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父皇望子成龙?我直接养蛇化龙! > 第495章 殿试

父皇望子成龙?我直接养蛇化龙! 第495章 殿试

    沈仙佑的这番话,给整个翰林院带来了一场大考。

    从祥武年间到朝龙元年的读书郎的尖尖都在这里,他们或许不擅长治国理政,亦不擅长炼气修武,但一手妙笔生花的好文章,还是能够写出来的。

    沈仙佑身着龙袍,亲身来此,而读书郎们正襟危坐,都在执笔在纸上挥毫。

    所写的文章,只有一个宗旨——跃龙门。

    沈仙佑打心底承认自己在宠幸妖魔,但是!能那么理直气壮的对天下人说吗?

    读书郎们写的不止是沈仙佑与白清寒之间的文章,也是给后来者与天下人看的史书,更是在歌颂两帝之情。

    说的难听点,那就是在对天下人打感情牌。

    整整三日,庙堂之外,风声鹤唳,庙堂之中,惊涛骇浪。

    沈仙佑亲自监督大考,便是浪涛的源头。

    每一篇《跃龙门·颂赞》的诞生,都会由他亲自过目并且加以审定,但大多都不尽人意。

    这些文生们好像放不开胆子。

    词藻华丽,可表达出来的意思,还是换汤不换药,说什么修炼之途,广而行之,当今圣山豢养蛟蛇,乃为开创了一条不同于古人的大道,压根与跃龙门的宗旨不沾边。

    而且有几个胆子大的货色,在这种文章里暗讽自己,

    沈仙佑倒也不恼不怒,更不予以严惩,只是一笑置之,翰林院大学士崔雅山在一旁汗流浃背。

    “算了,换个形式吧,后天就是三月十五了吧?”

    “回禀陛下,是的,三月十五,正是科举殿试的日子。”

    沈仙佑愈发感觉,老头子对自己太好了,死都死的这么好。

    朝龙元年,正好撞见殿试,何尝不是一种祥瑞的新气象呢?

    殿试,是科举中的最高层次,也是科举的终点,通常由皇帝直接命题,但普遍是皇帝没心思去管,都是由文官拟出好几个题目,交给皇帝审定,而殿试的题目本应该是有关时策,但沈仙佑依旧是定成了跃龙门。

    内阁和几个重要官员都觉得不太合适,倒不是不好,而是如果从策论文章角度来看,这个题目真不好让考生们下手。

    沈仙佑不以为意道:“朕那所谓的妖魔丑事,在当下时局人尽皆知,用这个题目作为时策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就看谁能写出花来了。”

    官员们劝诫,是觉得这样举行殿试,那么就会有失公允,感觉像是在用圣人之道办你沈仙佑自己的麻烦事……

    沈仙佑的意图也很简单。

    叫嚣最凶的就是读书人,他要用读书人去对付读书人,翰林院那帮老油条不是写不出来,而是故意不写出来,也是为了他们所谓的气节。

    那么,就交给殿试考生,这个阶段的考生,个个都是饮冰难凉血的人,说不定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臣子们啰嗦个没完。

    沈仙佑则反问道:“你们该不会是内定好了题目,然后告诉那些和你们有关系的考生,才不让朕更改既定题目的吧?”

    “……”

    霎时间,全场鸦雀无声。

    良久后,他们才开始解释,然后变得更啰嗦了。

    拉扯来拉扯去,只能给沈仙佑让步。

    而在殿试当天,为了让考生们尽可能的发挥好,沈仙佑让人把太和殿给腾出来给他们做考场,本来是想让萧灵珍去监考,但她却是很不乐意。

    “陛下,你这是故意笑话我吧,知道我不是正经读书人出身,还让我去给他们监考,他们到时候不得在背后戳我脊梁骨?”

    沈仙佑哈哈笑道:“才没有,我只是自己不想去,去监考就是一整天,累得慌。”

    萧灵珍娇哼一声:“哼,你折腾我一晚上都不喊累,这时候喊累啦?”

    “咳咳……那我还是亲自去吧。”

    ……

    太和殿之中,已然是龙飞凤舞的景象,沈仙佑亲自来此,坐在龙椅上,殿内的气氛瞬间紧绷。

    还看到一个差不多六七十岁的老家伙,而且还很瘦弱。

    考了几十年,今年才进入殿试,写文章的时候身子骨还在抖。

    沈仙佑心中暗想。

    “我都怕他写着写着咽了气……”

    刚有这个念头,那老头子呜哇一声,倒在地上,断了气……

    而其他考生不为所动,只是简单的瞥了一眼,目光继续转回自己的试卷。

    从乡试到殿试,不知看到过多少这样的老头子,考了一辈子,临了在考场上受不住了。

    护卫和医官都去看了尸体,医官随后上前禀报。

    “陛下,该考生是为寿终正寝。”

    “按规矩办。”

    “遵旨。”

    沈仙佑继续在龙椅上坐着。

    整整一天,好不容易熬到了夜间,回到寝宫之后,看着堆叠成小山的一百七十份试卷,沈仙佑深深凝吸一口气,鼓足勇气拿起了第一份试卷。

    既然不让文官参与拟定题目,也就不好让他们来评判。

    萧灵珍也是爱莫能助,只能在旁边帮忙分裂,譬如一甲、二甲、三甲。

    沈仙佑效率并不算低。

    一夜的沉浸书海,基本已经评判完,唯独前三甲还有待商榷。

    这三篇时策论,沈仙佑都较为满意,完全彰显出了人族与妖族共同修行的合理性,而且挑不出半点毛病,把圣人那套理论用的十分精湛。

    沈仙佑这时问道:“灵珍,你的意见呢?”

    萧灵珍抽出名为“叁拾玖”考生的试卷。

    “此文,可称状元,从这位考生的整篇文章来看,他几乎洞悉了陛下与白仙子修行历程,虽说有点像在写白蛇传,但对于妖族的褒贬有度,且对时局有着很深的把握。”

    “其余两篇……灵气虽有,但不足此人一半。”

    沈仙佑拿起帝玺,二话不说,直接盖了上去。

    至于一甲第二名和一甲第三名,由于有一人是北方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毕竟,大玄朝建立至今,类似于南北榜的案子不止一次,所以在殿试评判的考量上,除去文章本身的硬实力,都会更加侧重于北方人。

    沈仙佑打了个哈欠。

    “灵珍,准备发榜吧,明日再让前三甲来面圣。”

    “可不应该是发榜之后立即就让他们来嘛?”萧灵珍问道。

    “我困呐!两天没合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