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70章 舆论宣传和推行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第570章 舆论宣传和推行

    虽然这套新的商税改革方案中,对官员们来说有很多不友善的地方,但皇帝都在朝会上明确表态了,当官不沾商,从商就别当官。

    皇帝都表态了,谁还敢反对这场刻意针对官商勾结的新商税改革方案?

    至于说为了赚钱而辞掉官身去从商,只有傻子才会干。

    权力,在大多数时候都要比金钱有用的,况且,如今皇帝给的俸禄可是一点都不少的。

    新商税改革方案通过后,《龙国日报》立马就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宣传。

    有着深入到了村级的公办村学宣传点儿在,《龙国日报》如今的宣传力度可以说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篇名为新商税改革,点亮龙国商业明灯的头版头条文章,宣传到了每一个百姓耳中。

    龙国新商税改革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国家经济的广袤大地,其带来的诸多好处,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于商业环境而言,新商税改革宛如一阵清风,吹散了过往的阴霾。

    过去,商贾们不仅要应对繁重且混乱的税收,还得周旋于官员的吃拿卡要,经营之路荆棘丛生。

    如今,新方案明确规定各类商品税率,按商品种类、价值分级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与随意征税,让商人能够清晰规划成本与利润。

    “商引”制度的实施,使得货物运输途中的关卡检查更加规范,五人以上的检查队伍以及严格的奖惩机制,极大减少了吃拿卡要现象,商人无需再为额外的“灰色支出”担忧。

    在这样公平、透明、有序的商业环境中,无论是本地商人还是外来客商,都能安心经营、大展宏图,龙国的商业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从社会层面分析,新商税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当官不沾商”的规定,彻底斩断了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让权力回归管理国家,服务百姓的本源。

    曾经,官员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谋取私利,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挤压了普通商人的生存空间。

    如今有着完善的举报机制在,这一乱象将得到根治,所有商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借自身实力与智慧参与市场竞争。

    针对行贿受贿索贿的严格处罚以及检举奖励机制,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从普通百姓层面看,那些以做小买卖维持生活的普通百姓,再也不需要被收取各种乱七八糟的商业税,入城税,没有了小吏的各种盘剥,百姓的收入也会更加丰富,市井商业也会更加繁荣。

    从国家层面来看,新商税改革是充盈国库的坚实保障。

    过往官商勾结致使大量税银流失,国家财政捉襟见肘,难以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大展拳脚。

    如今,通过推行“商籍黄册”、“商引”,商贾隐匿账目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国税务章程的革新更是让征税有法可依、清晰透明。

    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体系,从收税、管理到监督、举报形成闭环,杜绝了税务人员滥用职权、中饱私囊的可能。

    随着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龙国将有更雄厚的资金投入到水利工程修缮、道路桥梁建设、公办学堂等基础设施项目中,为龙国的繁荣发展筑牢根基。

    新商税改革是龙国迈向繁荣昌盛的关键一步,它为国家带来了稳定的财政收入,为商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社会注入了公平正义的力量,为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信在新商税改革的推动下,龙国经济必将如巨龙腾飞,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辉煌壮丽的篇章,迎来属于全体龙国民众的盛世!

    与商税改革一同被大力宣传的还有生孩子免田赋政策。

    每家夫妻生二胎者,每年可免二石粮食赋税,直至家中儿女长至16岁。

    后每多生一胎,无论男女,每年皆可多免二石粮食赋税,直至家中儿女长至16岁。

    每个孩子每年补贴二石粮食,虽然不多,但这也是实打实看的见的好处。

    本来就热衷于生孩子的封建农业社会,这种好事儿一宣传,百姓们添丁添口的热情可就更大了。

    推动人口基数增加的效果,还得慢慢才能看到成效。

    龙国的商税改革,在龙国日报的大力宣传之下,在赵满仓的主持之下,却是正在快速的见效着。

    税务部衙门,如雨后春笋般,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在龙国本土的1326个县内成立。

    新成立的这些税务部衙门,成员全都是一些从海外归国的有着丰富税务经验的骨干成员。

    这些新成立的税务部在县城立足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原有的税务部门进行重新的吸收和整合。

    这场全国性的税务改革,让税务部成了全国唯一性的税务机构。

    户部掌管下的清吏司,不属于户部的税课司局,市舶司,甚至是负责征粮的里甲,粮长,全部都被税务局所吞并。

    原本杂乱的收税体系,从此全部归于税务局。

    洪洞县县衙后堂,李县令瘫坐在太师椅上,望着案头堆积如山却再无往日分量的文书,满心都是说不出的滋味。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可落在他身上,却透着几分清冷。

    往日里,税课司局就像他的“小金库”,商贾们为了少交税、顺利经商,隔三岔五便会送来金银财宝、奇珍异宝。

    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各方“孝敬”不断。

    那些税吏们,也都唯他马首是瞻,毕竟收税的权力在他手中,能决定谁多交、谁少交,甚至谁能做生意、谁不能做生意。

    如今,这一切都随着税务部的成立化为泡影。

    税务部的人个个行事雷厉风行,对税收事务有着一套严苛且独立的管理办法。

    最可气的是,县城税务局的局长,官位品阶跟他一般大,税务部门一下子就成了一个跟县衙同等级的平起平坐部门,县太爷想插手,也根本无从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