外,还有些不是滋味,单凭这三言两语都能够想象到郭嘉曾经在部落中的处境有多难了。
“对了,你刚才说我们真的可能见过他是什么意思?”
“哦,因为听说他之前一直在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活动,所以他汉话实际上说的非常好,我们说的他都能听懂,你老家不是湖广地区吗,真见过也不足为奇”,赵仁之解释道。
“这人能走到这一步十分不简单,是个角色,还好他没有在中原继续争霸的野心,否则肯定能让我们多吃不少亏。”
“盟约仪式结束后他们就会返回大漠了,估计以后也很难再见了吧”,刘三郎想到,有些感慨。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能离异族汗王这么近,一起吃过饭,一起干过活儿,当时也只是觉得他比普通人聪明一点、能干一点而已。
那时候怎么没看出来他这么不一般呢!
赵仁之则关心另一个问题:“刚才说到和亲,我才想起来,这位汗王还是位大龄黄金单身汉呢,也不知道圣上到时候会不会安排女子和亲,沿袭前朝那一套!”
“可是圣上也并没有适龄的女儿,他是独生子,没有什么族人,谈不上从宗室过继,我估计不会吧”,刘三郎回道。
两人在这八卦嘀咕的功夫,宴席已经慢慢进入尾声。
秦青山能做到异姓王,能力也是卓绝的。
在吃饭之余并没有忘记正事。
按照鞑靼人给的方子,秦青山先吩咐御医制了一批药,找那些病的严重的小兵先试药。
确定方子是对的才大范围给所有染病的将士服用。
不过两三日功夫,瘟疫已经渐渐得到控制。
盟约仪式也已结束,因此郭嘉一行人也就不适合再继续留下来了。
在宴席尾声,秦青山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郭嘉也很知趣,闻言拱手笑道:“本王正有此意,巫祝已经算过,明日是个好日子,到时本王将带上所有鞑靼人退出大周朝境内。”
“其实也不用如此着急”,秦青山客气了两句,然后捋着胡须笑道:“不过既然汗王去意已决,本王也不再多留,愿我们两国以后永敦邻好,共保遐昌!干杯!”
“干杯!”郭嘉也笑着举杯道,眼睛深处有掩藏的很好的野心。
宴毕,刘三郎等人作为将领需要回城驻守,而郭嘉等人则要退守郊外大营。
临上马前,刘三郎朝远处望了一眼,知道这时候自己不宜和鞑靼人有过多接触,而明日郭嘉就要回大漠了。
他是怎么完成身份的转换,又是如何从临安到京城的,也许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答案了。
唉,人各有命,只望各自珍重吧!
想完这一切,刘三郎不再留恋,翻身上马后绝尘而去。
此时郭嘉坐在反方向离去的马车上也很感慨。
今日的一切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好好把握住这局面,改变鞑靼人的历史的。
至于南朝的一切,就让它随风消逝吧!
自己也只能在心中正式告别了!
祭祀神明、宣读盟书、歃血为盟、交换信物等一系列仪式结束后,已经快到正午时分。
此时还剩最后一步,宴飨与庆祝。
大周朝和金乌汗国两边的重要人物一同共饮共食,还有歌舞表演助兴。
场面上瞬间一片和乐。
之前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场面仿佛已经很遥远。
两边都有休战之意,而且已经结盟,因此宴席上没人说不识趣的话。
刘三郎作为将领之一,还给对方的汗王以及其他部落的几个王子敬了酒。
喝酒的时候,刘三郎着重关注了郭嘉脸上的神色,却没看出一点儿异样来。
也不知是对方掩饰的太好还是怎样,都把刘三郎弄糊涂了。
赵仁之正好坐在刘三郎旁边,看刘三郎如此关注对方,便略微倾身,低声八卦道:“刘兄,你可知他们这新汗王是什么来历吗?”
他的人脉网要比刘三郎丰富的多,加上他本身也是个喜欢打听的性子,知道的情况也比刘三郎更详细一些。
刘三郎确实好奇的紧,闻言低声道:“赵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情况,给我说说吧!不瞒你说,他们这汗王长的实在太像汉人,我乍一见到时还以为是我曾经的一位熟人呢!”
“呵呵,保不齐你还真见过呢”,赵仁之闻言呵呵一笑道。
然后才缓缓说出自己知道的:“我听说他们这汗王巴特尔身上确实带有汉人血统,其母乃是前朝大夏国的公主,但此公主非彼公主,是个假的,是大夏王室从宗室中随意找的一庶女临时册封成公主,改了玉碟,送到大漠去敷衍鞑靼人的罢了!
但据说后来很快被发现,汉人公主在大漠中本就不受宠,何况还是假的,因此听说他之前在部落中虽是王子,却没什么地位,加上他偏汉人的长相,就更不受部落中人待见了,想想也挺唏嘘的!”
“假公主?”刘三郎轻声重复道,真觉得又长见识了。
“唉,这也没什么,前朝王室经常这么干”,赵仁之摇摇头道。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一来是真公主稀缺,皇室也不愿意牺牲嫡系血脉,二来是因为早期送过去的真公主过得都不好,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再去和亲了,最最重要的一点,太平久了,前朝也就没那么忌惮鞑靼人了,因此也只是把这作为一个暂时安抚鞑靼人的策略,也保全了双方的面子,就这么稀里糊涂一直这样了,说实话,没安排宫女就算不错了。”
“两国之间的和平岂能是靠一女子和亲能解决的”,刘三郎摇头道,不太认可,“从前我们在老家时,为了争一个好的摊位,别说嫁女儿了,就是入赘都没用,打的头破血流是常事,两国之间的利益牵绊众多,争起来只会更甚!”
“你说的对”,赵仁之笑了笑,“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说白了,还是国家积弱,没有正面对战的勇气和实力!据说这巴特尔以前也不叫巴特尔,叫阿尔特克,汉语意思就是多余的,现在的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也是挺厉害的!”
刘三郎听了除了惊讶外,还有些不是滋味,单凭这三言两语都能够想象到郭嘉曾经在部落中的处境有多难了。
“对了,你刚才说我们真的可能见过他是什么意思?”
“哦,因为听说他之前一直在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活动,所以他汉话实际上说的非常好,我们说的他都能听懂,你老家不是湖广地区吗,真见过也不足为奇”,赵仁之解释道。
“这人能走到这一步十分不简单,是个角色,还好他没有在中原继续争霸的野心,否则肯定能让我们多吃不少亏。”
“盟约仪式结束后他们就会返回大漠了,估计以后也很难再见了吧”,刘三郎想到,有些感慨。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能离异族汗王这么近,一起吃过饭,一起干过活儿,当时也只是觉得他比普通人聪明一点、能干一点而已。
那时候怎么没看出来他这么不一般呢!
赵仁之则关心另一个问题:“刚才说到和亲,我才想起来,这位汗王还是位大龄黄金单身汉呢,也不知道圣上到时候会不会安排女子和亲,沿袭前朝那一套!”
“可是圣上也并没有适龄的女儿,他是独生子,没有什么族人,谈不上从宗室过继,我估计不会吧”,刘三郎回道。
两人在这八卦嘀咕的功夫,宴席已经慢慢进入尾声。
秦青山能做到异姓王,能力也是卓绝的。
在吃饭之余并没有忘记正事。
按照鞑靼人给的方子,秦青山先吩咐御医制了一批药,找那些病的严重的小兵先试药。
确定方子是对的才大范围给所有染病的将士服用。
不过两三日功夫,瘟疫已经渐渐得到控制。
盟约仪式也已结束,因此郭嘉一行人也就不适合再继续留下来了。
在宴席尾声,秦青山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郭嘉也很知趣,闻言拱手笑道:“本王正有此意,巫祝已经算过,明日是个好日子,到时本王将带上所有鞑靼人退出大周朝境内。”
“其实也不用如此着急”,秦青山客气了两句,然后捋着胡须笑道:“不过既然汗王去意已决,本王也不再多留,愿我们两国以后永敦邻好,共保遐昌!干杯!”
“干杯!”郭嘉也笑着举杯道,眼睛深处有掩藏的很好的野心。
宴毕,刘三郎等人作为将领需要回城驻守,而郭嘉等人则要退守郊外大营。
临上马前,刘三郎朝远处望了一眼,知道这时候自己不宜和鞑靼人有过多接触,而明日郭嘉就要回大漠了。
他是怎么完成身份的转换,又是如何从临安到京城的,也许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答案了。
唉,人各有命,只望各自珍重吧!
想完这一切,刘三郎不再留恋,翻身上马后绝尘而去。
此时郭嘉坐在反方向离去的马车上也很感慨。
今日的一切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好好把握住这局面,改变鞑靼人的历史的。
至于南朝的一切,就让它随风消逝吧!
自己也只能在心中正式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