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主母不当炮灰,清冷世子夜夜沦陷 > 第303章 给镇北侯平反

主母不当炮灰,清冷世子夜夜沦陷 第303章 给镇北侯平反

    自从明敏住下后,欢哥儿更忙碌了。

    他迷上了蛊术。

    蛊术在他的知识领域中,是盲区,是未知领域,充满了神秘色彩。

    娘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果然,诚不欺我!

    “上回那只蛊虫,发作起来的时候从手腕开始一直痒到心里,还钻心得疼,恨不得把自己的手锯下来。还有没有叫人更疼更难受的?”

    欢哥儿求知若渴。

    “当然有了!比如这个……”

    明敏随手一翻,手上又凭空多出了一条虫子,她指着虫子详细讲解饲养方法、用法、效果。

    看着两个孩子整日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苏璃喜忧参半。

    谢安不在,欢哥儿总算有了另外一个同龄的朋友了。

    但他们研究的东西却实在有些超出正常人的理解范围。

    天才总是与众不同的!

    苏璃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钱队,你以商队的名义往大理走一趟。”苏璃回到书房便开始布置。

    “夫人,您是要小的去打探一下明敏小姐的事情吗?”关于明敏身世的猜测,苏璃没有瞒着钱队,闻言当下道:

    “不错。你去了大理正好探听一下那边的情况。若是能搭上拥护明敏的人,那是最好不过了。”

    既然收留了明敏在身边,有些事情还是要未雨绸缪起来。

    “小的知道怎么做了。”

    刚好茶庄茶叶丰收,没几日,钱队就以贩茶的名义带着商队往大理国去了。

    ……

    盛京康王府。

    “阿璃,说,喜欢殿下!喜欢殿下!”

    廊下,康王拿着鸟粮喂他的鹦鹉,一边教它说话。

    鹦鹉傲娇的在金丝鸟笼里走了个来回,仰着头喊:“讨厌!讨厌!”

    “你!”

    康王气得一把丢了鸟粮。

    连廊外等候的管家瞅准了空档,赶紧上前一步小心翼翼道:

    “殿下,南边彭将军得手了。这些是他特地差人送到盛京来孝敬殿下的。”

    院中,密密麻麻垒着好多箱子,全是金银珠宝。

    康王随便扫了一眼,“本王要的可不是这些。”

    管家连忙又捧了一堆文书过来,

    “殿下,彭将军说,答应给殿下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少。从今往后,整个大理都是殿下的后盾,殿下在南边的基业将稳如泰山。”

    “那还差不多!”

    “殿下,彭将军还说,不小心走丢了一个明敏公主。”

    “什么?蠢货!他是猪吗?一个孩子都搞不定?”

    管家头低得更低了些,

    “听说明敏公主被闽南一个姓钱的富户给救走了。对方人多势众,又是在我南启境内,他们不好公开动手。彭将军希望能够得到殿下您的帮助。”

    “这件事情你去办吧。记住了,斩草除根!做得干净些!”

    “是!”

    管家一走,康王又拿出根金勺子开始逗鹦鹉阿璃玩。

    “阿璃,你不适合喜欢南边风光吗?等本王拿下整个南边,带你到处去玩,可好?”

    他在南边经营多年,大理国国君却一直不买他的人情,处处和他做对。他干脆联合了彭将军,杀了大理国国君。

    扶持一个自己人上位,整个西南如今尽在他手。等来日他在盛京动起手来,才能有备无患,就算将来失败了,退守西南他还能偏安一隅。

    他可没四哥那么糊涂,和北邙人做交易。

    他选择直接把临国的国君换成自己人。

    进退有度!

    他简直就是个天才!

    阿璃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的!

    “殿下,宫门口聚集了不少人,说是要给镇北军请命平反。这会儿都闹开了!”

    侍卫长来报。

    “好啊!这样的热闹本王可不能不去。”

    康王收拾了一下衣裳,崔相同他提前打过招呼,他就等着今日了。可得好好去表现一番。

    ……

    皇宫门口,已经挤了不少人。

    禁军得了景德帝的命令,一只苍蝇都不准放进去,一个个手握在剑上,对面的人若是敢冲宫门,他们就准备随时拔剑。

    对面,谢老国公站在队伍的最前端。他的身后谢安抱着他的金锏,雄赳赳气昂昂的站着一旁。再后面谢家的家仆们抬着一个担架,担架上躺着的正是廖知义。

    经过多日的抢救,廖知义总算脱离了危险,今天早上醒了过来。

    他一醒来,谢老国公就迫不及待地抬着他要进宫面圣。

    正是下朝的时间,宫门外挤满了文武百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皇上!靖王倒行逆施,通敌卖国,引北邙人入关屠戮北境!犯下滔天罪行,请皇上公告天下!”

    谢老国公声如洪钟。

    今日,他一改病怏怏的形象,身披金挂,全身威风凌凌。看得众人纷纷啧舌,当年叱咤风云的老国公又回来了。

    声音穿过宫门,朝着宫内传去。

    景德帝坐在金銮殿上,气得胡子乱飞。

    “不是说了,这件事情要压下来,低调处理嘛?崔相,这是怎么回事?”

    刻意走慢了一步被留下来的崔相一脸为难,

    “皇上,臣处理了。臣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去九公主府拿人了。可臣还是慢了谢老国公一步,人被他带走了。皇上,谢老国公三朝元老,又手持高祖亲赐的金锏,老臣不敢冒犯。”

    景德帝闷哼一声。

    谢老不死的,上一回就是他闯宫逼得他不得不除了靖王。

    这回又是他这个搅屎棍!

    宫门外,谢老国公还在滔滔不绝地喊。

    “皇上,镇北侯忠肝义胆,为国尽忠却被靖王所杀!被他污蔑成叛国罪人!此事人神共愤!皇上不相信军报,不相信肃王前线亲眼所见,还说要证据!”

    “皇上,你要的证据老臣给你带来了!”

    谢老国公一指身后担架上的廖知义,还有成千上百的难民。

    “皇上,您睁开眼睛看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证据!每一个都是刚从凉州、甘州逃出来的。靖王和北邙人的勾结,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身后的难民,正是当初随着宋慈和苏喆一起逃出来的那一批。

    肃王的军报前脚一发出,后脚苏衍之也点了一队人马,护送这批难民进京。还给谢老国公写了一份信。

    信中写道,他推测到景德帝大概率会选择压下这件事情,让镇北侯继续背这口黑锅。所以,他要将人证全都送到盛京。让谢老国公助他一臂之力。

    他要借着百姓的力量为镇北侯平反!

    谢老国公确实也没有辜负苏衍之的所托。

    宫门口,群情激愤。

    “皇上,卑职是镇北军参将廖知义。”

    廖知义挣扎着从担架上爬起来,支撑着身子,

    “除夕夜,北邙人突然发动进攻,镇北侯带领我等十万镇北军抵抗了十五日,直到弹尽粮绝,共计??打退敌人进宫三十余次。”

    “守城期间,不知派出了多少波人去凉州、甘州、瓜州求援,可全都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直到元宵那日……”

    廖知义撑着身子,将镇北军如何英勇抗敌,又如何被凉州守将赵大勇骗开城门一一讲述。

    宫门外,所有人屏住呼吸听着。

    当听到镇北侯和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将士们被靖王屠杀殆尽的时候,各个都红了眼眶,振臂高呼。

    难民中,早有人按耐不住,等廖知义一讲完,就爬到高处喊:

    “皇上!学生乃是凉州人士,是刺史府的门客。那日,靖王伙同守将赵大勇冲进刺史府,杀了刺史大人。学生是躲在粪缸里才逃过一劫的。”

    有了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百姓们纷纷站出来,义愤填膺:

    “皇上,下官是甘州书吏。甘州官场上上下下全是靖王的党羽,下官不愿同流合污,便被他们杀了全家。下官侥幸没死,是从乱坟岗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我是瓜州一战侥幸活下来的兵卒。边城一战,镇北军全军覆没。我们在瓜州却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是靖王带兵围了边城外围,凡是从边城出来的不论男女老少全都一律坑杀!一丝消息都不准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