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 第676章 杀鸡儆猴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第676章 杀鸡儆猴

    原本苏云章还好奇,许闲为何抽了王灿几个嘴巴。

    他听闻是王灿押着开封教育改革的书籍不给印刷,这火气瞬间翻涌而起。

    于益可是他亲自任命,负责开展教育改革的礼部郎中。

    王灿竟连于益都敢为难,这简直是打他苏云章的脸,所以苏云章对他自然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他现在可不怕这些世家找事。

    因为世家不找事,还得让许闲想办法来对付这些地方世家。

    但地方世家若是主动找事,那莱州张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直接进行武力镇压。

    苏云章如今可不会惯着他们。

    王灿被苏云章打的人都麻了,径直爬到许闲和于益两人面前,叩首道:“许公子,于兄弟,我知错了,我真知错了!”

    虽然他心中依旧咽不下去这口气,但总比丢了命要强。

    他看苏云章这架势,真是要对他下死手啊。

    但王灿想不通,苏云章真感觉教育改革是这么好实现的吗?

    于益望着遍体鳞伤的王灿,心中是说不出的痛快,对付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吏,那就不能心慈手软。

    许闲没有言语,上下打量着王灿。

    苏云章指向殿外,怒道:“滚!你现在就跟朕滚!”

    王灿如获大赦,连滚带爬的向殿外跑去。

    苏云章并未对他下杀手,毕竟这件事还不至于斩王灿的头,杀鸡儆猴已是很好。

    苏禹看向许闲和于益两人,问道:“你们这是准备出发了吗?”

    “没错。”

    许闲微微点头,“我已下达在两京十三省范围对郑氏纸业进行围剿的命令,郑氏经济命脉已经遭受重创,内部出现矛盾,所以现在是我们对开封进行土地改革的最佳时期。”

    土地改革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当地世家豪强。

    因为各地土地基本上都在世家豪强的把持下,令地方百姓沦为佃农,为他们服务。

    所以许闲要进行土地改革,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将世家豪强手中的土地抢过来,返还到百姓手中。

    这势必会触犯世家豪强的利益,他们也绝不会这么轻易向朝廷妥协。

    所以许闲先摧毁开封郑氏的经济命脉,令其出现内部矛盾,然后去开封进行土地改革。

    这样阻碍就会小很多。

    楚国想要发展,那必须要解决世家与百姓和朝廷之间的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

    许闲如今便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柄利剑。

    “好。”

    苏云章微微点头,沉吟道:“既然你们已经有想法,朕和老大自然会全力支持你们,你们现在还有什么需要朕帮忙的吗?”

    许闲应声道:“我想跟姐夫和陛下商议一下税赋制度。”

    “税赋制度?”

    苏禹面带困惑,“税赋制度有什么好商议的?”

    苏云章附和道:“是啊,这有什么问题吗?”

    于益同样不解的看向许闲。

    许闲直言道:“自然有,因为我想对楚国赋税制度进行改革。”

    苏禹:???

    于益:???

    苏云章:???

    他们三人瞠目结舌,皆是不可思议的望着许闲。

    他们实在没想到,许闲不但要对开封进行土地改革和教育改革,竟然还要进行税赋制度的改革。

    许闲真是要在楚国掀起一阵改革浪潮啊。

    苏禹眉头紧皱,疑惑道:“你感觉现有税赋制度有问题吗?”

    许闲反问道:“没问题吗?”

    苏禹:......

    其实他心中清楚,现如今的税赋制度,确实有问题。

    苏云章直言道:“既然许小子想说,那我们就去内殿说。”

    许闲的想法对于楚国的发展有没有好处,那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所以他还是非常愿意倾听许闲想法的。

    苏禹微微点头,“那就说说吧。”

    随后他们几人直奔内殿而去。

    内殿。

    许闲坐在蒲团上,扫视几人缓缓开口,“现如今我楚国税赋以丁税为主,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丁税弊端早已显现,现如今我楚国百姓多为佃户,大部分土地掌控在世家豪强手中,世家豪强拥有大量土地按人口纳税,百姓们贫苦也按人口纳税,这不是加重百姓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吗?”

    “地主豪强占有大量土地,却不是税赋的主力,反而让贫苦百姓承受沉重的赋税,你们认为这样的税赋制度对百姓公平吗?有利于国家稳定吗?”

    于益附和道:“臣认为许公子所言不错,赋税要讲究公平,不能因为百姓基数大,便将税赋强压在他们的身上。”

    苏云章和苏禹两人同样点头。

    这确实是目前楚国赋税制度的弊端。

    苏云章看向许闲,问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苏禹和于益同样看向许闲。

    许闲沉吟道:“我的想法是将丁税分摊到地税中,即为摊丁入亩。简而言之,今后各家纳税多少,不再看各家拥有多少人口,而是看各家拥有多少土地,将所有税赋全部分摊到土地上,土地多收入多自然多纳税,土地少收入少自然少纳税,这样的税赋制度才公平。”

    “既然所有税赋的最终来源是土地,那我们凭什么不以土地为根本进行征税,而是以人口多少进行征税?公平何在?公正何在?”

    此话落地。

    苏云章、苏禹和于益三人,皆是震惊的合不拢嘴。

    许闲这番话,并不复杂,但却说到了关键点之上。

    百姓人多地少,地主人少地多,最终却以人口多少来征税,这对于百姓而言确实不公平,而且是在刻意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有道理!许小子说的有道理!”

    苏云章点头如捣蒜,眼眸兴奋,“以土地税替换人头税,对于百姓而言是公平的,这样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又能增加财政收入简直是一举两得。”

    苏禹同样认同,“没错,而且这可以有效抑制土地兼并,地主拥有的土地越多,赋税便成倍成倍增长,恐怕今后谁也不会再轻易进行土地兼并了。”

    于益都是不由伸出大拇指,“许公子这摊丁入亩,才是古今赋税的集大成者,是真正有利于江山稳定的赋税赋税制度。”