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第526章 扶持傀儡,占据大义
热门推荐:
永生墟
在下潘凤,字无双
快穿之普普通通观察员
我成了婆家第一代顶香的祖师奶
九零:都重生了,谁惯着你
斩神:我,精神异常的绝世逗比神
穿书后被反派大佬觊觎了
废材崛起:丹经改命后我为王
金串子的新书
“李总兵,到了,且容我先去敲门。”
李俊业来到一个靠山的茅草屋前,草屋很小,占地只有寥寥的三四十个平方,草屋门外是一个稀疏寥寥的菜园,从上面裸露的土色来看,菜地乃是新垦之地,土并没有充分养熟,怪不得上面的菜长势比来时看到的差一截。
随着男子扣门,不一会儿门开了。
见李俊业一直盯着他得菜园,金范文走了过来,尴尬地道:“李总兵见笑了,因土力太薄,又无牲畜提供肥力,故而蔬菜长势较为难看。”
“李总兵,内人已开门,请随我进屋喝杯茶吧!”
李俊业朝门望去,只见一个沧桑的农妇,低着头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
身后的几位亲兵,已经翻身下马,迅速进屋搜寻了一番之后,留下两个亲兵在屋内,其他的方才若无其事的回来。
李俊业点了点头,跟在金范文的身后进了屋内,进屋之后李俊业立马想到了两个字——寒酸。
草屋很矮,以至于进门都要低头,小小的客厅,坐下他们两个人后,再前后站四个亲兵,就已经满满当当了,以至于其他的人都无处下脚。
金范文对着妻子用高丽话,耳语几句,妻子便进入厨房了。
金范文满怀歉意地道:“李总兵请稍等,粗茶内子随后就送来。”
正在这时,李俊业忽然听到屋内的房间内传来数声咳嗽声,李俊业正在诧异时,金范文连忙解释道:“屋内是老母卧病在床,李总兵勿要惊慌。”
李俊业坐不住了,站起身后,走到了房内,果见一个老妪病卧床上,床边还有两个半大的孩子,衣衫单薄的躲在屋内。
“这是你的孩子?”李俊业问道。
金范文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李俊业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金范文,“今日出门不巧没带多少,这锭银子送给你,你拿去给母亲请医买药,另外严冬马上就要来了,不要让孩子冻着,去给他们买些棉布制作寒衣。”
金范文颤抖着双手,接过沉甸甸的银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感动着实在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高丽虽然也有流放,但以汉城为中心的话,随便一个流放千里,便流放出了高丽境内,虽然高丽的流放相比于大明动辄几千里的流放,简直要好太多,虽然被流放,但流放地只有这么远,很轻松的能受到家中照顾。
像金范文在流放地过的这么惨的,只能证明他是寒门子弟,并且在朝中毫无根基的那种,才会被流放到对于高丽来说,是极远的耽罗岛来。
高丽一仿明制,也有高丽的科举,这金范文显然是通过科举出仕的寒门子弟,只不过高丽虽有科举,但官职很注重出身,像他这样的寒门子弟,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获得朝中小官,已经是寒门子弟中的龙凤翘楚了。
通过对于他家仔细的观察,李俊业基本已经猜到了金范文的背景以及处境。
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文人,正是拉拢的好对象。
不一会儿,金范文妻子便端了一壶热水进来,金范文对着妻子用高丽言耳语几声之后,妻子识趣的带着屋内的两个孩子离去。
见妻儿离去,金范文从一个粗糙的陶罐中挖出一小把粗枝般的茶叶,微微颤颤地放入二人碗中,然后倒入热水,一杯茶就这样简单的泡成了。
李俊业端起了茶杯,客气的轻呷一口,喝惯好茶的他,瞬间想吐,倒不是这茶叶都多难喝,而是明显已经霉变,鬼知道他放了多长时间,有多久自己没有喝过。
好在李俊业只是轻呷了一口,处于礼貌,他还能强忍着没吐出来,但金范文就不同了,当李俊业拿起茶碗的时候,他礼貌的也拿起碗陪着喝,他喝的比较多,自己一时没忍住,竟然直接喷射了出来。
“李总兵,实在是不好意思!”金范文坐在对面尴尬不已,不停的赔礼道歉。
“这里并无闲人,外有我的亲兵把守,你说汉话,估计你屋内母亲肯定也听不懂,你想说什么赶紧说吧!”
李俊业有点不耐烦的将两人茶杯端到一边,彻底斩断他还想装风雅的心。
金范文想也没想地说道:“而今高丽王降奴,颇失众望,朝野皆不服,每思衣冠蒙尘,明恩背负,建奴贪婪,学生暗自伤神,既然高丽王不顾义理廉耻,背信弃义,认贼作父,自决民望,李总兵何不趁此机会奏疏大明,让王师临土,重整衣冠……”
“你的意思是想我直接推翻高丽王的统治?”李俊业听出话味,试探着问道。
“正是,高丽王背恩忘义,咎由自取,何况得位并不正,乃是通过政变取自于其叔光海君之手,可笑的是其政变理由之一竟然是不满光海君亲虏,打着联明抗虏的名义发动的,亏我当初竟然信以为真。”
“其现在既然以认贼作父,朝政皆有建奴把控,连我等斥和之铮臣,或杀或囚或废或流放,如此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不仁不义,怎么愧作高丽的王。”
“李总兵如果有意,可奏疏上国,另立新王,以耽罗为基地,拥其向北而发兵,大义在我,高丽臣民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李俊业点了点头,让大明册封,扶持一个傀儡,占据大义,师出有名,这自然是所谓的良策,但算不上什么妙策,金范文想到的李俊业早就想到过,只不过对高丽国内两眼一抹黑,他甚至不知道该找谁当傀儡最合适,就算知道谁合适当傀儡,你也不知道他人在何处。
如果有一个对高丽情况非常了解的人,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你的意见果然不错,和我想的一样,你且告诉我,你为什么建议我这样做?”
金范文噎了一下,回答道:“为了我读书人心中的‘义’,义之所在,当义不容辞。”
李俊业笑了笑,继续问道:“还有呢?”
金范文继续答道:“我高丽乃是教化之民,认这些野蛮人为主,实乃奇耻大辱,为了衣冠难受蒙尘之苦。”
李俊业不耐烦地摆了摆头,“我不是想听你这些大道理,是想知道,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私心吗?”
李俊业来到一个靠山的茅草屋前,草屋很小,占地只有寥寥的三四十个平方,草屋门外是一个稀疏寥寥的菜园,从上面裸露的土色来看,菜地乃是新垦之地,土并没有充分养熟,怪不得上面的菜长势比来时看到的差一截。
随着男子扣门,不一会儿门开了。
见李俊业一直盯着他得菜园,金范文走了过来,尴尬地道:“李总兵见笑了,因土力太薄,又无牲畜提供肥力,故而蔬菜长势较为难看。”
“李总兵,内人已开门,请随我进屋喝杯茶吧!”
李俊业朝门望去,只见一个沧桑的农妇,低着头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
身后的几位亲兵,已经翻身下马,迅速进屋搜寻了一番之后,留下两个亲兵在屋内,其他的方才若无其事的回来。
李俊业点了点头,跟在金范文的身后进了屋内,进屋之后李俊业立马想到了两个字——寒酸。
草屋很矮,以至于进门都要低头,小小的客厅,坐下他们两个人后,再前后站四个亲兵,就已经满满当当了,以至于其他的人都无处下脚。
金范文对着妻子用高丽话,耳语几句,妻子便进入厨房了。
金范文满怀歉意地道:“李总兵请稍等,粗茶内子随后就送来。”
正在这时,李俊业忽然听到屋内的房间内传来数声咳嗽声,李俊业正在诧异时,金范文连忙解释道:“屋内是老母卧病在床,李总兵勿要惊慌。”
李俊业坐不住了,站起身后,走到了房内,果见一个老妪病卧床上,床边还有两个半大的孩子,衣衫单薄的躲在屋内。
“这是你的孩子?”李俊业问道。
金范文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李俊业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金范文,“今日出门不巧没带多少,这锭银子送给你,你拿去给母亲请医买药,另外严冬马上就要来了,不要让孩子冻着,去给他们买些棉布制作寒衣。”
金范文颤抖着双手,接过沉甸甸的银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感动着实在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高丽虽然也有流放,但以汉城为中心的话,随便一个流放千里,便流放出了高丽境内,虽然高丽的流放相比于大明动辄几千里的流放,简直要好太多,虽然被流放,但流放地只有这么远,很轻松的能受到家中照顾。
像金范文在流放地过的这么惨的,只能证明他是寒门子弟,并且在朝中毫无根基的那种,才会被流放到对于高丽来说,是极远的耽罗岛来。
高丽一仿明制,也有高丽的科举,这金范文显然是通过科举出仕的寒门子弟,只不过高丽虽有科举,但官职很注重出身,像他这样的寒门子弟,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获得朝中小官,已经是寒门子弟中的龙凤翘楚了。
通过对于他家仔细的观察,李俊业基本已经猜到了金范文的背景以及处境。
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文人,正是拉拢的好对象。
不一会儿,金范文妻子便端了一壶热水进来,金范文对着妻子用高丽言耳语几声之后,妻子识趣的带着屋内的两个孩子离去。
见妻儿离去,金范文从一个粗糙的陶罐中挖出一小把粗枝般的茶叶,微微颤颤地放入二人碗中,然后倒入热水,一杯茶就这样简单的泡成了。
李俊业端起了茶杯,客气的轻呷一口,喝惯好茶的他,瞬间想吐,倒不是这茶叶都多难喝,而是明显已经霉变,鬼知道他放了多长时间,有多久自己没有喝过。
好在李俊业只是轻呷了一口,处于礼貌,他还能强忍着没吐出来,但金范文就不同了,当李俊业拿起茶碗的时候,他礼貌的也拿起碗陪着喝,他喝的比较多,自己一时没忍住,竟然直接喷射了出来。
“李总兵,实在是不好意思!”金范文坐在对面尴尬不已,不停的赔礼道歉。
“这里并无闲人,外有我的亲兵把守,你说汉话,估计你屋内母亲肯定也听不懂,你想说什么赶紧说吧!”
李俊业有点不耐烦的将两人茶杯端到一边,彻底斩断他还想装风雅的心。
金范文想也没想地说道:“而今高丽王降奴,颇失众望,朝野皆不服,每思衣冠蒙尘,明恩背负,建奴贪婪,学生暗自伤神,既然高丽王不顾义理廉耻,背信弃义,认贼作父,自决民望,李总兵何不趁此机会奏疏大明,让王师临土,重整衣冠……”
“你的意思是想我直接推翻高丽王的统治?”李俊业听出话味,试探着问道。
“正是,高丽王背恩忘义,咎由自取,何况得位并不正,乃是通过政变取自于其叔光海君之手,可笑的是其政变理由之一竟然是不满光海君亲虏,打着联明抗虏的名义发动的,亏我当初竟然信以为真。”
“其现在既然以认贼作父,朝政皆有建奴把控,连我等斥和之铮臣,或杀或囚或废或流放,如此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不仁不义,怎么愧作高丽的王。”
“李总兵如果有意,可奏疏上国,另立新王,以耽罗为基地,拥其向北而发兵,大义在我,高丽臣民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李俊业点了点头,让大明册封,扶持一个傀儡,占据大义,师出有名,这自然是所谓的良策,但算不上什么妙策,金范文想到的李俊业早就想到过,只不过对高丽国内两眼一抹黑,他甚至不知道该找谁当傀儡最合适,就算知道谁合适当傀儡,你也不知道他人在何处。
如果有一个对高丽情况非常了解的人,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你的意见果然不错,和我想的一样,你且告诉我,你为什么建议我这样做?”
金范文噎了一下,回答道:“为了我读书人心中的‘义’,义之所在,当义不容辞。”
李俊业笑了笑,继续问道:“还有呢?”
金范文继续答道:“我高丽乃是教化之民,认这些野蛮人为主,实乃奇耻大辱,为了衣冠难受蒙尘之苦。”
李俊业不耐烦地摆了摆头,“我不是想听你这些大道理,是想知道,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私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