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女配醒悟后 > 第344章 向现实妥协的知青7

快穿之女配醒悟后 第344章 向现实妥协的知青7

    张继祖和妻子感情很好,他不敢让父母知道妻子的身体情况,害怕父母会嫌弃妻子。

    所以妻子的身体不能生,他是瞒着父母的。

    林悦瑶记得,前世张建党的妻子一直不能生,张家父母还逼着张建党和妻子离婚。

    夫妻两个感情是真的好,为了应付张家父母,张建党直接说他伤到了身体,是他不能生。

    既然张建党能为他妻子付出那么多,那么为什么前世他还是执着于生儿子呢。

    这原因,还是前世的时候,林悦瑶和他们相处久了才知道。

    原来是因为张家父母,自从意外过世后,还对于张家断后的事无法释怀。

    而张继祖是个孝顺的,一直记着父母,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圆了父母最后的遗愿。

    于是乎,林母找上张建党,说要把自家那女大学生送给他生儿子。

    张建党了解林家状况后,立马就心动了。

    而且林家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把林父救出来,以后给林家罩着就行。

    张建党一想到父母去世时,还念叨着张家绝后,想到父母以后也会有一个大学生孙子,他那叫一个心潮澎湃,当即就答应了。

    张建党如此爽快地应下林母的提议,张、林两家都挺满意,就是没人问问当事人的想法。

    经过林家这档子事,张建党可是头一回感受到了权力的美妙。

    要是他还是乡下的泥腿子,哪敢对女大学生有啥想法?

    既然知道拥有权力,就能想干啥就干啥,那身为普通人的张建党,又怎么可能抵挡住这种欲望和野心呢。

    这不,自从得到林悦瑶这个大学生,张建党就跟找到了人生目标似的,为了达到目的,那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于是才有了之后的疯狂,只是在最后还是败在了林悦瑶一个小女人手上。

    两家人直接被心理扭曲的林悦瑶给团灭了。

    想当初,张、林两家的人,可都没把林悦瑶当回事儿。

    毕竟一个被人拿捏住的女人,在两家人眼里,林悦瑶就跟小蚂蚁一样,想怎么踩就怎么踩。

    林悦瑶其实对梦里发生的那些事,没什么真实感。

    不过,因为那场前世的梦,她心里有了些许变化。

    至少,做事不再像以前那样没底气了,反抗的勇气也多了不少。

    你瞧,在下乡之前,悦瑶就找了附近的小混混,让他们把张继祖的第三条腿给弄残了。

    林悦瑶心里想着,张继祖夫妻俩感情那么好,那就一直好下去呗,可别去祸害别人了。

    既然是独苗苗,那女孩也能传宗接代呀,就让张家继续独苗苗吧。

    因为这事,还花了她不少钱。

    解决了张建党的事。

    然后悦瑶又把家里偷偷转移出来的粮食,在自己乔装打扮后,都卖给了那个什么线哥。

    至于自己的伪装会不会被识破,悦瑶才不在乎,反正自己马上就要离开海市了。

    她要去离海市一千公里左右的南市,就算被发现了,也牵连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

    她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从林家搜刮来的,又被她藏起来的林家财产拿出来打包藏好。

    这些可都是她下乡后,到了陌生地方的底气。

    在海市的林悦瑶,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而在南市铁犁生产大队,陈家村生产小队的陈富贵家里,正上演着陈家的每日一骂。

    大中午的,家里的最高权威人——陈富贵媳妇,正黑着个脸,指挥着家里的媳妇们干活呢。

    “我在地里累得腰酸背痛的,这一回来可倒好!就瞅见你们一个个跟脚底抹了油似的,往自个儿房间里跑,咋滴?学那卧蛆呢!”

    “你们是觉着我陈家好欺负,是专门养菩萨的啊,一个个的,儿媳妇饭不做、地不扫,猪也不喂,就光等着人伺候呢!”

    “我儿子们在地里累死累活挣工分,你们倒好,早早地回来偷懒倒是挺在行!我看啊,养你们还不如养头猪,猪养大了还能卖俩钱!”

    陈家的几个儿媳妇被骂得头都快低到地上去了,本来今天没轮到她们干活,这会儿也都麻溜地找活干去了。

    这会儿扯着嗓子大骂的是刘喜真,村里人都叫她陈婶子,今年五十二,生有四儿两女。

    老大是陈小兰,老二是陈小草,老三是陈启林,还有陈启忠、陈启山和陈启高。

    几个孩子都成家了,现在家里最有出息的,是最不受宠的老三——陈启山。

    陈启山是陈老娘最不待见的儿子,因为长得不像陈家两口子。

    陈老娘觉得他脾气犟得很,脾气和那死去的老太婆一样一样的,还最不听她的话,所以特别不喜欢他。

    陈启山打从 16 岁那年瞒着家里人跑去当兵,这都 10 年没回家了,这期间更是连一封信、一分钱都没往家里寄过。

    陈老娘就更觉得老三是个铁石心肠的,对他也就更加不上心了。

    以前陈老娘觉得,没他消息就没消息呗。

    反正她儿子多,也不差他这一个,人不见了就不见了。

    可两年前他瘸着一条腿,被小战士送回来时,陈老娘才记起有那么一个儿子。

    不过,大家看他连路都走不了,就都以为他成残废了。

    在农村,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劳动力,谁会在意你?

    也是因为陈启山没劳动能力,全家人都不待见他,哪怕他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家里人也都躲得远远的。

    没办法,陈启山只好一瘸一拐地自己去弄吃的,而且这饭还不能白吃,得给家里交伙食费。

    其实陈启山刚回来那会,陈老娘还惦记着他的津贴,就让老三和侄子们一起住,甚至还让侄子们在他不方便的时候帮衬一下。

    可过了一段时间,陈老娘旁敲侧击地打听到,老三压根儿就没什么存款,十多年的津贴,都补贴给牺牲战友的家属了。

    这下陈老娘可就不乐意了,脸色说变就变,看到三儿子还是那副又臭又硬的脾气,她就生理性厌恶。

    想着他回来这么久,有钱交伙食费,却不知道孝敬爹娘。

    陈老娘觉得在他身上捞不到一点好处,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又把他打发到猪圈楼上住了。

    陈启山的腿还没好呢,这下可好,每天还得闻着猪屎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