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41章 新年一些事儿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541章 新年一些事儿

    在古代时空这边,年龄没有变化,也是有坏处的,外貌要是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时间短了没什么问题,一二十年二三十年或许还没有什么,要是等将来时间久了,那就不好解释了。

    这也是陈平安打算让陈知行尽快参与到龙国的事务中来的原因。

    陈平安想尽快把陈知行给培养起来接班,等把全球殖民的差不多后,陈平安就打算赶紧的功成身退。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在征服全球的过程中,搞一场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的把戏。

    在这个思想还很是愚昧的时代,长生不老药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

    吃过年夜饭后,众人一同来到宫殿外,观赏漫天烟花。

    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皇宫映照得如梦如幻。

    陈平安望着身边的家人,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在这新年的夜晚,皇宫内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也承载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大年初一,陈平安好不容易在紫禁城过年,按照习俗,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是需要上朝给皇帝拜年的。

    陈平安也没有拒绝礼部的安排,决定在大年初一这天,接受百官的朝拜。

    初一的寅时(早晨4点),就有人开始在奉天殿布置会场。

    尚宝司和锦衣卫的人员负责设立皇帝的御座、明扇、香案、卤薄等。

    教坊司负责安放演奏中和韶乐的乐器,这些陈设都要求坐南朝北。

    仪式上还有鸣鞭者4人,左右各2人,北向而立,手持丈余长的鞭子。

    另外,皇帝的仪仗队还会把豢养的骏马、犀牛和大象准备好,以壮声势。

    官员们天不亮时就沐浴更衣,身着朝服,提前赶到皇宫外等候。

    卯时(早晨6点)仪式正式开始,会有4个专门负责纠查百官造型和言辞的御史,在百官中穿行,检查官员们的仪容仪表。

    教坊司用打击乐的鼓声作为朝会的序曲,鼓声一响,早已等候在午门外的百官们,按照官职的大小,列队由左、右掖门走到殿前台阶左右,皆面北而立。

    等官员们都到位后,音乐变为中和韶乐,穿着衮服龙冕的陈平安隆重登场。

    在陈平安的前方是负责保管玉玺的尚宝司,端端正正捧着皇帝的玉玺走在前方,尚宝司前方,则是一名导驾官。

    陈平安坐上宝座后,明扇打开,玉玺陈设于宝案之上,待一切有条不紊地完成后,音乐停止。

    仪仗队鸣鞭手扬鞭两次,百官朝拜,然后,宣读官员大声诵读皇帝的新年致辞,殿堂中的百官都要跪拜着聆听。

    致辞完毕后,百官再拜行礼四次,才能起身。

    整个朝会的礼仪很是繁琐,完成后,鸣鞭三次,陈平安就可以起驾回宫了,百官待皇帝起驾回宫后才能退下。

    明代时期,朝廷的春节假期是从腊月二十开始,到正月二十正式上班。

    龙国也是延续了大明朝时期的放假时间,年初一的这套一礼完成之后,百官也就可以各回各家,继续享受漫长的年假去了。

    陈平安也是老老实实宅在紫禁城里,陪陪老婆孩子们。

    新年过后就是元宵节,皇宫庆也是按照前朝的习俗,搞了一些祝活动。

    搭建高达9层甚至13层的鳌山灯棚,用彩色丝绸结成山形,上面悬挂样式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

    内府提供蜡烛,太监准备各种的烟花,烟花种类繁多,奇花、火炮、巧线、盒子、烟火、火人、火马之类,在元宵节当晚燃放,增添喜庆氛围。

    还有表演百戏,包括舞狮子、扮戏文、杂技表演等。演员们骑着道具“竹马灯”演绎《三英战吕布》等故事,还有钻圈、魔术、倒立、顶竿、蹬车轮等杂技,旁边有专门乐队敲锣打鼓助兴。

    还有一套集市体验的活动,将民间的街市场景引入宫中,货郎的车上挂着各色彩灯,摆满玩具和零食,皇子、公主们可以从货郎手中购买各式灯笼以及糖果蜜饯。

    皇宫里有自己的庆祝活动,皇宫外自然也有,自从新朝建立以来,外部没有了鞑子的南下侵扰,内部没有了农民起义,百姓一下子也是安稳富足了下来。

    每年的元宵节,京城里也是热闹非凡。

    逛灯市,灯市在东安门外迤北,从正月初八开始,到十七日结束。做灯者会到灯市出售花灯,四方商贾云集,珠石奇巧,罗绮绸缎,古今异物毕至,现场还有技艺百戏演出。

    燃放烟花,烟花种类繁多,有响炮、起火、三级浪、地老鼠、花盆、花筒等数百种,有的烟火架高一丈,盒分五层,各处燃放,通宵不尽。

    杂耍娱乐,灯市上有蹬坛子、翻筋斗、打碟子等杂耍表演,还有《撼东山》《海青》《十番》等器乐演奏,少年会擂《太平鼓》,孩子们还会玩“跳百索(跳绳)”“摸瞎鱼”和“打鬼”等游戏。

    妇女们梳妆打扮约伙结队走街过桥,名曰“走百病”,希望通过走桥、摸钉等行为祛除百病。

    体验过宫中的热闹之后,陈平安也是带着老婆孩子们到宫外微服私访,体验了一下民间的元宵节欢乐。

    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陈平安便送儿子陈知行离开皇宫。

    陈知行和他的一百四十六人的小伙伴团,以及一万精锐骑兵,在北京城外整装待发。

    陈知行的这一百四十六人的小伙伴团,可都是陈平安手底下各个将领们,跟陈知行年岁差不多大的嫡系子孙。

    这些孩童被集中起来之后,一直都在陪伴着陈知行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成长。

    这些人,就是陈知行将来的班底。

    能跟着陈平安这个皇帝的长子一起成长,这代表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这代表着陈平安手底下的那些个武将们,不仅他们在世时可以权力在手,坐镇一方。

    等将来陈知行登基之后,众人家族的荣华富贵,同样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这一世有高官厚禄,后世同样也有高官厚禄,陈平安对手下重要将领们的拉拢,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