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03章 入南直隶、雇佣军在行动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503章 入南直隶、雇佣军在行动

    调兵命令下达之后,这27.5万大军有条不紊的开始往山东集结。

    陈平安这次调兵,基本上都调的是一些原本不是陈家军的非嫡系军。

    这些军队,你要是不拉着出去打一仗,终归是少一些归属感的。

    这次正好拉着他们出一趟国门,这些人只要是到了日本,那都是龙国人。

    倭寇对大明朝的影响可是非常深远的,这些人到了倭国,体验过在倭国撵着小倭寇打,而且还可以在倭国当大爷的感觉后,这些人就会建立起一种对龙国这个新建王朝的浓浓归属感。

    有了这种归属感的兵,以后无论是怎么用,这些兵都是最好用的。

    完成了调兵遣将之后的陈平安,带着手中仅剩的12万大军,离开湖广,进入南直隶。

    南直隶在明末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方面

    农业发达:南直隶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淮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重要的粮食产区,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手工业繁荣:以纺织业为代表,苏州、松江等地是全国的纺织业中心,产品质量精良,远销国内外,同时,南京的印刷业、芜湖的浆染业等也闻名全国。

    商业兴盛:扬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商业发达,是全国的商业中心之一,商品交易频繁,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比颇高。

    文化方面

    教育资源丰富:南直隶拥有众多着名学府和书院,如南京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

    文化名人辈出:此地文化氛围浓厚,涌现出了许多着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等,如施耐庵、吴承恩、董其昌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优势明显:南直隶在科举考试中成绩斐然,录取人数众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的官员也多来自此地,对国家政治有着重要影响力。

    政治方面

    留都所在:南京是明朝的留都,设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虽然权力不及北京,但在政治上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是明朝在南方的政治中心。

    战略要地:南直隶地理位置重要,是拱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控制江南地区的关键所在,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人口方面

    南直隶是人口密集地区,人口数量众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只要南直隶再被陈平安给顺利拿下,那么文官集团们的基本盘,也就算是没了。

    就在陈平安一边继续伪装,跟南直隶的文人士绅集团们虚与委蛇,一边重新整编着南直隶的军权的时候,赵大牛和李水生带领的十一万大军正迅速通过海路,花了一天半时间,成功在日本的甲贺郡登陆。

    大军登陆后,樱井信夫带领一万骑兵,穿越甲贺郡,直奔京都而去。

    明正天皇则是留在大军之中,打着天皇的名号,随着十万大军,从登陆的甲贺郡沿海开始,一路平推,开始占领整个甲贺郡。

    甲贺郡与京都所在的城山郡相邻,早晚也是明正天皇需要攻略的目标。

    因此,众人在讨论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做出了骑兵快速奇袭,拿下京都城,大军则是不着急赶路,一路从甲贺郡平推到京都城下的计划。

    甲贺地区在令制国时代属于近江国甲贺郡。

    江户时代,其行政区划基本延续了令制国的体系,所以仍被称为甲贺郡。

    当时的甲贺郡就是现在的滋贺县南部,是与伊贺流相抗衡的甲贺流忍术的中心。

    甲贺郡是甲贺流忍者的发源地。甲贺忍者早期为京都附近的诸侯,如六角氏等服务,后来臣服于织田信长。

    在织田信长事业辉煌的1572年-1582年间,甲贺依托信长迅速发展。虽然后来因信长之死发展停滞,但在德川幕府时代,甲贺忍者依然能与伊贺忍者分庭抗礼。

    江户时代,“忍者”这一称谓正式确立。当时忍者不仅要执行秘密任务,还承担起江户城的警卫工作,以及在各藩国维持治安的职责。

    甲贺忍者是德川幕府的忠实走狗,作为甲贺忍者的发源地,明正天皇的名号其实并不怎么好使,各个忍者家族并不买明正天皇的账。

    名号不管用,那就只能用枪炮了,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面对这些喜欢伪装埋伏加偷袭的老鼠忍者们,龙国军队的热成像无人机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在热成像面前,无论那些所谓的忍者们躲藏的多么隐秘,都逃不过热成像的侦查。

    龙国大军,带领着明正天皇,一路摧枯拉朽,横推而过。

    所过之处,所有城池都被龙国军队给轻易攻破。

    被打疼了的甲贺郡各大忍者家族们,不得不在龙国军队的枪炮下,开始正视明正天皇的权威。

    逐渐的,有一些忍者家族向明正天皇臣服。

    跟随樱井信夫的一万龙国骑兵,从甲贺郡海岸线,一路奔驰,花费了两天时间,很快就到达了京都城附近。

    此次带领一万骑兵发动突袭的是赵大牛手下参谋部里一名叫做刘浩的参谋。

    这个刘浩,是一名童生出身,一开始是在陈平安帐下效命,因为刘浩平时的表现不错,被陈平安给发到了赵大牛手下。

    当初赵大牛带兵深入鞑子腹地劫掠,刘浩就作为随军参谋,全程参与。

    以后的各种大战中,刘浩也都亲身参与。

    这一次因为陆军需要兵分两路,赵大牛需要带着大军一路打到京都,奇袭京都城的任务就交给了刘浩。

    京都城外,刘浩带领五千士卒,随樱井信夫从暗道进入了京都城内。

    京都城作为日本名义上的首都,在日本具有重要地位。

    从794年到1868年,京都一直是日本名义上的首都。

    虽然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后,实际政治中心移至江户,但京都作为天皇所在地,在名义和象征意义上仍是国家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