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第34章 首战告捷
热门推荐:
我一直暗恋她
召日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老公死后,我和小叔子he了
玩家干的,关我战争之神什么事
马六的四合院日常
用万界交易所系统在末世科学修仙
四合院:淮茹笑夫,谢不嫁之恩
长生送葬:敲木鱼能继承亡者遗物
依旧还在燃烧的篝火堆被疾驰而来的战马撞飞,星星点点的火焰在其他地方产生,不过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火情。
火攻在夜袭中可是相当常用,也极为好用的手段,不过这一期袭击,霍去病没有用这等手段,不是心慈手软,只因为这个部落之中有大量的马匹还有牛羊牲畜。
动物畏惧火乃是本能,就连久经训练的战马都未必能够完全克制,真要是采用火攻,将整个部落营地点燃,那么多的马匹、牛羊群受到惊吓之后,将会带来一场灾难。
不说会给这场夜袭造成多少困扰,这些战马和牛羊可都是霍去病早就盯上的战利品,战马是作用就不用说了,虽然他们出发的时候,叶白相当大方地给他们每人配备了3匹战马,但深入敌后作战,可不能嫌弃战马太多。
那些牛羊,同样很是重要,那是属于偏师的后勤供给,要想在大草原长时间活动,就是要靠这些牲畜提供肉食,每天啃干粮、肉干可不是一个好主意,更何况他们携带的食物并不太多。
至于说这么多的战马、牛羊如何养活,霍去病可没有半点担心,他们如今可是在大草原上,有足够的草料供给,人吃的食物或许不太充足,但是牲畜的食物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言归正传,3万精锐骑兵四面包围而来,在部落营地中大杀特杀,没有想要留下俘虏的意思,但凡看到手里有武器的,统统杀光,就连有些没有武器的,也没有能够幸免。
不要觉得太过残忍,在大草原上,讲究的就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部落吞并中小型部落,中型部落吞并小型部落,小型部落也会彼此吞并,战争比大陆各国还要频繁。
部落之间的吞并战争,称得上是灭族之战,男人要么被杀,要么成为奴隶,为主人饲养牲畜,换取活命的机会,如果表现足够好,有机会加入部落之中,摆脱奴隶的身份。
女人不用说,下场是最为凄惨的,她们将会成为战胜者的泄欲工具,遭受残酷的折磨,幸存下来的,也会被带回部落之中,成为繁衍的工具,在增加部落人口的大业添砖加瓦。
儿童的话,但凡年龄大一些,已经记事的,同样难逃一死,唯有幼小者,才有机会幸存下来,不过他们长大之后,也已经早就不是原本部落的子民了。
你问老人,不好意思,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经常会出现缺粮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常常发生饿死人的事情,这些已经无法为部落提供帮助的老人,永远都是最先死的那些人。
更何况草原上的战争更加频繁,很少有人能够活到老年,想要在草原部落中找出一些老人,唯有那些大型部落才有可能了。
黑灯瞎火的,霍去病又没有打出龙武卫的战旗,遭遇袭击的草原部落,到现在为止,都以为是某个大部落想要吞并他们,人人拼死反抗,不愿意投降,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投降的下场并不会比战死当场好到哪里去。
双方实力本就悬殊,还是被偷袭状态,尽管牧民们一直不肯投降,坚决抵抗,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依旧让他们没有能够坚持多久。
霍去病的袭击是从三更开始的,结束的时候已经快到五更天了,整场战斗持续了2个多时辰。
真正的战斗,自然没有耗费这么长时间,在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打这么长时间,那是对霍去病的侮辱,也是对虎贲军战斗力的侮辱。
早在四更左右,整个部落营地就几乎被霍去病所部控制住了,大部分抵抗的牧民都被杀了个干净,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甚至一些未成年的少年,都躺在了差点变成废墟的营地中,就算没死,也是身负重伤,无力挣扎。
剩下的时间,基本上是在打扫战场,检查地上的尸体,该补刀的补刀,还要对整个部落进行大规模地仔细搜索,将那些隐藏在各个地方的幸存者们给找出来,送他们上路。
毕竟都是同一个部落的,既然部落都没有了,身为部落子民,自然要与部落共存亡,可不能搞什么特殊化。
没有人能够幸存,不管男人、女人还是小孩,都要杀个干净,霍去病带着的乃是偏师,不是卫青的主力部队,带着俘虏那是自找麻烦,留下隐患,也不可能放他们活着离开,杀光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圈养的马匹、牲畜也要被简单清点一下,战马要挑出来全部带走,剩下的牲畜除了少部分被带走之外,剩下的就地宰杀。
随军的伙夫们重新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将新鲜的牛肉、羊肉进行炙烤,旁边还有几个篝火堆上正在熬着肉骨汤,浓浓的香气四处弥漫,冲散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从石门郡离开已经有好几天了,终于再次吃上了热乎乎的烤肉还有浓浓的肉汤,尤其还是在一场血战之后,大大缓解了战后的疲惫,士卒们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士卒吃肉、喝汤的时候,伙夫们的工作不过才刚刚开始,他们一边要不断烤肉、熬汤,确保3万士卒人人都能够吃上一口热乎的,更是要将剩下的牲畜宰杀,再用盐腌制起来,便于携带。
就这,还有大量的牲畜无法被处理,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哪怕因为冬季的严寒,使得大量牲畜死亡,可一个万人规模的部落所拥有的牲畜依旧高达三四十万头。
这么多的牲畜,吃不可能吃完,带也不可能全部带走,大部分都只能是就地放生,便宜了某些草原上的野兽或者其他部落。
大量的腌肉,的确是加大了部队的负担,可缴获了那么多的战马,却是完全弥补了这个缺陷,这就是霍去病最为擅长的以战养战战术。
抛弃其他不计,以霍去病的能力,甚至能够带着一支精锐骑兵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生存数年之久。
吃饱喝足,顺便小睡了几个时辰之后,大军才从遍地狼藉和尸体的部落废墟离开,带着缴获的战马再度踏上了征途。
灭了一个部落之后,竟然没有立即离开,反倒是在原地休整了几个时辰,这胆子还真不是一般大。
不过霍去病敢这样做,那也是有底气和信心的,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关系可不是那么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都可以算是敌人。
再加上大草原面积辽阔,也就造成了一种局面,一个部落所在的草原,附近至少上百公里的范围内,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第二个部落的。
原因很简单,一个上万人左右的部落,所能够拥有的牲畜数量是相当恐怖的,数十万头牛羊,以及数万匹的马、骆驼,庞大的牲畜群体每日消耗的草料面积可达二十余平方公里。
换言之,游牧民族部落对于草场的需求极大,没有足够面积的草场,根本就不可能养活这么多的牲畜,两个部落之间靠得太近,不光是涉及到安全问题,带给草原的生态压力更加巨大,闹不好两个部落都要因为草场的问题而灭亡。
正是因为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习性有着足够的了解,霍去病才敢如此大胆,一点都不担心被其他的草原部落发现行踪,从而遭遇无数草原骑兵的围追堵截。
…… ……
在物理层面彻底灭绝了一个小型部落,霍去病带着更多的战马和3万骑兵再一次出发了,根据地形环境,沿着水源地,准备继续寻找下一个草原部落。
前世的霍去病虽然功勋卓着,更是被无数后世武将羡慕、尊崇,但英年早逝的他,却是如同一颗流星一般划过,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将自己的光辉完全绽放出来。
也许出道即巅峰,也许还有更大的潜能可以被挖掘,这些都成为了遗憾,不光是后世人的遗憾,同样也是霍去病的遗憾。
如今重活一世,霍去病自然不愿意再度重蹈前世的覆辙,他要做出比前世更加辉煌的成就,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也留下自己的传说和名号。
这一场战斗,对于屠戮匈奴人无数的霍去病来说,不过是牛刀小试,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充其量算是一个开门红,接下来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将大草原搅得天翻地覆。
当然了,在出发的时候,刘伯温等人也专门与霍去病聊过,这一仗的确是要对草原民族进行报复,打得要狠一些,可最终目的乃是迷惑所有人,掩护进攻蜀国的行动。
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小惩大诫一番,摧毁几个部落就足够了,目前还不到真正反攻大草原,如同历史上那样,真正意义地击败匈奴人那般的灭国之战。
所以,霍去病在草原上的行动,打得要坚决,但又不能太过火,不能真的激怒了游牧民族,闹得他们组成联军与叶白拼命,必须要掌握一个度。
说实话,这样的命令,对于很多将领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让他们打胜仗或许不难,可让他们控制战争规模,不把事情闹大,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了。
这也正是帅才和将才之间的最大区别,霍去病无疑是一名优秀的将才,但是否能够被称之为帅才,还有待考证,毕竟他头上一直有一个卫青压着,眼下就到了考验他的时候了。
火攻在夜袭中可是相当常用,也极为好用的手段,不过这一期袭击,霍去病没有用这等手段,不是心慈手软,只因为这个部落之中有大量的马匹还有牛羊牲畜。
动物畏惧火乃是本能,就连久经训练的战马都未必能够完全克制,真要是采用火攻,将整个部落营地点燃,那么多的马匹、牛羊群受到惊吓之后,将会带来一场灾难。
不说会给这场夜袭造成多少困扰,这些战马和牛羊可都是霍去病早就盯上的战利品,战马是作用就不用说了,虽然他们出发的时候,叶白相当大方地给他们每人配备了3匹战马,但深入敌后作战,可不能嫌弃战马太多。
那些牛羊,同样很是重要,那是属于偏师的后勤供给,要想在大草原长时间活动,就是要靠这些牲畜提供肉食,每天啃干粮、肉干可不是一个好主意,更何况他们携带的食物并不太多。
至于说这么多的战马、牛羊如何养活,霍去病可没有半点担心,他们如今可是在大草原上,有足够的草料供给,人吃的食物或许不太充足,但是牲畜的食物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言归正传,3万精锐骑兵四面包围而来,在部落营地中大杀特杀,没有想要留下俘虏的意思,但凡看到手里有武器的,统统杀光,就连有些没有武器的,也没有能够幸免。
不要觉得太过残忍,在大草原上,讲究的就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部落吞并中小型部落,中型部落吞并小型部落,小型部落也会彼此吞并,战争比大陆各国还要频繁。
部落之间的吞并战争,称得上是灭族之战,男人要么被杀,要么成为奴隶,为主人饲养牲畜,换取活命的机会,如果表现足够好,有机会加入部落之中,摆脱奴隶的身份。
女人不用说,下场是最为凄惨的,她们将会成为战胜者的泄欲工具,遭受残酷的折磨,幸存下来的,也会被带回部落之中,成为繁衍的工具,在增加部落人口的大业添砖加瓦。
儿童的话,但凡年龄大一些,已经记事的,同样难逃一死,唯有幼小者,才有机会幸存下来,不过他们长大之后,也已经早就不是原本部落的子民了。
你问老人,不好意思,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经常会出现缺粮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常常发生饿死人的事情,这些已经无法为部落提供帮助的老人,永远都是最先死的那些人。
更何况草原上的战争更加频繁,很少有人能够活到老年,想要在草原部落中找出一些老人,唯有那些大型部落才有可能了。
黑灯瞎火的,霍去病又没有打出龙武卫的战旗,遭遇袭击的草原部落,到现在为止,都以为是某个大部落想要吞并他们,人人拼死反抗,不愿意投降,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投降的下场并不会比战死当场好到哪里去。
双方实力本就悬殊,还是被偷袭状态,尽管牧民们一直不肯投降,坚决抵抗,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依旧让他们没有能够坚持多久。
霍去病的袭击是从三更开始的,结束的时候已经快到五更天了,整场战斗持续了2个多时辰。
真正的战斗,自然没有耗费这么长时间,在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打这么长时间,那是对霍去病的侮辱,也是对虎贲军战斗力的侮辱。
早在四更左右,整个部落营地就几乎被霍去病所部控制住了,大部分抵抗的牧民都被杀了个干净,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甚至一些未成年的少年,都躺在了差点变成废墟的营地中,就算没死,也是身负重伤,无力挣扎。
剩下的时间,基本上是在打扫战场,检查地上的尸体,该补刀的补刀,还要对整个部落进行大规模地仔细搜索,将那些隐藏在各个地方的幸存者们给找出来,送他们上路。
毕竟都是同一个部落的,既然部落都没有了,身为部落子民,自然要与部落共存亡,可不能搞什么特殊化。
没有人能够幸存,不管男人、女人还是小孩,都要杀个干净,霍去病带着的乃是偏师,不是卫青的主力部队,带着俘虏那是自找麻烦,留下隐患,也不可能放他们活着离开,杀光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圈养的马匹、牲畜也要被简单清点一下,战马要挑出来全部带走,剩下的牲畜除了少部分被带走之外,剩下的就地宰杀。
随军的伙夫们重新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将新鲜的牛肉、羊肉进行炙烤,旁边还有几个篝火堆上正在熬着肉骨汤,浓浓的香气四处弥漫,冲散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从石门郡离开已经有好几天了,终于再次吃上了热乎乎的烤肉还有浓浓的肉汤,尤其还是在一场血战之后,大大缓解了战后的疲惫,士卒们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士卒吃肉、喝汤的时候,伙夫们的工作不过才刚刚开始,他们一边要不断烤肉、熬汤,确保3万士卒人人都能够吃上一口热乎的,更是要将剩下的牲畜宰杀,再用盐腌制起来,便于携带。
就这,还有大量的牲畜无法被处理,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哪怕因为冬季的严寒,使得大量牲畜死亡,可一个万人规模的部落所拥有的牲畜依旧高达三四十万头。
这么多的牲畜,吃不可能吃完,带也不可能全部带走,大部分都只能是就地放生,便宜了某些草原上的野兽或者其他部落。
大量的腌肉,的确是加大了部队的负担,可缴获了那么多的战马,却是完全弥补了这个缺陷,这就是霍去病最为擅长的以战养战战术。
抛弃其他不计,以霍去病的能力,甚至能够带着一支精锐骑兵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生存数年之久。
吃饱喝足,顺便小睡了几个时辰之后,大军才从遍地狼藉和尸体的部落废墟离开,带着缴获的战马再度踏上了征途。
灭了一个部落之后,竟然没有立即离开,反倒是在原地休整了几个时辰,这胆子还真不是一般大。
不过霍去病敢这样做,那也是有底气和信心的,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关系可不是那么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都可以算是敌人。
再加上大草原面积辽阔,也就造成了一种局面,一个部落所在的草原,附近至少上百公里的范围内,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第二个部落的。
原因很简单,一个上万人左右的部落,所能够拥有的牲畜数量是相当恐怖的,数十万头牛羊,以及数万匹的马、骆驼,庞大的牲畜群体每日消耗的草料面积可达二十余平方公里。
换言之,游牧民族部落对于草场的需求极大,没有足够面积的草场,根本就不可能养活这么多的牲畜,两个部落之间靠得太近,不光是涉及到安全问题,带给草原的生态压力更加巨大,闹不好两个部落都要因为草场的问题而灭亡。
正是因为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习性有着足够的了解,霍去病才敢如此大胆,一点都不担心被其他的草原部落发现行踪,从而遭遇无数草原骑兵的围追堵截。
…… ……
在物理层面彻底灭绝了一个小型部落,霍去病带着更多的战马和3万骑兵再一次出发了,根据地形环境,沿着水源地,准备继续寻找下一个草原部落。
前世的霍去病虽然功勋卓着,更是被无数后世武将羡慕、尊崇,但英年早逝的他,却是如同一颗流星一般划过,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将自己的光辉完全绽放出来。
也许出道即巅峰,也许还有更大的潜能可以被挖掘,这些都成为了遗憾,不光是后世人的遗憾,同样也是霍去病的遗憾。
如今重活一世,霍去病自然不愿意再度重蹈前世的覆辙,他要做出比前世更加辉煌的成就,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也留下自己的传说和名号。
这一场战斗,对于屠戮匈奴人无数的霍去病来说,不过是牛刀小试,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充其量算是一个开门红,接下来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将大草原搅得天翻地覆。
当然了,在出发的时候,刘伯温等人也专门与霍去病聊过,这一仗的确是要对草原民族进行报复,打得要狠一些,可最终目的乃是迷惑所有人,掩护进攻蜀国的行动。
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小惩大诫一番,摧毁几个部落就足够了,目前还不到真正反攻大草原,如同历史上那样,真正意义地击败匈奴人那般的灭国之战。
所以,霍去病在草原上的行动,打得要坚决,但又不能太过火,不能真的激怒了游牧民族,闹得他们组成联军与叶白拼命,必须要掌握一个度。
说实话,这样的命令,对于很多将领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让他们打胜仗或许不难,可让他们控制战争规模,不把事情闹大,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了。
这也正是帅才和将才之间的最大区别,霍去病无疑是一名优秀的将才,但是否能够被称之为帅才,还有待考证,毕竟他头上一直有一个卫青压着,眼下就到了考验他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